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拍的电影(姜文的电影)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225更新:2023-02-09 14:40:42

姜文:6部电影,用了20年,糙老爷们底下一颗纯粹浪漫的心

如果说国内有哪个导演没拍过烂片,转转脑子、搜肠刮肚的想估计也只有这个名字:姜文,作为导演生涯中从未失手的好演员,阔别四年,姜文终于带着《邪不压正》回归。作为“民国三部曲”的终章,姜文用熟悉的“姜文式”电影特色刻画了将七七事变前期暗流涌动的北平,电影笔触真实细腻,还原度极高,特殊意蕴的多次出现暗示着人物和故事发展脉络

电影改编自张北海《侠隐》,故事讲述了身负血海深仇的李天然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回归家乡北平,与灭门仇人朱潜龙和日本特务根本一郎展开殊死搏斗的故事。电影带着独属于姜文的黑色幽默,战争背景下逗趣,鲜血淋漓中的玩笑,观影中总是猝不及防而又毫不遮掩的杀戮场景所惊吓,又被人物间的对话弄得捧腹,一吓一喜之间,令观众感受到乱世中每个人都有的无奈和辛酸。

直男要素是姜文电影的主要特点,满屏的雄性荷尔蒙、酣畅淋漓的打斗、色彩迷醉的画面、节奏紧凑的剪辑都是都是直男要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男性视角中永远少不了那些惊艳了时光的女性和魅惑十足的肉体,从米兰到鱼儿,从林大夫到县长夫人再到如今的唐凤仪,风情万种而又在时代中独自绽放凋零,因为男性视角下的裸露镜头,很多人觉得姜文是在消费女性、满足男性角度的窥视欲,一方面确实如此但另一方面又不仅仅局限于此。

姜文电影中的女性对男主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导师般出现的女性们,姜文的评价朴实而中肯,男人要依靠女性才能长大,是这位钢铁直男的姜文对于女性的执念,也是为何永远抱有孩子般的仰视和尊重的原因

对于女性的讴歌像是一种习惯,这个习惯一直沿用到《邪不压正》,不同于唐凤仪的关巧红在乱世中保养羽翼,表面上是名满京城的裁缝,实际上是对自己下狠手放小脚、苦练武功、伺机报仇的“复仇女神”。原著中利用不少笔墨描写巧红的神情,语气想一个少年念着心里的姑娘,然而电影中,巧红出场一个阴暗的侧影,被男主明怼,一瘸一拐的离去。

不多说却在眼神里多了对堕落的鄙视,姜文在保留巧红温婉的一面也发掘了女性暗藏的坚韧和决绝,面对爱人她可以毫不犹豫抬手开枪,也能赴汤蹈火。像花姐、完颜英一样飒爽直率

剧中感情线的铺设不是源自性冲动,而是对相同事件的独立思考,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关巧红如人生导师班引导李天然成长

如果说柔中带刚是姜文对女性的定义,那么唐凤仪则是姜文心中女性的特殊属性:性感、娇媚、成熟、老辣,对男人独有的、致命的性吸引,一“臀”示天下,弯身一伏之间美感尽显。为何在荧幕中将屁股划为独立镜头,“因为美啊”,就是这么毫不避讳又干脆利落。

从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姜文的电影中都能找到一位站在高处、被男人仰视、向往的女人,碎花、墨镜、神秘的米兰从出场就显示出不可捉摸的神秘,初遇马小军就完全压制住了他,面对搭讪一句“你才多大,就学这个?”让未成年的毛头小子见识到女性的魅力,米兰像一个姐姐或者妈妈在引导马小军,何尝不是在引导姜文和真正尊重女性、关注女性的男人们。

所以六部电影,用了20年,已经50出头的姜文坦言,现在仍面对的是18岁时的问题,女性作为导师可能是姜文导演用一生都研究不完的课题,也是最为男性永远解不开的谜题。

姜文的电影

一口气看完了姜文的《邪不压正》,大有儿时要搬着小马扎看露天电影的感觉。最早知道姜文,还是因为《红高粱》,乡下当时大家看得基本都是露天电影,自己至今记得放映《红高粱》时,是人山人海,妈妈都生怕把自己给丢了!因为小,自己其实根本不明白演的是什么,只记得大人们非常喜欢!

长大了,自己几乎看了姜文导的所有电影,从《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升起的地方》、《让子弹飞》到《邪不压正》,这些电影给自己的感觉是看了一遍还想看一遍,每看一遍的感觉,似乎就是在品一壶老酒,让人回味无穷。

冯小刚的电影自己也几乎都看过,但今天看完《邪不压正》后突然发现,如果说姜文的电影是冷幽默,那么冯小刚的电影充其量是俏皮话,文化底蕴差得十万八千里。冯小刚的电影适合百无聊赖时看,然后笑得前仰后合,然后记住了里面的段子,然后没有了然后;姜文的电影适合焚香沐浴后看,也许第一遍没看懂,如《太阳升起的地方》,但你有看第二遍的欲望,然后你有去思考的欲望,然后你会沉思,会突然瞬间没有了表达,会觉得生活就是一部冷幽默,你需要讲着自己的段子生活!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