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理论对电影的解读「镜像追问镜像式影片的哲学沉思」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890更新:2023-03-16 03:11:14

电影作为一种具备直观表达性特点的艺术形式,通过描绘各种动人心弦的故事,给予观者特殊的精神关怀。

其中,有关镜像哲学电影的人文关怀大多体现在人类自我追寻的过程中,《情书》亦是如此。

在温暖悲情的情感基调下,《情书》撰写了现实个体自我追寻与救赎的寓言,透过大屏幕讲述了令人深思的哲学思辨和人性力量。

一、哲学思辨:现实影像的镜像思考

随着时代一步步的发展,人类的文化不断演进,心灵思想的艺术表达形式也在相应的变化。

巴拉兹在《电影美学》论述到:从古老的视觉艺术黄金时代伊始,艺术家通过绘画、雕刻等抽象的形式表现人的心灵。

自印刷术出现与发展后,人的心灵思想交流逐步集中于文字,开始减少使用身体器官这一表现工具。长期的文字传播一定程度上束缚着人们观看的眼睛,此时思维在抽象运动,利用形象表达的观念逐步减少。

此后,电影的出现在文化传播领域开辟了一个崭新方向,观众通过视觉来体验影片中的情感、情绪甚至思想。这种艺术形式不是代替说话的符号,而是一种直接可见的表达心灵思想的语言。

这些存在于视觉分析中的潜能力,能够将观者代入弄清那些潜在的本质。依照巴拉兹的观点,电影的影像叙事得以传播,使人们重新睁开“发现的眼睛”。

影像语言同文字语言一样可以给人以感性的审美感受,更蕴含了事物的特征与本质。如若能够用精神分析的视角去看电影,电影影像给予观者的感受,或许比生活还多。

欣赏电影,实际是暗渡情绪的一种方式,同时渗透着内心的欲望。心理学家施琪嘉在《观影疗心》里讲,对于长期生活在黑暗中的原始人类而言,光象征着天亮、希望和奇迹,而黑暗则象征着无望。

现实中,人们总将希望寄托于幻想,希冀奇迹的发生,因此沉溺于电影的虚幻之中。

对此,拉康利用精神分析学的知识对此种现象进行了深度的探讨分析。镜像理论作为一种分析电影的理论同样可以作用于现实。它诠释了电影具有深刻代入感的原因,分析了为何观众能够融入至眼前的荧幕中。

现实生活电影通过大屏幕的演示确立中心位置,电影体验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占据主体位置。此时,台下的观众聚焦于影片叙事中,已然被剥夺其主体存在的权利。在《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齐泽克认为:“主体是大他者的空无,是一个空洞。”而拉康对此做出了补充,认为主体的出现是被动的,而一切都来源于他者欲望的需要。

欲望的空洞不断被填补,随之产生新的他者之欲望。由此观之,在拉康的理论视域中,想象和象征域的存在,都是在填补现实的空洞,正是空洞的显现才使主体现身于欲望。

因此,不能说意识形态生产了主体,相反,通过意识形态的运作去掩盖大他者的空无,而主体用一个幻想的内容去填补了空无。

观看电影的观众虽然经历了主体的暂时性缺失,但却从现实缺失中挖掘出了想象中的“自我”,这个幻象即为观影时的替代主体。

正如齐泽克所说,通过想象一个幻想的内容去填补真实世界中的空无,这是一种欲望的暂时性满足。

可以说,看电影即是一个想象代入的过程。观众融入影片叙事之时,便是融入了他人的故事,这一举动可称为是对自我的精神分析。

拉康认为,所谓精神分析,便是通过孤立出某个意义的失败点从而发现深层含义。正如电影的叙事表达,实则为一种被压抑的潜意识的裸露。

观者发掘潜意识的同时,便开启了一场精神上的自我分析。在《情书》中,那个总是被自己记忆所遗忘的角色便是藤井树(女),她好像总是忘却的,但在回忆中对一切却又是无限憧憬。

原本好似已经彻底遗忘了那个青涩少年,却在一封偶然的信件到来后,尝试打开被封存的心扉。

这时懵懂的藤井树(女)还是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在后来与博子的一次次对话中,无意地倾吐着自我本心,那是潜意识中自己看不到的另一半真实的自己。

电影在人的实际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情书》中的藤井树(女)。

藤井树(女)在电影中展示了人们在现实中看不到的真实轨迹,观看者也通过电影故事的书写和画面呈现,与真正生活中的自己达成某种和解。

二、人性浮沉:精神世界的人文关怀

海德格尔在其著作《存在与时间》中认为,人存在的本真为“求真”,但是人只活一次,一切都没有被改写的可能。

每每在经历选择、付出、失落过后,不免常常去幻想另一种可能,而电影恰恰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

《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在探求着不同维度下同一双生的多重命运。《情书》讲述着同一维度下多人在追逐回忆中重生。

他们都是经历过爱情、离别、生死后,仍然对生活保持着热爱与渴望,愿意以平淡的内心面对痛苦,接受生活的本质。

在岩井俊二的《情书》中,开场一幕已极具美感。博子在雪中漫步,没有台词的帮衬,单纯的将人物在雪景中的一举一动,通过远景与特写,描绘出博子的悲伤和思念——那是一种无声的祭奠与道别。

开场一幕刻画了以简为美的东方审美,展现了东方美学的精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画面植入观众的潜意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渲染,观者已然感知到博子的一切情绪,实现共情。

其次,影片中打动人心的便是青春年少之恋。岩井俊二拍摄的青春爱情,并不是俗套的告白相恋,而是心底的悸动,难以出口的羞涩和欲言又止的含蓄。含蓄,也是东方美学的精髓之一。

那是年少时期,少女树看着少年树,少年树一本又一本的借阅图书,在借阅卡上悄然写下她的名字时羞涩的笑容。

二人不曾对视,却早已互生情愫。寂静无声的教室里,只有沙沙的翻书声,映射着含蓄的情动时刻。

除了诠释含蓄的情动之外,《情书》同样呈现了对死亡的深刻探讨。藤井树(男)的死亡,使博子沉浸于悲痛中,更勾起了博子及家人伤感回忆。

在与藤井树(女)对话的开始,博子有意地隐瞒了藤井树(男)去世的真相。她说:“死亡是件可怕的事实。”藤井树(女)也同样面临死亡带来的伤痛。她无法释怀父亲的离世,陷入不自知的哀伤中。

这种不自知让她数次遭受感冒的困扰,在一次发烧中,得到了濒死体验,并出现了记忆深处的幻觉。

那是父亲去世后的又一个雪天,她看到一只被冰冻在冰层中的蜻蜓。这只蜻蜓唤起了她因父亲与藤井树(男)死去感受到的痛苦。

此时,与死亡和解,是生者必经的道路。那只冰冻的蜻蜓如同逝去的家人和爱人,他们并未消散,而是永眠于生者的记忆当中。

这一时刻,博子与藤井树(女)与死亡达成和解。“你好吗?我很好。”那是经历死亡后的重生,是抛却过去的新生,是自我的解脱与救赎。

片尾的“情书”,那份包含着三个人的情动回忆,最终在藤井树(女)身上永恒延续。爱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份情感延续着东方的温情,缓缓诉说。

《情书》用电影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的有关爱情的坚守、理解的善意故事,同样也是一则具有启发性的,释怀于生死之上的人生寓言。

多条双生叙事的人物塑造手法自始至终贯彻着人性复杂和矛盾,这种纠结情绪并非是“是”与“非”的较量,而是“执着”与“释怀”间的较量,表达着对陷于自我感动的人的同情与理解,和对生存与死亡的释然。

《情书》中没有对生死、爱情的思考套入一般结论清晰、先抑后扬的套路中,也没有将人类的自我追寻背后的思考完全集中在同一人物身上。

在过往人生的经验中,我们每个人都曾面临过“死亡”,这种死亡并非是真实的,而是象征意义上的,它是人与人之间继续联系、互相表达的不可逾越的障碍。障碍不单是生死,它随时出现在我们身边的各个角落,或许是距离,或许是时间,而这都可成为现实存在的“死亡”障碍。

每当我们直面“死亡”时,无意识中就会选择去逃避,如同影片中的博子和藤井树(女)。

此时我们更希望能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衡量、解释周遭的一切,这种对人性与人生的追问正是一种伦理诉求,其意义不仅在于社会的认可,也有益于自我对生命和生活的反思。

《情书》的电影理念展现的是本土文化的精华,影片所表现的隐忍爱情观源于东方文化,映射出日本电影乃至亚洲电影独特的东方风情。

亚洲电影中呈现的人文情怀,与西方所呈现的具有一定的差异,更注重表达对本土社会的针对性关注。

在东方美学的影响下,日本电影表达了对欲望与爱的深刻思考的同时,呈现出特有的东方温情。

此外,导演试图通过本片搭建人的情感世界与外在世界的联系,为人类自我存在与发展提供思考——如何通过外界镜像认识自己,通过他人眼光认识自己,通过自身感悟认识自己。

镜像理论对电影的解读「镜像追问镜像式影片的哲学沉思」

借鉴外国运用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1.亚里士多德:人的本性在于求知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的第一句话是:“每一个人在本性上都想求知。”亚里士多德用这一格言来说明哲学的起源。与这句格言相类似的一句格言是:“哲学起源于闲暇和诧异。”
亚里士多德解释说:人出于本性的求知是为知而知、为智慧而求智慧的思辨活动,不服从任何物质利益和外在目的,因此是最自由的学问。哲学的思辨最初表现为“诧异”,诧异就是好奇心。最早的哲学家出于追根问底、知其所然的好奇心,对眼前的一些现象,如日月星辰、刮风下雨等,感到诧异,然后一点点地推春桐汪进,提出关于宇宙起源和万物本源的哲学问题。
除了“诧异”以外,从事哲学活动还必须有“闲暇”。设想,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在为生计而奔波,哪还会时间扒仔去“诧异”?一个人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哪会有心情去探究近乎奢侈的哲学问题?在古希腊,哲学家多为贵族,他们不必为生计操劳,因此才能从事纯思辨活动。
亚里士多德正确地把“闲暇”作为哲学思辨的必要条件。古希腊拥有比任何其他民族都要发达的奴隶制,贵族享有充分的闲暇。但闲暇只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能够利用闲暇从事哲学思辨,这是希腊人的特殊之处。
很多爱好哲学的朋友经常问这样的问题:哲学到底有什么用?这个问题确实让人很难回答。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求知是人的本性,人们为求知而求知,为智慧而求智慧,而不是一心想在哲学思考以后得到另外的东西。海德格尔也说,如果非要追问哲学的用途,我宁愿说:哲学无用。
一个青年来找苏格拉底,说:“苏格拉底,我想跟你学哲学。”苏格拉底问他:“你究竟想学到什么?学了法律,可以掌握诉讼的技巧;学了木工,可以制作家具;学了商业,可以去赚钱。那么你学哲学,将来能做什么呢?”青年无法回答。
苏格拉底是想启发这位青年,哲学是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的。
还有一个故事,说一位哲学家与船夫正在船上进行一场对话。“你懂哲学吗?轮者”“不懂。”“那你至少失去一半的生命。”“你懂数学吗?”“不懂。”“那你失去了百分之八十的生命。”
突然,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哲学家和船夫都掉到了水里。
看着哲学家在水中胡乱挣扎,船夫问哲学家:“你会游泳吗?”“不……会……”“那你就失去了百分之百的生命。”
看来,哲学真的没什么用途,关键时刻连命都救不了,还不如去学习一项具有实际用途的技能。
但求知是人的本性,人类不会先衡量一门学问是否有用再去决定是否继续思考下去。同样,哲学也不会因为“有用”和“无用”而被人类有所取舍,实际上,你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哲学之中,人说到底就是“哲学的”存在。所以说,哲学永远不会消亡,因为人不能否定自己的本性。
2.芝诺: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
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芝诺是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是埃利亚派的代表人物,巴门尼德的学生和继承人。芝诺素有“悖论之父”之称,他有四个数学悖论一直传到今天。他曾经讲过一个“知识圆圈说”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一次,一位学生问芝诺:“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呢?”
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在这个哲学故事中,芝诺把知识比做圆圈,生动地揭示了有知与无知的辩证关系。
这个故事表明: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知识,接触和思考的问题越多,就越觉得有许多问题不明白,因而就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相反,一个人缺乏知识,发现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低,就越觉得自己知识充足。
其实,发现自己无知正是有知的表现,而骄傲自满则多半出自自己的无知。庄子不就说过吗,“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的海洋是浩瀚无际的,而人们已知的部分总是极为有限的。这正像圆圈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一样,知识越渊博,所接触的未知面就越广泛,疑问也就越多。反之,知识越贫乏,接触的未知面就越狭窄,疑问自然也越少。只有什么也不懂、不学无术的人,才不会感到自己的无知,这岂不是最大的无知?
3.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辩证法的奠基人,他像20世纪英国的温莎公爵一样本可继承希腊一个城邦的王位,他却对此毫无兴趣,因迷恋哲学而把王位让给兄弟。温莎公爵是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代表人物,其美人还是实用的,可是赫拉克利特迷恋的却是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
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源,整个世界,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永不停息燃烧着的火焰。由此,他得出了“万物皆流,无物常住”的结论。河水川流不息,当人们第二次原地踏入这条河时,碰到的水流已不是原来的水流了。
比如,你爬山的时候,通往山顶的路和下山的路也已不是同一条路了,因为万事万物大到宇宙小到原子都在瞬间即逝地变化着。这条路上肯定有树叶落下了或者地上的树叶改变了位置,泥土中间和表面蚯蚓、虫子、细菌正在穿梭,而泥土自身的一部分也在腐烂,一部分正在化为石头,只不过人类的肉眼无法明察罢了。
赫拉克利特还认为,人类的智慧仅在于说出真理,其余一切都是不足取的。这就是说,即使你的鼻孔能辨别出任何烟味,你也不会变得优秀。在他的眼里,智慧的人极少,多数人是坏的。他既不合群,又蔑视一切。
在他的晚年,隐退到一座废弃的庙宇。野旷人稀,不得不吃草根树皮。在得了水肿病后,下山回城里找医生,竟不同医生说话,只是用哑语手势,以致医生不懂何为。他一气之下独自躲进牛圈,用牛粪贴身,想用牛粪的热力逐出体内的水分,约公元前480年与前470年之间,这个高傲的苦行者最终还是复归于土。
赫拉克利特虽然走了,但他的学说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尤其是那句“人不能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的名言,我们更是记忆犹新。黑格尔评价赫拉克利特是辩证法的第一奠基人。黑格尔读到他时,动情地说:我在茫茫大海里航行,看见了新的陆地。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万物皆变,此河流已经不是彼河流了。不错,一切都在变化,很多事情根本无法回到过去,与其对着逝去的河流空自悲切,还不如珍惜现在,把握现在。
“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叔本华的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本质。
拥有的想放弃,没有的想拥有,也许这就是生活。但生活也同时告诉我们,有些东西可能失而复得,如健康、金钱、地位、朋友等,有些东西一旦失去,便不会再有,如青春、生命。
我们总以为生活在别处,其实,生活就在身边。岁月河水一般在我们的脚下缓缓流过,一去不返。两千多年前,孔夫子便曾在河川上感叹:逝者如斯。几乎在同一时代,赫拉克利特又说出了“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句格言。先哲们那悠远的声音至今仍在耳边回响,千万要记住: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珍惜值得你珍惜的一切。
4.马基雅弗利:政治无道德
马基雅弗利,意大利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外交家和历史学家。他是一位深受文艺复兴影响的法学思想家,他主张建立统一的意大利国家,摆脱外国侵略,结束教权与君权的长期争论,在他看来,君主国是最理想的。他的名著《君主论》就是在论述一个王国怎样才能保住,怎样会失掉,由此总结出君主的治国之道。马基雅弗利目的在于教劳伦佐建立巩固而强大的国家,统一意大利。写完后秘密呈送给小劳伦佐,并没想公诸于世。所以语言非常坦率,毫无掩饰。直到马基雅弗利死后五年,才被人公之于世。
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包括国际政治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争权夺利的斗争,与公正、仁慈等道义原则无涉。他说,政治的统治手段和措施应该同宗教、道德和社会影响完全区别开来,除非它们直接影响到政治决策。一项决策是否过于残忍、失信或不合法,在他看来是无足轻重的。马基雅弗利不仅将宗教与政治法律分开,而且将伦理道德与政治法律分开。
“政治真理要发展,就必须首先抛弃自己的两个伙伴──神学与伦理学”,因为“讲道德和搞政治不是一回事”。“所谓道德,不过就是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品质。道德和伦理的善,不过是实现物质成就或权力地位等世俗目标的手段……神学和伦理学都是政治的工具,而政治就是利用一切工具达到目的的实践的艺术。”
按照马基雅弗利的观点,“政治”成为“公共领域”的同义词,“道德”则被划归于“私人领域”,二者间形成了一种通过与对方的对立来反衬自己的“镜像”关系:一个人成为一个好的统治者意味着他必然被私人领域的标准定义为一个恶棍;而若将私人领域的行为准则运用于公共领域则不啻自取灭亡。他指出:运用力量和权术,不必受道德的束缚。
合乎道德时自然受人赞扬,但是,在政治上,无须问什么是正当,什么是不正当。只应问什么是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当合乎道德的事有害于国家利益和君主个人安全时,就不应去做。当不道德的事对国家和君主有利时,都应毫不犹豫地去干。不要有什么顾忌。“如果一个人完全遵守德行去行事,不久就会遭逢不幸,家破人亡”,马基雅弗利说,“做人君的如欲保持地位,必须知道怎样去行不义。”
马基雅弗利所说的“政治无道德”,其实主要在强调:政治应该和道德分开。如果把政治和道德比喻为游戏,两者的游戏规则是大不相同的,如果在政治领域遵循道德的规则,或者在道德领域奉行政治的规则,必然会遭到挫败。
马基雅弗利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站在我个人的立场和角度,我完全赞同。政治谋求的是一种权力,如果受到道德的羁绊,必定畏首畏尾,不敢放开手脚。正如在战场上打仗一样,讲究兵不厌诈,政治也是如此,如果遵循“做人要忠厚诚实”的道德原则,估计永远也打不了胜仗。我们难道不记得中国哲学史上的那位宋襄公吗?处处讲仁义,时时讲仁义,结果错过了战机,被敌人杀得大败。有人曾经评价宋襄公是“像猪一样蠢的军事家”。
历史上多少例子表明,那些抱有道德之心的政治家,到最后都是因为“妇人之仁”,小则害身,大则亡国。比如项羽,他因为讲求信义不愿在鸿门宴上借机杀死刘邦。在只需要捅穿一层纸的羞涩道义面前,年轻气盛的项羽偏要顾及信用、名誉,顾及周围人的看法和口舌。
尽管自己实力强大并且功劳最大,却因怀王之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这一条款而内心不安,处处束手束脚,在鸿门宴上被樊哙言明而失掉灭去刘邦的机会;在与刘邦的争斗上,他更是处处遭到刘邦舞起的道德大棒的折磨。即使到最后惨败之时,还是因为“不肯过江东”的道德面子而自刎,丧失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话说回来,如果把政治上的规则运用到道德领域,结果也是同样的糟糕。如果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还要搞阴谋、争利益就说不过去了。所以,马基雅弗利说得对:政治属于“公共领域”,道德属于“个人领域”。
5.爱因斯坦: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
爱因斯坦说,“自然界最不可理解的事情是,自然是可以被理解的”。他又说,“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看来,这位科学伟人的一生,是在科学和宗教两大思想体系中度过的。
无论如何,一种超然于智能生命的自然力,是可以被普遍感受到的。宗教把这种自然力的来源,归结于神;而科学,对此尚没有完美的回答。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会存在那些我们用科学根本无法解释的事情和现象。对于这些,我们除了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以外,还能做什么呢?
还是爱因斯坦说的,“我想知道上帝是如何创造这个世界的……我想知道的是他的思想。”正是对上帝的信念,才让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产生了探究宇宙奥秘的热情。“上帝不玩骰子,科学只能由那些彻头彻尾浸润了对真理和理解的追求的人们来创造。然而,这种感情的源泉却来自宗教的领域。对于一种可能性的坚信也属于这种领域;这种可能性就是,适用于存在世界的那些规律是理性的,即可以用理性来概括。我不能设想一个没有这种深刻信念的真正科学家。”
也正是这个原因,在西方,伟大的科学家同时又是虔诚的宗教徒。我可以列出一大串名单:牛顿、爱因斯坦、笛卡儿、罗素、莱布尼茨……
我们一直都在提倡科学精神,把科学程度的高低看做文明的标志,把科学看成是宗教的死敌。也许看了爱因斯坦的这句话,我们才真正知道科学和宗教在源头上还有这样千丝万缕的联系。翻开西方的科学史,有多少科学家把对宗教的殉道精神转换成了科学上的献身精神,阿基米得、哥白尼、布鲁诺……他们所留下的故事,不仅使人震撼,而且令人深思。
当罗马大军攻陷叙拉古城的时候,阿基米得正在沙地上演算着几何题。面对着敌人明晃晃的兵器,这位日神般的数学家镇定自若地提出了人生的最后一次请求:稍等一下,让我先解完这道题……。为了确立“日心说”这一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科学理论,哥白尼几乎耗尽了自己后半生的精力,在其生命的弥留之际终于使《天体运行论》一书公之于世……。而为了坚持这一科学结论,布鲁诺曾遭受开除教籍、流亡、监禁,直至被绑在火刑柱上烧死……。
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安徒生在其童话《光荣的荆棘路》中断言:“除非这个世界本身遭到毁灭,这个行列是永远没有穷尽的!”
科学与宗教都肇始于人类探索宇宙及自身的冲动,但随着科学取得愈来愈大的进展,在一些人的心中,它也成为了一种宗教似的信仰,但科学精神的实质是怀疑精神,它本身反对任何形式的崇拜,在科学面前,任何真理都是短暂的。
6.霍布斯:不带剑的契约不过是一纸空文
不带剑的契约不过是一纸空文,它毫无力量去保障一个人的安全——霍布斯
霍布斯(1588~1679)1588年4月5日生于威尔特郡一个牧师家庭。1608年牛津大学毕业。生活于政治、宗教激烈斗争的革命年代,他提倡绝对王权论,遭到国会反对,于1640年出亡法国。保王党人很赏识霍布斯的观点。王政复辟后,受宠并得年金。但在恢复天主教和排挤国教的宗教纷争中,他的《利维坦》被视为“无神论”异端而遭迫害。1666年国会查禁《利维坦》,并禁止他的政论著作在英国出版。
霍布斯受当时机械论的影响,试图将机械论引入社会分析,提出了社会—国家学说。他说,设想一下,没有国家和社会的人的“自然状态”会是什么样?第一,像一出生就被弃在荒野的孤儿,我们形单影只,只能自己管自己,处于“自保”状态。
与之伴随的是我们的无助、凄凉和存在的野兽带给我们的不安全恐惧;第二,为了自求生存,我们餐风宿露,四处漂泊,靠有限的野果饱腹,而此时恰巧碰到许多和我们同样要靠这野果活命的人,因为自然资源稀缺,我们不得不像几条丧家的狗,为块骨头加入战斗,咬得你死我活。因为没有人是刀枪不入的,在不断冲突的激烈竞争中,每个人都在随时会被伤害的不安全中朝不保夕。
人人为了自保而反对他人,带来了命运的不确定和心理的恐惧。有一天,一个钟表匠路过,对厮打的人群说道:“你们为什么不订个协议,将你们交给我,我会像钟摆一样让你们感到确定和安全,从此不用战争,不要为生命担心,而把你们有限的精力放在寻找食物和水源上。”大家对这个提议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订了契约。
有的把权力交到一个(钟表匠)君主手上,有的交到几个钟表匠(议会)那里。而且,为了保证钟表匠有实力防止人们随意毁约,并且赋予他/他们强大的武力。于是,社会的钟摆——国家就这样产生了。
为了解霍布斯,不能不先回顾一下英国内战史。17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尖锐。从1842年开始,克伦威尔领导的国会军队与国王的军队先后两次发生内战,并于1649年处决查理一世,正式宣布英国为“没有国王和上院”的共和国和自由邦(英格兰联邦)。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查理二世在保王党的支持下,重新回到伦敦登位,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英国内战结束。
正如法国大革命一样,英国内战带来的血腥动荡和无政府状态浇灭了革命开始前人们的热情。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使人们厌倦战争与死亡,政治上的保守主义适时而起,并且需要理论代言人的系统传达。霍布斯正当其人。他的政治保守主义引导英国走向了良性而有序的政治改革,为英国争取了一百年的安定和繁荣。
奇怪的是,霍布斯的绝对国家主义理论不仅为极权专制所用,更多地却是被自由主义者发扬光大,成为自由资本主义的先驱。回想一下他的理论:他把个人比做钟表的部件,通过发挥个人的作用达到社会和谐的功能;把个人作为社会契约的主体,并且保留个人追逐财富和名利的权力;主权者只是为保护个人的安全而存在,不能限制他们的其他自由,这些都预设了自由、自利、快乐和理性的人的成分。
而自由、自利、快乐、理性,正是亚当斯密和边沁等自由资本主义理论家坚持的人的特点。沿着个人自保,到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再到追求快乐和利润,霍布斯的理论超越了专制集权,清晰地指向了未来的自由资本主义。尽管至今人们对霍布斯是否是自由主义者争论不休,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思想演进出了自由主义的结论。
7.柏拉图:群众永远生活在无知的洞穴中
柏拉图在他的重要著作《理想国》里曾经有个非常重要的比喻——洞穴比喻。故事是这样讲的: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穴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
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他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它们做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又不做声。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做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
后来,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他现在就可以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后来又有人把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迸,以致什么也看不见。他就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的人,认为这人使他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带来了痛苦。
对这个被解救出来的囚徒而言,看到外面的阳光真不知道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他在一个黑暗(象征虚幻、不真实)的环境里呆的时间太长了,以至于错误地认为那些虚幻的东西才是真实的,而对外面的阳光(象征着真理)不适应,感到刺眼。在这里,柏拉图用洞穴里的囚徒来比喻群众,对他们来说,真理是刺眼的,只能永远生活在无知的洞穴里!而只有仰望天空中不变的理念的哲学家们才能够接近真理。
通过洞穴比喻,柏拉图想传达给我们的是这样的信息:我们所面对的只是现象,本质则是现象之外。如果要认识本质,必须“转向”——不是身体的转向,而是“灵魂的转向”,柏拉图的意思:我们不可能从现象中认识本质,要想认识本质(理念),必需灵魂的转向:从现象转向理念。因为在柏拉图看来,现象就是现象,现象不可能是本质的“载体”,纯洁的理念无论如何不可能存在于现象之中。
因此,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试图告诉我们的是: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只是现象,事实的真相在另一个世界;②要想认识事实的真相,必需灵魂的转向——从现象转向理念;③现象是感觉经验的对象,理念则是思想的对象。这些就构成了西方哲学很长时间的基本观念。
怀特海不无夸张地说,2000多年的西方哲学史,不过是给柏拉图做注脚。当然,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在20世纪西方哲学那里受到激烈的挑战,因为它代表的是传统哲学理性主义、本质主义的思路。其中海德格尔对柏拉图洞穴的分析很有意思。海德格尔在《柏拉图的真理学说》一文中全篇都在分析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柏拉图认为:现象=假象;本质=真相,在现象的背后!
海德格尔则要把柏拉图颠倒了的世界再颠倒过来,不过不是简单地颠倒。他认为:我们原本就生活在黑暗之中,为了寻找家园,我们点亮了蜡烛,追逐光明,但越来越执著于光明,忘了我们的家在黑暗之中。结果,我们在光明中迷失了自己,最终导致的是“比一千个太阳还亮”的科技文明。而海德格尔试图再来一次“转向”,他曾经引用老子的话:“知其白,守其黑”,而他的解释是:“有死的人应该将自身淹没在黑暗的源泉之中,以便在白天能够看星星。”白天看星星。那是我们的家。
8.波普尔: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
波普尔是20世纪著名的科技哲学家。他最著名的理论,在于对经典的观测——归纳法的批判,提出从实验中证伪的评判标准:区别“科学的”与“非科学的”。在政治上,他拥护民主和自由主义,并提出一系列社会批判法则,为“开放社会”奠定理论根基。
和休谟一样,波普尔对归纳法发出了质疑。休谟曾提出,我们见到太阳每天都会升起,但并不能确定太阳明天也会照样升起。假想并不能通过先例而在理性上得到证明。而波普尔的看法,则与他的“可错性”原则相结合。
他说,既然无法证明太阳明天会升起来,那么我们只能假设一条理论,认为太阳会升起。如果太阳第二天没有升起,那么这条理论就是错误的。然而,直到太阳不升起的那一天之前,这条理论仍不能被证伪(证明是假的)。波普尔由此推出科学理论的划分标准:若某理论可被证伪,这理论即是科学的。
因此,只需要一只黑天鹅就足以推翻“凡天鹅都是白的”这一结论。新的科学结论取代了旧结论之后,能够解释更多的现象。于是,波普尔从归纳法的不可靠性,得出了科学的可贵性:科学知识不等于真理,科学知识只是猜想。
科学的特点就是它可以被证伪,科学正是因为能够被不断证伪而不断发展。反之,那些不着边际的形而上学空话和伪科学,尽管可能永远也无法驳倒,却也永远没有任何用处。惟有科学能够通过不断证伪而步步逼近真理,而科学家真正的使命也就在于努力去证伪自己的理论,而不是设法最终证实它,因为真理只能不断逼近,而不能最终达到。
“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可贵”,这是德国启蒙思想家、文艺理论家莱辛的一句哲学名言。爱因斯坦非常喜欢这句话,并奉为座右铭。
仔细揣摩,这句话何尝不是在说人生如旅,人在旅途中,有盼有喜有惧有悲、有恨有爱有厌有思方为充实之行,而标的本身却只是一个观念终极而已?正如普朗克所说:“科学研究往往符合这样一个真理,目标高远一些,甚至往往难以达到。但研究过程中却能成功衍生出众多意想不到的真理。”不错,目的地虽然重要,但寻找的过程更加迷人。倾心于过程,倾心于不被未来的命运所烦恼的寻找过程,人生的意义才会更加完满。
记住,不被占有欲所主宰,寻找才是自由的。世界的末日属于惴惴地等待着末日的心灵。请你不要等待,永远像昨天一样,只管坦然地寻找着,我相信世界总在进步,人类总是一天比一天离兽类更远。你决不能让命运拖着走,更不能当命运的奴仆。
9.孔德:知识是为了预见,预见是为了权力
奥古斯特—孔德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的创始人,实证主义哲学家。他批判神学和形而上学,强调知识产生于感官体验,来源于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他认为,人所知的只是经验现象,或事实之间的不变的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科学就是要寻求这些关系,用最简化的方式把它们表示出来,从而产生各种规律。
孔德认为,人类的精神发展历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神学—虚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追求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终极原因,并把这些原因归结为超自然的主体;第二阶段是形而上学—抽象阶段,在这一阶段,神学世界观被形而上学世界观取代,人们以抽象的“实体”概念来解释各种具体现象;第三阶段是科学—实证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认识到人类精神的局限性和有限性,不再追求玄学的思维方式,立足于发现现象的实际关系和规律。
人类历史经历了从迷信或玄学到科学的过程,到了第三阶段社会由科学家管理时,人们进入了现实的阶段。科学本身是关于描述、推论和控制的:科学家从观察到的一些事件着手,通过描述,精确地推断出自然规律的规则,一旦那些规则被掌握,便可以反过来推测这些事件。最后,当目标为描述和推断所操纵时,科学规则便对自然的可能性做出了控制。所以,真正的科学家应该把可以观察到的事件作为参考实体,而对那些无法观察到的事件避免做出为什么发生的解释。

镜像理论对电影的解读「镜像追问镜像式影片的哲学沉思」

盗火者译丛怎么样

盗火者译丛很不错!收纳了方方面面的学界巨著!可以说是揽括万千、包揽万象!非常值得一读;而且比起第一推动丛书,它更加深奥,虽然我也是一知半解,但是其中的星言片语也让人受益匪浅。其中有下列几部:

1.《囚徒的困境(冯·诺伊曼博弈论和原子弹之谜) 》作者:(美)庞德斯通著,吴鹤龄译
本书用简明易懂的方式阐明了博弈论,是一部真正具有独创性的作品,体现在它以丰富的史料,开阔的视野和合乎逻辑的分析,以生动和直率的方式向读者讲述了冷战的历史,核时代的策略游戏和冯·诺伊曼的生平。揭露了战后令人毛骨悚然的一些政府间的尔虞我诈,是一本关于博弈论及其在冷战和核军备竞赛中的作用的出色的社会历史教科书。
本书的视角十分广阔。作者围绕冯·诺伊曼的生平和博弈论这两条主线,实际上向读者展现了二战以后、冷战初期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矛盾和冲突,并试图分析其根源。这部书让我们比较详细地了解了美国以至整个西方在战后围绕要不要发展原子武器,围绕关于“先发制人的战争”所展开的大辩论,比较详细地了解了20世纪60年代初震动全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的经过和内幕。

2.《先天后天(基因经验及什么使我们成为人)》作者:(英)里德利著,陈虎平,严成芬译
本书详细记录了我们对基因的理解中所发生的一场新的革命。里德利描述先天力量的信徒与后天力量的信徒,为解释人类这种悖论式的造物如何能够既有自由意志同时又受本能与文化的推动而发生的百年之争。

3.《创造力手册》作者:(美)斯滕博格著,施建农等译《创造力手册》分为六个部分,涉及创造力及其研究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包括个案分析、历史测量、心理测量,还包括实验法等。还深入浅出地将关于人类创造力研究的高度复杂的思考和技术方法呈现出来,更有实验和方法学的见解,可以使人很好地了解创造力研究的观点、方法和主要的研究成果。

4.《动物有意识吗?》作者:(德)阿尔茨特,(德)比尔梅林著,马怀琪,陈琦译
如果儿子撒谎,如果猫儿有思想,如果大象痛苦忧伤。动物能够思考吗?它们有情感吗?它们对自己是否有所了解?也就是说,它们有没有某程度的自我意识?许多科学家为此争论不休。福尔克·阿尔茨特和伊曼努尔·比尔梅林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讲述了许多简直令人骓以置信的动物行为,并根据来自生物学、动物学以及行为研究的最新认识对其进行了审视。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样证实了两位作者多年以来的实践经验;动物在许多方面的行为,如果不从情感和思维能力的角度考虑,是无法做出合理解释的。
根据这一认识得出的紧迫结论就是:我们必须彻底隐腊培反思我们对待动物的态度并建立一种人与动物的崭新关系。

5.《火星的故事》灶唯作者:(英)摩尔著,宋宇莹,刘茜译
火星--离太阳第四远的岩态行星,直径4217英里,质量是地球的十分之一,有两个微小的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是人类在宇宙空间的下一个定居地。第一次在火星登陆的探测器是1976年7月的“海盗1号”,这次探测得到了火星地表的高质量图片,开启了一个对火星探索改天换地空前高涨的时代。最近,火星“探路者号”于1997年7月登陆火星局段,成功地释放了其携带的火星车“漫游者号”,对进行火星的探索工作。“火星全球测量者号”在接下来的9月份抵达了火星轨道,开始为期两年的对火星全球测量和绘制地图的行动。未来的探测行动还将陆续展开,人类将在20年之内踏足火星。然而,人类究竟要去寻找什么呢?
帕特里克·摩尔,在恒星与行星的领域是为大众所熟知的专家,向我们展示了火星的整个故事,从早期的神话在正在进行的探索。本书讲述的是火星的真实面目: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它的结构、表面、山脉、火山、撞击坑、极冠、大气和天气。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关于火星的一切都以细致、迷人,绘声绘色的文字大本书中表现出来。帕特里克·摩尔以他独特的充满激情的风格,着力讲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科学探索故事。旧理论和新理论都得到了展示,并在上下文中找到了合适的位置。火星生命的可能性,无论生命是存在于过去或是现在,正在最新的证据下得到谨慎的揭示。展望火星探索的前景,帕特里克·摩尔指出,尽管经过许多世纪的天文学研究和思索,我们对火星的了解仍还只是刚刚开始。
6.《月球的故事》作者:(英)摩尔著,马星垣,傅德譧译
月球——地球在太空中最亲近的领导和最忠实的伴侣,即使是在今天对于人类来说它依然充满了神秘色彩。跟随本书作者帕特里克·摩尔,你可以将这些谜团层层解开。
在本书中,摩尔用清晰而意兴盎然的笔调介绍了月球的起源、特征、大气、结构、日食和月食现象、各种月球访客以及月球与地球的关系,同时还介绍了关于月球的古老神话和历史上的各种研究和推测。
30多年前美人国的成功登月在人类认识月球的漫漫长途中跨出了革命性的一步,关于月球的诞生和成长以及它与地球和太阳系其他星球之间不可完全预知的关系令人迷醉而神往。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学家兼作家帕特里克·摩尔在这部著作中充满洞见和幽默,再加上他提供的各种月面图和解说,将使你轻松接近月球的秘密。
人类关于月球的探究从未停止,目前的讨论热点主要包括月质学方面的最新理论,以及人类未来登陆火星和其他星球作长途旅行时如何将月球作为一个最佳的中转站。

7.《意识的解释》作者:(美)丹尼特著,苏德超,李涤非,陈虎平译
《意识的解释》是丹尼特最重要、影响最大著作之一,也是心智哲学甚至当代哲学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意识的解释》全方位地探索意识现象。在这本里程碑式的著作中,丹尼尔丹尼特反驳传统的、常识的意识理论,提出一个全新的模型,广泛吸收来自神经科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信息。
《意识的解释》全方位地探索意识现象。在这本里程碑式的著作中,丹尼尔丹尼特反驳传统的、常识的意识理论,提出一个全新的模型,广泛吸收来自神经科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信息。我们当前关于有意识生命物(人类、动物,甚至机器人)的各种理论,都会因为此书揭示的全新视角而发生根本转变。

8.《圆的历史:数学推理与物理宇宙》作者:(美)泽布罗夫斯基著,李大强译
圆的概念可以用数学方式描述,可以用物理方式展现,也可以用技术方式应用。圆最初是一个完美的抽象概念,人类利用这个概念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然而,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不存在真正的圆。彩虹是模糊的,汽车轮胎在底部是扁平的,即使最精密的滚珠轴承事实上也是不规则的。为什么关于圆的研究对于我们当前关于物理宇宙的知识产生了如此重大的影响,这正是泽布罗夫斯基要探讨的问题。从古代数学家到20世纪的时空理论,圆的数学为众多研究者指明了探索自然奥妙的方向,例如,开普勒对地球的圆形轨道提出挑战,并在1609年掀起科学革命:阿拉伯和欧洲的建筑师对罗马的半圆形拱顶提出挑战,并导致宗教建筑的黄金时代。
数学计算以概念为基础,而这些概念是如何与现实联系起来的?这是贯穿全书的问题。本书以小说的风格生动地描述了有关圆的技术、文化、历史和科学,并辅之以简单用了的数学推理和精巧的插图。

9.《右手.左手:大脑.身体.原子和文化中不对称性的起源》作者:(英)麦克马纳斯著
《右手,左手:大脑、身体、原子和文化中不对称性的起源》编辑推荐:为什么大多数人是右撇子?为什么心脏位于身体的左侧?为什么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国家或地区靠左边驾驶,而其余的三分之二靠右边驾驶?为什么欧洲人写字是从左到右,而阿拉伯人是从右到左?为什么时针要顺时针旋转?为什么男性的睾丸是不对称的?为什么镜像是左右反演,而不是上下反演的?为什么提线木偶都是左撇子?《右手,左手》选取了从伦布朗的画作和列奥纳多的素描到中世纪肖像画法的起源,从医学史到现代认知科学、分子生物学和粒子物理学,以及体育运动的广泛资料,来解释渗透于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的左右符号体系的方方面面。最后,作者得出的结论是:宇宙、人体以及我们的社会和文化处处都充斥着左和右之间的差别,而这些差别中的许多都有着单一而终极的原因,这一原因可以回溯到非常非常久远以前空间深处的一种基础的不对称。

10.《宇宙逍遥》作者:(美)惠勒著,田松,南宫梅芳译
《宇宙逍遥》是著名物理学家、“黑洞”的命名者惠勒的新作,其中既有作者对实在论等哲学问题的独特思考,也有对爱因斯坦、玻尔等科学巨人的回忆,值得对科学哲学、科学史感兴趣的读者关注。
本书共六部分,包括:科学的微笑、热忱与士气、玻尔与爱因斯坦、追忆伟人、半生此生、超越黑洞。

11.《拿破仑的纽扣:改变历史的16个化学故事》作者:(加)拉古德,(美)布勒森著,程来飞,吴莉译
天和地被创造,大海波浪拍岸,鱼儿戏水,鸟儿欢唱,大地上动物成群,但没有一个具有灵魂的、能够主宰世界的高级生物。这时普罗米修斯降生了……他赋予万物以智慧,次来人间照亮人间……
《拿破仑的纽扣》讲述了16个影响历史发展的化学故事,故事的主角都是在人类历史中举足轻重的化学分子。它们不但驱动了人类早期的探险活动,而且促成了近代许多伟大的发明,更是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相伴。

12.《智慧智力创造力》作者:(美)斯滕博格著,王利群译
本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滕博格教授近期的力作。在书中,斯滕博格教授对人类的智慧、智力和创造力的研究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批判性回顾与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指出:了解个体智力上存在的不足并研究如何去弥补这些缺陷与发扬个体的优势同样重要。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人类智力的理论构架,并分别阐述了智慧、智力、创造力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较之以前的智力研究而言,斯滕博格的研究更独特、更全面。

13.《自然规律中蕴蓄的统一性》作者:(英)约翰·C·泰勒著,暴永宁译
物理学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于越来越广阔的领域里,成功地解释了越来越多的现象,而根据的却是越来越少的基本原理,这本文理清晰、选材广泛的著作,阐述了这种结果是如何通过对自然界中“蕴蓄的统一性”的意外发现而不断实现的。作者以熟练的笔致,带领读者沿着胜径走向物理学的核心——在人类所寓身的繁复宇宙中,探求并发现将知识统一到一起并实现简化的优美定律。

14.《推理的迷宫:悖论、谜题,及知识的脆弱性》作者: (美)威廉·庞德斯通著,李大强译
本书搜集了经典的思想实验和哲学沉思,这些问题触及逻辑推理和语言的终极界限。作者庞德斯通向读者证明,它们不是脑筋急转弯那么简单,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涉及密码学、决策论、亚原子物理和计算机编程等领域。

15.《基因组:人中自传23章》作者:(美)马特·里德利著,刘菁译
顾名思义,基因组就是遗传学的一个名词:单倍体细胞核、细胞器或病毒粒子所包含的全部DNA分子或RNA分子。

16.《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作者:(美)爱德华·O·威尔逊著,毛盛贤/孙港波/刘晓军/刘耳译
当1975年这部经典之作首次出版时,它创立了一个新学科,并触发了一轮围绕先天和后天古老议题甚嚣尘上的争论。尽管得到了国际动物行为学学会官员和同仁的赞誉,但更广为人知的是,《社会生物学》这本历史上有关动物行为最为重要的著作却成为当时学多社会科学家和其他学者猛烈抨击的对象,他们强烈反对人的社会行为,即人的天性,具有生物学的基础。这种争论自本书出版以来激荡不已。

17.《孟德尔妖》作者:(英)马克·里德利著,何朝阳译
《孟德尔妖》(基因的公正与生命的复杂)旨在探索生命的一些深奥而普遍的特征,其中的一些特征,比如性,是迄今众所周知的难题。还有同样深奥的其他难题,比如决定基因遗传的生殖细胞的分裂:减数分裂,都提出了一些深刻的但人类知之甚少的问题。减数分裂是具有决定性的细胞分裂,每个基因在此过程中只有50%的存活到最后的机会。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