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散了电视剧(重温《爱了散了》方凯清醒又现)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237更新:2023-02-10 13:30:51

电视剧行业八大怪现状---编剧徐兵一席谈

影视独舌第110期

编者按悬疑抗战剧《红色》昨晚在山东、北京、重庆、湖北四大卫视开播。编剧徐兵登陆“影视独舌”平台,激情澎湃地讲述了自己多年的从业心得,以及电视剧行业的种种怪现状。字里行间透着热爱、焦虑、挣扎、希望,以及抗争到底的决心。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电视行业毫无疑问比之前是开放了。但也有毛病,这毛病大家都知道,都装不知道。

怪状1:一味爆炒辛辣。电视台购片的业绩考核和个人追求纠结相悖。购片人不但为电视平台提供播出内容,实际也方向性地影响了制作机构的生产内容。餐饮业最开放,大街上想吃什么都有,辣的、酸的、甜的、炒的、炖的、蒸的,满足所有人胃口。电视剧行业食客免费,但负责安排食谱的购片机构,一味只是提供爆炒辛辣。大家私下也知道,这样下去终有一天会影响到全民族的文化审美肠胃,但为了保住职位,犯不上不随大流儿。结果泥沙俱下!

怪状2:文艺是种毛病。电视剧是买卖,但根本是创作。创作的时候,购片机构也说要创新要生活,买片的时候就去找情感和场面一路爆炸到底、不要生活原来面目的片子。都知道什么是好,但火爆的保险。剧本看完,购片人说真好,等剧组兢兢业业把片子拍出来了,说好的人早已扭头亲近火爆辛辣的去了,弄得跟被骗一样。好像观众只看得懂爆脾气,观众出门都成了爆脾气怎么办?久而久之,约定俗成,电视剧就是个粗活,粗活才是电视剧的铁律,做精粮的太文艺,成了毛病。

从前,每隔一两年总会冒出个文火慢炖,在生活本来汁味上发酵情节的好片子,现在越来越难。这种片子每回出现就像漏网之鱼一样,得祖上十八代积德,才有福气逃过“天罗地网”。

怪状3:硬性指标要命。把问题归于购片机构也不公平。选购什么样的片子,怎么排播,特别是大制作,要经过审片小组、总编室甚至主管台长。很多一线购片人,对品质本身是有追求的,但向上送给决策层时出现业务真空。决策层管理包括卫视在内的很多频道,每个频道很多内容,电视剧只是其中一部分,虽然是支出最大的一部分。决策层没时间像购片和审片部门的人那样什么都看,因此决策时需要明显的指标说明将购买的是好剧。这时候购片人说这个剧如何贴近生活、如何高品质、如何不同于其它都没用。硬性指标渐渐从谁拍的谁写的谁制作的,归结为一条,谁演的。有名演员的戏就是好戏,除此外别的说明苍白无力。直接影响是演员的价格涨到全世界最高。间接影响是制作成本大大缩水,编剧导演不需要用武之地。最后的结果是,有演员就行了,别的该凑合就凑合,作品越来越糙,直到连名演员自己都忍不住喊怎么没好剧本?制作怎么这么凑合?

怪状4:创作变成买卖。西方国家电视剧按限制级别分时间段播出,主流时间的剧自觉地有教化意识,同时注意吻合主流收看群体的文化素养。中国的主流收视群体到底是什么人?作为最广泛的播出作品要有什么样的良心品质?这已不是制作机构的问题。就好比:中国电视剧最大的现代矛盾是夫妻矛盾和婆媳矛盾,年代剧是敌我矛盾血恨情仇,所有年代剧主人翁都是好战分子。有了这个约定俗成的行业定式,创作者谁还冒头做别的?制作方与播出方紧密沟通,都知道除此之外还有广阔天地,但上上下下都怵头,毕竟一部剧真金白银投入将近一亿。十五年前电视剧行业还是创作,十前年转成娱乐,现在直接变成了买卖。

这种买卖的流程就是:先把好市场的脉,再与买方充分沟通,砸成本搭上几位名演员。制作周期以电视台播出期和演员档期为准,与创作拍摄完全没关系。

没剧本直接开机,飞页拍。两组导演不够上三组,每组双机三机。导演每天为协调演员档期和赶进度苦恼,全部流程就两个字,生产。全部意义就两个字,买卖。恶性循环行业门坎越来越低,各行老板携钱涌入买教训,同时壮大着电视剧面儿上的产量。另一方面顶端从业人员越来越贵,贵到制作机构做大剧怕崩盘,做小剧根本卖不动,左右为难。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视剧生产国,却没见到有什么像样的作品真正让外国人看嗨的,都是咱们看别人的看嗨了。

种种因素使电视剧创作之路越走越窄,只生产一类东西,并且从业者为此还总结出一套规律道理,使得大家共同走向更窄的那条路。

我入行早,以前是人给钱就写,什么都写,现在有基础,凭兴趣写。基本上一年一部,写自己喜欢的,写完自己拍,自己卖。《红色》这个是我投资相对比较大的一个戏,为什么投多了呢?被逼的。剧本出来好多人都觉得好,我就觉得为什么要用大牌演员呢?结果没人投了,自己投。还有就是大家说好的时候,又说你这本子还有些太文艺,把那些生活的删掉,抗战就好好抗战,每集都杀人,每集都出事儿,我们就有信心了。那我还没信心了呢,只有自己投了。

怪状5:收视逼良为娼。好多人说现在的编剧不会写剧本,他们不知道现在能写的题材越来越少。还有行业萎缩,秩序混乱,收视率乱得让人看不明白。有些电视剧收视高得吓人,按照那数据应该天天万人空巷啊,怎么到点儿还是堵车呢?现在看电视这帮人都从《渴望》《加里森敢死队》《上海滩》那时候过来的,蒙谁呢?收视第一得是多大的事儿啊?怎么没听说啊!只有一种可能,电视观众在逐年扩大,而不是逐年递减。你没看过,还有另外一亿人看了,那一亿人活在数据里,你们谁都不知道。

《红色》收视率不会太好,因为活在数据里的那一亿人我够不着。也不会太差,因为数据外的这些人会看,所以估计收视中等,但口碑会好,一则我有信心,这是一诚意之作,二则口碑这玩意儿有嘴的人才能传,数据里那一亿没嘴没心。

电视台通过收视率高低得到多少不同的广告费,是商业行为。行业另一端的创作和制作没辙,也只有玩这个游戏,收视率成了左右电视剧品质的标准。全民族最大范围的文化娱乐,根源上受商业原则操纵,根源的起点是样板户。几家数据公司的收视样板户布点据说多在城乡结合部,几千样板户左右了全国家庭的收视口味。直接后果是制作机构一味制造粗粮,粗粮让人放心啊,细的没人愿意品。其实胃口是让你们惯粗的,天生粗人有机会也愿意从良。

怪状6:满眼战争狂人。八年前我做《野火春风斗古城》、《小兵张嘎》、《烈火金刚》、《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都是抗战戏,记得总局找我去开过会,我是不乱改的,得到一表扬。红色经典不让乱改,不是经典就可以乱写了?现在做抗战戏谁也没有想成为经典的心思,差不多就行了,好人坏人都是战争狂人,杀人就是有瘾。整个行业全都这样,给观众的这碗粮食越做越粗,仿佛全中国只能领会爆脾气。电视机打开来,人物都直着嗓子喊,好像我们从来不是羞怯、斯文、市井、卑微的民族,好像我们面对强敌的时候一下都变了脾气,一夜之间都红了眼,迷失了千年养成的民族本性。即使我们的样板户真是定位于城乡结合部,作为国家资源的免费播出平台,难道没有提高素质寓教于乐的作用?只是一味迎合到底?更何况实际看电视剧的更多是城市普通职业家庭。当全行业唯收视率马首是瞻的时候,是不是应该进一步合理这个收视率的标准?或者从根本质疑收视率的准确性!

怪状7:人人都太明白。前段时间有个卫视组了个编剧局,我就说大家都太“会”了,都知道在这个电视剧市场里怎么做。编剧说怎么写才好才快,演员说怎么演才牛逼,导演说怎么拍才对,投资人说怎么搭才卖。每个链条都有经验,这让我觉得这根本就是个生意行当,跟创作、情怀、理想、差异、个性没半毛钱关系。

有朋友说,市场喜欢吵架吵得凶的,就应该给这种东西。你要觉得你高雅牛逼,写小说去,做音乐去,做艺术电影去。说的没错,但我就爱干电视剧,年纪大了,电视剧也年纪大了,我跟它一块儿退休。电视机是最大的免费播出平台,那么多人八点钟没地儿去,这帮人基本不看小说,不看纯文学,图书馆、美术馆、音乐会去得也少。娱乐是一定要满足他们的,但在娱乐的同时,是不是最好也能稍稍动一动他们心里那块老也不动的地方,等于让他们偶尔翻了一两页纯文学,偶尔去了趟美术馆音乐厅吧?谁心里都有那块嫩的地方,做总统和拉车的如果看电视剧,也会因为小小动了一下那嫩的地方而舒服。老聊那些大家都料得着的事,就会比谁的烈度大,谁更直给,谁更狗血,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怪状8:上不上市两难。资本大规模进入这个行业从去年已经开始,今年更厉害了。有的是整体收购,有的是单个项目收购。已经上市的影视公司也难,正在申请上市的公司如果过不了会更难,本来那就是个指望,停下来审,资金链眼瞅要断,生产还怎么继续?其实好多奔上市去的老总真有抱负,也不光图钱,做的品质大戏观众也都认可,但要维持批量就得批量投入,要用好的团队好的演员好的宣发。要命的是电视台收购能力逐年递减,胃口越来越小还拖欠。可以算一下,一线卫视一年播几部剧?平均每部四十集算,一年也就二十来部在一线卫视黄金档的,这些戏不赔钱,剩下的就不知道了。

---------分割线--------

《红色》:编剧逼成股东

眼下大部分抗战戏有一规律:所有人都是好战分子,就想杀鬼子,战士、平民、男的、女的全一样,都红了眼,天天以战争为已任。真实生活不是这样,尤其是后方的人得过日子。几千年中国就是一个以家庭家族为单位的国家,有家才有国。光棍容易豁得出去,家有孩子有父母的人势必瞻前顾后。侵略者通过武力征服,能够维持后方的原因,就是后方是一个个的家庭。战士在前方牺牲,就是为了剩下的人能过平凡日子。

《红色》故事放在了淞沪抗战后的上海租界,危机暂时还没到老百姓身边,他们回家还是要炒菜过日子。男主角徐天就是一个想过普通生活的人。淞沪会战结束,日本人进入上海的时候,他爱上了一个女人,祸水伴着甜水一并发作,徐天不得不想办法遮补,疲于奔命,直至杀日本人。我要求剧组不要把它当动作戏,更不要当战争戏,而是当一部爱情戏拍。

拍这个戏,最难的是钱。由于没用腕儿,原来谈好的投资都撤了,并且很友情地祝我幸福。就剩下我和另一个朋友撑着,我投的绝大部分,连编剧稿酬都没拿,炒房炒成房东了。

10号剧组那边就要500万,今天已经5号了,还不知道钱在哪儿。为这个戏我俩车卖了,一个陆虎、一个奔驰。就这样,导演拍一半觉得有演员不理想,那个景的戏都拍一半多了,换人加重拍预算得超小50万,还是重拍了,一切憋着股劲就想为戏好。压力真挺大,在组里还不能露声色,劲儿一泄啥都别聊了。

为拍《红色》我这帮兄弟真是玩了命。开机的时候我跟大家说过,从导演员到场工每天起早贪黑,这是个生计,但老这么干就颓到底了,总要干件让自己骄傲的事,要不然怎么维持下去?怎么才能让初入这行时心头那股火不灭?《红色》就是能让我们骄傲的机会!拍的时候大家心知肚明,就凭着跟谁也不能提的骄傲干,其实都不知播出前景。关机的时候看片花,导演杨磊看着就哭了,砸了我一拳,我还他一拳,然后走上漫漫发行之路。说实话真不后悔,拍一戏交一帮哥们儿,比啥都值吧?

《红色》播了,但播之前我把它卖给一基金公司,折了个价。如果算笔账,算上首轮、二轮等播出,他们毛利一集70万左右,挣的比我多。卖是因为我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拿回钱。电视台也拿不到广告的钱,有些大卫视连续亏损两年了,拿不出钱来买电视剧,但又必须得买,怎么办呢?制作方倒霉。我四家卫视都签了,但一分钱都没入账,按理说签约的时候应该付百分之三十,播完之后两三个月付我全款。但实际上不这样,播完你得跟电视台要去,乐观估计是一年,不乐观估计是两年。钱拿不回来,我怎么拍新剧。所以当然要卖掉了,回了本外加上一点利润。钱没那么快从电视台拿回来,只能想办法从资本市场上找。就这么简单。

文/徐兵

徐兵简历

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著名电视剧编剧。除了自己创作,同时监制、投资拍摄电视剧。代表作品有电视剧《请你原谅我》《新上海滩》《一米阳光》《重案六组》《小兵张嘎》、《野火春风斗古城》、《杨三姐告状》、《非常24小时》、《苍天有眼》、《行走的鸡毛掸子》、《爱了散了》等。

重温《爱了散了》方凯清醒又现

文/小航

兴安总公司副总裁候选名单公布,三位人物出人意料,备受瞩目员工议论纷纷地方凯落选,内部人员深感惊讶。

他工作能力强,销售业绩名列榜首,对待下属亲切。从一个小员工登上总经理宝座,简直是所有女人想嫁的完美老公 。成熟稳重,早出晚归顾家。积极扩展人脉圈,迈入上流人士的文化圈。偶尔小酌一杯,品茶,培养多类爱好。

在伯乐乔道衡的帮衬下,得以有今天的地位。尽量不去想那些糟心事,养家糊口是主要任务。照顾60岁的老爹,与学医的妹妹方萌共尽孝心。兄妹俩感情好,相亲相爱。方萌视哥哥为榜样,哥嫂婚姻从不干涉。

方家三个长辈,方萌敬重嫂嫂董晓晗,处得像闺蜜。她们一块出去逛街,姑嫂二人没隔阂,方萌是家中的小公主,直率脾气冲,爱打抱不平。在她的观念里,欺骗背弃承诺,最可耻的事。她见不得亲人做出有辱门风之事,那样的耻辱如剔骨之刑,疼在心里。

小姑娘期待的爱情,神圣不可侵犯,如胶似漆,浓烈有度。成年人渴求的爱情,如繁华云烟,过了那股劲,平淡如水。

许多年后,再看《爱了散了》无意间谅解方萌撞破董晓晗私会陈峰,有私生子,那么气愤的苦衷。年纪轻轻涉世未深的她,初次碰到这种家事,不知如何面对。平日里,董晓晗作为方家最忠心的人,怎么能干这么愚蠢,毁人品的事。

方萌心口,有一道愈合不了的疤。嫂子身体越界,背地偷摸见情夫陈峰。家庭大战频繁爆发,恩爱的哥嫂日子乱如麻。昔日表象美好的家,掉入泥潭。妻子对别的男子朝思暮想,藕断丝连,方凯泣不成声,常常意识混乱。

年少时,追这部剧,悟的是人性瑕疵,嫁给双面人格伴侣,善良女人的坎坷。已婚男女在性概念出现的偏差。成长帮我理清”同床不同眠,共枕不连心“的害处,荒诞的认知论教会我仓促结婚与突然闪婚的弊端。

重温《爱了散了》方凯清醒又现实的婚恋观,撕开董晓晗受委屈真相

1 惩罚与适度制造冲突

方凯家教好,化学系高才生。毕业后双脚踏入兴安公司上班,学历优势占上风。本来会有一段所有人羡慕,嫉妒,崇仰的婚姻。大三时候,独自在学校化学实验室,做新项目实验,发生悲剧。从那以后,煎熬度日,展开不了规律性,节奏性的夫妻生活。

董晓晗逆来顺受,守着这个见不得光的秘密,只有好姐妹乔煜知内情,乔煜看方凯不顺眼,仗义具备女侠精神。为了激一激,打压方凯的意气,以爬山为名义,将专业搞录音的顶级专家陈峰介绍给晓晗,眉来眼去,擦出爱情火花。

陈峰会哄女人开心,懂得分寸,注重仪式感,在一些大型场面擅长揣测人心,那次短暂拥抱热吻,按捺不住寂寞情绪,无法自拔占有了晓晗,那日天空下着漂泊大雨,有了确切的男女关系。

乔煜弄这一出戏,有三大目的:

第一,教训方凯,显示她自私,阴险的心胸

确切来说,乔煜不是好人,8年前乔母跟情人私奔,派流氓解决生母和绿茶男的性命。这则命案,尘封8年,活得小心翼翼,乔煜见不惯方凯这样的恶人行事作派,动歪脑筋,让方凯戴绿帽子,激怒方凯。

陈峰不知,乔煜挑上他,撮合他和晓晗隐藏的私心。看似是男欢女爱,各自为欲望填补无聊生活的空缺。实质上,乔煜这么做,蓄意引起层级矛盾。为亲生父亲出气,乔道衡一直被方凯控制,方凯说什么必须照做。方凯在乔家的说话分量太厉害。

第二:教育闺蜜婚姻该散散,该离离

董晓晗的婚姻就像一团死水,乔煜看在眼里,心疼在心里,她警察老公苏竞经常在外跑案子,抓凶犯,可小两口结婚两年日子比蜜甜。

在方凯外出阶段,闺蜜二人时不时约出来吃饭,拉近亲密感情。起初看《爱了散了》,我不懂乔煜乱点姻缘的残酷隐情,直到深谙婚恋规则,逐步理透中间的扎心状况。从女性视角,乔煜对董晓晗处境抱有怜悯之心。她不愿意好姐妹,一生困在如此沉重牢笼。

晓晗做完流产手术,甚至把锅推给自己。晓晗与方凯的相处,有变法折磨,单方面怀疑,语言要挟,精神蛊惑。变了心的妻子,对方凯而言,适当指责,怒吼有助于完全宣誓家庭位置。

从生存视角,弱肉强食的社会,利用剥夺导致乔煜忘了初心,看上去替闺蜜做决定,让闺蜜再体验一次被男人疼的样子。本质上她不希望晓晗这一世被方家的枷锁捆牢,有偶遇第二春的概率。

第三:泄愤,解愁

在杂志社工作,没接手家族生意,乔煜很惨。从这一块看,乔道衡”重男轻女“,如果一命呜呼的夫人怀的是儿子,他俩的婚姻不可能出现实质问题。他老婆不会被小白脸惦记,堂堂的三口之家平安快乐。

乔煜有一个阴影重叠的童年。母亲背叛家庭,当她和苏竞结婚两年,回想起这档往事,心中仍有不平。乔煜挖空心思对付方凯,不过是报当年生母抛夫弃女的仇恨。方凯长着一张阴森,又恐惧的脸,不会搞小浪漫,只知道埋头伏案工作。还有身体情况,乔煜不愿意闺蜜和这类伪装的”成功企业家“过一辈子,考虑多类因素,果断出招。

方凯接招,精明又心思缜密的他,显然清楚,”第三者“陈峰,是乔煜故意布局,晓晗上套。晓晗太傻,没和爱情至上的男性两情相悦,陈峰是第一位。妻子做出这么难堪的丑事,方凯表现得冷静,一次次求饶,一次次质疑又道歉。

得知陈峰闯入自己的家庭,方凯拿着晓晗手机,约他见面,捅了一刀。正是这一刀,三人之间的爱恨情仇,恩怨纠纷愈演愈烈。

2 挣扎

相似的人相忘人海,无缘的人重逢异地,风月感情,到最后烟消云散。无心之失,有时在青涩,不懂爱,联系关心女人的男人那里,单单是一场镜花缘分。

未婚男人的心胸,狭隘,性情霸道,做事不顾后果。接录音,痴情又不在意爱慕之人身份的陈峰,天真做事情不在意过程。他爱董晓晗,爱到天崩地裂,许下山盟海誓,董晓晗怀了他的孩子,第一句话:生下他,我们一起养。离婚,陈峰字字不考虑现实,所说所想完全是少年心性。

陈峰为什么迷恋董晓晗?说老实话,这个细节我重看《爱了散了》也没察觉什么原因。董晓晗的美确实无人能及,初动情根,长期不恋爱的男人见了不一样的感觉。陈峰在她婚后,多次拉扯,纠缠,私下约会,逼着方凯发火,可陈峰错了,方凯很爱小晗,做不到成全陈峰。

三刷《爱了散了》看透方凯在办公桌准备录音箱,自言自语,又准备氰化钾,吃调节身体的药物,才懂他对晓晗的爱,并非病态,而是一种爱而不得的心塞。在那次化学爆炸性实验失败,方凯的生活再也没有往日的心安,心态上变得畸形,绑住晓晗,是唯一的抉择。

陈峰的抢夺式爱情,那是天底下所有女人向往。那种爱,太明目张胆。陈峰只知道,他要让晓晗和他一起生活,从来没设想过有一天晓晗离开方家,背负着多大的良心债。方凯对岳父岳母一家,尽心尽力。董晓润结婚买房,方凯二话没讲,转房子钱。

在陈峰二次元生命长河,董晓晗可能是他所有女朋友最特殊的一位,然而方凯却不能离开她。董家爸妈对这个女婿感激涕零,不可能中途断送女儿的幸福,方凯除了身体疾病,别的方面趋向于正常。方凯无私又体贴的爱,全方位宠溺晓晗,这一处,陈峰那种吊儿郎当,鱼水之欢脾性的人,象征性地扮演“旁观者”

3 写在最后

方凯的悲凉宿命,一方面是社会因素触发,另一方面是自身环境导致。这种男人,默默无闻,一心一意为了美好的家族蓝图,尽力弥补,值得受人敬重。剧中,方凯有很多次想和董晓晗结束三年不完整的夫妻感情,到口边松懈。

董晓晗与他,其实是同一个生活圈的人。属于他的事业赛道,家人才是最关键的,他在意晓晗的喜怒哀乐,悲欢忧伤。《爱了散了》最后,方凯吞氰化钾去世,董晓晗终于悟懂这份埋藏内心,默默付出的真情。

#爱了散了# @知乎情感君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