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张艺谋电影票房低「张艺谋姜文冯小刚陈凯歌为什么老导演的票房不行了」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432更新:2023-03-06 16:14:50

今年,电影市场在更新换代,导演也在更新换代,大批新人导演抢占市场,像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姜文之类的大导演地位在不断受到威胁。从今年电影票房TOP10来看,已经被新生代导演占领,《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等影片票房口碑均收获了好成绩,他们的导演文牧野、闫非、彭大魔都是新生代导演,老导演今年还未有进入TOP10的影片。

就像吴宇森在电影中说的:“这个世界变了,我们都不再适应现在的江湖,我们太念旧。”(投黑马Tou.vc专注于文创领域的众筹平台)仔细的观看老导演们近几年的作品,我们会发现他们对故事都过于宏大,沉迷于一个大场面,一个大主题,这也导致了影片故事线太多,太多隐喻观众体会不到,从而影响影片的传播。

反观崛起的新导演的电影大多是比较符合电影市场的,当下,90后已经占到了观影群体的50%以上,与其时代相近的新生代导演肯定更懂得90后的审美诉求,他们懂得迎合年轻观众的口味,在思想上也能与之产生共鸣。

任何时代的观影用户都希望看到好内容的电影,对于80后、90后、00后这一批互联网原住民来说,他们对于口碑的强扩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影片的宣发也决定着影片的命运,年轻群体依靠豆瓣、微博、微信等平台挑选、扩散高质量影片,自愿成为佳作的“自来水”,这也是当下电影市场愈发趋向“内容为王”的原因之一。但是老导演对于宣发也是失败的。紧跟潮流,了解市场,抓住年轻观众,就赢得了市场。

老导演做内容

追求“逼格”但get不到市场痛点

陈凯歌、张艺谋、冯小刚、姜文在导演里算得上大师级的人物了,但是近两年四位大师的作品市场表现却一般,只要是因为他们太过于坚持自己的风格。

陈凯歌:哲思人生

陈凯歌导演最近的一部电影是2017年的《妖猫传》,这部据称耗资十亿历时六年才打磨而成,但票房只有5.3亿。票房不尽如人意,口碑在他的作品里也不算优秀,豆瓣6.9分。

《妖猫传》是很“好看”,它有着华丽到无以复加的画面,但它的好看只是“美”,仅仅是全力去描述大唐盛世这幅画。它的内容是割裂的,因为陈凯歌在电影中融入了太多,没有留白。故事线太多人物太多太乱,其实里面很多故事线,自己独立出来,都是很好看的故事,但是拼凑在一起,就显得略显生硬。

而且陈凯歌的影片中有很多地方留有隐喻,但大部分观众都不明白这个情节的意义在哪里,为什么要这么做,影片的错峰式设计,也让普通观众也看得一头雾水。所以看完影片,除了华丽的大唐,观众甚至没有记住一句触动人心的台词。

张艺谋:“国师”太高,与时代脱节

近年张艺谋并没有很成功的作品出现,2016年,他执导好莱坞大片《长城》,由马特·达蒙主演,1.5亿美元大制作,尽管他们的电影更加魔幻,更加华丽,更具备审美的快感,却遭遇了票房和口碑双重失败。

今年的《影》抛弃了自己最擅长的色彩把控,全程水墨色彩,有观众更是说《影》是“张艺谋最惊艳的作品”,但也仅仅是取得了6.3亿票房。究其原因还是把影片拍的太艺术化,并不是年轻观众喜欢的东西,不与年轻观众接轨的结果就是失去了高票房。

冯小刚:“冯氏幽默”已经审美疲劳

很长一段时间里,冯小刚是观众的宠儿,电影语言并非他所擅长的,论色彩比不上张艺谋,论构图比不上王家卫,但他的电影台词和叙事风格是很有个人特色的。最令人津津乐道便是“冯氏幽默”,但永远都是那一种口味,观众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

最近两年冯小刚坚持文艺片的创作,虽然文艺片更能反映出自己所想表达的东西,但却不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而且最近身陷风波,作品创作也停滞不前。

姜文:隐喻太多,观众难以全部理解

在姜文导演的六部作品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姜文有他的浪漫与才气,但他的自我表达也成了一大局限。他在影片中津津有味地把玩各种隐喻和机巧,但是当一部影片中被赋予了太多的含糊其辞和微言大义,它会变得不好看。今年的《邪不压正》也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和内涵,但他沉迷在自己黑色诙谐的表现力上,这也给影片带来了两极化的评价。

就像姜文在《让子弹飞》中说的:“我要站着把钱挣了”,但是只拍自己喜欢的是不可能一直适合市场的。

老导演做宣发

为了迎合市场却没了“逼格”

到了2018年,张艺谋68岁,陈凯歌66岁,冯小刚60岁,姜文也55岁了,年龄的跨度显然已经无法和80后、90后产生共振,老导演们所驾驭和专注的电影类型也与市场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更懂年轻人的70后及80后的导演们就要接过前辈们的电影市场了。

新导演有着与时俱进的风格和对新类型影片的探索,而老一代导演很难跨越曾经给自己带来成功的影片类型。新导演深知现在观众的喜好,而老导演更在乎自己影片的文艺性,比起商业片,他们更热爱文艺片,但是文艺片并不是主流市场需求,也不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大,对新类型电影的渴求特别强烈,这批80后导演恰好填补了市场空白。”影评人韩浩月说过。年轻导演对于市场的更加敏感,懂得迎合观众口味,在思想上更加能与年轻观众产生共鸣。新导演很强的适应性和多变性就很容易赢得观众了,而老导演更偏好一个大场面,一个大主题,更加着迷于一个更大的布景。

比如主打特效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徐克打造一个奇幻的唐朝,电影中脑洞大开的故事情节和华丽的特效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但是相比于前作电影剧本逻辑并没有太大进步,人物脸谱化、程式化的表演也给观众留下不好的印象。(投黑马Tou.vc专注于文创领域的众筹平台)在新导演看来是很容易解决的,比如《唐人街探案》系列,开创了“悬疑 喜剧”这一特色类型,将故事写在不同的城市发生,也会给观众一种新的感受。

另一方面是互联网影响在不断变大,电影的宣发也至关重要了。宣发的好坏不仅能决定首批观众的规模,也能间接决定影片的口碑,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决定者影片的成败。而随着市场环境、消费习惯和传播媒介的变化,宣发也显示出新的时代特点,但是,老一代导演的宣发似乎也和时代脱节。

贾樟柯的《江湖儿女》也迎来了铺天盖地的宣传、采访、站台...先是开启粉丝问答亲自下场为影片做批注,然后贾科长参加了《朗读者2》和《我就是演员》两档综艺。随后又找来火箭少女101成员杨超越为《江湖儿女》的路演站台,甚至还在山西的农村里刷起了标语墙,当时有很多网友说:“贾樟柯已疯!”。但是这种疯狂的宣发并没有起到正向的作用,这与《江湖儿女》的江湖气背道而驰。

比如姜文的《邪不压正》为了能跟上互联网宣发的浪潮,甚至还让三个荷尔蒙爆表的男演员去了《创造101》的现场。“我能不能在7月13日,把《邪不压正》公演了之后,报名参加女团,加我一个,叫《创造102》怎么样?”姜文通过这一口播植入了自己新片的宣传,但姜文在现场的表现,除了尴尬,找不到任何形容词,随行的彭于晏、廖凡也与节目格格不入。

现在的电影市场,年轻观众是主力军。年轻导演不仅知道年轻观众喜欢什么样的内容,在作品营销上,也更能贴合年轻用户,这也使年轻导演崛起的一大原因。

未来注定属于新导演

但老导演的“逼格”依然需要继承

新导演是目前电影市场中最鲜活的力量,也在逐渐成长为中坚力量。随着行业的升级,用户需求与品味的变化,扶持新导演,也更专业、更开放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意识到新导演对于电影产业和电影市场的关键作用。

在2006年,刘德华以个人之力推出“亚洲新星导”计划,由他个人出资2500万港币提供给6名新锐导演,宁浩就是从此计划中脱颖而出。随后中国导演协会的“青葱计划”、王思聪打造的“香蕉新导演计划”,企鹅影视的“青梦计划”,以及如FIRST影展等这样专业的平台不断出现,也发掘了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导演。

像坏猴子影业的“72变电影计划”就培养了《绣春刀II修罗战场》的导演路阳,《我不是药神》的导演文牧野等。这种大力扶持,也使越来越多新导演的作品能在商业上具备很高的价值。

虽然新导演在迎合市场,抓住年轻观众确实比老导演好太多,但是,中国电影市场却不能少了老导演。在资本的不断注入下,影视行业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也吸引了很多其他行业的人跨界当导演,这也给市场质量带来了影响。评论人韩浩月曾说过:“跟上一辈导演不同,这些80后导演还精通新媒体营销,他们的功夫更多体现在电影之外。”

比如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市场很成功,在票房上有所斩获,但他的作品在口碑与内容质量上还相对薄弱,更是被批评是MV、PPT之类的长篇视频,而不是真正的好电影。(投黑马Tou.vc专注于文创领域的众筹平台)所以我们在欢迎新导演的同时,也要继承老导演的匠人精神,尽管老导演的影片内容与时代有些脱节,但是在思想深度的表达上新导演还是很难能够超越的。

因此,电影市场不仅需要新导演勇于创新带来新类型的好影片,也需要老导演坚持匠心拍摄出高质量的优秀作品。从今年的综艺市场看,《一本好书》《上新了!故宫》《见字如面2》等文化类节目也了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所以只要能戳中年轻观众的心,无论什么类型的影片都能成功突围。老导演们不妨试着接纳年轻观众,与时俱进,研究一下年轻观众的喜好,拍出适合当今主流观众喜欢的影片。

(文章来源于:镜像娱乐摘编)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