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作者是谁?「话题|一部电影的作者是谁」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557更新:2023-03-20 17:58:49

最近刷微博看到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

“一部电影的作者是谁?”——@咱说

ps:注意我们这里说的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著作权,而是艺术创作意义上的作者归属。

一部美国电影(以及欧洲电影)在片头或者片尾,常常会亮出“A film by XXX”或者“A XXX film”字样,表明本片导演是这部电影的作者。这种署名方式叫做Vanity Credit(虚荣的归功)。

究其源头,很大程度上来自法国新浪潮时期电影人推崇的作者论(auteur theory),即把导演认定为一部电影的作者,认为该电影反映了导演明显的个人风格和价值观。

这个问题的争议尤其体现在导演和编剧的差异上。比如,导演们认为是他们把剧本影视化并且搬上了大银幕,理所应当成为该影片的作者;而剧作者通常认为,导演仅仅是这件艺术作品的执行者,作品真正的诞生地是写字台。

经过编剧与导演的多年扯皮,编剧地位得到一定提升,一些电影甚至把编剧作为整部电影的宣传核心,凌驾于导演之上。当然,前提是这个编剧的作品足够优秀。目前,绝大多数导演还是习惯在电影的海报、预告片以及正片的片头打上自己的署名,以示其创作者的身份。

有网友统计了最近20年的奥斯卡最佳导演作品,20部里只有5部没有Vanity Credit,分别是Sam Mendes(美国丽人)、Steven Soderbergh(毒品网络)、Peter Jackson(指环王3)、Clint Eastwood(百万美元宝贝)和Joel Coen & Ethan Coen(老无所依)。有意思的是,这5位里除了执导处女作的Sam Mendes,其他4位(对)都在自己导演的作品里身兼多职:索德伯格还是摄影指导;杰克逊还是制片人、编剧;东木还是主演、制片人和作曲师;科恩兄弟还是制片人、编剧和剪辑师。

他们明明可以比大多数单纯做导演的人更够格把一部作品当成自己的作品,但是他们都谦逊地没有选择这样做。此外,不搞Vanity Credit的著名导演还有Woody Allen、Wes Anderson等,即便他们的作品有着极其鲜明的个人风格。因为他们都明白而且认同一点:

一部电影是通力合作的产物,没人可以专美。

其实电影导演的角色跟交响乐指挥的角色比较相似(英语都称为director)。观众绝不会把一场交响乐演出的成功只归功于指挥一人,比指挥名头更响的是交响乐作曲家,同时每一个演奏者也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再回过头来看电影,除去大银幕上的演员,基本上所有的幕后工作者的存在感都极低,于是不论功与过,全往导演一人身上搁。

有时候我们对谁是电影作者这一问题似乎无法做出明确的证实。有些电影挂着好几个人名,但实际上只是一个人的创作。而有的电影有着二到四名,甚至更多的作者,他们都以不同程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最典型的例子非Alfonso Cuarón的《罗马》莫属了。他身兼导演、编剧、摄影和剪辑四职!可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忘了置景、美术、音效、视效这些工种对该片的巨大贡献,缺了后者,就不可能创造出如此成功的作品。

所以,很多同学告诉我,他们对电影的热爱与痴迷,想去国外学习影视制作的决定,想在未来的大银幕上留下自己名字的梦想……由衷地佩服大家,因为这个行业涉及到的专业太多了,你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下面整理了关于电影专业的课程介绍以及院校推荐,希望能给大家的“电影造梦之路”buff加持!

课程介绍

电影学

美国本科阶段的电影学(Film studies)专业,开设的课程多为电影理论,电影史,电影/视频制作,电影美学,写作,类型学为主。提供电影制作的学校会开设,灯光,摄影,剪辑,数字制作,特效,制片等课程。

除了电影学之外,还有编剧/创意写作,电影制作,电影摄影,电影史学,电影表演,数字视频等专业。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各个专业之间会有交叉。电影制作的学生可以选择性的专攻和从事一个方向,分为导演、制片、摄影、剪辑以及艺术指导。

就业前景

对于电影专业来说,就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1.电影制作:导演,编剧,制片人,摄影师,剪辑师。2.娱乐管理:发行商经理,公共关系主管,制片人,经纪人。3.影视设计:艺术指导,场景设计人员,道具。4.影视写作:编剧,剧本校正,制片人。5.影视插画:分镜头剧本,艺术概念插图,布景。6.数字特效:后期特效,动画,剪辑。7.数字媒体:字幕特效,Blu-ray DVD制作,网页媒体制作。

院校推荐

美国篇

美国电影学院American Film Institute

AFI是一所专业的电影学术机构,以评比AFI TOP100出名。事实上这个专业的教育项目建立于1969年,已经培养了大量的专业电影人士。学校提供制片、剪辑、导演、写作、场景设计以及摄影专业的MFA研究生教育,并且要求申请者必须具备专业的电影制作背景。学校与好莱坞的制片厂关系密切,虽不负责为毕业生联系工作,但制片厂有时会主动来挑人。

纽约大学提斯克艺术学院New York University Tisch School of the Arts

全美最佳的艺术学院之一,并且该学院在全美各大高校和电影机构中,培养了最多的奥斯卡奖得主,以及包括斯派克·李、奥利弗·斯通、李安等在内的众多优秀电影人才,与南加州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两所学校的电影学院共同被认为是全美最佳的三所电影学院。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哥伦比亚大学的艺术学院电影研究专业更侧重于全球范围内电影的影响力,以及个人的写作能力。课程设置非常自由。一般选择主修电影专业的学生,要么想从技术到文化内涵上了解更多的艺术形式,要么想从事电影事业或者想将人文与艺术相结合发展。

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南加大简称USC,是美国西海岸最古老的顶尖私立研究型大学,世界著名高等学府,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对于电影求学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校园场景,有不少影视作品中的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场景均在此拍摄。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作为南加州地区申请人数最多的一所院校,入学竞争相当激烈。UCLA于2006年被列为全美25所“新常春藤”名校之一,声望颇高。这里拥有电影艺术专业地利和人和的优势。

英国篇

伦敦电影学院London Film School

创立于1956年,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并颁授硕士学位的电影制作学院之一。2015年伦敦电影学院名列业内权威媒体《好莱坞记者》(Hollywood Reporter)评选的全球十大顶尖电影学院名单之内,是欧洲及世界最顶级的电影学院之一。该校只开放研究生以上课程。同时学校依托于优秀的工业环境与地理位置,为学生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学习氛围;该校教学方法主张实践授课,无疑是学习电影专业学子最佳的选择之一。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简称UCL,是一所享有顶级声誉的综合研究型大学。作为伦敦大学联盟创始院校,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伦敦政经学院并称G5超级精英大学。UCL在2019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欧洲第4,在2019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第10,在2019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第14。鬼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就毕业于此。

伯恩茅斯大学Bournemouth University

英国知名的公立大学,坐落于美丽滨海旅游城市之一伯恩茅斯市,其中传媒学院是英国最大的传媒专业高等教育中心,全英排名第四。以其英国唯一的由英国高教拨款委员会特定的传媒实践卓越中心,及英国国家计算机动画中心NationalCentre for Computer Animation,NCCA享誉全球。

伦敦艺术大学传媒学院Londo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简称LCC,学院有着快节奏、催人上进的氛围,在这里学生们在课程发展中扮演着非常积极的角色。学院教师是伦敦繁荣的创意产业界的从业者,与许多世界知名公司有紧密联系。学生们除了完成课堂学习,还能实习增加实战经验。做这些真正的项目不但很有挑战性,而且它能帮助学生发展将来工作所需的技能。

英国国立电影电视学院NFTS

英国国立电影电视学院成立于1971年,由英国政府一手创办,是英国国家唯一一所专门研究影视制作的学校。NFTS只招研究生,学制二年,学校规模很小,全校共100多位全职工作人员,200多位学生,学校虽小,但在世界电视界的名声地位绝对是非常的响当当。奥斯卡、艾美奖、英国电影学会奖等重量级的影视奖项经常可以看到NFTS的校友或者NFTS学校自己的作品斩获奖项。学校对做电影过程的每个环节(如道具、编剧、导演、摄影、声音、合成、调色等)设立研究生专业,美国电影业界权威杂志《好莱坞报导者》2014年度评世界15所顶尖电影学院NFTS排第一。

就像电影团队有不同的分工一样,每个学校的影视制作都细分了很多个专业和课程。确定好自己擅长的专业方向,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电影的作者是谁?「话题|一部电影的作者是谁」

世界上公认第一部电影创作者

卢米埃尔兄弟卢米埃尔兄弟于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影放映。

电影的作者是谁?「话题|一部电影的作者是谁」

关于希区柯克的三个问题:《这只是一部电影》

《这只是一部电影》是一本好八卦。作者夏洛特·钱德勒对希区柯克周遭世界的探访,仿佛叫读者经历悬念颤旁版爱丽丝梦游仙境,得以在希区柯克每部电影的片场外偷窥、窃听,揣摩永远着西装领带的希区柯克将导演怎样的谋杀,设置怎样的奔逃,安排怎样的调度。有时也观看他的私生活,瞧他怎样带女儿帕特丽夏去商店买她不爱穿的拘谨衣裙,瞧他怎样在电梯里当着陌生老太太与友人在电梯里说:“你把刀上的血擦干净了吗?”

八卦使原先脑中单调而遥不可及的大师丰满起来,成为有趣的人。此外,散落于这些八卦中的一些细节,令我特别注意到,并促使我分析三个问题。这些问题,我想应是关乎希式电影本真的。

希区柯克是完全的电影生物。关于他的神话传说——每次正式开拍一部电影前,他已在大脑中“拍”好了这电影,到现场,每一个布景如何安置,每一个镜头如何走向,这场戏与下场戏的剪辑点,了然于心,毫不犹豫。他不过是要成为指挥家,叫乐手们将自己创作的乐谱演奏出来。当然,拍电影这事情并非完全靠“大脑”,便是乐谱,也要抄写下来。在拍摄之前,希区柯克会画详尽的故事板脊唤,制作人员会惊奇地发现成片后的构图、光线、角度、景别,与最初的故事板毫无二致。也因此,希区柯克没有“导演剪辑版”的烦恼,任何制片人企图收回最终剪辑权,拿走他拍好的胶片,最终还是徒劳。这些胶片只有一种剪辑法——希区柯克式的剪辑法。

也即是说,希区柯克的创作在开拍前便完成,所有的创作乐趣也已享受,拍摄本身只是一种劳累的苦力活。所以他觉得——“电影最无聊的一部分就是拍摄阶段。”在大脑里“拍”电影这种本领的发端,据本书的采访,是在1923年。当时还只是他同事的阿尔玛小姐在剪辑一部影,请希区柯克帮助拍一些过场镜头。他到布景舞台上,冲摄影机取景器向被摄物观看,摄影师杰克·考克斯对他说:“那是我的工作,你只要看着它前面的东西就可以了。”

从此,希区柯克开始向考克斯学习镜头、取景、拍摄角度的知识,并训练自己像摄影机一样观看事物并想象成场景。他知道什么光圈、焦距的镜头有什么特色,知道什么型号的光有什么阴影。所以“在大脑里拍电影”并非神话,不过是希区柯克看待电影的方式,他逼自己用画面思维组织一切,包括故事、悬念,直至深层意义,只要置身电影创作,他所操持的语法只是画面蒙太奇。这种画面语言之随心所欲,入化境。比如在《惊魂记》的著名浴室砍杀中,刀从未真的落在女人身上,杀手也未露面,女主角甚至用替身,但无所谓,希区柯克操纵画面,并完全操纵观众的注意力,迫使观众以自己的想象补齐刀刀入肉的恐惧感——于是吓得不敢洗澡了。

希区柯克的“胸有成竹”,也强迫他要对电影拍摄技法樱洞凯(包括构图、调度、剪辑)做刷新。因为一旦设想出画面,他一定要想办法来实现,这便需要在拍摄现场思考许多新特技。我们得以在《迷魂记》中看到无数旋转体并铭记于心,在《后窗》中看到仅靠室内的偷窥就能完成一出好戏,在《鸟》中看到群鸟攻击,在《海外特派员》中看到电影史第一回海水灌向飞机驾驶舱的惊心场面……《鸟》的美术指导罗伯特·鲍伊尔说:“希区柯克会将任何一个镜头的技术层面推向极致,如果这么做可以满足他试图表现的那种内在感觉的话——无论是悬念、恐惧还是其他感觉。”

我便觉得,对待希区柯克的电影,时常该从故事、意义抽身出来,单单去享受每幅画面怎样连接与运转。

“演员是牲口”这话令希区柯克显得十分霸道。但书中许多采访,演员都否认希区柯克曾这样说,最多是在《鸟》中,希区柯克发现一只鸟有表演欲,于是开玩笑,希望演员能像鸟一样受摆布。希区柯克自己觉得即便他说过这句话,也是玩笑,他真正意思是希望演员们为他提供一种“消极表演”。他在片场不给演员表演方式上的指导,通常只让他们“走到这里,走到那里”或者“看左边,看右边”。这种简单的导演方式令方法派演员十分困惑。《冲破铁幕》的主角保罗·纽曼便因此与希区柯克不能融洽合作,他写了人物大纲,向希区柯克请教人物的背景与动机,希区柯克不耐烦:“动机就是你的薪水。”

《艳贼》的主角肖恩·康纳利十分晓得并尊重希区柯克的导演法,“对他来说,任何的讨论都是‘过分讨论’。”

这问题与希区柯克在脑中拍电影的方式是相通的,希区柯克一早安排下情节、悬念,演员最重要的是以正确的动作还原他脑中的想法,而非考虑动作之外的动机与背景,不需要做即兴的发挥,这样做反而要破坏早已经设定好的故事氛围与走向。“方法演技派的演员演话剧可能没问题,但拍电影时,我们从他的脸部切到他看到的东西,即摄影机的主观镜头,这就必须得有纪律了。”

这“纪律”正是希区柯克式画面语言。方法派演员演技的发挥,企图令画面重点转移到人身上,这就偏离了轨道。希区柯克的电影中,人的作用常常不如打火机(《辣手摧花》),或一座风车(《海外特派员》)。演员在动作之外要求得更多,便威胁导演对故事、画面的掌控,演员突出,故事的流畅就被捣乱。希区柯克不喜欢,或者痛恨这一点。至于人物形象,希区柯克宁愿用食物去丰富:“对食物的偏好能说明一个人的性格……我影片中的人物绝不会吃与他性格不符的食物。”对方法派随心所欲诠释角色概念的做法,希区柯克说:“那不是表演,那是写作。”

所以,“演员是牲口”是希区柯克装配电影的重要原则,他希望演员是活动道具,与所有道具一般平等地打造好每一幕场景,这样许多“本分”的场景仿佛火车的车厢,剩下的任务专看希区柯克怎样将它们连接,得以顺轨道疾速前行。装配好场景的所有目的是令观众激动:“希区柯克说重要的不是演员如何感受,而是观众如何感受。他想从演员那里得到的是‘动作,而非动机’。”

“这只是一部电影”这句话在书里重复许多次。前言里便有英格丽·褒曼希望找希区柯克问诠释角色的动机,希区柯克说:“英格丽,假装就行,这只是一部电影。”

拍《阴谋破坏》,演员西德尼对片中弄死了一只可爱的小狗十分不满,她认为没必要,并告诉希区柯克,得到回答:“这只是一部电影,西尔维娅。”

拍《辣手摧花》,主角法利·格兰杰有时自己想出一句台词,说出来并不适合表演,对希区说:“哦,妈的!我很抱歉。”希区柯克不在意:“这只是一部电……影。”

拍《迷魂记》,金·诺瓦克就角色动机问了希区柯克一个问题,希区柯克严肃地看着她,说“我们不要在这些问题上挖得太深。这只是一部电影”

……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好像他总觉得自己的电影并不值得深入“动机”的层面,这便是他对电影的态度?自然不是,他说,“每当我因为拍电影遇到的问题过分紧张时,我都会对自己说,‘记住,这只是一部电影。’但这话从来都不起作用,我从来都没能说服过我自己。”

这句话好像镇定剂,在片场能够让演员贯彻“活动道具”的原则,把演员从游走的神思中拉回来,专注于“向左走,向右看,拿刀砍”之类动作指令。另一层意思,希区柯克从未将电影看做思想或意义的载体。与特吕弗的谈话录中表明,他最讨厌影评人从他的电影中分析道德话题,反感别人对影片的弗洛伊德式精神分析而不是影片的效果好坏感兴趣。他也蔑视电影审查部门对影片“接吻不能超过三秒”,否则便道德败坏之类的限制,他在《美人计》中,将长达三分钟的吻戏拆分十五次,“每次不超过三秒钟”,以此做一种挑战与嘲讽的姿态。

希区柯克关注的,只是令观众“激动”。当他的悬念情节起作用,他的惊悚镜头有效果,一部电影便完成使命,而他自己也得到创造的满足。观众的激动与自己的满足,便是希区柯克电影的最大目的,他的电影不承担别的用途,所以他愿意总说“这只是一部电影”。但这简单的目的,终究还要一条丰富而扎实的道路来达到。终其一生,希区柯克都在“惊悚悬念”这种技艺中沉浸,并以此创造不胜数的电影技巧。他专注一个类型,却令此后所有类型影片的叙事技巧承继无限丰富的遗产。“这只是一部电影”便成为所有电影的路碑。

我只能将“这只是一部电影”这句话做这般勉强的解释。其实满不止这么简单,我浅薄的学识,没本事深入了。

看完这本书,最叫我最喜欢的八卦是关于希区柯克与他妻子的。希区柯克真正爱上的事情,一是他的电影,他一生以此为乐,并且除了电影,“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比电影更爱的,是妻子艾尔玛。自希区柯克求婚起,从一而终,厮守五十八载。

末了,把这八卦抄两段,做标记,并与大家分享。1979年,美国电影学院给希区柯克颁终身成就奖,他按俗例致一份不俗的感谢词:“在曾经为我做出贡献的所有人里,请允许我提到四个人的名字,她们给予我最多的关爱、欣赏与鼓励,以及长期的合作。四人中的第一位是个电影剪辑师;第二位是一名编剧;第三位是我女儿帕特的母亲;第四位是位一直在厨房中展现奇迹的优秀厨师。她们的名字都是阿尔玛·雷维尔,我要与她分享这个奖,正如我与她分享我的生活。”

他也在采访中对本书作者说,“电影是我的生活,但即使不能再拍电影,我也希望能继续活下去——和夫人一样长。她生病,我的每一天也都过得不再精彩。”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