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的儿子(孙策明明有儿子,为何还要传位)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384更新:2023-02-11 10:50:43

孙策去世后,留下3女1子,孙权是如何对待他们的?

建安五年(200年)初,孙策在夺取豫章郡后一统江东;同年4月,正当孙策准备发兵北上之时,在丹徒狩猎时为许贡门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在孙策临终之前,叫来孙权,给他佩上印绶,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在此基础上,孙权正式执掌江东,并建立了和蜀汉、曹魏相抗衡的东吴,可以说是没有辜负孙坚、孙策的期望。对于孙策来说,去世时留下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那么,问题来了,孙策死后,孙权是如何对待他的子女的?

首先,孙策的三女一子,分别为长子:孙绍;长女:孙氏;次女陆孙氏;三女:孙氏。就孙策的三个女儿来说,长女孙氏嫁给了顾邵,顾邵(184年—214年),字孝则,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大臣,丞相顾雍长子。次女陆孙氏,嫁给了陆逊,对于陆逊,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三女孙氏则嫁给了朱纪,朱纪,扬州丹阳郡故鄣(浙江湖州市)人,东吴将领朱治次子,孙权将孙策的女儿嫁给他,以校尉领兵。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孙策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东吴的文臣武将,而且都是地位较高的文臣武将。并且,因为孙策去世时只有26岁,他的这三个女儿,应该都只有几岁。所以,这些女儿的婚事,应该都是孙权一手安排。从功利的角度来看,这是孙权借助于孙策的女儿,以此笼络东吴的文臣武将,比如和陆逊等人形成姻亲关系。

当然,换一个角度来看,孙权之所以这么安排,也是为了这几个侄女的未来考虑,这才帮他们许配给了东吴的文臣武将。不过,在对待孙策的女婿陆逊上,孙权显然是不够厚道的。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吴黄武七年(228年),陆逊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重创了曹魏大军。因为牵涉到孙和、孙霸二宫之争,孙权派遣使者去责备陆逊,这导致陆逊终不胜愤忿而卒,也即孙策的女婿陆逊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这完全是拜孙权所赐。当然,还有比这过分的。就孙策的儿子及其后代,无疑获得了更加令人感叹甚至哀叹的结局。

孙绍(生卒年不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东吴宗室,长沙桓王孙策之子。公元229年,孙权称帝,正是建立东吴。在称帝之后,孙绍被封为吴侯,后被改封上虞侯,死后由其子孙奉沿袭爵位。对于孙权来说,在称帝之后,居然只给孙策之子孙绍一个侯爵,这显然是非常不厚道的。《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认为“且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于义俭矣”。就孙权只给孙绍封侯爵这一事件,《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认为非常不妥。对于孙权来说,自己称帝之后,至少应当给孙绍一个王爵,再不济也应该是公爵,毕竟在汉末三国时期,不管是蜀汉、曹魏,还是东吴,侯爵都是比较普通的爵位了,很多武将在积累了一定战功后,往往就可以封为侯爵。

最后,作为对比的是,魏文帝曹丕在称帝,建立曹魏后,不仅将曹植封为“陈王”,在曹植去世后,他的儿子曹志先为穆乡公,后为济北王,即便是司马炎建立西晋后,依然给予曹志公爵的待遇。由此,孙权只给孙策之子孙绍一个侯爵,无疑是非常苛刻的。而更加令人哀叹的,还在后面。孙奉(?―270年),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孙吴宗室。上虞侯孙绍之子。吴末帝建衡二年(270年),因为有传言孙奉要夺回皇帝之位,所以,在没有任何真凭实据的背景下,当时的东吴皇帝孙皓就派人诛杀了孙奉,这完全是不顾念孙策奠定东吴基业的恩情了。总的来说,在笔者看来,在汉末三国时期,孙权在对待孙策的子女上,总体上是不够厚道的。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文/情怀历史

孙策明明有儿子,为何还要传位

这水平就别玩自问自答了。孙策传位孙权,主要因素肯定是孙权年长,但防备的主要对象却是在内部,防的是孙氏宗亲,其次才是防外。

孙策临死前,张昭建议的继承人是性格与孙策相似的孙翊,但孙策还是属意孙权,对张昭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毕竟这个所谓的孙策政权,还不如说是孙氏宗亲集团政权。

当初孙坚带领孙氏宗亲为袁术效力。孙坚死后,同宗孙贲、孙辅、孙香,妻舅吴景等,继续为袁术效力。吴景为丹阳太守,孙贲为豫州刺史,孙香为汝南太守,袁术核心区域,半数由孙氏担任。

194年孙策从袁术,不久袁术以孙策为折冲校尉,渡江辅佐吴景、孙贲进攻刘繇。195年12月20日,孙策屯曲阿,得到袁术任命为行殄寇将军,吴景、孙贲被调回袁术处,至此孙策成为这支袁术军队的实际领导者。

  • 兴平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於吴郡曲阿得袁术所呈表,以臣行殄寇将军;至被诏书,乃知诈擅。虽辄捐废,犹用悚悸。

197年初袁术僣号,孙策乘机串联孙氏宗亲,从袁术独立。除了孙香,孙贲、孙辅、吴景等人都与孙策一同脱离袁术,但问题来了:

孙策脱离袁术时,孙策除了袁术给予的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外,只有自领的会稽太守,而吴景是广陵太守,孙贲是九江太守(袁术给的,不过孙贲没有接受),孙香是汝南太守,这导致孙策对孙贲、孙香、吴景等人无法构成上下级关系。

孙策主导孙氏脱离袁术,仅仅是因为当初父亲孙坚领导孙氏,而袁术重要将领吴景,又是孙坚妻舅,以此来确定孙策的主导地位。

但这种同宗亲缘来维持的关系,并不牢靠,孙香就没有跟随孙策,而表兄弟徐琨,击走丹阳太守袁胤后,为丹阳太守,孙策却“嫌其太重”,让舅舅吴景代替徐琨为丹阳太守。可孙策要面临最尴尬的事情是:

孙策是扬州吴郡富春县人,根据三互法的籍贯回避,孙策无法担任扬州刺史。

197年夏,朝廷派王誧封孙策为骑都尉,袭乌程侯,领会稽太守,承认孙策会稽太守的身份,但孙策“以骑都尉领郡为轻”,想得到将军号,王誧只能承制假孙策为明汉将军。

198年,孙策加倍向朝廷进贡后,获得讨逆将军、吴候之职,从后来孙权的讨虏将军之职,有“幕府”之称的记载来看,孙策的讨逆将军就可能开始自称幕府而开府。

199年末,除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严象治九江郡外,孙策基本上平定了扬州,分豫章为庐陵郡,除了汝南李术为庐江太守外,其余太守都是孙氏宗亲故吏,吴景为舅舅,孙贲、孙辅是堂兄弟,朱治不但是孙坚故吏,还举15岁孙权为孝廉:

  • 孙策为会稽太守
  • 朱治为吴郡太守
  • 吴景为丹杨太守
  • 孙贲为豫章太守
  • 孙辅为庐陵太守
  • 李术为庐江太守

孙策又以武将领县,同时伴有“征赋”,来分割宗亲的权利。

如程普为丹杨都尉,转战宣城、泾、安吴、陵阳、春谷5县,凌操的永平长、吕范的宛陵县也都在丹阳;孙策给太史慈“分海昬、建昌左右六县”的建昌都尉,周泰的宜春县,则都在豫章郡,而太史慈还负责在边境县防范刘表。

这些武将所领县多在丹阳、豫章、庐陵3郡来看,要涉及到吴景、孙贲、孙辅3个太守。所以至孙策死前,其政权呈双重构成,即以宗亲故吏为太守,武将领县分列各郡内:

  • 孙策为会稽太守,朱治为吴郡太守,吴景为丹杨太守,孙贲为豫章太守,孙辅为庐陵太守,李术为庐江太守
  • 1周瑜遥领江夏太守镇巴丘,2都督吕范遥领桂阳太守镇吴县,3程普遥领零陵太守镇石城,4太史慈以建昌都尉都督诸将并管辖六县,其余各将等领县。

孙策、孙权作为扬州本地人的缺陷,无法担任扬州刺史统领宗亲,而缺乏政治上的领导地位,各为太守之位,而几乎平起平坐,仅依靠将军为而勉强占据领导优势。

孙权刚继承会稽太守之位,首先发难的就是堂兄-定武中郎将-孙静之子孙暠,企图从吴郡乌程县,南下袭击会稽,正好要经过富春县,县令虞翻一番言辞,劝退了孙暠,而孙暠后代孙綝、孙峻祸乱东吴,则是后话了。

赤壁之战前后,孙贲、孙辅都有二心,尤其是孙贲,和曹操还是姻亲关系,208年曹操为分化孙权政权,派使者刘隐诏拜孙贲为征虏将军,领郡如故,这地位已经基本上与孙权的讨逆将军齐平了,孙贲企图向曹操献质,被朱治劝阻。

不过孙贲应该是善终,而孙辅就倒霉了,被孙权幽系。所以当初孙策传孙权,防备的主要对象还是他的亲戚们。

大内义兴:略说东吴在孙策初创时期的政治构建,和兵制的成形原因(195年-200年)

孙策时期政权格局图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