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冉和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人屠”白起)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768更新:2023-02-11 00:41:18

没有魏冉就没有白起,魏冉和白起到底谁更厉害?

魏冉是战国时期秦国相国,秦武王23岁因举鼎而死,魏冉拥立了秦昭王,之后在秦国独揽大权。白起被不少人称为“战神”,是秦国著名将领。那么魏冉和白起是什么关系呢?

魏冉和白起谁厉害

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魏冉,亦作魏厓、魏焻,因食邑在穰,号曰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秦昭襄王之舅。从惠王时起,就任职用事。秦武王23岁因举鼎而死,没有儿子,各兄弟争位。魏冉实力较大,拥立了秦昭王,亦帮秦昭王清除了争位的对手。

之后魏冉凭着他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国独揽大权,一生四任秦相,党羽众多,深受宣太后宠信。

曾保举白起为将,东向攻城略地,击败“三晋”和强楚,战绩卓著,威震诸侯,“苞河山,围大梁,使诸侯敛手而事秦”。

魏冉和白起的关系

魏冉在当时的秦国,实际上是独揽秦国的大权,一生中连任四任的秦相。但是就白起来说,魏冉相当于白起的伯乐,因为是魏冉在早年间发现白起的军事才能,然后赏识、培养、举荐白起的。

魏冉,是秦国的重臣,拥立秦昭王为王的核心人物。对秦国的贡献不可忽视,一生更是四次任宰相,为秦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人物。白起,战国时秦国著名的将领,为秦统一六国贡献了力量。因为在长平之战中表现卓越,杀敌40万,被不少人称为“杀神”,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是继孙武和吴起后,历史上又一杰出的军事家。

白起是匹千里马,那魏冉就是他的伯乐。白起的军事实力,是魏冉发现的,并举荐他为将军。魏冉让白起攻打韩、魏二国,白起在攻打时采用先弱后强的独特战术,率领秦军主力保卫韩魏两国,抄到两国后方,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多次打破联军的主力军队,并逐渐将两国包围于伊阙,让他们无处可逃,最终大胜,杀死敌军二十多万兵,彻底打垮了韩魏两国。

长平之战,秦国在白起的领导下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决定了最终统一天下的秦国至高无上的局面。但此时的魏冉已经退出了政治舞台,白起虽然获得了胜利,但没有魏冉的支持,最后受不得别人的谗言,被迫自杀,使得秦国在统一天下的时间足足推迟了几十年。

战国四大名将——“人屠”白起

文史不分家,文学也是历史,今天要说的就是战国历史。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意思就是春秋之间礼乐崩坏,没有正义的战争。战国那就更没有义战了,都是逐鹿中原,侵吞他国领土,成就王朝霸业。战争打的是综合国力,但是优秀的将领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数百年的战国历史中,涌现出四位杰出名将,他们是白起、王翦、李牧和廉颇。

两个是秦国的,两个是赵国的。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这两个国家的军队实力之强,比其他五国都要高出一大截子。纵然其它国家也有名将,但没有强大的军队作为臂膀,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战神崛起闲话少叙,我们继续说白起。

既然是名将,那么白起必然有一个出色的成长过程,但是历史对其记录较少。著名电视剧——大秦帝国纵横中,讲述少年白起和魏冉年少相识,后来投军,紧接着被秦惠文王的弟弟嬴华发掘出领兵才能,一代战神从此横空出世。哦,忘了介绍魏冉的身份,魏冉是秦国宣太后同母异父的弟弟,也就是秦惠文王的舅舅。

当然,这是电视剧的说法,白起是否真的是这样发迹的,史书里面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魏冉一直很欣赏白起倒也是事实,两个人关系也一直不错。

按照史记和战国策的记录,白起第一次领兵出征是在秦昭襄王13年,公元前294年,白起担任左庶长,领兵攻打韩国的新城。左庶长是秦国的一种官职,在秦国爵位中排名第十。

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国重视军功,将士凭借军功获得爵位。白起起步就是左庶长,充分证明他绝对是军中的佼佼者,在年轻的时候积累了大量的军功。

伊阙之战新城之战白起并没有展现什么风采,倒是在伊阙之战中大展战神光环,一名雄视天下的天才将领横空出世。秦昭襄王14年,公元前293年,秦国东出,韩国与魏国扼守崤山与函谷关,妄图阻止秦国向东出发。魏国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韩国被灭,下一个一定是自己。魏王派遣老将公孙喜率领16万兵马支援韩国,与韩国名将暴鸢的8万兵马合兵一处,共同对抗还是“新人”的白起。

如果仅从数据上来看,这场战役其实有点以多欺少。韩魏联军兵力高达24万,比白起足足多了一倍。主将公孙喜和暴鸢也都堪称名将,曾在攻打楚国的战役中大放异彩,战场经验丰富,战术指挥能力也不错。白起则刚刚从军中崛起,无论是经验还是战绩都不能与前两者相比。

可惜,经验在天才面前一无是处。韩魏联军也犯了自古以来联军的老毛病,意见不一,貌合神离,各自都想保存实力。

公孙喜希望韩军充当先锋,他认为韩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魏军人数虽多,但多为新兵,经验少,战斗力差,充场面可以,一旦被击溃就容易大面积溃败。而暴鸢也不傻,他认为魏军人多势众,一拥而上一定能打白起个措手不及。双方互不让步,纠缠不清,而这一切都被白起派出的斥候看在眼里。

白起抓住机会,先是用疑兵迷惑韩军,大张旗鼓,做出主力攻打韩国的迹象,让韩军迷惑不解;背地里早就派出主力袭击后方的势力较弱的魏军。魏军让秦国打怕了,一见秦国主力,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纵然公孙喜一代名将,却也无法控制哗变的军队,无奈之下他率领亲兵与秦军搏杀,并派人迅速向韩军求救。结果韩军回复,老子们也和秦军打着呢,自顾不暇,哪有空管你们,就这样魏军大败,公孙喜也成为俘虏。

魏军大败之后,白起前后夹击,将韩军包了饺子,二十四万大军就这样被十二万大军给包圆了。此战充分展现了白起在运动战和歼灭战中的天赋,他能够抓住敌方主将之间的嫌隙,避实击虚,前后夹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

公孙喜也是条汉子,被俘虏之后没有屈膝投降,反而怒斥白起,说我们魏国兵精粮足,带甲之士何止百万,岂是你们这些庸才能够抵挡的?白起一怒之下,杀了公孙喜。

此战之后,白起声威大振,一跃成为秦军中最卓越的将领之一。伐楚先锋公元前280年,秦昭襄王二十七年,白起领兵伐楚,楚军大败,汉水、上庸等地的领土尽皆为秦国所有。后一年,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命令白起再次带兵伐楚。秦昭襄王似乎对楚国有一种执念,就是看不得你好过,就得时刻敲打敲打你。白起当然不辱使命,先是夺取了鄢、邓等五座城池,又闪电般突入楚国境内,包围了楚国都城郢都。

在这场战役中,白起再次发挥出战术指挥天赋。他一方面命令军队过河之后拆除桥梁,烧毁船只,表示决一死战的信心,借此提升军队士气。这种做法比后世项羽的破釜沉舟早了数十年。而楚军则是军备废弛,士兵毫无斗志,哪里是虎狼之师秦军的对手。

在攻打鄢城的过程中,白起遭遇了顽强抵抗。他深知秦军长途奔袭,后勤压力巨大,持久战最为不利。他观察鄢城附近水流走势,修筑堤坝蓄水,并修了一条长渠直达鄢城,之后开渠灌城,鄢城成为一片泽国,城中百姓死伤数十万,鄢城告破。

攻破鄢城之后,郢都就变成一个孤地。白起经过认真准备,补充兵员和物资,集中兵力攻击郢都,很快攻陷。他焚烧了楚王的先祖坟墓,狠狠羞辱了楚王一番。他没有停留,继续向东攻击,楚国一败再败,退到陈,将其作为新的都城。而秦军并没有善罢甘休,同一年,他们又夺得楚国的巫和黔中郡,楚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抵抗秦国。

此战之后,秦昭襄王封白起为武安君。武安者,抚养军士,战必胜,攻必克,得百姓安居乐业,因此称呼他为武安君。

上党之争自此之后,武安君白起继续充当秦昭襄王的“打手”,哪里不服打哪里。公元前273年,韩国被赵魏联军攻击,事态危急。秦昭襄王命白起,魏冉等人救援韩国。白起长途奔袭数百里,突然出现在华阳战场,赵魏联军猝不及防,大败而归。白起击败赵魏联军,斩首15万,魏国主将逃跑,白起在追击过程中碰上赶来救援的赵国大将贾偃,再次干掉两万人。

华阳之战也是白起一生中的经典战役,魏国的有生力量被消灭殆尽,再也无力西进袭扰。

十年后,公元前264年,白起领军攻打韩国,攻破五座城池,斩首5万人。紧接着,白起攻打韩国的太行道,试图让韩国首尾不能相顾。公元前262年,白起攻占韩国野王,韩国上党郡通往国度的路线完全断绝,成为绝地。郡守冯亭当机立断,带领上党郡所有官员和百姓投靠赵国,赵国贪图小利,埋下了灭亡祸根。

秦昭襄王怒不可遏,秦军花费钱粮,赵国却得了便宜,这还得了。他让王龁攻取上党,为进攻赵国做准备。此时的廉颇早就在长平设置了三条防线,可是他低估了秦军的实力,第一条防线很快被秦军攻陷。连续作战不利,廉颇也很火大,不过他冷静分析敌我态势,放弃第二道防线,建筑壁垒,以逸待劳,坚守待变。

应该说在面对锐不可当,士气旺盛的秦军,廉颇的做法是合理的也是卓有成效的。三年来,秦军屡次攻打都铩羽而归。

可惜战争打的不仅是军事,更是钱粮。从当时的国土面积以及人口来看,赵国的实力和秦国无法相比,光粮食产量秦国都是赵国的三倍。数十万军马的消耗是个天文数字,赵国越发无力承担。他们曾经向齐国借粮,结果被断然拒绝。赵王无奈之下,只好更换坚守战略,寻求突破良机,在进攻中击败秦国。

长平之战正式打响,一代天骄白起与“纸上谈兵”赵括火星撞地球之战,正式开战!

长平之战这是战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双方投入的总兵力过百万。这也是白起军事生涯最轰轰烈烈的一战,自此之后,战神白起也进入军事生涯末期,再也没有什么高光时刻。

在之前长平的攻防战中,廉颇防守得当,多次挫败秦国的兵锋。尽管秦国国力强大,但也禁不住这么多兵马在前线的消耗,他们希望速战速决。

而赵国也希望速战速决,他们也拖不起。此时秦国丞相范雎使用反间计,他派人到邯郸城,说赵国的将领里面,最害怕的就是赵括,此人熟读兵书,胸有韬略,要是他领兵抵抗秦国,秦国一定吃不了兜着走。

这话传到赵王耳中,他也心动了。本来他就对廉颇的坚守政策非常不满意,耗费巨大不说,还损兵折将,没什么具体成效。眼下都说赵括这么厉害,不如让这小子试试,万一真能击退敌军呢。其实当时名将乐毅也在赵国,但是他刚来不久,心思不定。而赵国的后起之秀李牧还很年轻,还没有崭露头角。

赵括有几斤几两,他母亲非常清楚。当赵王派人让他担任主将时,赵括的母亲劝阻道,“当年赵括父亲在世的时候,他和父亲经常讨论兵机,连他父亲都说不过他。但他父亲说,那些都是嘴上的功夫,真正的战场远不是熟读兵书就能应对的。”总之一句话,赵括经验太少,没有在军中历练过,不知道打仗得厉害,让他空谈可以,真打仗够呛!赵王不信,他让人询问赵括关于长平前线军情。赵括大言不惭,他认为如果秦军主将是白起的话,他可能还会掂量掂量,现在主将是王龁,那只不过是和廉颇齐名的人,他根本就没放在眼里。

赵王一听,龙心大悦,别的不说,光这番壮志豪情都比廉颇那个老小子强。于是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阻,执意让他上前线领兵。而此时的秦国也秘密将主将换成了武安君白起,这个换将过程进行的非常隐秘,军中规定,有敢泄密者杀无赦。

此时双方主将正式确定,一方是年轻的赵括,一方是百战不殆的武安君白起,这场仗的胜败已经注定。赵括来到前线之后,更换了多名将领,将那些坚持防守的全部裁撤,并厉兵秣马,果断向秦军出击。他这种心理也可以理解,新官上任三把火,年轻就担任主将,很多人都不服,他必须依靠胜利来给自己立威。

白起当然明白他的小心思,在正面战场上命令军队节节败退,背地里又派出两万五千精兵去掏赵括的大营,试图截断赵军的归路和粮道。赵括被前线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主力压了上去,留给后方的防守兵力少之又少。此时赵括已经打到秦军的大营,可是大营防守严密,一时之间他们无可奈何。

白起可没闲着,他迅速安排五千骑兵在赵军中间横冲直撞,让赵军首尾不能相顾,切割成两段。同时这只军队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切断赵军的粮道。此时的白起已经完成战略大包围任务,转过头来派出轻装精兵向赵军进攻。赵括虽然经验不足,可他也明白自己是被包围了。他迅速转攻为守,构筑营垒,择机突围。

秦国当然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由于秦国主力都在长平前线,国中兵力不足。秦昭襄王下令河内郡的所有15岁以上的青壮年都要到长平战场上去,拦截其他诸侯国的援军以及赵国运粮的部队。秦昭襄王这招很明确,就是要将长平的赵军完全困死。

援军进不来,粮草消耗殆尽,数十万赵军断粮整整四十六天。

人不吃饭最多也就活七天,大量赵军饿死,就算没饿死的也在突围中身亡。士兵们甚至开始自相残杀,以同袍血肉为食。此时的赵括也算有血性,他将剩余的赵军分成四队,分批次突击,都被挡了回来。连赵括也在突围的过程中被秦军射死。

主将一死,军队群龙无首,剩余的赵军伤亡惨重,不得不向秦军投降。四十多万赵军全部投降,白起做了一个让他备受后世诟病的决定,他要求部下将这些兵士全部杀死,理由很简单,赵国的士兵都是反复无常的小人,要是现在不杀死他们,保不齐他们还会卷土重来。就这样四十多万赵军全被坑杀,240个士兵因为年纪不大,被白起放回赵国报信。

长平之战结束,赵国再也没有对抗秦国的实力,年轻男子几乎全部死于长平,以至于后期经常被其他国家欺负。

白起之死长平之战结束后,白起迅速抓住战机,扩大战果。一路秦军攻打赵国的皮劳,一路攻击太原,白起亲率一路攻打邯郸,试图一举灭亡赵国。说起来这是白起距离灭赵最近的一次,可惜功败垂成,原因无他,国内有人被赵国收买了。

被收买的人就是秦国丞相范雎,使臣带了大量金帛,更难得的是,他巧舌如簧。

“大人啊,现在赵国马上就要灭亡了。秦王也要称霸天下。那么谁的功劳最大呢,肯定是武安君白起啊。武安君为秦国夺去了几十座城池,还占领了楚国的都城,消灭了赵国几十万兵马,就算是古代那些名将也没有武安君的功劳大。一旦赵国灭亡,秦王称霸,武安君就位极人臣了,到时候您愿意做他的下属吗?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的心并不在秦国身上,就算是赵国灭亡了,他北边的土地将被燕国占领,南边的土地被楚国魏国瓜分,留给秦国的就太少了。您还不如让这些国家割让土地求和,还算是能够为武安君争取点功劳。”

其他话范雎到没放在心上,主要是那句话,武安君将位极人臣,自己将成为他的下属,范雎这不能忍。本来他就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而且长平之战范雎也有很大的功劳,没有他的反间计,白起想赢也没那么容易。于是他就向秦昭襄王建议,让秦军回来休整。这次战役秦国投入的也很大,六十万军队,数十万民夫,还有兵马钱粮,几乎把秦国攒的家底都花完了。见范雎建议,秦王也就顺坡下驴,让白起回来。

要说白起确实情商低,当他知道是范雎建议秦王召他回来时,那个气啊,可他也没办法,范雎是秦王面前的大红人,总不能跟大王的近臣翻脸吧,但从此之后,白起就越发讨厌范雎。

又过了几个月,秦王又派兵攻打邯郸,白起这时候生病了,卧床不起。其他将领打的很艰苦,秦王很生气,安排重兵支援,结果又被打的落花流水,损失了四万人。秦王想让白起去,白起不太乐意,他说邯郸易守难攻,而且距离东方各国太近,一旦他们支援,很快就到了。现在诸侯国都很怨恨秦国,而且我们现在实力大损,国内空虚,跑这么远攻打别国首都,万一对方里应外合,我们就会吃大亏的。

秦王不听,派王龁担任大将,再次攻打赵国。结果真如白起所说,魏国十万援军打的秦军丢盔卸甲。白起这时候说了风凉话,“早就说让你听我的,你不听,看看,被打败了吧。”说实话,白起这话更显情商低的本质,看破不说破,还是好朋友。况且你说的对象还是秦王。

秦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命令白起必须带兵,白起却说自己病重,不能带兵,范雎这时候也去劝,这不是火上浇油吗?白起心想,老子当年本来可以顺利把邯郸拿下,还不是你个老小子在后面扯后腿,现在劝我去攻打赵国,晚了!但是他也不好违逆秦王,推脱了三个月,三个月后,秦军失败的消息如雪片一般传到咸阳,秦王认为这都是白起的罪过,让他马上动身,不得停留。结果还没有到军前,就收到秦王送来的宝剑。

在白起赶往前线的时候,范雎也给秦王灌起了迷魂汤。他说,白起推脱不上战场,肯定是不服气,觉得大王不听他的话,他心里面怨恨着呢。这话太厉害了,简直是杀人诛心,本来秦王就因为攻打邯郸不利不高兴,白起这时候还说这,这不是找死吗?既然你想死,那你就死去吧,说着就安排使者送过去一把剑。

白起一看到剑就明白了,这是让自己自刎啊。他仰天长叹,我忠君爱国,为秦国立下不世之功,为何会落个这样的下场。他又想了想,我的确该死,长平之战坑杀了那么多士兵,现在被赐死也是理所应当。

公元前257年,一代战神白起自刎身亡。他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独创的歼灭战,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有生力量的战法让他成为歼灭战领域无与伦比的统帅。

史记作者司马迁评价他,“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