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电影票房第一「俄罗斯硬核主旋律苏美狭路相逢苏联胜怪不得是俄罗斯票房第一」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422更新:2023-03-01 21:54:01

Sir从小体质不好,不怎么参加运动。

看别人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奔跑呐喊,心里总是无感,觉得和他们是两个世界。

你运你的球,我看我的片,大家没必要交集(别问我什么是早恋,我不懂)。

直到昨晚。

看了一部关于篮球的电影,居然不争气,流下眼泪。

回想那些年,突然有点遗憾。

篮球。

打起来,应该很幸福吧。

《绝杀慕尼黑》

Движение вверх

1971年,前苏联国家篮球队迎来了一名新教练。

他其貌不扬,但一上来就雷厉风行:

我要砍掉一些队员。我们的队员必须能出国。我们要战胜美国队。

在一场国际记者发布会上,他居然口出狂言:

“美国队早晚有一天会被打败。我想,它最好输给我们。”

大家可能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概念。

当时,美国是当之无愧的篮球霸主,奥运会历史连胜63场,无一败绩。

甚至在各国运动员中,流传着一个传说:

“那个国家每条巷子都有一个篮框。”

敢口出狂言的往往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醉汉。

另一种,是做好扛住所有压力的准备,从实践狂言的步步为营,到直面失败的奇耻大辱的强者。

教练无疑是后者。

但所有人都把他当成前者。

看牌面,已经输一半。

新队伍,完全不让人省心。

有立陶宛人,有俄罗斯人,有格鲁吉亚人……这里队员杂到,连唱个歌都能因为地域歧视打起来。

没有人服新来的教练。

而且,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毛病,有的腿伤,有的深度近视,有的患着绝症,有的想逃去资本主义国家;

就连教练自己,也希望这次比赛给他带来名和利,让他能够有钱,有条件,治疗瘫痪的儿子……

这么多心思。

这么多意见。

这么多“病症”。

杂牌军对精锐部队,怎么可能赢……

然而,现实就是,他们的确打赢了。而且是绝杀。

看这部电影最后20分钟的时候,Sir心里嘀咕:这该是俄罗斯票房第一吧。

出来一查,果然。

《绝杀慕尼黑》本土上映时,斩获5387万美元票房,打败4年前的战争片《斯大林格勒》,位居俄罗斯影史票房第一。

两年后,《绝杀慕尼黑》在北京电影节上映,开票几分钟内售罄,一票难求。

开场前,两位在中国工作的俄罗斯姑娘,还在电影院前举着牌子“求票”,因为她们不会用中国APP……

一场70年代的篮球比赛,一群无人知晓的演员,一段无人在意的历史。

哪来的“热度”?

Sir心里,一直有个上不了台的理论:

电影热,一定因为电影里藏着“火”。

导演安东·梅格尔季切夫,开始写剧本前把比赛看了500多次……

这叫火。

演员们提前一年开始训练篮球,到拍摄完成,很多人说他们可以加入职业篮球队了……

这叫火。

影片从筹备到完成一共花了三年,剧本修改22版,最后一场不到1个小时的比赛,拍了整整30天……

这叫火。

电影最后一场比赛,惊为天人。

只有真正狂热,才会如此致敬——

就像《波西米亚狂想曲》还原皇后乐队在live aid的20分钟,《绝杀慕尼黑》也还原了那场1972年的美苏决赛。

99%细节还原。

从裁判的身材、动作、服装,甚至汗水印在服装上的形状。

到苏联篮球员撞倒美国球员的那一下懊悔的摸头。

再到绝杀三秒的那一下踉跄。

在这种事无巨细的碎片还原中,Sir看到的不再是强化冲突的戏剧性。

而是真正对篮球,对电影五体投地的虔诚。

电影中,20多个道具篮球,全部按照当年苏联标准制造。

最后比赛,6台摄影机同时拍摄,史无前例。俯瞰摄像机、“第六人”摄影机、广角镜头摄影机、拍美国队的摄影机,还有一台机器专门拍摄倾斜的运动镜头,最后一台是用于升格(慢动作)拍摄的高速专业摄影机……

对抗,仅镜头就是享受。

一时快,一时慢;一时远,一时近;一时抖如地震,一时稳如泰山……

看40分钟,你完全不累,完全不想换台。

你知道多台摄像机同时拍电影,大多都拍什么吗?

高难特技、真实爆破、危险动作。

拿来拍长时间的篮球比赛,还是一场70年代观赏性极低的篮球比赛(那时还没有三分线的存在),简直扯淡。

这种不计成本的付出……

不是热爱,是什么?

“在你活着的时候,你想干什么都可以。”

热爱是什么?

是这个动作——

旧教练告别队员的时候,新教练发现同事踩进了场内,示意让他尊重篮球的界限。

也是这个动作——

一对情侣互相表达爱意的手势,是传递篮球。

这个男队员叫亚历山大·别洛夫。

打篮球的同时,也和另一个运动员姑娘偷偷谈恋爱,密谋结婚。

唯一的问题是,他会突然心脏绞痛,呼吸困难,半天才能缓过来。

别洛夫没有在意这种不舒服,他想打篮球啊。

但当他到了美国,才发现事情远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人生地不熟的苏联人,连在街头打球的黑人都打不过,面对更加专业的学生篮球队更是被惨虐。而在他们头上,还横着一个国家队的终极BOSS。

一次败仗之后,别洛夫万念俱灰,晕倒在地。

随即,被诊断出是罕见绝症。

“活不过一年。”

别洛夫决定继续训练。

女朋友得知他的绝症,不离不弃,对他说,“在你活着的时候,你想干什么都可以。”

但他还是推开了她,断绝联系。

训练,训练,训练。然后训练,训练,训练……

越临近决赛,他越发现,生活中出现了很多奇怪的事情。

比如说,原来教练把给儿子做手术的钱,全用来给他治疗了;

比如说,日夜想着逃离苏联体制的队友,在一次成功脱逃之后又返回了球队;

比如说,为了一个必须去看妹妹结婚的队友,全体队员一起来到了遥远的格鲁吉亚,在绝美的风景之下训练;

再比如说,慕尼黑奥运会发生了惨绝人寰的恐怖事件,但各国运动员毅然决定继续比赛……

还有。

当这帮五湖四海的歪瓜裂枣,真的来到总决赛,居然一度领先了美国队10分。

在一次和美国人的对撞之中,别洛夫心脏受击,疼痛难忍,几乎就要倒下。但下一秒,他站了起来,拼命奔跑,把绝症完全抛诸脑后。

最后三秒的绝杀球,教练决定让他上。

但三秒,算什么?

有的人吸一口气就是三秒,有的人抓住一个球就要三秒,有的人准备起跳都要三秒。

这个绝杀,对别洛夫来说,几乎不可能。

三秒。

这种时限,听起来好熟悉,就像那个医生宣称他“活不过一年”。

突然,在茫茫人海的观众席上,别洛夫找到了那个日思夜想的女孩。

那一瞬间他发现,原来,有时候,时间真的可以停下来。

生命的发光不用太久。

一年够了。

三秒够了。

亚历山大·别洛夫,这个在两年后死去的男人,在这个至关重要的三秒,接住了球。

他的心里只有那句话:

“在你活着的时候,你想干什么都可以。”

因为热爱。

真正的热爱,就是明知不可能,也要上。

明知要死,也要在一起。

“运动,比任何形式的战争都更纯洁美好。”

《绝杀慕尼黑》给Sir最大的惊喜,是它对人性的忠诚。

它告诉我们,成功,不仅仅来源于压抑、痛苦和忍耐。

也来源于,自由和幸福。

一部主旋律电影,成就,很容易被“上缴国家”,归因于一切为公的奉献精神。

但在《绝杀慕尼黑》中我们看到,前苏联的权力斗争处处干涉篮球,队员们出国带回来的东西90%都被没收了。有领导阻拦球员们出国,禁止他们和美国人比赛,妄图在温室里滋养天才。甚至,他们之中的队医,天天都佩戴着监听器,要听出他们之中哪个想叛国……

这样的结果难免分崩离析。

但教练不同。

他知道一个人的热爱有多强大。

但他也知道,人拥有热爱之前,必须先被爱。

所以,教练几乎全方位地理解了每一个球员的心理需求。对那个患绝症的球员,他出力出资为其治疗;对那个渴望回家的球员,他带领整个球队和他一起回家;对那个近视的球员,他偷偷在美国为他买了隐形眼镜;对那个想离开国家的球员,他尽其所能地为他提供一个家……

如果没有这些。

这个充满变数的球队早就垮了。

电影里还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真实历史事件。

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一群巴勒斯坦的恐怖分子绑架了以色列运动员,要挟当局。在机场,西德警察和恐怖分子枪战,歹徒虽然被击毙,但所有人质也被杀死……

混沌世界,那份爱如何留存?

苏联人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表示对德国的抗议,拒绝参赛;一个是继续比赛。

前者,能顺理成章地保留国家颜面,不用冒输给美国队的风险。

聪明的计谋。

但他们选择了继续比赛。

蠢吗?

很蠢。

但新闻发布会上,副教练这么说:

“继续比赛。无论如何也要继续。

运动比任何类型的战争都更加纯洁和美丽。”

这一句话,让Sir瞬间想起学生时代里的那些“蠢”男生。

每天脚上绑两个沙袋上学,他说要练爆发力;

午休不睡觉,抱着篮球跑到烈日下投篮,他说下周要比赛了;

晚自习偷偷跑到篮球架下坐着,抹着眼泪,他说明年绝对不会输了;

球鞋上写自己的球衣号码,课桌上刻着上次输掉的比分,球场上一遍一遍练着上次没把球投进的那个动作。

……

旁人看在眼里,笑在心里。

当年,蠢爆了。

现在,Sir羡慕了。

不管是戏里“绝杀慕尼黑”的成功,还是电影《绝杀慕尼黑》的成功,都离不开这种把徒劳当做信念的笨拙。

篮球就是篮球。

电影就是电影。

只有真的热爱,才舍得拼命。

只有真的幸福,才玩得漂亮。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汉斯寂寞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