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孟死因(揭秘《千里江山图》作者王希孟)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896更新:2023-02-09 14:26:35

王希孟:18岁的天才画家,却在20岁离世,因一幅画火了一千年

中国古画流传千古,惊艳世人,多少人不远千里来到中国,就是为了看一眼那流传几千年的艺术瑰宝。

说起中国的传世古画,不少人会提及《清明上河图》,这幅长达5米的画卷中,描述了宋朝时期的社会风貌,其中涵盖的内容不仅仅是热闹的车水马龙,亭台楼阁,为我们展现了当代的繁华盛景,名民俗风情。

这副画卷成于北宋时期,而同样在宋朝,另外一副画卷却用不同的风格以更加磅礴的气势和《清明上河图》齐名于中国十大古画之中,不仅展现了当代书画技艺的精湛魅力,作画之人更是让人啧啧称赞,充满着传奇色彩。

这个人是谁,就是北宋的十八岁天才少年王希孟和他的巨幅长作《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千年不朽

也许为了不负“江山”二字,《千里江山图》画幅辽阔,成年人欣赏该画作,从画端到画末就要走24步之远,《清明上河图》大小不过是它的一半不到,气势上便有先声夺人之势。

展开画卷,一种厚重奢华的质感扑面而来。为达到“江山永固”的立意,该画不惜重金,精选了当代奢华的桑蚕丝,5层重叠作为画布。桑蚕丝作为古代奢华的布料,一般人都穿着不起,而《千里江山图》却拿它来当画布。

而颜料更是大手笔使用了赭石、孔雀石、石青、砗磲等矿物质作为原材料,使用这些原料除了颜色可以在画卷中起到特殊的点缀作用,也有让画卷历经千年不褪色的功能性特点。

像我们如今的敦煌莫高窟中发现的壁画,可以完整保存至今展现在世人眼前,使用的就是同样原料。

而这也是这副画作至今可以保存完好,流传近千年画面仍然光鲜亮丽,熠熠生辉的秘密之一。仅仅画作原料就已是画作中的奢华顶点,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副画作。

当我们站在这副巨大画卷眼前,第一眼惊艳到的就是山水景色中的华丽色彩,它不同于水墨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就算是对字画一窍不通的凡夫俗子,一眼就会被画中那一抹山峦叠翠的宝石颜色所吸引。

2021年,为了对这副举世长青的伟大画卷致敬,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应运而生,而其中大量使用的色彩便是对画作标志性的纪念。

《清明上河图》的作画内容丰富,手法写实,更加贴近生活气息,展现的是当代一派繁华的太平盛世,很多人会惊叹画作中每个细微处的生动描绘,就算利用现代手段进行放大,其精细程度也至今让人惊叹。

而《千里江山图》包含的意蕴却比《清明上河图》要深刻得多,它不仅仅刻画山水之大,在细微之处,亭台楼阁,村民渔翁也深藏其中,细微之处也是笔下生花,栩栩如生。

整体格局错落有致,犹如苏州园林的艺术建造一般一寸一景,张弛有度,千里山景由高到低让人身临其境,莫怪有人评价,这副画作堪比当代山水航拍直播之景。

而隐藏在其间的作画手法也融会贯通了书画界中的各项技艺,其中,皴染是山水画中的一大创作手法,但是使用的方法,力度深浅稍微有所差池,画风就会展现出不同的风格,该画作吸收了皴染的使用技艺,力道恰到好处,仅仅这一手法使用足见画家功力之深。

一画成名,年方十八

关于画作的作家在史书上找不到相关记载,更多信息来自于画卷上的拓跋。

作家原名希孟,所以作者是否姓王这个还有待考证。小的时候承蒙,在宋徽宗成立的画学院接受艺术教育,后来也在宫廷从事相关工作,尽管自己对书画有着无限的热爱,但是进献的画作屡屡不得重视。

生在这个书画艺术气息浓厚,该行业又得宋徽宗重视的北宋时期,这个少年是幸运的。当时,对书画艺术极尽痴迷的宋徽宗看到这个少年,发现他身上的才华以及遇到的短板。

于是决定亲自指导教育,在宋徽宗的指点下,王希孟画工突飞猛进,当《千里江山图》出现在众人眼前时立刻艳惊四座。

但是,幸运之神的眷顾下他的命运却显得非常不幸。天妒英才,这个天才画家少年仅仅在成画后的两年就与世长辞,让人不禁惋惜。有人感慨,如果这位天才少年能多活几年,或许会改变当代的书画艺术历史。

耀眼明珠,传奇永续

也许对于这个少年的早逝有太多遗憾,后世对这个少年的死因也有了很多的猜测,甚至产生了很多说法,而这些故事也和《千里江山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这副画作增添了很多传奇的色彩。

当时的宋徽宗沉迷书画艺术,却怠于对国家的治理和对百姓的关注,于是有传说这个天才少年在完成千里江山图后试图力挽狂澜,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为了唤起宋徽宗对治国的觉醒,于是他借鉴了《千里江山图》很快完成了第二幅巨作——《千里饿殍图》。

画中描述了当下黎民饥寒交迫,横尸遍野的凄惨场景,真实又恐怖的画风引得宋徽宗勃然大怒,当场把他这副画作扔进火堆销毁,并且立刻将他处死。

还有一个说法更具备传奇神话色彩,话说天才少年王希孟在死前对自己创作的《千里江山图》念念不忘,在他的要求下,他重新来到了自己的画作眼前。

当他看着自己完成的那副巨作,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山峦叠嶂,层峰翠叠……而紧接着,王希孟无声无息地在画作的房间里消失了,从此杳无音讯,如同人间蒸发。于是有人说,王希孟走进了自己的画里,走进了那个山河壮阔的世外桃源……

现代人的18岁,不过刚刚步入成年,对世事不谙,对人生不解。而王希孟,却在这个年纪完成了古今无人能及的巨幅画作,却在短短的两年内陨落凡尘。

这不得不让人惊叹,或许他的存在就是为了创作这副惊世画作而来。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而王希孟做到了,或许他人生中的光辉灿烂时期不过短短两年,留下的作品却用另外一种方式将他的生命延续至今。

揭秘《千里江山图》作者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局部)

“上天让他干了这件事”

传世名作《千里江山图》的作者是北宋画家王希孟。他是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其18岁入宫,20岁去世,留下了绝笔之作《千里江山图》。

有的研究人员声称:王希孟简直“就像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因为几乎没有关于他的任何史料记载。《千里江山图》是其存在的唯一凭证。

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即位4年后,这位热爱艺术的皇帝创办了专门培养绘画人才的“画学”。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宫廷美术教育机构,也是古代唯一的官办美术学校。画学的门槛很高,招收的学生不过30人,王希孟就是其中之一。其入学时不过十三岁左右。

3年毕业后,在进入宫廷画院的考试中,王希孟挂科了。宋徽宗是个极其严格的老师,遂派王希孟去当时的中央资料档案馆“禁中文书库”,负责誊写文书、整理资料。尽管如此,他还是不死心,挤出时间画画,逮到机会就给宋徽宗献画,帮他献画的则是当时的北宋权臣蔡京。于是便有了后人所说的“没有蔡京,可能就没有王希孟”。

经过蔡京的多次提拔,宋徽宗终于注意到了这个有天分的少年,并亲自教其作画。不出半年,《千里江山图》便问世了,当时的王希孟仅有十七八岁。

形态各异的山石树木,随便截取一帧都好看

画里的每一座山、谷、丘、

水都有着不同的模样。

山水画宋代进入巅峰时期,画院制度完备,绘画成为了科举制度的一个特殊部分。在追求文艺气氛的影响下,以米芾等为代表的著名画家更是层出不穷。画家陈丹青这样说到:“王希孟在最好的年纪出生在了山水画的黄金时代!。其提笔画《千里江山图》的时候,正好18岁。大几岁或小几岁都不可能有《千里江山图》,只能说是上天让他干了这件事情!”。

天才少年生平无几,凭添几多传奇

不得不说,除了画作本身杰出的艺术价值之外,作者天才少年王希孟的身世,也为此画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

据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书画鉴定家杨新在其《关于千里江山图》一文中所述:《千里江山图》并无作者款印。仅从卷后隔水黄绫上蔡京的题跋中才知道这一巨制的作者叫希孟。从宋荦的 《论画绝句》 中才提出希孟姓 “ 王” 。 宋诗说:“ 宣和供奉王希孟,天子亲传笔法精。 进得一图身便死, 空教肠断太师京。 ”

蔡京题跋

蔡京的题跋:“政和三年闰四月一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此外杨还表示:“宋荦是在梁清标家里看到这一卷 《千里江山图》而写下上面的诗句的。 但梁氏、 宋氏去北宋已六百余年 , 从何得知希孟姓王,又何知‘未几死 , 年二十余’ ?因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第三条有关希孟的生平资料 ,这里暂从梁、 宋说法。”

王希孟人物图

而对于王希孟的去世,流传的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身体过于羸弱;其二是其后上呈《千里饿殍图》,徽宗大怒,遂赐死。

《千里江山图》的命运比王希孟顽强得多

1126年,北宋随着金军入侵由盛转衰,被认为是乱臣贼子的蔡京遭到抄家,《千里江山图》也随之被收入南宋内府。到了元代,一位名叫李溥光的和尚得到了它,最终这幅画辗转落到了乾隆皇帝的御书房,《千里江山图》的名字也第一次被写入记录皇宫收藏珍品的《石渠宝笈》中。

乾隆御题

命运的再次转折。1922年,辛亥革命爆发没多久,溥仪退位。按照民国政府给清皇室的优待条件,每日的开销则靠民国政府的拨款。那时谁也不知这皇宫还能呆多久,溥仪就动了把宫里的字画文物偷运出宫转手卖钱的心思。

1922年11月25日,溥仪赏给了溥杰17件文物,其中就有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运出宫的书画文物先去了溥仪父亲的醇王府,随即又被运到天津租界内的张园。之后溥仪成了日军的傀儡皇帝,举家迁往长春。与溥仪同行的还有一百多箱从宫中带出的文物,《千里江山图》就在其中一个箱子里。

爱新觉罗·溥仪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溥仪仓皇出逃。京津的文物贩子把溥仪从故宫中偷盗出的书画称为“东北货”。之后一位古董商论文斋的靳伯声,辗转买货,得到了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解放不久后,中央政府也发出行政命令,要求各级政府将清宫流出的文物归还给故宫,不少个人收藏者响应号召捐出自己手中的文物。1953年,靳伯声把《千里江山图》捐给了国家文物局,文物局把它存放在故宫。1957年,修葺一新的故宫把这幅画登记在册,《千里江山图》重回紫禁城!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相关藏品信息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