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趣网:横行冒险王崔莹将军-拔刀斩好不好 崔莹将军-拔刀斩怎么得
横行冒险王崔莹将军-拔刀斩卡牌好不好?崔莹将军-拔刀斩怎么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横行冒险王崔莹将军-拔刀斩卡牌,希望能帮到大家。
崔莹将军-拔刀斩
攻击力:924
HP:4732
卡牌伤害:391
COST:60
增幅伤害:50%
属性:
HP提高800
有10%的概率使敌人中毒,并在10秒内每秒造成500的伤害
配套效果:
2配套物理防御力提高3%
4配套火焰属性抗性提高100%
元朝之后,蒙古人都经历了什么
没人提起被朱元璋流放去韩国济州岛的那批大元皇族啊!这么有趣的历史遭人遗忘实在有点可惜。
谈起济州岛跟元朝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熟悉元史的朋友应该有所耳闻。那里曾长期是元朝皇家牧场,因此有大量被高丽称作“牧胡”“牧子”的蒙古、色目养马人长期驻扎。
朱元璋派徐达攻陷元大都的前一年,元顺帝为自己谋划的后路,竟然不是回蒙古草原,而是命工匠去济州岛(当时称作“耽罗”)建宫殿。
要不是明军进展太快,迅速攻陷山东,控制出海口,大元皇室只怕就真去海外遥领大陆了。
不过,《高丽史》里记载的,朱元璋实际传去高丽的是一道杀气腾腾的口谕,这恐怕才是真相:
“前年,恁国家,为耽罗牧子的事进将表文来呵。我寻思,这耽罗的牧子,係元朝达达人,本是牧养为业,别不会做庄家。有又兼积年,生长耽罗,乐土过活的人有。更这厮每,从前杀了恁国家差去的尹宰相么道。把这厮每迁将别处住去呵,怕那厮不知国王的好意思,疑惑着别生事端,所以不准来。今番这厮每又怎的如此作乱有?我如今国王根底与将书去有,恁到那里,国王根底备细说者。 休小觑他,多多的起将军马,尽行勦捕者!我听得恁那地面里倭贼纵横,劫掠滨海,人民避怕逃窜,不能镇遏。致使本贼过海前来作耗的上头,我这里戒饬沿海守御官,见获到前贼船一十三只有。若耽罗牧子每,与此等贼徒,相合一处呵,勦捕的较难有。”
太祖皇帝不仅要求高丽王“多多的起将军马”去除掉济州牧胡,还特别提了一嘴,万一以后牧胡们跟倭寇再勾结上,那就难办啦!
大明天子都这么表态了,高丽自然抓紧一切机会。
两年后,明朝要济州进贡2000匹战马,可傲娇的济州牧胡领袖石迭里必思、观音保等人回答道:
“吾等何敢以世祖皇帝放畜之马,献诸大明?”
济州的马是我大元世祖皇帝(忽必烈)的,我拿去向大明献媚,岂非违背祖宗!最多匀给你300匹。
正可谓地狱无门你闯进来,高丽就不客气了,出动战船340艘,士兵25605人,务求“克期尽歼”。
(这次平济州的主帅就是后来主持征伐明朝辽东,结果被李成桂钻了空子建立朝鲜王朝的倒霉蛋崔莹)。
观音保带领3000“牧胡”骑兵在明月浦与高丽军作战,一开始打的有来有回,高丽一方还折损了安抚使李下生。
但双方实力差距太大。最终,观音保跳崖自杀,首级被崔莹斩下送回开京报功。石迭里必思和3个儿子都被崔莹“腰斩”。带领数百人负隅顽抗的赵庄忽古孙等人,被崔莹破城后追及,“尽杀之”。高丽缴获“金牌九、银牌十、印信三十、马一千匹”。
自此之后,济州“牧胡”的势力瓦解。这批域外的底层蒙古人,下场实属不咋地。
现在回到我们的高质量蒙古主角“伯伯太子”一家。
随着明朝对北元战斗的节节胜利,国际形势又有了新变化。大元已经基本玩完,可明朝与高丽起了疆界冲突。
高丽认为明朝新设置的“铁岭卫”是在侵犯高丽旧疆。而朱元璋也毫不客气,历数中国历代皇帝与朝鲜半岛交战的事例。
自古以来这些战事,都是你们喜欢没事找事,咎由自取。
“朕观累朝征伐高丽者。汉伐四次,为其数寇边境故,灭之。魏伐二次,为其阴怀二心,与吴通好故,屠其所都。晋伐一次,为其侮慢无礼故,焚其宫室,俘男女五万口奴之。隋伐二次,为其寇辽西,阙蕃礼故,讨降之。唐伐四次,为其弑君,并兄弟争立故,平其地,置为九都督府。辽伐四次,为其弑君,并反覆寇乱故,焚其宫室,斩乱臣康兆等数万人。金伐一次,为其杀使臣故,屠其民。元伐五次,为其纳逋逃,杀使者及朝廷所置官故,兴师往讨,其王窜耽罗,捕杀之。原其衅端,皆高丽自取之也,非中国帝王好吞并而欲土地者也。”
说完这么一大段之后,朱元璋表示,铁岭既然你们有说辞。济州总是元朝旧地这没错吧?
现在我抓了这么多前元皇室子孙,我呢也不忍心薄待他们,打算在济州驻守个几万兵马,以后年年由江浙负责运粮过去,让前朝子孙们开开心心在那生活:
“今铁岭之地,王国有辞,其耽罗之岛,昔元世祖牧马之场。今元子孙来归甚众,朕必不绝元嗣,措诸王于岛上,戍兵数万以卫之,两浙发粮以赡之,以存元之后嗣。使元子孙,复优游于海中,岂不然乎?”
可以说,把元朝皇族安置在济州岛,是朱元璋故意要将高丽一军。你跟我提北方边境,那咱们就来聊聊南方的问题!
其实,在朱元璋说起这段话的时候。高丽已经准备对明作战了。那位负责平定济州牧胡的大将军崔莹,打算直接进犯明朝辽东。
谁知,反对跟明朝开战的前锋李成桂,带领出征士兵在威化岛发动军变,回师攻占开京,掌握了整个高丽朝局。
不过,大明此时还不太了解个中内情。所以在1389年11月,发生了一件极其古怪的事情。
朱元璋通知高丽,要召回济州岛上伯伯太子的儿子六十奴。
这次召回并不是让六十奴搬回大明居住,只是一场特殊的会面。或许朱元璋确实有收回济州的心思,所以找六十奴了解岛上情形。又或者,是想借此再敲打敲打高丽。
不过,六十奴要去大明,肯定得先到高丽的首都开京,向高丽王辞行。有趣的是,负责招待六十奴的,正是李成桂的死敌,后来因为坚决拥护高丽王室而被李成桂之子李芳远派人刺杀的名臣郑梦周。
按照六十奴在宴席上跟郑梦周的谈话(1390年5月27日),此时济州的马政似乎十分凋敝,他说本想带着好马献给大明皇帝,无奈连一匹能看的都没找到。
联系起之前崔莹对牧胡的屠杀,恐怕那时有一大批养马的能人死于战火,才导致济州畜牧业一落千丈:
乙亥,命赞成事郑梦周宴慰。六十奴曰:“耽罗产马闻于上国久矣,吾在耽罗已五六年,马之良者甚少。故今朝京师,未得一马以贽。” 梦周以启,王曰:“上国屡使我献马,以有耽罗耳。六十奴所言如此,则我国良马之有无,不待闻而达矣。”
三个月后,六十奴来到明朝首都应天府(江苏南京)。朱元璋赏赐他白银50两、宝钞50锭。当年11月22日,六十奴回到高丽。不知道是不是长途奔波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一年之后六十奴就死了。
而伯伯太子的命相比之下就长的多。六十奴病死没多久,1392年4月16日,朱元璋又将元梁王的后孙爱顔帖木儿等四人发来济州,跟伯伯太子“完聚居住”。
3个多月后,李成桂废除高丽末代国王恭让王,建立了朝鲜王朝,是为朝鲜太祖。
虽然李成桂跟朱元璋的关系一样非常紧张,但他对明朝安置在济州的大元皇室们,态度还不错:
赐伯伯太子米豆四百斛、紵麻布三十匹,梁王孙子米豆百斛、紵麻布十匹。(《朝鲜太祖实录》1395年)
这里伯伯太子从李成桂那得到的衣食,要远远多过梁王孙。估计也是顾虑到伯伯此前与明朝亲近的关系。
伯伯太子一家身边,应该也少不了伺候的仆役。此前朱元璋召六十奴入京,就有“火者”(宦官)卜尼同行。在1400年,伯伯太子还派“宦者”向朝鲜定宗献上金环和3匹济州马。经济状况看起来也相当可以。
1404年11月(明成祖朱棣永乐二年),朝鲜太宗李芳远收到了济州传来的伯伯太子死讯。这位经历元明、高丽朝鲜,这两次王朝交替的传奇人物,终于驾鹤西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40年后,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九年(1444年),《朝鲜世宗实录》突然出现了一条关于伯伯太子妻子的记录,称她孤苦无依,朝鲜世宗下令兵曹传令济州,以后由官府从厚支给生活物资。
世宗还特别开恩,命伯伯太子妻的外甥林鬱,“勿差军役,专委奉养”。
如此看来,伯伯太子是绝后了。所以赡养其遗孀的工作,才落到了外甥头上。
不过,今天的济州岛上,还有蒙古人的后裔存在。比如梁王的后裔们据说都改姓元、梁、安、姜、对等几个姓。此外,济州还留下了如王子墓、王子洞、梁王子田等地名。算得上是大元在海外的一点血脉遗存。
最后再提一句,我这篇回答的配图,反复用到元朝时济州重建的法华寺。这座寺庙,其实就是明朝初年窥探济州情报的一个例证。
据《朝鲜太宗实录》记载,1406年,永乐四年,朱棣派太监黄俨与韩帖木儿来到朝鲜,其目的就是索求济州法华寺中,元代铸造的精美佛像:
“帖木儿曰,济州法华寺弥陀三尊,元朝时良工所铸也。某等当径往取之。”
韩帖木儿本身就是朝鲜人。看名字可能就是元朝时候移居高丽的蒙古人后裔。或者是跟蒙古有渊源的高丽人。
朱棣能知道济州法华寺,与韩帖木儿的情报肯定有直接关系。
而之后,在黄俨提出要亲自去济州迎接佛像时,引发了朝鲜君臣上下的忧虑。认为这是朱棣和他老子朱元璋一样,对济州有了点意思:
“或曰,帝使俨等观耽罗形势,意有所在。上忧之,谋诸群臣,急遣宣差金道生、司直朴谟,驰往济州,以法华寺铜佛像来。盖谓若佛像先至罗州,则俨等不必入济州也。
万般无奈之下,朝鲜太宗急忙派人去济州,把三尊佛像运到罗州,不给黄俨他们去济州岛的借口。
生活在朝鲜的蒙古后裔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还能读记蒙古文。1442年,明英宗正统七年,也先扶持的蒙古大汗脱脱不花遣使朝鲜,带去的敕书就是由“胡种”古因八翻译。
不过这家伙不太负责,居然懒得翻译文末脱脱不花的年号,而现存的蒙汉史料中都没提到脱脱不花有年号这事。唉,偷个懒又留下了一个永远的历史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