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沙漠电影大全「令人难忘的荒漠时期的中国电影从一场可笑的电影34骗局34说起」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989更新:2023-03-07 23:56:57

中国电影的荒漠之年

上个世纪的1966年到1970年,是中国电影最萧条的时期。

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网络,以往的电影绝大部分都被打入冷宫。只剩下的《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北战》几部老电影翻来覆去的放。每一个情节,每一句台词,大人小孩都能记得滚瓜烂熟。

记得有一天外面的公共大喇叭宣布:晚上在露天广场放映电影——《蚂蚁啃骨头》,欢迎大家前往观看。

已经几年没看过新电影的小伙伴们激动的一蹦三尺高,相拥在一起欢呼起来。

"蚂蚁啃骨头",一听这名就肯定错不了,有人猜测不是科教片就是动画片,而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不管什么片,只要能看到蚂蚁啃骨头的场景,就一定十分有趣。

广场上很早就挤满了黑压压的占座人群,兴奋与期待写在每个人的脸上。人们热烈猜测着电影的内容,还有人在为争地盘吵架。

不料电影放映不久,人们才发觉上了一当。哪里有什么"蚂蚁啃骨头",居然是一部讲述车间师傅怎样用车床加工各种金属部件的纪录片!

车、铣、刨的加工方式,被形象的称之为"蚂蚁啃骨头"!

有多大希望就有多大失望,那种失落的心情到现在笔者还记忆犹新。

事后才知道,从1967年到1970年,随着文革的愈演愈烈,电影界基本陷于瘫痪状态。整整近4年时间,除了例行的"新闻简报"外,几乎没有拍出一部新电影,没有一部故事片问世。

这一文化生活的奇葩景观,有人称之为"文革电影现象"。年复一年的几部老电影,成了我们童年时期的电影陪伴。

然而即便是《地道战》、《地雷战》这样看过几十遍的老电影,有的年轻人也要从一个放映场追到另一个放映场连续观看。

当时人们文化生活之单调,对文娱生活的渴望,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

"精益求精"却令人不胜唏嘘的样板戏电影

如果说1967到1970年是中国电影的荒漠之年,那么1970年至1972年,不妨叫做电影的"样板戏之年"。

这期间,陆陆续续有八部样板戏问世,分别是:

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奇袭白虎团》、《海港》、《龙江颂》;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

样板戏几乎是举全国文艺界之力"精心"制作的高度意识形态化的产物,不仅在布景、灯光、化妆、服装、造型上美轮美奂,在音乐、唱腔及舞蹈方面更是精益求精,下足了功夫。

仅从这个层面来讲,样板戏在艺术上确有可圈可点之处。一些段落,如"打虎上山"、"智斗"、"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斗笠舞"等等,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其中,《红色娘子军》第四场的军民联欢,其舞曲和舞蹈之精美,令笔者百看不厌。从艺术的角度来说,《红色娘子军》是中国芭蕾舞的骄傲,是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然而高度的政治概念化,决定了样板戏不可回避的短板。

出于宣传的需要,样板戏在创作上规定了"三突出"的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作品的艺术创作不是来源于生活,而是高度服务于政治需求,使得剧中正面人物个个都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全"。

无论是剧情、人物设计、造型,还是灯光与镜头的运用,无不体现三突出的原则,充满了程式化的教条味道。

教条的创作让作品带有明显的宣传色彩,令其艺术价值大打折扣。如今看来,特殊时期的样板戏,令人喜忧参半,不胜唏嘘。

惨不忍睹的文革后期电影

到了文革后期,从1973年开始,终于有一些国产故事影片开始陆续问世了,结束了"八亿人民八个戏"的文化现象。主要作品有:

《艳阳天》、《创业》、《火红的年代》、《杜鹃山》(京剧)、《闪闪的红星》、《金光大道》、《海霞》、《红雨》、《决裂》、《第二个春天》、《春苗》、《沸腾的群山》、《难忘的战斗》等等。

然而人们惊异的发现,文革后期的电影人几乎已经不会拍电影了,在意识形态高压下,作品的"三突出"特征越发突出,人物、剧情变得越发政治化和脸谱化,与文革前的一批优秀电影比较,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只有少数作品尚有一定的观赏性,如《闪闪的红星》,画面考究优美,特别是那首《红星照我去战斗》插曲,采用赣南民歌风味,曲调柔中带刚,抒情奔放,在同时期标语口号式的电影歌曲中独树一帜,非常难得。

虽然该作品依然带有脱离生活的生硬,无法与《小兵张嘎》这样的经典儿童片相提并论,但在那个特殊年代,也实属不易了。

京剧《杜鹃山》虽然难免"三突出",但在舞美和音乐唱腔上,当属难得的上品。

《难忘的战斗》,精彩的战斗场面设计,以及南方的自然风光和富有特色的城镇环境,为影片增色不少。

除以上少数亮点外,多数文革后期电影都在突出着电影的政治教育功能,不厌其烦的争辩着政治的正确与错误,揭示着路线与斗争的大方向,成为某种政治理念的附庸品,充满了干巴巴的说教意味。

百花齐放早已无从谈起,一片文化沙漠,电影成了重灾区。《决裂》、《反击》、《春苗》等影片,已经完全沦为图解文革政治的趋时应景之作。

印象较深的是电影《决裂》的一场戏中,一手老茧居然能成为上大学的资格,已经到了荒谬绝伦的地步。

其中,《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渡江侦察记》等翻拍电影,基本上等于画蛇添足,比文革前的老版电影差了不知多少倍,恰恰暴露出文革后期电影的差距和面临的尴尬。

现在回头来看,文革后期的大部分电影,几乎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文革期间的外国电影

事实上,文革期间特别是文革后期的译制片,为当时处于文化饥渴状态的人们,带来了一丝甘露,也为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观众打开了一扇观望世界的窗口。

译制片由于没有当时国内电影那么多的高压禁忌和说教面孔,相对来说更有人情味和更加生活化,也更容易受到老百姓的青睐。

针对各个国家电影的特点,当时盛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段子,说的是:

"中国的电影新闻简报,苏联的电影老是一套,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越南的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的电影又哭又笑,罗马尼亚的电影又搂又抱。"

所谓"中国的电影新闻简报",指的是当时正式影片放映之前,总要先搭配放映几段《新闻简报》。如此一来,《新闻简报》反而成了当时放映最多的电影。

"苏联的电影老是一套",指的是当时与前苏联关系闹僵以后,我国常年只放映《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一九一八》两部电影。

不得不说这两部前苏联电影,拍得实在是好。将一个意志坚定、风趣幽默、人情味十足的列宁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从银幕中向我们走来。迄今有多少国产领袖类电影能与之相媲美呢?

阿尔巴尼亚作为只有200多万人的袖珍小国,在当时能拍出《宁死不屈》、《海岸风雷》和《广阔的地平线》这类广受观众喜爱的影片,实属难得。

其中《海岸风雷》中的 "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宁死不屈》中的歌曲"赶快上山吧勇士们", 至今让一些老观众印象深刻。

由于文化差异,如《创伤》、《第八个是铜像》等影片,中国观众看起来比较费劲,于是才有了"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的说法。

说到文革期间的越南电影,许多观众印象最深的大概是一个越南战士躺在炸弹壳里睡觉的场景,这正是越南战争片《回故乡之路》中的场景。

当时深陷战火中的越南,其抗美战争片还包括《阿福》、《琛姑娘的森林》等,所表现出的浓烈硝烟味和生动的战争写实风格,是母庸质疑的。

最让国内年轻观众心动的莫过于罗马尼亚影片《多瑙河之波》,在那个政治挂帅的禁欲时代,那种浪漫的异域风情、男女拥吻的爱情镜头,无不让年轻的中国观众脸红心热,大开眼界。

那句男主对女主的经典调情台词:"我要把你扔到河里去!"成了当时小年轻们争相模仿的口头禅。

而惊心动魄的罗马尼亚影片《爆炸》,已经具备了商业大片的属性,现在看来也不输给某些高成本大制作的灾难片。

最催人泪下的电影莫过于朝鲜影片《卖花姑娘》。每当放映此片,往往是全场上下哭声一片。许多观众可能至今不知道,该剧剧本来源于当时朝鲜最高领导人的早期作品。

无论是生活片还是战争片,朝鲜电影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在《鲜花盛开的村庄》中,父母为给孩子介绍对象,拿出一张能挣600工分的胖女孩照片给他看,并质问孩子:"好看的脸蛋能出大米啊?"不知让多少观众开怀大笑,充满了生活情趣。

其中,《卖花姑娘》、《南江村的妇女》、《摘苹果的时候》、《鲜花盛开的村庄》等多部朝鲜电影歌曲,旋律非常优美,长期在中国传唱。

这些外国电影中,虽然多少也有一些说教色彩,但远不如文革电影走得那么极端。

总体说来,无论从观赏性到艺术性,诸多外国译制片都要比同期的文革国产片优质得多,极大的填补了国内观众的文化空白,所发挥文化娱乐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至今被老一辈观众们所念念不忘。

所幸的是,文化的封闭与禁锢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如今的中国电影早已走出了文革的泥潭,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中获奖不断。

每当想起当年那个电影洪荒时代,总让我们充满了恍如隔世之感。

衷心祝愿我们的国产电影飞得更高,走得更远,与国家的繁荣昌盛如影相随。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