大明湖畔是什么意思(女孩对你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啥)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774更新:2023-02-10 13:22:36

诗行天下|大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这段文字来自清末大家刘鹗的长篇小说《老残游记》,小说以一个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展现了清代末年山东一带的社会风貌与现实。

其中有一大段讲述的就是老残游览大明湖时的所见所闻,鹊华桥、历下亭、铁公祠、千佛山等,移步换景间,将大明湖的湖光山色、诗情画意描摹得淋漓尽致。

大明湖是济南的千古名胜,然而对不曾去过济南的人来说,对大明湖的第一印象,还要来自于那部红透大江南北的《还珠格格》里的经典台词:

皇上,你还记得那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大明湖畔自然找不到一个夏雨荷,可你若去了济南,却不得不去看看大明湖。

曾有人说:

大明湖之于济南,正如西湖之于杭州,玄武湖之于南京,瘦西湖之于扬州。倘若去了济南,大明湖便是不可不去的景点。

这可算得上是很高的评价了,大明湖之美,早已深入人心。

大明湖在济南市中心偏北,湖面面积约46.5公顷。最早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里有记载,称“陂”、“历水”,宋代时被叫作西湖、四望湖,到元代元好问的《济南行纪》里,“大明湖”这个名字才真正问世。

大明湖早在宋代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著名的游览胜地,文人墨客来到济南,必要到大明湖打卡留念。

旧《历城县志》这样描摹大明湖的美景:

一湖烟水,一年四季,俱是佳境。

大唐开宝四年(745),大诗人杜甫到齐州临邑看望弟弟,来到了济南。恰好碰到北海太守李邕在历下亭设宴邀请济南名士,杜甫当即挥笔写下了一首《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前四句交代背景,李公在历下亭驻下太守的车盖,我由北渚经过清河前来拜访。历下亭是齐地最古老的亭子,济南是名士辈出的地方。

中间四句记叙亭中宴饮,伴着这云山胜景、修竹笼翠,众人纷纷举杯,对酒为乐,歌声清扬,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呐!

最后四句写游历下亭的感想,这座亭子深得自然真趣,让人流连忘返,曲终人散后,不知我们何时才能从李公再一起游乐呀!

而“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这一千古名句,也从此成为了历下亭的联语,接受后世摩肩接踵游人的称誉。

历下亭呈八角重檐,悬着的是清高宗御书的“历下亭”匾额,正厅名士轩内壁嵌有杜甫、李邕等的石刻线描画像,门前抱柱上则有郭沫若撰写的楹联: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著名书画家赵孟頫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期间,常常到鹊华桥上看风景,写下了不少赞美大明湖风光的诗篇,如这首《湖上暮归》:

诗人说他因担心惊扰了湖上的白鹭,于是去掉护卫,独自一人骑马绕湖缓缓而归。

离开济南后,赵孟頫应友人周密之的嘱托作画相赠,画的即是后世留名的《鹊华秋色》:正值清秋时节,烟水轻笼、柳绿枫丹,水落石出,是一派脉脉动人的景致。

鹊华桥,位于大明湖南大门前面,原为拱形石桥,高达数丈,后来改建成了平桥,游人站在桥上,隔着湖水还能望见轻纱薄雾中鹊、华二山相对并峙的秀丽姿容。

除鹊华烟雨、历下亭外,南丰祠、小沧浪也是常见于文人墨客笔下的一道风景。

南丰祠,原名曾公祠,在大明湖北岸,是一座古朴静雅的中式庭院,是为了纪念北宋文学家曾巩而修建。

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南丰人,世称“南丰先生”。熙宁五年至六年(1072—1073),曾巩担任齐州知州。

在任期间,他推行新法、兴修水利、营建整修大明湖,并修建了多个亭台桥堤,留下题咏,深受齐州百姓爱戴。在他调离齐州后,百姓们为了纪念他,就修建了南丰祠。

曾巩有一首《西湖纳凉》七律,此处的西湖指的便是大明湖,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诗人对大明湖景致的深深热爱与赞美: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来自屈原《楚辞.渔父》的这句话成为了大明湖西北岸小沧浪名字的由来。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阿林保重修铁公祠时,参照苏州的沧浪亭修成了小沧浪。小沧浪亭坐北朝南,半浸在水中,三面都是荷池。站在亭子里往四面眺望,整片湖水一览无余。晴朗的时节,还可以见到十里外的千佛山倒影。

《老残游记》就曾细致描摹了这一景致: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个写在园门两侧的联句,可谓对济南与大明湖的最贴切、最恰到好处的概括。

文章来源:诗词世界,版权归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声明:如有侵权,造谣,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女孩对你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啥

来生再做夫妻俩!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