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片高分「这部84分科幻片太治愈」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571更新:2023-03-18 02:59:47

出生于50年代的汤姆·汉克斯,在如今的大银幕上,依然在不断贡献着精湛的演技,用一部部口碑之作,巩固其“美国国宝级演员”的位置。

《菲利普船长》《间谍之桥》《萨利机长》《华盛顿邮报》,一直到最新的科幻片《芬奇》,单是最近这十年的作品,就足以让我们对这位常青树报以钦佩之情。

尤其是在《芬奇》中,他凭一己之力,让115分钟的故事兴味盎然,更使得一众豆瓣网友倾心打出8.4的高分。不管是在今年的科幻片领域,还是在整个院线电影中,《芬奇》都值得我们静下心来,好好享受一番。

01

从故事的大背景上来看,《芬奇》可以说是一部灾难片。

在不远的未来,由于太阳耀斑大爆发,导致臭氧层变得千疮百孔,无法阻挡来自太阳的紫外线和高温。于是,植物急剧缩减,直至消失殆尽,土地也随之沙漠化,人类遭遇灭顶之灾。

由汤姆·汉克斯饰演的芬奇,便是这个末日下的一名幸存者。在灾难发生之前,芬奇在一家科技公司上班,专门研究机器人。得益于科学常识和技术,芬奇逃过一劫。

于是,靠着防高温及紫外线的装备,以及公司里的风力发电设备,芬奇白天穿梭于城市中的荒芜建筑,夜晚潜伏在安全的大本营里,于末日中艰难为生。

他对于生活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条黄色小狗身上。由于自己身患重疾,即将死去,所以,芬奇将维生之外的时间都用来制造一台机器人,希望自己离世之后,机器人可以一直照顾小狗,保它周全。

芬奇的担忧不无道理。在这个末世中,动物除了无法在太阳底下活动外,还得面临其他幸存者的威胁。此外,不定期的剧烈沙尘暴、龙卷风,更是可以轻松要人性命。

机器人研制成功的当晚,芬奇便接收到了一条超级风暴的天气预报,据数据分析,一旦风暴来临,即使是庇护芬奇许久的工厂,也无法抵御。

于是,芬奇带着他那条宠爱有加的小狗、一台智能机器人,以及一辆运载车机器人,走上了前往旧金山金门大桥的路途。

如果你对《芬奇》的预期,是诺兰的《星际穿越》,亦或者是《疯狂的麦克斯》,那么注定会败兴而归;但如果你想要在一部科幻电影里,得到情绪上的治愈,《芬奇》绝对合适。

准确来说,《芬奇》虽然是一部有着科幻设定的未来电影,但是它更多关注的是个体的孤独。从这一点上来说,它更像是斯派克·琼斯的《她》,或者是邓肯·琼斯的《月球》,借科幻电影的外壳,讲述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心理变化。

所以,你在《芬奇》里找不到高能燃爆的动作场面,也不会看到强烈戏剧冲突的故事线索。它和常规的科幻类型片背道而驰,更像是一曲充满治愈味道的科幻小诗,在舒缓的游吟过程中,传递出哀而不伤的情绪。

02

除了“科幻电影”这一标签外,我更愿以“孤岛求生电影”的亚类型来称呼它。经常观看好莱坞电影的影迷,应该对这类电影并不陌生。

在它们的主体故事中,一般都只有一位主角,在一个失去现代社会秩序的极端环境中孤独求生。主角们大多靠拾荒、种植和采摘等手段艰难为生,稍微不慎,就可能因为某个因素的改变,遭遇死亡的威胁。

颇为有趣的是,这类影片的主角,一般都会寻找一个精神寄托物,或是动物,或是借助物体臆想出的某个人类投影,用来排遣内心的孤独之感。

威尔·史密斯主演的《我是传奇》、马特·达蒙主演的《火星救援》,以及同样是由汤姆·汉克斯主演的《荒岛余生》等,都可以归为此类。

只不过,稍有区别的是,在这三者中,一个是在丧尸横行的后启示录世界里带着狗求生;一个是在火星上靠种土豆坚持数年、等待救援;一个是在太平洋孤岛上野蛮生长,创造生机。

《芬奇》同样如此,片中的世界虽然并不止男主角芬奇一个人,但芬奇对于外界有无限的恐惧。所以,芬奇宁愿将生命的意义寄托在一条狗身上,以狗的生命的延续,换来内心深处的安宁。

但和上述这些“孤岛求生电影”相比,《芬奇》显然另有“话”说。智能机器人杰夫、小狗古德耶尔以及芬奇构成了三对“父子关系”,他们之间情感栈桥的搭建,以及由此生发出的意味,其实才是电影的重中之重。

具体来说,芬奇和小狗之间的“父子关系”,源自于芬奇极端孤独的情绪,以及他内心的无限愧疚。前一种情绪,其实和《荒岛余生》里,查克与“排球人”威尔森的情感并无二致;后一种情绪,则是因为芬奇在当年因为怯懦,致使一对母女丧命在枪口之下,所以他想用抚养小狗的方式,进行赎罪。

而芬奇和杰夫之间的“父子关系”,明显带有人类父子关系的痕迹。比如芬奇在教育杰夫如何求生、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时表现的不耐烦,以及在最后看到杰夫迅速成长时,表现出的欣慰。

至于杰夫和小狗之间的“父子关系”,则是一种全新的情感链接。它们之间既没有造物主与被创造者之间的控制关系,也没有人类囿于自身负面情绪产生的一厢情愿。但在它们之间,我们又看到了人性中明亮而温馨的一面,它们因为爱守护在一起,也因为信任不离不弃。

这三种没有任何血缘,但胜过血缘的“父子关系”,让影片所传递的情绪一步步递进,从孤独无望,到守护相伴,最后到相互理解,成全对方。

令人颇感奇妙的是,这部诞生于新冠疫情之前的电影,其中的科幻设定、人性塑造和后疫情时代的诸多特征竟然非常类似。

谈到后疫情时代的“病症”,在我看来,最明显的一点便是“自由”的部分失去,或者说不可预测的“限制”。人们不再拥有想去哪儿就能去哪儿的自由,同样的,当某处疫情爆发后,此处的人们不得不受到限制,无法前往他处。

加之,已经长达两年的疫情笼罩,以及未来仍将持续的疫情状态,让身处当下的我们,在观看《芬奇》时总能感受到别样的滋味。

白昼下人类或动物无法生存的设定,便和疫情爆发区人员不可逗留类似;芬奇对于外界神经过敏的防范,让人不禁想到某些人对于新冠感染者的恐惧,以及大众对于外界的过分恐慌。

当全球性的危机一旦爆发,不管是病毒还是其他灾难,最先且最易病变的永远都是人心。

这一点成为《芬奇》中,男主角近乎疯狂地躲避的心理动因。那段因为杰夫的冒失之举,导致芬奇慌张地开车逃离,甚至将房车上的太阳能帆板撞坏的桥段,足以令人深思。即使那辆未知的黑色轿车只是停在桥梁上,我们依然和芬奇一样,对此深感恐惧。

好在《芬奇》并不打算让未来显得过于灰暗,影片最后,杰夫带着小狗来到芬奇心心念念的金门大桥。一个是机器人,一个是狗,人类看似并不在场,但由人类缔造并延续下来的美好秉性,在这一狗一机器的组合中漫步前行。

希望在哪儿呢?其实它们就是希望本身。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