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魔王张怡宁(“大魔王”张怡宁为什么这么强)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54更新:2023-02-11 00:49:05

正式确定任命!41岁大魔王张怡宁亮相,不辜负刘国梁的信赖

国乒竞聘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目前来说最终的职位也是确定了,王皓和马琳分别担任男女队主教练,而李隼升级位总教练,对于59岁的李隼来说,也是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二春,就是不知道李隼的身体能不能,继续承受高强度的工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拿到19个世界冠军的大魔王张怡宁,也是迎来了自己的新职位,刘国梁肯定是没有看错人的,都知道张怡宁是因为没有敌手,最终选择干净的退役,随后嫁给了富商徐威,两人目前定局在香港,张怡宁后面也是从商慢慢淡出了乒乓球视野。

目前张怡宁也是获得了一个新的职位,这还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戴口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失去,张怡宁也是与跳高运动员杨文伟,一起成为了佩戴口罩的推广大使,这一点还是十分正能量的,张怡宁虽然40多岁,但是依然美貌如花。

其实刘国梁当时也是表示,身为运动员自己是公众人物,更应该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所以刘国梁确实没有看错人,张怡宁的表现是十分正确的,大家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大魔王”张怡宁为什么这么强

(深度长文)张怡宁,为何如此强大?

在乒乓球方面,我是一个爱“胡思乱想”的人,经常各种联想、各种自问自答:

张怡宁的时代已经过去,但“第三代大魔王”的传说还一直在江湖上流传。我曾无数次地想,“为什么张怡宁成(功)了?她的成功秘诀是?为什么偏偏是她?”

当读罢《乒乓不了情》一书,了解到张怡宁真实的点点滴滴与她的成长故事,我由衷感叹:

“如果连张怡宁这样的人都不能成功,那才是天理难容”!

为什么会有如此感慨?

读完全文,我相信您也会找到自己的“答案”。

当然,如果视野再放开一些,看看钱学森、袁隆平、郎平、杨利伟们这些曾站到某个领域最顶尖层次的人们,他(她)们身上都有一些共通的、永恒的的东西,跨越领域,超越时代。

01写在前面的话

周树森教练从1981年5月开始在北京队担任主教练,一直到2009年退休,在北京队干了整整28年,人生有多少个“28年”?

周树森教练亲历了北京队特别是女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2009年由低谷到最高领奖台的整个奋斗过程。

更为难得的是,从1992年第一次见到张怡宁到2009年全运会后张怡宁逐渐淡出,周树森教练见证了她的整个职业生涯。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描述了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2009年全运会女单决赛,再没有了四年前的荡气回肠,张怡宁“有点儿平静”地蝉联冠军。

最后一个球落地,张怡宁静静地转过身微笑着向我走来,我们轻轻拥抱,她说了—句:“周指导,谢谢”!我知道那是我在北京队执教的终点,之后我将离开自己带了28年的队伍,同时我也早知道那是张怡宁职业生涯的终点,之后她将要结婚回归家庭生活,所以那个瞬间真的是特别感慨,我们彼此都眼里含泪,在心里默默告别。

有这样真挚的感情,文字绝不会虚假。让我们伴随着周树森教练的视角,透过他平静而真实的文字,看一看张怡宁的成长之路,探寻曾经世界女乒最强者的成功之道。

02关于天赋

我第一次看见张怡宁是1992年,那时候她已经是北京市少年冠军了,我去什刹海看她们这些小队员训练,给她们讲了一堂课,当时她们的家长们也都在。过了很多年之后,有一次她妈妈见到我还说:“周教练,我和宁宁都还记得你那次给我们讲课,那时候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打世界冠军,要打奥运会冠军。那会儿张怡宁和李佳薇是同一批孩子里成绩最好的。 张怡宁第一,打比赛几乎一场球都不输,李佳薇第二,所以我顺理成章地把她们挑到了北京队。张怡宁当时在北京乒乓球圈挺出名的,我很早就听说过这孩子很棒,是北京体校里面的尖子。但她在体校的时候参加全国体校比赛还拿不了冠军,输给过河北的牛剑锋和白杨。那一批苗子里,全国最好的运动员都在河北和北京,青年比赛和北京队争冠军的总是河北队。
张怡宁一进北京队,1994年和1995年打全国青年比赛的时候,我们就赢河北了,扳过来了。现在看起来,那批队员从小就一起“掐”,一直“掐”到最高水平比赛里。她们小时候都很棒,看不出来什么,但在通向最高水平比赛的路上,各种因素就会组合到一起,包括心理因素、思想因素、人的素质,所有的东西都要综合起来,结合最好的人才能冲顶。

各行各业各个领域,能达到顶尖水平,毋庸多言,天赋差不了。

比如,张怡宁之于乒乓球。

但是,光有天赋还远远不够,还要“所有东西都加起来,结合最好的人才能冲顶”,这让我自然而然想起了很多人很多事,过去、现在和未来,差一点都不行。

所以,有些人没有登顶,不必过于苛责,站在顶端的人,永远是凤毛麟角。

但是,具体到普通的自己,我又经常告诫自己:“要多努力,多付出”。因为我知道,于平凡的自己而言,生活学习工作从来没有把我逼到“拼天赋”的层次,欠缺的只是勤奋罢了。

如果足够努力,拔不了尖,但依然能做到优秀。

03有些东西与生俱来

有的年轻小将可能在担起重任时会有畏难情绪,但张怡宁从来没有,这一点是真棒。这十年里,张怡宁从来没有一场比赛前说过她愿意跟谁打、不愿意 跟谁打、好打的是谁、不好打的是谁,张怡宁一直以来的想法都是“我都要打,我要想成才,所有的对手都要打过,我都得贏才能上来”。人越成熟,张怡宁越这样想,都成为北京队台柱了还躲这个躲那个的,用躲吗?当然张怡宁也输过姜华珺、孙晋等等,但她不怕,再不好打的对手她也要打。

“不怕,更不躲”。知道自己的目标是打到最好,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要打赢所有对手。

张怡宁外表看起来柔弱,但骨子里的性格“一点也不柔弱”,比纯爷们还硬朗。

这些内在的东西不显山不露水,但往往是能走到最后最为关键的因素。

04人小,心大

1997年进国家队后,张怡宁进步得更加迅速。1999年就参加了世乒赛,拿到女单亚军,势头很猛。第一次打世乒赛就拿亚军,大家都觉得她比较顺,在她拿了亚军后我问她,我说你想过(自己)能拿世界第二吗?她说:“我出发以前就自己在房间默默地想,我要么就不打,要打就拿冠军"。当时把我吓了一跳,十八九岁的孩子自己就有这个想法,真的很有志气。

“雄心壮志”从来不是外人强加给的,那是自己内心萌发的种子,只待一个机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05遭遇坎坷

2000年初,张怡宁参加了在马来西亚的世界锦标赛团体赛,冠亚军决赛和中华台北打,她输给徐竞一分。在这之前张怡宁参加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前景是很乐观的,结果这场球输完,国家队让她在香港参加预选赛,拿第一才能去悉尼。本来张怡宁输了徐竞以后就很懊丧,奥运会名额又要自己打出来,整个人很低迷,我一直盯着她到香港,当时赛前怎么跟她说,她一点点都听不进去,比赛也打不进去,赢的时候都有点儿恍惚,后来是孙晋拿到第一,去了奥运会。她回来以后情绪很低落,回来让她休整了一段,让她妈妈陪她去杭州,待了有10天。从杭州回来以后,我继续做张怡宁的思想工作。我告诉她,在世界大赛里第一场输了,第四场要接着打,要是不能尽快缓过来,整个团体赛就很可能会输在一个人身上,关键是要吸取教训。
“你第一次打世锦赛团体赛,输了一场一点儿也不怪你,谁都会有这个情况,现在要想的是怎么通过比赛吸取教训,能对自己以后有帮助。能够在思想上面做好准备,不会再紧张到失常,紧张谁都有,但是要很好地发挥水平,去拼人家。如果紧张到失去原来的水平,以前所练的东西就都白练了。练得再苦,最后比赛的时候因为紧张失常,就什么都没用了”。

张怡宁听进去了我的这番话,终于从低迷中走了出来。

06禁赛风波

张怡宁的单打夺冠道路实际上是很坎坷的。

1999年荷兰世乒赛、2001年大阪世乒赛她都是2比0领先被王楠翻盘,2001年九运会单打的时候,张怡宁又是2比0领先,第五局打到5比20落后,王楠的发球她直接往网下一打,意思是我不要了。

当时的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富荣在看台上看得非常生气,在全运会决赛这样打球,又面向全国直播,他说是中国乒乓球界40年来没有过的情况。张怡宁受到了处罚,停赛三个月,写书面检查。那次停赛对张怡宁触动比较大,她刚20岁不到,在成绩上刚刚起步,以后的路还很长,她对自己的错误认识得比较快。当时李隼和她谈了很多,她自己下了决心,说自己在思想上斗志不够,看到2比0领先,人家又追上来,自己又慌了。前面有点儿放松,后面有点儿紧张。在停赛期间她很好地吸取了教训,也刻苦地坚持训练,能够在解禁以后用很好的状态去参加比赛。虽然三个月没打比赛,但由于张怡宁自己训练刻苦,思想上疏通得也好, 2002年亚运会里打了冠军,第一次在大赛中赢了王楠。
亚运会后,张怡宁接着又获得2002年职业巡回赛总冠军,世界排名也上升到了第一名,那时候我们没有人能想到她会在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上称霸10年,在这10年中只有一个月被郭跃超了过去,世界第一的总时间超过了王楠和邓亚萍,她自己也很珍惜这个记录。2004年,张怡宁终于拿到梦寐以求的奥运会冠军。而2005年全运会让张怡宁真正奠定了她世界第一的地位。

错过悉尼,遭遇禁赛,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成长不坎坷?强如张怡宁,也有与机会擦肩而过的至暗时刻,但那又如何?

挫折,对于真正强大的人来说,不过是“薄发”之前的“厚积”。


(下篇)张怡宁,为何如此强大?

继续,下篇。

06领军气场

2005年全运会团体半决赛对辽宁,张怡宁输王楠,郭焱输郭跃,我们0比2落后。丁宁胜常晨晨后,张怡宁第四场上场前就说了一句话:“郭焱,看我的,你好好准备,我保证把她拿下!”领军人物就这么一句话,比教练任何的赛前指导和思想工作都好用,所以当时张怡宁一上场,郭焱已经在场下做准备活动了。最后张怡宁赢了郭跃,第五场是郭焱赢了王楠,我们实现了大翻盘。
单打张怡宁和王楠毫无悬念地在决赛中会师,那场球的胜利对她是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张怡宁是真正的世界第一,天下无敌。

自己还没上场打,就让队友准备下一场,这句“郭焱,看我的,你好好准备,我保证把她拿下”,我认为霸气程度仅次于比她那句“一握手,就知道对方输了”!

“自信”与“自大”听起来非常像,两者的区别是:“自信”是说到做到,“自大”是说到做不到。

张怡宁强大的自信心,源于心、化于行。

24岁就想退役

全运会整个比赛结束,晩上无锡体育局的一个领导请我们吃饭,算庆功宴,当时张怡宁和她妈妈都去了。 张怡宁跟我说:“周指导,我觉得现在已经没什么奔头了,我什么冠军都拿过了。奥运会、全运会全国锦标赛、世界锦标赛,冠军都拿了,人家都说拿一个冠军跟拿十个冠军一样,我是该退了吧? ”我说:“你现在才24岁,处在黄金时间,你的球还在往上走,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能参加拿冠军是至高荣誉,不用说了,无法衡量。 而且到2008年收入还能翻一番,家人做生意赚这点儿钱可不容易,还有赔本的时候。”她妈妈当时跟我说:“宁宁要找对象。”
我又反驳说:“哪儿找去?回家在家里待着,没事 干能找到对象吗?每天马路上逛找对象,能找着吗?打球,露脸,人家都看着你,那个机会更多,找对象可遇不可求,有时候要找的人家会自己找上门来,你看着满意的肯定能找到,这个东西不用着急,不是说我想找对象了,我就什么事也不干了,能找着吗?好好打,好日子还在后面呢,刚刚开始”。她们母女一听,觉得是这么回事。

没想到霸气冷面的张怡宁如此“小富即安”“小女人”,拿了一轮大满贯,24岁就要退役。更没想到理由竟然是“找对象”,。

但是,唯有读到这样真实的文字,你才会真真切切感受到看起来与我们很遥远的张怡宁,原来如此接地气,原来也有如平凡的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和柴米油盐酱醋茶。

奥运冠军亦是肉体凡胎,真正让他(她)们闪闪发光、与众不同的是他(她)们对于梦想超越常人的执著与付出,而非其它。

08过人之处

张怡宁有很多优点。她的时间观念很好,这是一种素质。别人哪怕拖她五分钟、十分钟,她从来不责怪谁,这非常重要。别看这是小细节,但她能带动得整个团队很团结。作为国家队和北京队的领军人物,张怡宁做得很好。到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张怡宁写的训练日记还是特别清楚、工整,一天要写好多。有些运动员,打到她那个层次了,可能就不写训练日记了,但她还特别认真地写。她做什么事情都有板有眼,很认真。张怡宁训练特别认真,凡是擦网擦边都救,绝不放弃一个。我记得有一次超级联赛,1局里擦网擦边四五个,她全救起来了,而且全赢了。一局球四五个都能救过去,都能赢,这也是高!
到现在为止,凡是救擦网擦边的,张怡宁是第一人。这证明她肯定是练到了,从千万个球磨练出来的,甚至从小就对这个很重视。现在很多运动员训练,一擦网就懒得伸一下手,不去救,成死球 了,然后再重新开球。张怡宁不是,都去救,只有这样才能练到。很少有专门练擦网擦边的球,就是要在平常千万个球里每一次都不放过,找出来。在比赛中就是分,得一分失一分,就差两分了,很重要,训练中不当回事,比赛中肯定救不起来。2008年奥运会后打乒超联赛期间,有一次国家队安排她周一到深圳拍广告,接着第二天到黑龙江佳木斯,接着还要去什么地方,等于从最南边跑到最北边。但她周四上午回到国家队,下午就去练习了。
再辛苦,张怡宁也从来没有怨言,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活动她都有钱赚,有时候是公益活动。张怡宁下午训练,别人是中间有休息时间,比如练一个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要休息一下,但她从来都是两个半小时一口气从头到尾,训练耐力太好了,这谁都比不过她。怡宁睡眠不好,午觉像念佛打坐一样,一般是闭目养神一会儿,吃得也不是很多,我老说她吃饭像吃“猫食” 一样,只吃一点儿。但她从来没有说过我今天体力不好,或者有时候睡觉打个盹儿,就是能练。要想取得好的成绩,苦练肯定是第一位的,没有这些功夫下去,不可能达到高水平。
我在台北训练基地看到一句话:苦练是获得金牌的必由之路。写得真好,实际上真是这么回事。

“守时 写训练日记”是自律,“能练“是刻苦,“每球必争”是球风,这是张怡宁有机会站到顶端,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东西。

09人球合一

谁的成绩都不是白来的,平常看张怡宁站在那儿穿着便装,弱不禁风,真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姑娘的样子,但是她的内心迸发出的能量绝对不普通。准备2009年全运会的时候,张怡宁真正到了一种收放自如的状态。当时也有传言她要退役、要结婚,但是她丝毫不受影响,该怎么练就怎么练,一堂课也没耽误过,很多时候还加练。她老公,当时还是男朋友的徐威跟她说,你要么好好打、好好练,你要不想打,就别打,想退役现在就退役,张怡宁选择全运会打完了退役,练得很苦,她把一切都放下了。
所以2009年超级联赛冠军是我们,进前四后张怡宁跟丁宁她们说,我们好好拼,把冠军拿下,最后她说:“我现在才知道,什么叫想赢不怕输,我想赢这场球,就一定能把它拿下。”心里比较放得开,踏实。这就是所谓技术、思想都上到了最高境界。

10天赋使然

女单决赛后,张怡宁跑到场边跟我拥抱,跟2005年不一样,2005年是热烈拥抱,这次更激动,也更感慨。完了以后她跟我聊天,说太不容易了,她真是含着眼泪在跟我说。要说张怡宁那时候退役还真是有点儿可惜。她的球绝对还能打,她的智商、天然的反应、她打球整个人的感觉、包括协调性都很好。她打球比较放松,没有憋着的感觉,所以很少受伤,这跟动作、人放松有很大关系。有时候太紧了,动作不合理,肌肉就受伤了,肩关节伤、肘关节伤很多都是这样引起的。

11成功绝非偶然

张怡宁说话说得比较到位,我看到全运会以后有报纸采访她,问周指导上新加坡了,你有什么想法?她说我相信周指导去新加坡一定能搞好各方面的关系,他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定能把他们摆平了。说得挺到位的,看问题比较准,也比较尖锐,思想有深度。运动员达到这么髙水平一定有独到之处。

12互相感恩

很多人说运动员遇到好教练很幸运,反过来,教练碰上张怡宁这样的运动员,也是一种好运气,很难得。教练一辈子碰到一个好的运动员很难,当然,一个好的运动员碰到一个好教练也很难,这里面是缘,是天意,也是机遇,有时候刚好天意和机遇合起来了,就能有个好结果,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如此。

看到这一段,我非常感动,书中写到张怡宁这一节的题目是“碰上张怡宁是教练的运气”。

对,周树森教练并没有把张怡宁成功的功劳揽在自己身上,自夸教学水平如何高之类,而是认为“张怡宁本来就行”,反而是自己“幸运”。

当然,张怡宁也说,“周指导护着我们,就像对自己的孩子”、“我们之间是经过风雨共过患难的关系”、“周指导,对我是很重要的一个人”。

两人之间的评价,充满了中国人特有的谦逊与情义,也有“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与“尽人事听天命”的那份淡然,我很喜欢这样“中式”的情感表达,我也坚信正是这样的大格局驱动着周树森教练和张怡宁一起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

成功的秘诀,尽在于此。

写到这,全文该收尾了。也许仍有人会说,“你这是马后炮,正是因为张怡宁成功了,才会有你总结的这些所谓‘成功秘诀’”。

诚然,每一份成功都不可复制,但千千万万个不同的成功中,也总有那么一两条共同的东西,我们需要找到正是那些“共同的东西”。然后,结合自身,努力组合成自己独一无二的成功。

我的公众号“杨磊谈乒乓”,一个热爱了乒乓球二十年、买了八大收纳箱乒乓读物、做过三年《乒乓世界》器材版编辑的深度乒乓沉迷者。乒乓球,是一辈子的事情,一起热爱我们的热爱!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