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漫画小说动画化后要大量删减剧情「为什么漫画小说动画化后要大量删减剧情」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471更新:2023-02-22 22:53:26

自从动画进入季番时代(一季十二集)后,大家对于番剧的数量很满意,因为一年三百多部的数量可以极大的扩展人们的选择,但同时大家也对现在的番剧有深沉的不满。

最大的不满之一恐怕就是漫画或小说动画化后删减的大量剧情,这几年的动画几乎都有类似的问题,大量删减剧情后不但原著党一脸懵逼,如果制作组处理得不好那么就连动画观众也会看的一脸懵逼。

但是为什么制作组在资金充裕的现在要这么做,这里的问题究竟在什么地方,这么做的好处又在哪。

市场重心变了

1. 为了后续开发,剧本中心转移到了人物身上:在以前写的一篇关于动画番剧集数越来越少的文章中,我就提到过,集数越来越少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收入多元化了,番剧的收入不再限于番剧版费或电视台支付的制作费用(以往很多动画都是电视台主导制作的)。

在衍生品市场没有得到完全开发的过去,为了持续获得人们的关注,动画制作只能将剧情放在第一位,以尽可能的延长整个作品的生命周期,这一点出现在所有超长篇动画上。

衍生品市场包括手办模型、声优访谈与OPED光碟,COSPLAY。,甚至是声优制作人偶像化(包括且不限于),这些的重点都集中在了人物或者说人设身上。

这些要素都构成了营收的多元化,同时也意味着后续开发的可能性增多,这种情况的优势是收入整体增加了,缺点就是重心后移了,制作重心开始往后续开发倾斜。

这里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LOVELIVE,其前期动画完全是为了后续开发而制作的,说是大型宣传广告也不为过,只不过制作组和编剧的水平过硬,将整部动画做的剧情流畅人设出彩(当然这也是后期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作品开始呈现以人设推动剧情,而不是以剧情推动人设的模式,简单来说,最近比较火的作品比如《辉夜大小姐》《实力至上主义教室》等等,人设都是非常固定的,不是通过剧情推进让人物有所成长,而是通过人物性格开推进剧情。

对此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以往的长篇作品,包括超长篇动画死火海以及其它的作品,都是通过剧情(死人或重要事物毁灭)来推动人物成长,而现在的常见做法是通过剧情去展示人物性格然后引出下面的剧情。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后者的剧情修改的容忍率要高得多,大家只会重视人物性格的合理性即可,而前者要处理的地方就多得多了,甚至可能需要制作组临时原创剧情。

2. 载体差异:漫画小说的连载时间与动画不同,绝大部分作品定下动画化的时间往往都是漫画小说发布一两年后,已经积累起一定人气的作品。

但是动画这个体裁却不允许制作组慢慢拖,今时不同往日,动画作为整个企划中承上启下的一步,它同时肩负着推动漫画小说销量,为后续开发铺路的责任,可以说在整个链条上动画的作用是最大的。

为了促进小说漫画销量所以动画必须尽可能的展现剧情亮点,从这一点来说删除剧情也是迫不得已为之,毕竟要是全做了也会影响到销量,为了后续开发他又必须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来升华人物性格(比如辉夜大小姐动画的最后两集)。

结果就是大量删除过渡剧情,保留有笑点或是关键剧情点,压缩至十二集。

这也是现在很多动画剧情暴走的原因之一,部分动画的编剧水平较低,只能简单挑选出剧情亮点,然后进行拼接。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