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订制冯小刚电影「曾经恶评如潮的私人订制是冯小刚顺心而为的叛逆」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82更新:2023-02-25 20:13:05

2013年,作为中国“贺岁片之父”的冯小刚在百忙之中完成了这一年的答卷,那个时候他还兼着春晚的总导演,这个大众眼中最接地气的导演却把苦等了一年的观众们得罪了。

在冯小刚的一生当中,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987到1997这十年是他的积累阶段,1997到2007年是他的收获阶段,从2007到至今,他更多的时候是处在一个“挥霍”的阶段,他终于成为一个偶尔被允许任性一下的大佬了。

冯小刚

从《甲方乙方》开始,冯小刚通过贺岁片的概念而名利双收,然而在片场趾高气昂的他其实在投资人和市场面前却没有太多的话语权。

只有观众们满意,投资人才会满意,投资人满意了,自己才可能有下一部电影的投拍计划。如今的电影市场极其繁荣,然而在中国,资本才是电影工业的主导,相关的从业人员称这种现象为“资本中心制”。

而2013年的《私人订制》充斥着大量的植入广告,透着刺鼻的铜臭味,但它却不是一部纯粹为了“钱”而诞生的电影,笔者看到更多的是王朔与冯小刚这对老搭档对于曾经一起战斗过的青春的一种祭奠。

《甲方乙方》

在此之前冯小刚在经过王朔家附近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和自己这位亦师亦友的好哥们朝夕相处的日子,于是他尝试着拨通了对方的电话,电话另一头的王朔早已是隐居多年的“宅男”了。他很少抛头露面,甚至为了躲避媒体的镜头,他连自己女儿的婚礼都没有参加,但那一天,王朔意外的答应了冯小刚的请求。而在此之前王朔和冯小刚仅在2010年合作了一部《非诚勿扰2》,离那一次合作也已经过去整整三年的时间。

两个老男人都没那么多不必要的寒暄,在楼下,他们找了一家馆子喝了点酒,叙了叙旧,离开之前,《私人订制》的剧本就有了它的眉目。

冯小刚与王朔

冯小刚能有今天的地位和成就,自然离不开王朔的影响,但今天的冯小刚羽翼已经非常丰满,他可以拍电影一直到死都不需要王朔帮忙。但两个人合作目的其实无需多言,满经风霜的男人们都懂。

《私人订制》是冯小刚所有电影中口碑最差的一部,可能没有之一,从技术上来讲,电影想要表达的内容过多,导致片段过于零散,剧情方面也不够连贯,像是春晚各种小品与网络搞笑段子的串烧大合集。并极尽嘲笑之能事,土豪,官员、文青,以及各种社会上不入他们法眼的群体都被他们一一埋汰了一番。

《私人订制》

连那些对“冯氏幽默”粘性最高的观众们这次也无法替他说上好话了,那个似乎永远都靠谱的冯小刚这次意外的失手了。

从影片的另一个名字《贵族》中我们可以窥见,冯小刚与王朔对于精英阶层的不屑,这当然不是他们一拍脑门的偶然想法,早在2003年的回忆录《我把青春献给你》当中,冯小刚就对“贵族”发表过自己的看法。

现在中国的有钱人,穿得也是名牌,开的也都是宝马,甚至有的也一掷千金,但举手投足还是找不着优雅的感觉,眼神里还是透着心急火燎。仔细分析,是穷了多年养成的做派。钱是有了,但还没有过足满世界显摆炫耀的瘾。我估计少则十几年,多则要等到下一代,中国的有钱人才会神情自若,才会洗尽曾是无产阶级的烙印,于不经意间挥金如土。那个时候,中国就有贵族了。

《私人订制》

作为一个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冯小刚也曾经历过从一贫如洗到家财万贯的华丽转身,他太清楚自己这一代的所谓成功人士是个什么嘴脸了。

他不是有了钱就能挂像的,那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一小养成的,靠自己的后天努力自然可以改善生活,但无法把自己包装成贵族。冯小刚自己深有体会,对于他来说,那些鲍鱼龙虾永远也没有冰箱里的剩菜拌米饭吃起来香,自己的肠胃是诚实的。或者西方人不爱得糖尿病就和这有着直接的关系,从小就吃糠咽菜,长大了天天鸡鸭鱼肉了,身体自然无福消受。

《甲方乙方》

那些不喜欢《私人订制》的观众仍旧可以说,这是拿所谓的“精英阶层”和“暴发户”开涮。但也确实是这么多年来冯小刚作品中的核心所在。

1997年的《甲方乙方》其实也有着对这一类人物的相似描述,但十五年之后,人们不再接受它了。首先时代变化了,冯小刚再接地气,这地气也不是永恒的,就算你不变,它也会变。

《私人订制》

从整体故事框架,主题,主要演员的表现,以及以王朔调侃语言以中轴的思路都是十五年前的配置,话题仍然是以社会现象的戏谑为主。然而十五年后,那些曾经被底层人民所调侃和嘲笑的对象早已成为了主流,或者可以这样说,“初看不知剧中意,再看已是剧中人”。

《私人订制》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没钱的时候我们跟着其他穷人一起仇富,而当我们自己有钱了,就也和那些曾经被嘲笑的对象一样开始炫富。拿《甲方乙方》里叶京演的大款来说,当时观众们更多是以一种看笑话的心态去嘲笑他。但十五年后中国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人都过上了《甲方乙方》里尤老板所能达到的物质生活,那么剧中人想要归园田居,粗茶淡饭的理想还会产生当年那样的喜剧效果吗?显然不能了。就像冯小刚说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

葛优、冯小刚、王朔、赵宝刚

《甲方乙方》是诞生于那个简单到有些粗鄙的社会之中,而年轻人生在一个更加复杂的社会体系当中,年轻的观众们都很懂戏剧,很懂电影的套路,他们从小成长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里,什么都吃过,也什么都见过,他们不会再吃那一套,再把那些陈年老梗拿出来也糊弄不了他们了。然而多年来深居简出的王朔也早已不再能够精准的把住时代的脉搏,更不可能了解当下观众们的审美趣味了。

所以,王朔并没有江郎才尽,王朔还是那个王朔,只不过这个时代,它变了。

王朔

作为曾经影响过整整一代人的作家,王朔在他所在的年代里制造过的轰动是今天任何一个作家都难以比拟的,显然如今的他早已对于所谓的名利不再有感觉,自然也不屑于向当下社会的年轻人谄媚。他不需要迎合任何人的喜好,完全做到了忠于自己的内心,如今看来,这更像是两个老男人对于过去三十年的一个总结。

王朔与冯小刚

不管观众如何评价这部作品,冯小刚和王朔总算在2013年完成了对前半生的一个交代。其实所有观众喜欢的电影都不是冯小刚自己最想拍的,在当年《月亮背面》、《一地鸡毛》、《我是你爸爸》等作品被院线拒之门外的时候,冯小刚想要在电影这条路上走下去就只能去迎合观众,讨好观众,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而如今,冯小刚终于有了足够的底气可以对那些指手划脚的人说“不”了。

冯小刚与王朔

在经历了“顺势而为”的十年之后,冯小刚终于迎来了自己“顺心而为”的阶段,于是那些《我不是潘金莲》、《芳华》等文艺电影成为了冯小刚的选择。

冯小刚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时代造就一个导演,而一个导演也应该服务一个时代”。没错,《私人订制》的本意其实就是在贩卖情怀,它拍给自己那个时代的观众,也是在致敬自己的青春。于是这一次冯小刚选择把“陶冶”留给了自己和王朔,把“恶心”留给了别人。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