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国为例谈谈电影如何折射历史「以德国为例谈谈电影如何折射历史」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579更新:2023-02-24 03:26:50

筠蛋蛋 时拾史事 3天前

亲爱的读者盆友们大家好,我是筠蛋,冒个泡~刚过去的金马奖颁奖典礼风波满满,今天筠蛋就跑出来跟大家来聊一下颁奖典礼的主题——电影。

我们对颁奖典礼的关注,实际上源于对电影的喜爱和期待,这种雅俗共赏的艺术让每一个人都觉得有参与度,我们自然渴望在真正“权威的”艺术鉴赏殿堂上看到与自己的审美倾向一致的结果,在“公平的”文化交流平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认同,可惜这样的殿堂和平台太稀少,金马奖算是一个。

它承托了太多人对电影艺术的向往,因此让典礼上发生的事引起了大家巨大愤怒,这绝不单单是因为那段话本身的内容。电影是一种特殊的科技艺术完美结合体,它既是娱乐项目又是文化艺术,既对当代的我们有寓教于乐的功能,又在历史中又扮演着一手史料的角色,我们有时很难注意到,电影的真正历史价值是无限的。

《申报》“共和影戏园”广告,1915年9月14日

电影是20世纪以来长盛不败最受群众欢迎的娱乐方式,它比电视剧更具有表现力和凝聚力,也比戏剧更贴近生活、受众更广,是艺术文化领域颇有说服力的风向标。银幕上的广阔空间可以容纳几乎所有艺术能表达的形式,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透露出无限的内涵,艺术工作者的匠心在电影中有足够的表现空间,甚至有的时候,一部优秀的电影就是一个国家最确定的文化轴心、一个时代最鲜活的历史记忆。

套用一句俗话,“无图无真相”,纵观某个时期的电影艺术,只要足够耐心,我们可以最大程度上探求当时的时代风貌,哪怕拍摄者刻意掩藏,终究无法甩掉电影背负的时代痕迹。所以,电影是可以为历史学家充当历史文献的,电影中出现的衣食住行细节、约定俗成的思维方式、主题宣扬的价值观念都是现实的映射。银幕在无意中帮助我们构建了一部非官方的“反历史”,而正是由于这种“无意”的可贵,才让这部反历史摆脱了文字档案的束缚,传达出比官方历史更客观、准确的信息。

抛开内容情节,电影作品本身也值得考据。首先一部电影的制作是当时技术水平的体现,而数量质量则与社会经济状况挂钩;其次,电影的出品与其所在的政治文化背景息息相关,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时代,电影文化作品一定会受到控制,只是强弱的问题;最重要的一点,一部电影与其观众有着紧密的互动关系,是观众塑造了电影——因为拍摄者一定会主动去迎合观众的审美倾向,而电影也塑造着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人们也一定会随着影片的节奏前进,而放映结束以后,电影收到的评价也正是社会价值观的切面。

说了这么多无聊的废话,当然接下来要给大家举栗子~熟悉筠蛋的读者盆友都知道,筠蛋的主场在德国,那么我们就还以德国为背景,来给大家讲电影是怎样作为时代的镜像传达历史记忆的~

以德国的电影发展为例子,(我们似乎很少看过德国的优秀影片,对外语片的关注基本给了美国的好莱坞,和日本的…?…,实际上德国的电影艺术是非常繁荣的,只是传播到我们这边的不多,我私猜测因为德国人长得都不太好看,衣服也不太好看(除了军服),画面不太能吸引我这种肤浅的观众,德语又那么晦涩翻译好麻烦,总觉得德片画风不太对。)纵观德国电影的发展,跟政府的态度紧紧挂钩,也与时代现实相互映射。

法西斯美学的经典之作,是女导演莱妮·瑞芬斯丹(Leni Riefenstahl)记录纳粹党代会的电影,《意志的胜利》。

首先,德国电影的起步有赖于德意志帝国政府的强力推动,这时候的电影带着浓厚的帝国专制气息。起初,帝国政府并没有注意到电影这种新兴产业,反而因为票价低廉的电影其观众都是下层民众,受到有钱人的鄙夷。

反法西斯开山之作《青年近卫军》(1948年出品)

不过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将电影这个极为有力的宣传领地占领过来,英法美大规模的反德影片造成了相当可观的国际影响,德意志帝国政府这才意识到错过了怎样的一大单好机会,毕竟在一战中主要交战的双方都不是什么好人,于是在军方大佬鲁登道夫的建议——也就是命令——下,德意志帝国政府把多家分散的电影公司合并了,由财大气粗的银行支持,成立了大名鼎鼎的“环球电影股份公司(Universum Film A.G.)”,简称的音译为“乌发”。

乌发是实打实的帝国控股公司,不怕没钱更不怕亏本,产品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宣传德意志帝国高大上形象,跟抹黑德国的协约国阵营正面刚,也给广大的德国民众最正统的教化。国家支持的力量的确不容小觑,乌发让20世纪初的人们看到了啥叫德国速度,德国电影从技术到制作飞速赶上了敌手。然而因为大佬们发现电影的宣传功能实在太晚,一战都已经打得差不多了乌发才拍出来几个说的过去的德国正能量宣传片,那会儿德国在战场上都凉了,再怎么啰嗦也没用了,所以最后看来乌发根本没有起到它该起的作用。

紧接着,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帝国也因此寿终正寝,乌发的所有权随之转移,帝国股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德意志银行,从国有变为私营公司的乌发继承了帝国给的基建便利,同时也迎来了魏玛共和国相对自由开放的文化春天。

魏玛共和国大家都知道啦,套着美国硬逼着给套上的民主外壳,却一脑袋帝国遗风,懵逼地开始了十几年不知所措的共和国历程,战后经济本来就百废待兴,又遇上凡尔赛和约和经济大危机,全国一直穷得遮羞布都不够了,政府走马灯一样换了又换,但也就是这么一个不着调的时代,让文化借着自由的东风和焦头烂额没空搭理的政府缝隙肆意生长,创造了德国历史上一段灿烂的文化奇观。

电影,便正是在这种“谁也管不了”、“谁也懒得管”的环境中迸发出了火花。当时德国的电影市场乱啊,披着自由和艺术的外衣啥“动作片”都敢拍,拍出来就在简陋的小影院放,有大量的无业人员、流浪汉、青年工人进去消遣,通胀压力下货币还不如换点乐子。但是有数量也就有机会保证质量,还是有一批优秀的影片出现了,包括最早的同性恋电影《与众不同》,以及表现主义电影代表作《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还有冲进好莱坞市场的《蓝天使》等,此时的电影展现着魏玛德国破败衰颓的困境,也反映出这个自由时代文化景观的光怪陆离。然而它们借助魏玛时期的开放仅仅十几年,就在经济危机的萧条之后迎来了最讨厌不听话的希特勒总裁,电影立刻进入到高度受管控的时代。

《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20)

第三帝国的电影基本沦为纳粹宣传的工具。纳粹的文化管控相当严格,1933年3月31日,纳粹政府颁布了《各邦与帝国一体化法令》,希特勒宣告州政府必须与国会中纳粹党的力量保持一致,各级议会从上到下都由纳粹党人占领,“一体化”要从点滴做起。纳粹对电影的控制涉及到电影生产的各项流程,如选材、编剧、拍摄、发行等,是通过层层严密的审查制度得以实现的。纳粹负责宣传工作的戈培尔对电影业的控制机构是党的帝国文化总会,以及政府的国民教育与宣传部。虽然这两个机构独立运行并控制了电影的不同方面,但都直接对戈培尔负责。在批准生产之前,所有的电影脚本都要进行彻底的检查,未能满足戈培尔意识形态要求的电影项目就立即中止,尤其不允许犹太人参与到电影制作中来。这段时期的电影基本上没有什么突破性进展,因为主要是为第三帝国的反犹宣传和狭隘民族主义服务,因为希特勒坚信艺术和政治是无法共存的。

艺术工作者常常表示,艺术只是艺术,应该打破国家和政治的界限,不掺杂其他顾忌,但是这种愿望也永远只是愿望,实际上、尤其是电影艺术,很难脱离那些复杂的成分。

因为社会的执政者都会试图控制电影所具有的社会镜像与宣传属性为自己服务,这一点无论意识形态、无论西方东方。但同时电影却希望独立自主,扮演反对的角色,完全脱离“传播者想要它呈现的样子”,在观众眼中也可以剥离所有滤镜单纯谈这一艺术门类。然而实践证明并不能完全做到。

但是我们依然抱有这种愿望。我们真心地盼望可以见到更多这样的作品——它应该是当代微缩的镜像,能引起绝大多数观众的共鸣——虽然共鸣点可能不尽相同;它也应当是未来值得信赖的史料,能为研究者提供一段完整的历史记忆。我们也更期待这样的作品能得到时代的肯定,可以迅速收获大部分受众发自内心的掌声,可以理直气壮地受到应得的褒奖。

参考文献:

里昂耐尔·理查尔,《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李末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彼得·盖伊:《魏玛文化,一则短暂而璀璨的文化传奇》,刘森尧译,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德国电影心理史》,黎静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Corey Ross: Mass Culture and Divided Audiences: Cinema and Social Change in Interwar Germany, The past and present society, No. 193 (Nov. 2006).

[法]马克·费罗:《电影和历史》,彭姝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END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杨清筠:时拾史事唯一正经科班出身历史系萌妹,可搓圆可揉捏,擅长卖萌打滚,文风多变,考据严谨。调戏之前请经过小编允许。

往期目录

中世纪的奇葩性生活

教科书为何称他“民族英雄”

埃及人在修金字塔,中国人在做什么?

日本人的起源是哪里?

被邀请出席新中国开国庆典的帮会大佬

新疆是先有了汉族还是维族

死人是怎么结婚的?——聊聊冥婚

抗日战争中,蒋介石是怎么失去南京的呢

以德国为例谈谈电影如何折射历史「以德国为例谈谈电影如何折射历史」

德国电影史

01 早期电影发展(1895-1919)

发展起源

德国电影的产生和欧洲是同步的,但早期电影发展一直处于比较平缓的状态。以政府为首,电影在德国普遍被当成是不道德的低级娱乐。

“作者电影”

1912年底,电影制作人开始拍摄由文学作品改编的“作者电影”,此处的“作者电影”并非是50年代相对于导演而言的作者导演,而是指电影剧本由作家写作。奠基之作 1913年麦克斯·麦克拍摄的《另一个人》,改编自著名剧作家保罗·林道的舞台剧。“作者电影”的出现虽然逐步摆脱观众对于电影是低俗文化的负面认知,但却因为精英文化没有收获多少票房,1914年之后,这种和文学戏剧结亲的电影很快衰落。


02 晚期默片(1919-1929)

“一战”的影响

战争期间,政府认为外国进口电影有反德内容,于1916年颁布法令禁止外国电影进口。这反而刺激了德国本土电影的发展,使德国在一战期间成为重要的电影国之一。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世界电影史中重要的表现主义电影--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作为一战战败国,德国政治动荡、经济萧条,人们生活困苦。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面对残酷现实,许多艺术家创造了表达对现实不满的电影 即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主要特征:以恐怖、幻想和犯罪题材为主

带有风格强烈的打光 — 呈现战争的残酷

戏剧化的表演

20年代中期,德国战后危机结束,政治环境变得相对稳定,表现主义作为一个风行一时的流派,逐渐走向尾声。但它在漫长的德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德国室内剧

室内剧电影是20年代出现在德国的一种与表现主义电影相对立的电影。室内剧电影促进了德国电影叙事方法和摄影技术的革新。

主要特征:狭小的拍摄环境

“三一律”的原则(地点、时间、情节被严格限定住)

注重对人物的心理刻画

悲剧为主,避免夸张,严肃平缓


03 有声电影初期(1929-1945)

战后低迷

30年代进入了有声电影时期,整个世界处于经济危机之中,德国电影也陷入困境。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此时大多数电影创作者陷入了某种程度上的逃避之中,出现了大量的浅薄娱乐片。战后逃避心理还导致一些美化德国历史、描绘一战中德国的英雄表现等试图重塑民族信心的电影。再加上政府的干涉,这种题材逐步僵化,演变成了“电影一律”。这种创作的转向预示着纳粹电影的到来。

1933年,nacui占领德国。德国电影创作者遭到了法西施的迫害,优秀的电影被禁,造成了大量的电影创作者外流。在nacui政府的专制控制下,德国电影变得单调无生机,前景黯淡。此时占据电影市场的是喜剧片和逃避现实的“问题片”。


04 二战后电影发展(1945-1989)

东西德冷战格局的影响

1945年,二战结束形成东西德冷战格局。东西德两个不同的社会体制下的电影也开始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直至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

西德电影

原电影资源大多集中在东德。因此西德电影发展初期比较困难,电影的创作主要集中对战争的回忆。

1948年,西德进行了货币改革,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电影行业开始出新的发展契机。政府为了刺激电影发展,配给电影导演资金支持,并于1951年设立联邦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

这一时期,西德电影从战后初期对于战争没有深度表现的“废墟电影”转向“乡土电影”、战争片、英雄史诗片、喜剧电影等。

50年代,西德电影发展迅速,但从内容的角度上看,缺乏艺术性,大量的文学、历史和民间传说改编的影片。虽有大量的战争题材的电影,但是充满了逃避现实、感伤主义,并没有对于战争深刻的反思。内容的空洞造成了大量观众的流失。

60年代,西德电影陷入了危机。1962年奥伯豪森国际短片节期间,以亚历山大·克鲁格为首的一批青年导演发表了《奥伯豪森宣言》,表明要和过去的电影划清界限,创立“新德国电影”。新德国电影的运动也是世界电影新浪潮下的产物,这批青年导演受到了法国新浪潮、英国“自由电影”、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等电影运动的影响。新电影宣言是西德电影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新德国电影”给德国带来了新的创作生命。

70年代以后,“新德国电影”进入了繁荣时期,成为了德国电影史中继表现主义之后的又一次黄金时期。

新德国电影

题材、叙事结构、风格等有很大创新

重视对历史和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 达到了理性思辨与现实形象、电

贴合电影的大众性文化特征 影审美与大众观赏性的融合统一

新德国电影彻彻底底打破了“德国是一个没有电影的国家”的讽刺,并使德国电影在20世纪世界影坛上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

东德电影

战后东德拥有原德国的大部分电影工业资源。在苏联的统治下,东德当时只有一家电影垄断企业(德发公司),其他制片厂都是不合法的。最初德发公司拍摄的影片是关于历史的反思,主要是对纳粹的控诉,但是随着国家政治的逐步收紧,1950年,影片强制被要求表达对新国家的拥护。电影的任务是教育观众,呼吁大家一起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在这样的环境中,电影的创作备受限制。

6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是一些批判现实主义的影片。

70年代,出现了大量反映个人日常生活问题的影片。

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两德统一。德发公司开始私有化。


05 走向独立创作时代(1989至今)

90年代初期美国电影占领了欧洲电影市场,德国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都被美国控制着,德国的电影发展较为低迷。

90年代后期,德国电影展现出了新的潜力。德国新生代导演们逐渐成为德国电影的主要创作力量。他们的作品更有创造性和敏锐的洞察力,同时他们的作品里包含大量的新技术应用。

进入21世纪后,历史题材成为创作的主要题材,代表作《再见列宁》、《帝国的毁灭》、《何处是我家》、《窃听风暴》、《伯纳德行动》等。德国电影在新世纪以来多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进入了一个“复兴”的发展阶段。

以德国为例谈谈电影如何折射历史「以德国为例谈谈电影如何折射历史」

谁能提供些论文资料,关于德国电影业的?

  德国电影:哲学般的影像思考
  美国的好莱坞大片,在今天的电影市场,已成为引领世界商业电影的滚滚潮流,所向无敌。那些用巨额预算烧出来的大制作、借助令人眼花缭乱的电脑特技表现的大场面,总是让人热血沸腾。其实,透过那些无限放大的商业和娱乐元素,许多国家的电影在喧嚣的商业狂潮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个性和色彩。德国电影,便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原文链接:http://www.lunwenw.net/Html/dsdy/134951641.html
  带你游德国电影博物馆
  柏林Sony Center的屋顶象极了日本富士山的现代城市版。这个地区是柏林年轻人最爱去的地方,购物城、餐厅、咖啡吧、歌剧院、电影院、及柏林电影学院等等都汇聚在此。而大名鼎鼎的德国电影博物馆 (Filmmuseum Berlin)就在电影学院楼下:通体充斥着一种强烈的电影工业前卫与时尚感,这种感觉使得来此参观的大部分人们一旦进入这个空间后,无论什么情绪都会被立刻消弭而沉浸其中。走进大厅举目四望,幽暗的空间好像看不见尽头,又似深不见底!原来,地板和墙壁是由无数面矩形的镜子构成,再往上仔细看,天花板层层叠叠的倒影“垒”出了深渊的感觉。在这里,德国人对光学科学及视觉错觉的巧妙利用,使空间被无限延伸了,使你深信光学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头顶的几个大屏幕里播放着一些经典影片中的重要章节与场面,喜、怒、哀、乐、恐惧、震撼(无声放映)。观众由此被带人电影世界,来专心感受银幕时空的倒序与顺序。
  原文链接:http://www.lunwenw.net/Html/dsdy/134909182.html
  德国电影——一个新的银河系正在扩张
  现在,全球越来越关注“新新德国电影”了。
  这是法国的权威影刊《电影手册》给当今德国电影下的一个评语。自上世纪90年代起,德国电影又掀起了第二波新浪潮——“新新德国电影”。《罗拉快跑》引领潮流,震惊世界;《再见,列宁》夺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非洲何处为家》获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勇往直前》捧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别人的生活》又获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再以2007年为例,票房收入达7.67亿欧元(合9.68亿美元),观众人次达1.25亿,均占世界第5位;影院放映厅总数4832个,全德约三分之一的电影观众看本国影片。仅《别人的生活》在美国的票房就达1100万美元,在“影院之国”法国该片为当年最成功的欧洲片,甚至在日本其放映期长达38周,全球共有130多个国家发行该片。
  原文链接:http://www.lunwenw.net/Html/dsdy/134840160.html
  走出沉重的德国电影
  [摘要]德国电影以往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记的主要还是新德国电影四杰所做出的,电影带有浓厚的作者型气息,沉静、内省,更多文学性。作者以为与早期德国作为二战战败国这一特定历史原固有一定联系。随着柏林墙的倒塌,德国的统一,德国人在世界上赢得了新的尊重。出现在影像上,内容更趋多样,主要是敢于直面过去,大胆表现二战,书写柏林墙,以及更为国际化的商业电影的涌现。
  [关键词]德国四杰 二战 柏林墙
  “一个国家的电影总比其他艺术手段更直接地反映那个国家的精神面貌”。这是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在其著名的电影史论著《从卡里加里博士到希特勒》中说的一句话。现在反观近几年,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德国电影,感觉这句话说得颇有意味。
  原文链接:http://www.lunwenw.net/Html/dsdy/13472523.html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