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版本的刘三姐「六十年代最炫民族风电影刘三姐幕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149更新:2023-03-18 03:51:26

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湾又多……

在电影《刘三姐》中,这美妙、悠扬、动听的歌声,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不仅在华夏大地的各族群众人人会唱,个个爱唱,就连全球五大洲的外国友人也都会哼唱。她的故事被搬上银幕,还要从一场大型比赛开始说起。

刘三姐应运而生

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掀起向国庆10周年献礼热潮。

当时反响最强烈的就是柳州市改编的《刘三姐》,这个消息引起了中央歌舞剧院著名词作家、编剧乔羽的注意。于是他就邀请自己的好友,导演苏里一起前往观看。

导演苏里

当时恰逢广西自治区在南宁举办文艺汇演,师公戏、采茶戏、苗戏、侗戏、文场戏,各种不同的版本《刘三姐》的表演形式让观众大呼过瘾。乔羽就和苏里商量,能不能将其改编成一部电影或者故事片呢?

最后,经广西自治区领导研究决定,邀请乔羽出任编剧,苏里担任导演,要求在广西拍摄外景,尽量启用广西本土演员,务必要把美丽神奇的广西山水作为故事背景。

于是,乔羽开始执笔创作剧本,历时12天创作出了剧本。当时正值红色年代,所有剧本的创作都要“三结合”。古老传说中的刘三姐最后嫁给了白鹤秀才的戏码一定不能上演,刘三姐成仙的传说也绝对要舍弃。

所以在这部电影中,爱情不再是无产阶级青年男女主主要追求,一定要上升到“欢乐斗地主”的政治高度。

乔羽将民间传说进行了大量的删改和提炼,最后写出一个名为《刘三妹》的文学剧本。据说,当年乔羽在楼上卧室每写好一章剧本,就由苏里写好一章分镜头,逐章逐句把分镜头剧本做到尽善尽美。为了将歌曲的审美提升高度,乔羽又邀请了好友,国内顶级音乐家雷振邦为电影编曲。

剧本经过广西自治区审查后,认为片名应改回《刘三姐》,并在阳朔、桂林进行外景拍摄。

三个刘三姐

在广西大汇演中,有三位刘三姐脱颖而出。她们分别是广西彩调剧团的傅锦华,广西桂剧团的尹菱,以及广西话剧团的、黄小曼。

其中,刘三姐的最佳人选傅锦华。在前期拍摄了样片之后,送至自治区党委审看时,有领导提出她唱歌时口型太大不好看,形象令人不太满意,要求换人。

傅锦华

当时,有人推荐过云南歌舞团的杨丽坤,可是苏里导演始终未同意,他坚持要启用广西本土演员。踌躇之时,苏里想到另外一个人,她就是桂林市的“刘三姐”黄婉秋。

黄婉秋在原定在电影中饰演舟妹,而且这个角色已经顺利通过了。黄婉秋的舞台表现无拘无束,落落大方,还带着山里姑娘的野性美。于是,苏里就为她安排了一场骂地主的戏。

黄婉秋怒不可遏地唱道:

多谢了,

多谢你这好心人。

谢你拦路刀一把,

谢你捆人绳一根。

一阵冷嘲热讽、嬉笑怒骂,表演出了“歌仙”的铮铮硬骨。苏里当场夸奖道:“好一个高山上的红辣椒!好一个活脱脱的刘三姐!”

《刘三姐》的表演形象虽然符合要求,但唱功不能尽善尽美。于是苏里导演安排傅锦华为刘三姐配唱,苗族出身的傅锦华声音甜美,婉转中带着野性,她那动人的歌声征服了广大(观)听众。电影《刘三姐》的巨大成功,傅锦华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无私奉献。

为了让刘三姐的形象更加完美,苏里导演特别邀请了我国长影翻译片配音演员张桂兰为刘三姐配置对白。

对此,人们幽默地说电影里有三位刘三姐,分别是“表演的”、“演唱的”、“道白的”。正是三位演员的共同努力,刘三姐才成为了我们心目中永远的经典记忆。

电影《刘三姐》于1960年春季拍摄,1961年拍摄完成,并且在全国公映,继而发行至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在全球劲吹“最炫民族风”。

山对山来爱对爱

用抖音拆解电影的话术来拆解《刘三姐》就会出现这样的桥段:

这是来自贫困地区的“刘小美”与“牛大壮”舌战三位985大学生,躲过房地产大亨“莫老板”各种暗算,最后双双逃逸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架构,明显不符合正常人的生活逻辑。

然而,正是歌曲的特殊形式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完全忽略掉这些不合理。

在电影《刘三姐》中,最经典的桥段莫过于对歌环节。山歌属于劳动人民,它与劳动场景完美地契合,乘船打鱼、砍柴采茶、织布织网……伴随着歌声,这些辛苦的劳作变得快乐。

因此,它成为穷人珍爱的精神财富——“世上千般咱无份,只有山歌属穷人”;是劳动者之间可相互致敬的精神礼物——“我今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

山歌还成了劳动者之间的通行密语和接头暗号。刘三姐第一次见到渔夫老汉时,开始还心存戒备,但一听老汉说也有几句山歌要唱,立即解除了戒心登上渔船,并任由自己的小竹筷飘走。

山歌的传统功能,具备人们劳动、求爱过程中的娱乐功能,在电影中被大大弱化,更多时候变为“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旧传说中,刘三姐歌声绕梁,令人痴迷;影片中则是“三姐开口似洪钟,山歌刀还利,比钢还强”。劳动人民的山歌充满着对地主的讽刺、揭露与控诉,“穷人血汗他喝尽,他是人间强盗头”。

传说中,刘三姐所具有的山歌演唱“超能力”,在影片中变成了劳动人民集体拥有的智慧,团结在刘三姐周围的人们个个能唱会唱,唱的响亮。

地主阶层及依附于在他身边的文人显然不具备“唱山歌”这种超能力。就连地主身边的丫环都能猜出的谜语,饱读诗书的秀才们却驴唇不对马嘴。

三大才子代表着奸诈、猥琐、油腻,他们的歌唱生涩、声调单一,对答迟钝,明显对劳动和生活常识缺乏基本了解。

片中甚至不惜极力矮化酸腐文人,用了大段劳动群众与酸腐文人的对歌来展示山歌的独创性。刘三姐们对这些沾染了文人记载的歌书根本不屑一顾。

无产阶级文化只能存在于劳动者的心中,山歌的密码是一切被统治者操纵的文字所无法记载和破译的。

在50年代的戏曲版本中,地主恶霸最终由天降雷暴或是刘三姐化身成大山石而被战胜的,电影中则是山歌成为斗倒恶霸的新“神迹”。

在地主采用武力手段劫持了刘三姐之后,刘三姐和阿牛使用山歌互通信息,乡亲们则利用山歌在山水间神出鬼没,俨然是敌后武工队的化身。地主和狗腿子们对此疲于应付,最后只能狼狈认输。

在当时的环境中,劳动者刘三姐没有借助“神仙皇帝”,而是运用山歌这种“阶级武器”战胜对手,完全符合那个时代的审美要求。

尽管乔羽老爷子尽力规避各种风险,却也难逃“有心人”的暗算。浩劫时期,《刘三姐》蒙尘遭难,被批判为大毒草。理由无外乎,电影《刘三姐》为什么没有团结无产阶级跟地主阶层斗争到底,戏剧《刘三姐》鼓吹成仙,就成了“封建残余”。

于是从电影、戏曲、演出、创作,所有跟刘三姐有关的活动全部叫停。

戏剧、电影《刘三姐》相关的主创人员、主要演员都遭到摧残。

“刘三姐”文艺活动由高峰一下跌至谷地,由“新的人民文艺”变成“文艺毒瘤”。

直到浩劫结束,“刘三姐”文艺作品在大陆得以重排、重演、重印、重映。街头巷尾再次飘荡着电影中优美的插曲,让人感到十分熟悉。如今,我们几乎很难在国产电影中再找到一个像“刘三姐”这样的文本。不管是存在于真实的历史事件中还是大国想象的历史话语构建中,伴随着各种意义的累加,《刘三姐》都逐渐成为一个被经典化的中国故事,而刘三姐也成为了一代华人的共同偶像。

1960年版本的刘三姐「六十年代最炫民族风电影刘三姐幕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电影《刘三姐》故事,主角背后另有什么高人?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马季曾有一个很好玩的相声《打电话》,这段相声短小精悍又非常有趣,讽刺辛辣又很接地气。

有意思的是,有一种说法是,马季写这段相声其实是为了打广告,当然是自发自愿的,其广而告之的“广告主”则是歌剧《刘三姐》。

为什么是歌剧而不是那部我们熟悉的电影呢,因为马季在相声里唱了一段《山歌好比春江水》,而事实上歌剧《刘三姐》和电影《刘三姐》之间还存在着很多恩恩怨怨的故事。

一、电影《刘三姐》拍摄背景,导演一开始是拒绝的

刘三姐,是广泛流传于我国两广一带的“歌仙”,其原型最早可以上溯到唐中宗时期,而在民间她有很多名字,流传最广的是刘三妹,其他还有刘三姑、刘三妈和刘三太等名号,刘三姐是解放后重新定的名字。

1959年广西省为了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刘三姐”,搞了一次全自治区的文艺汇演,各地专业和业余团队来了上百位“刘三姐”一展歌喉,这让此时正在广西采风的乔羽非常兴奋。

当时电影《五朵金花》正火,片中对歌的桥段非常受欢迎,因此乔羽也想把《刘三姐》搬上银幕,他的想法和广西自治区以及长春电影制片厂很快达成共识,著名导演苏里接受邀请到广西和乔羽面谈。

没想到,苏里看了一场歌舞剧《刘三姐》后大失所望,他认为这剧的剧情太老套,拍成电影只怕不行,但乔羽说服了他:拍电影也不用非得按照歌舞剧的剧情走,咱们可以自己重新编剧。

这样,乔羽负责写剧本,苏里负责分镜头,两个人一个楼上一个楼下合作了12天将剧本写出来,并且迅速通过了审查准备开拍。

电影剧本比起歌舞剧《刘三姐》来要稍微简单一些,而且没有特别正式的结局,按照乔羽原来的想法这部电影能拍两个半小时多,但写到大榕树下抛绣球之后他觉得这就够了,可以结尾了。他的想法也得到了苏里的赞同。

二、主演难定,一波三折

电影《刘三姐》的主演最容易定也最难定,容易是因为当时由于广西文艺汇演冒出来上百个刘三姐可以选择,但是想找出一位各方面都适合电影的主演又特别难。

对于刘三姐的人选,广西方面强调必须是广西籍的演员,其他都好说。由此长影厂确定了三个人选,分别是广西彩调剧团的傅锦华,广西桂剧团的尹羲和广西话剧团的黄小曼。

三位演员之中,傅锦华已经进京演过歌舞剧《刘三姐》因此被广泛看好,长影厂首先为她拍了一部分样片。

注意,在拍的这部分《刘三姐》的样片中,在傅锦华身边饰演舟妹的演员叫黄婉秋,当时只有十七岁的她是导演苏里一眼看中挑来演活泼灵动的舟妹的。

傅锦华的样片在送审之后遇到了麻烦,有些意见认为她不够漂亮,另外长相也没有广西特色,建议换人,但同时其他几位候选人也没得到大家的认可。

刘三姐一角虚悬起来,有人曾推荐《五朵金花》主演杨丽坤,但广西方面坚持要用本地人,这时正担任艺术管理局局长的田汉向苏里推荐了备选“舟妹”的黄婉秋,他认为黄婉秋外貌靓丽朴实,关键是她有一双水灵灵又悔世有神的眼睛。

于是,十七岁的黄婉秋成为最终的黑马出演了刘三姐,但是她的台词功底比较弱,唱功也不是最好,导演苏里找来著名配音演员张桂兰为她配台词,由唱功最好的傅锦华为她配大部分唱,还有一小部分唱则由蔡秀英配。

于是,早在杨沛宜为林妙可配唱之前半个世纪,类似的事情就已经有了。

傅锦华的唱功在当时得到了该片作曲家雷振邦的高度认可,他认为只有傅锦华才能唱出那种原始的“野味儿”。

对于上级这样的安排,黄婉秋表示当时自己很忐忑,但苏里告诉她一切不用液隐管,听导演的。傅锦华虽然心有遗憾,但她说当时能为家乡的电影配唱她已经很满足了,而且黄婉秋的表演确实非常精彩,很多眼神戏都是极为难得的。

改开之后,广西又将歌舞剧《刘三姐》拍成了电影,傅锦华担纲主演刘三姐,但是此时已经四十岁的她虽然通过化妆还可以出演角色,但由于命运的坎坷她的歌喉已经不那么完闹前厅美,最终歌舞剧电影《刘三姐》中,傅锦华的刘三姐由黄兴宁配唱。

三、乔羽躺枪吃官司

比起傅锦华来,笔者认为黄兴宁也很遗憾,这位广西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连露面的机会都没有。

广西歌舞剧《刘三姐》在电影之前就已经成名,马季在相声里要和女朋友去看的就是这部歌剧,这部剧的主演是傅锦华,主题歌则是后来大火的《山歌好比春江水》。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歌舞剧《刘三姐》的主题曲,并没有入选电影《刘三姐》,其首唱就是黄兴宁,后来由斯琴格日乐等人演唱后在全国翻红。

只是,让人意外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山歌好比春江水》这首歌的署名都是作词乔羽,作曲雷振邦,而实际上这首歌和电影《刘三姐》无关,其词曲的改编是由广西当地艺术家宋德祥和包玉堂等多人一起合作完成的。

《山歌好比春江水》曾多次在重大场合被多位歌手演唱,但其署名一直是乔羽和雷振邦,因此宋德祥等人在多次呼吁无果后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调解,乔羽和雷振邦的女儿雷蕾很痛快地就发布了更正声明,并对广西当地艺术家们表示敬意。

笔者认为,以乔羽和雷振邦的艺术成就,他们基本不可能主动去占有其他人的劳动成果,因此《山歌好比春江水》大概率就是误署名,其始作俑者很可能是某位想当然的工作人员,估计他压根没想到《刘三姐》除了电影之外还有同样精彩的歌舞剧。乔羽和雷振邦两位大艺术家应该是躺枪了。

四、《刘三姐》拍摄花絮

导演苏里原来是想打算在该片中全部采用广西当地演员,但经过试拍发现很多演员无法胜任电影的拍摄要求,因此他只能再找大量的长影厂演员进入剧组。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在《刘三姐》中还有后来的“王成”刘世龙,“杨排”梁音,以及年轻的“老秦爷”张巨光。

此外,方化、周文彬等擅长出演反派的演员也都出现在了地主阵营里。

一开始刘三姐的造型并不是现在咱们看到的这样,而是穿着黑底红边的衣服,头上的装饰也是黑红色搭配,乍一看跟AC米兰球迷似的。苏里邀请广西当地多位美术家重新给刘三姐设计服装,后来在百花奖中还获得了最佳美术奖。

苏里在拍摄该片时遭了大罪,他刚到广西外景地就遭受了意外,在帮剧务举热水桶时被一大桶开水烫伤,随后的一个月里他只能躺在担架上指导拍摄,全剧组的人不管是谁只要没戏了就主动跑到导演的担架跟前给他的腿扇扇子降温。每天收工之后,梁音和刘世龙则把他抬到床上用凉水擦腿,等电影拍完了,苏里的烫伤也好差不多了。

影片末尾刘三姐和阿牛哥抛绣球的那颗大榕树,现在已经成为当地一个著名景点,在景点附近有个制作和售卖绣球的杜老太,她也曾经是《刘三姐》剧组的群众演员,还参加过合唱。

当年剧组拍摄这场戏时,刘三姐抛了好多次绣球都不成功,导演一急把她给骂哭了。后来等剧组走了,当年还是杜小妹的杜老太捡到了剧组落下的那个绣球,她回家后将绣球拆开研究,后来就学会了制作一模一样的绣球,一开始只是做着玩送人用,再后来就成了自己的谋生手段。

电影《刘三姐》上映后迅速风靡全国,同时也在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爆红,据说在新加坡曾连续上映120天,在马来西亚更是一票难求。香港的院线还为《刘三姐》做了大幅的广告,广告词是:誉满东南亚,风靡全港九,山歌片王之王。

1960年版本的刘三姐「六十年代最炫民族风电影刘三姐幕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刘三姐的幕后花絮

1.有电影版的《刘三姐》在前,舒畅接演这一角色时不免感到压力。为此游并,她仔细琢磨电影《刘三姐》,深入钻研刘三姐传说的有关资料,在开拍前学会了许多刘三姐的歌,唱得嗓子都哑了。
2.谢宁为了扮演州官,特意剃光了眉毛 。
3.在冠小屯鼓楼坪拍摄一幕重头戏——乐府选秀时,除了县艺术团让兄演员,有20多位村民前来参演,包括一些放假在家的中学生饰演了衙役、观众角色。
4.五位肥胖的州官太太由柳州本地演员扮演,其坦磨袭中曾在柳州广电中心的《周末有搞》栏目中有过精彩演出的张乾科、肥帅反串出演二姨太、三姨太 。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