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国际电影展由谁发起「平遥凭什么办国际电影展」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830更新:2023-03-04 23:49:13

送走了国庆的人人人潮,本该安静的山西平遥古城,更热闹了。

熙熙攘攘穿梭的人流,铺满青石板路的小巷、摆满地方古味的……古城墙将城内的悠悠余晖与世隔绝。

平遥古城。图/知乎@平遥古城

平遥电影展,就在这围城里。

10月10日,由著名导演贾樟柯发起的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如约开幕。

此刻,50多部国内外电影,正在平遥如火如荼的展映。其中,43.4%为全球首映,88.7%为亚洲首映,中国首映率达100%。

2020平遥国家电影展入围影片快闪。图/平遥国际电影展

开幕式后,在咖啡厅、学术活动、产业论坛、“江湖儿女”的饭桌上,大家不约而同聚到一起,看电影、聊艺术、逛古城,还时不时打趣忙个不停的贾樟柯。

看啊,眼前这个“山西汾阳小子”,又再一次撬动了这座古城的文化神经。

贾樟柯。图/平遥国际电影展

去年电影展结束的时候,贾樟柯就想好了今年的主题——“致敬2020”,致敬电影诞生125周年。

但由于疫情,今年电影遭遇冰霜。从电影院关闭到重新开启,就像一座孤岛漂泊了178天。

对于所有电影人来说,这是一场熄了灯的马拉松。

站在平遥电影宫的舞台上,贾樟柯说今年电影展的主题变了,叫“电影,从来不是一座孤城”,为的是希望大家可以“陪伴电影走出至暗时刻”。

他说,电影不是孤城,就像脚下的这座平遥古城一样。

爱和热情,可以让人走出孤独,彼此连接。

贾樟柯爱电影,电影偏爱平遥。

就在他开展电影节的第二年,平遥被评为了“年度电影城市”。

这让他十分惊讶,更是自己所没有想到的。

一个仅仅50多万人口的小县城,2017-2018年度电影票房居然增长了550%,成为全国电影票房增幅最大的城市。

只有电影可以把人的生命延长3倍,只有电影允许你名正言顺的活在别人的梦里。图/平遥国际电影展

今年,是贾樟柯带着电影展走过的第四个年头。

这个继上海电影节、长春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和丝绸之路电影节之后,第五个获得国家批准的国际电影展,“资历”不深,却一边在国际上掀起“平遥波澜”,一边则实打实的改变着这座僻壤的千年古镇。

平遥,到底凭什么?

01

山西汾阳人贾樟柯

打造了一个“平遥江湖”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一个国际电影展不在北上广深,而是和看似气场完全不合的千年古镇绑在一起。

是要打造另一个戛纳吗?

这个问题,一定要在贾樟柯身上找答案。

贾樟柯,1970年出生于山西汾阳一个很小的县城。这个名字是当教师的父亲取的,“樟”,指冠大荫浓、气味芳香的树木,“柯”是指斧头的木柄。

父亲希望他将来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但应该没有想到,贾樟柯把自己的人生天地,放在了电影,放在了乡村,放在了中国普通底层。

也没有想到,几十年后,这个“汾阳小子”,还把隔壁平遥,变成了一座远近闻名的电影城市。

图/知乎

因为他,这4年就有几十万人来到平遥看电影;也因为他,平遥不再只是那个顶着2700年古城光环的旅游城。

提起贾樟柯,被大众熟知的身份是著名导演。但在100个人里,恐怕仅有电影爱好者能脱口而出,说出他的一堆作品。

尽管,那座威尼斯金狮奖手中余温尚存;尽管他拍的中国普通故事,一直受到国际大奖的青睐。

《三峡好人》剧照,这部电影获得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但是在中国电影市场,贾樟柯似乎从来没有做过主角。拍的越多,禁的越多。

当别的导演早就在票房上大有作为,票房和口碑双赢的时候,贾樟柯还挣扎在能不能拿到龙标的边缘。2013年,《天注定》上映失败,2015年《山河故人》终于成功,但票房惨不忍睹。

《天注定》剧照。

也许正是应了鲁迅的那一句:“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

今年年初,他的新作《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在柏林国际电影节首映。

这部纪录片,将繁华大都市之外的乡村和书写乡村作家们作为拍摄的对象,通过他们的讲述和追溯,试图描绘中国社会变迁的丰富图景。

果然,这个题材没什么人看,他还是拍了。

广袤原野,袅袅炊烟,躬身劳作的背影,还有从田间地头走过的文坛作家们……这就是贾樟柯一直在寻找的东西。

有人为他的电影总结了两个关键词:边缘和底层。有的人说他是“地下导演”,对此,他自己并不是十分认同。

在他看来,中国的银幕空间里,普通人的真实生活被呈现的太少了。同样,他也没料到,自己怀着普通心情拍普通人,却成了那个“特殊”。

当导演,拍电影,写剧本,贾樟柯离不开电影,但又和主流电影市场,走得越来越远。

贾樟柯在《一个村庄的文学》拍摄现场。

失意时,曾经一度离开北京,回到了家乡汾阳,过起了乡下生活。

继续写乡村剧本,和友人饮酒喝茶,甚至还写天体物理方面的论文,虽然和专业没多大关系。

不管是导演贾樟柯,还是汾阳人贾樟柯,他其实是一个相当任性的人。

在某一次访谈中,他直言,越来越对形成共识不感兴趣。只拍自己想拍的,也只做自己想做的。

2017年,47岁的贾樟柯决定回到山西,回到他追索了半辈子的故乡乡土之地,办一个更加本土化和亲民的电影节。

在开幕式上,他说:“从27岁起,我带着电影走了世界多个地方。从那时起,我就有个梦想,在我的家乡举办一场电影展。”

“做什么事都不容易,但有梦想就要有坚持。往前走,我们不会停下来”。

就像走过了60多年的戛纳一样,在贾樟柯的想象中,红毯、明星、电影和小镇狂欢,一个都不能少。

所以,要办就牟足了劲办。

地点选在平遥古城,筹备大半年,投入巨资,将一座上世纪50年代的废弃柴油机厂,变成了一座电影宫。

平遥电影宫。图/小红书@air神奇的人

整个电影宫占地1.3万平方米,甚至比戛纳的电影宫还要大。

包括一个可容纳1500人的下沉式露天剧场,一个可容纳500人的“小城之春”影厅,还有四个并排的小影厅。此外,还有配套书吧、咖啡厅、学术论坛等公共设施。

每年10月,平遥古城,星光熠熠。

10天影展,平遥古城变成了一个星球。

从著名导演、著名演员,到电影人、电影艺术家,乃至普通观众...…大家聚在这个小小星球里,只为沉浸式的好好看一场电影。

电影带给了平遥崭新的世界,电影人、观众在这里寻找新的语言。

而平遥,也在寻找着自己带给世界的,全新的表达。

2018年,平遥国际电影展。

02

不是电影选择了平遥

而是千年古镇选择了艺术

在电影节之前,2020第20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在平遥开展,世界各地的摄影艺术汇聚到这里,14000多幅摄影作品,带来古城里的一场视觉盛宴。

摄影展,比电影展早了16年。

然而早在25年前,全中国没有多少人记得“平遥”这个地方。那个时候的平遥,还不是“世界文化遗产”,一年旅游收入不过几十万元。

如今,游客们络绎不绝,到平遥电影宫打卡,游走在古城书店、咖啡店、酒吧,文艺客栈。

大家为什么会选择平遥,说到底,还是这座城2000多年的历史积淀。

“ 县小城墙固,千年今尚存,新风观闹市,旧迹见衙门”,这是近代诗人朱帆笔下的平遥古城,恰如其分地写出了这座小城的特色,这座久经风吹雨打的古城。

1993年,余秋雨发现,原来早在十九世纪甚至更早以前,中国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不在沿海,而是在山西平遥、太谷等几座小城里。

其中,以平遥为最。

直到本世纪初,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平遥县和太谷县几条普通的街道里,藏着北上广金融机构的总部。

“这些大城市,只不过是腰缠万贯的山西商人小试身手的码头而已”。

这就是晋商。

而平遥,就是晋商最盛时期,中国的超级一线城市,甚至被称为“清代的华尔街”。

但这座城,又能以“穷乡僻壤”来概之。大家虽口袋有钱,但“民多而田少,竭丰年之谷,不足供两月”。

明清时期,借着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山西商人开始和满人、蒙古人做生意,贸易和票号飞速增长。

赚到钱的晋商们开始建设家乡,亭台楼阁,富家大院,鳞次栉比,豪华气派。有人说,进了平遥城,银子元宝绊倒人。古墙缝隙间,还夹着铜钱、铁钱。

据说,这是晋商们为彰显家世,把钱币压进墙缝。而这块“铜墙铁壁”,是晋商们拼了命换来的。

《山西票号》里,有这样一段记载:“晋商回家以三年为班期,若住云南、新疆等处,路途太远,六、七年不得回里”。

他们常年漂泊在外,忙于生计,无儿无女,把大半生都献给了票号。

在战争里发家致富的晋商,随着清王朝的没落,渐渐消失在了岁月里。中国第一大日升昌票号,也终归只剩下“传奇”供后人瞻仰。

繁华像一阵风,吹来时满面春风,欣欣向荣;吹走时,只留下了高门大院的萧瑟和古城墙的斑驳。

80年代,平遥已经成为极度贫困县。同时,和全国古城一样,面临着被拆的命运。

你能想到,最后没拆成,居然是因为太穷了吗?

平遥古城。图/知乎@平遥古城

是的,在当时的一众古城古镇中,因为没钱拆,平遥倒成了那位幸运儿。

所以,今天的平遥,我们还能看到古旧的大宅院里,留存着晋商的霸气和威武。

还能看到中国第一家票号,现代银行的鼻祖,日升昌,以及保留完整,彷佛穿越了的平遥县衙、城隍庙和县衙。

平遥第一镖局和平遥县衙。图/小红书@air神奇的人

余秋雨说:

“平遥的街,历经200多年的风雨,处处已显苍老,但风骨犹在。

走进平遥古城,就像进入一场旧电影。”

是啊,这里的一砖一瓦,一地坑洼,都像走在时光隧道上,触摸故事的印记,如此清晰。

平遥古城。图/小红书@air神奇的人

此时,我又想起了贾樟柯说的:

“今天,游荡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总能看到拆除,总能看到快速发展,同时又感受到如何快速地遗忘。

我们的记忆在哪里藏身呢?

记忆可以是一首歌,可以是一个日记本,可以是一条街,可以是一座工厂,可以是一座城市,更可以是山河大地。

我们必须保存我们一个又一个的记忆之盒,在这些盒子里保存的是我们成为人的依据。记忆藏在盒子里,让我们都握紧钥匙。”

平遥古城,就是那个记忆盒子吧。

03

顶着古镇、影展的光环

平遥是什么样的

俯视平遥古城,像一只巨大的“神龟”。

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好像龟背纹图,构成了城内四通八达、井然有序的通行线络。

如今的平遥古城,住着2万多人,全县大约50万多人,其中有10万多人在本地从事着和旅游相关的工作。

和别的旅游古镇不一样,在平遥,老宅院大都是平遥人在住和经营。就连贾樟柯的电影展团队,70%都是平遥当地人。

平遥人,不再像曾经的晋商一样,走南闯北,背井离乡,在外拼搏和闯荡。

小镇悠悠岁月,不少平遥人,收拾好自己的大宅院,像经营客栈一样热情招呼着全国各地的游人。

不过来到了平遥,不在明清一条街,吃遍108种美食,会是一大损失。

平遥美食,带着浓郁的地方特色风味,以面食为主。

平遥部分美食。图/小红书@Una

美食的第一把交椅是平遥牛肉。牛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就像《山西好风光》里唱的那样,平遥牛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筱面栲栳栳,也是一道很神奇的小吃。小小筱面团一揉一搓,再往手指上一绕,一卷卷的筱面栲栳栳,就成了。再配之以“沾水水”调和,回味香醇。

平遥碗饦子,是驰名三晋的风味小吃。这道源自清光绪年间的美食,历经百余年,在平遥的城乡描绘、集市上,碗饦小摊随处可见。

泡泡油糕,在平遥也非常有名。馅是枣泥和豆沙,用油炸成,色泽金黄,外焦里嫩。爱吃甜食的姑娘,到了古城是一定要去尝尝的。

山西的一道名菜过油肉,也是平遥的地方菜之一。

还有手撕切疙瘩,大名鼎鼎的刀削面,以及平遥传统面食猫耳朵、和和饭等等。

吃遍平遥,只要照着老街慢慢走。而读懂平遥,一定不能只把它当作古镇,走马观花,游览一番。

如果你是慕名而来看风景的游人,来到平遥大概率会失望。因为它很旧,旧得是一座古城该有的模样。

我们常常感慨,每到一座城,一个景区,都有一条古街古镇。它们就像批发一样,整齐划一,门面高大而精致,精致到都是人工的痕迹,少了点岁月和历史的沉淀。

但平遥,不一样。

它该旧的旧,该新的新。

图/平遥古城微博

这份新的面貌,来自于它积极敞开怀抱拥抱世界。

今天的平遥,是多元和时尚的。尽管这些元素,看似和这里格格不入,但这就是平遥和世界,和这个时代积极对话的一种方式。

今天的平遥,一半在史书,一半正在上映中……

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 | 部分片单推荐

开幕片

《烟火人间》

(中国)

导演:孙虹

平遥之夜特别展映

《你在远方》

(中国)

导演:张杨

卧虎单元

《爱莎》

(以色列)

导演:露西·普里巴

藏龙单元

《汉南夏日》

(中国)

导演:韩帅

《裂流》

(中国)

导演:杨平道

《我想藏起来》

(意大利)

导演:乔治奥·迪里蒂

从山西出发单元

《奔流到海》

(中国)

导演:姜博

从山西出发·特别展映

《风平浪静》

(中国)

导演:李霄峰

回顾单元

南斯拉夫时代塞尔维亚新电影(1960s-1970s)

《不受保护的无辜者》

(1968)

导演:杜尚·马卡维耶夫

《当爱已成往事》

(1961)

导演:亚历山大·彼得洛维奇

参考资料:

1,《贾樟柯:因为电影,平遥成为了一个星球》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

2,《中国所有的古城古镇,都像平遥学着点》 新周刊

版权声明: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知乎@平遥古城、微博,豆瓣电影,小红书,平遥国际电影展及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 / 城城

· END ·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