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东 燃烧「李沧东燃烧中的隐喻和最终谜团解答」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819更新:2023-03-22 23:45:06

引用李沧东访谈一句话作为开始:

“我认为这个世界对于有着无奈和愤怒的年轻人来说,这些日子真的是一个谜。”

这也是李沧东最新作品《燃烧》带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能量积压到最后带来的澎湃,让无奈和愤怒最终转化成了悲剧。

李沧东导演风格接近于诗人,作品中对边缘人物内心碰撞的影像化,总是能让观众沉浸体验。

如果看过李沧东之前的作品《诗》,《密阳》,《绿洲》,《薄荷糖》等,就都能感觉到笼罩在主角对现实迷雾的抗争。

村上春树是文青必备的手册,作者笔下的人和事,中心视角依然是边缘人对世界的呐喊。

李沧东《燃烧》灵感来源于村上春树的《烧仓房》,同时也受到了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烧马棚》的影响。

村上春树《烧仓房》篇幅极短,只有8000多字,留白的地方很多,就像一首诗可以让人不断的解读重构。

《燃烧》对《烧仓房》加入了很多丰富的解读,让影片的人物内心更饱满。

但李沧东准确的抓住了《烧仓房》的骨髓,虽然《燃烧》故事更充沛细腻,但依然保留着迷宫一样对人心的探索,以至于影片故意让观众在情节中迷失,最后面对的只有悲剧。

《燃烧》这样的电影,每个人的解读都可以不一样,但不限定于谁对谁错,这正是影片精妙的地方。

所以大聪按照自己的解读,有了自己心中的《燃烧》(不喜勿喷)。

——剧透解析线——

片中的主题和讽刺

影片的人物都是边缘人,即使有钱的ben,依然是社会的边缘人物,他们三人不去关心主流社会的价值观,不去谈及时事天气,他们都在细致经营着自己内心的饥饿。

海美在片中提出了一个议题,“little hungry”(小饥饿)和“great hungry”(大饥饿)。

小饥饿是解决温饱衣食住行,大饥饿则需要解决内心的空虚,用自己的方式达到心底平静。

海美自认为内心充满了大饥饿,所以学习哑剧,跑到遥远的非洲寻找自我,恨不得让自己化成一道晚霞,泪流满面。

但讽刺的是,海美在现实生活中,是那种紧迫要解决眼前小饥饿的人。

海美自己在街边做着收入甚微的站街工作,欠下一屁股卡债,导致家人都离她而去。

按理说,海美不应该奢望于内心的不平静,而是要解决更多衣食住行的实际问题。

所以这样现实和精神状况极为不相符的海美,在ben带海美去酒会聊天时就极为不相称.

那些所谓的倾听者,每个人脸上都带对海美的不屑和嘲讽,虽然很微妙但也足够证明在他们眼里,海美只是一个无病呻吟的疯子。

在他们眼里,他们很清楚海美只是ben的第N个玩物,ben只会找这种在社会没有存在感的人作为他的陪衬,以填补ben内心的大饥饿。

ben的大饥饿在大家看来,似乎更符合逻辑,ben就是韩国的盖茨比,身世成谜,家缠万贯,开着跑车寻找内心的绿洲,似乎这样类型的人,更有资格谈论大饥饿,追求精神领域的贝斯。

这也是影片中的一道隐喻和对观众的提问,凭什么只有完成小饥饿的人,才有资格去探索内心的大饥饿?!

而钟秀人设和内心也充满了这种讽刺,而且是更激烈的小饥饿和大饥饿的对撞。

钟秀学的是文学,有一个做小说家的梦,但现实的情况是他的阶层和身份,让他在小饥饿的边缘中挣扎。

钟秀的父亲的官司,家里的一地鸡毛,自己无业艰难的找着工作,养着一头和自己一样孤独任人宰割的奶牛。

而讽刺的是,在海美出现之前,钟秀精神世界是一个自己都不想探索的迷宫。

按理说,一位想要成为作家的人,内心世界应该充满了各种大饥饿,把自己内心的饥饿,转换成文字,宣告世界。

但钟秀口中说着要写小说,却迟迟没有动笔,性格上的慵懒,造成了他一直没有勇气跨出追求精神世界的那一步。

钟秀平时的举动和状态,在海美和ben的对比下,也显得格格不入。

比如在酒会钟秀的不自在和一言不发,在舞池中的无所事事,都影射出钟秀自卑的一面。

而在牛棚中的钟秀,却自嘲的找到一种精神上的释怀,用那句: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个人的孤独诠释最好不过了。

其实《燃烧》的核心,就是阐述钟秀如何找到自己心中大饥饿的主题,海美的出现,让迷宫里的钟秀渐渐找到了出口,这个出口是钟秀的海美的爱。

因此最终钟秀用自己的方法,来释放了对海美的爱,也就是愤怒的杀死了ben。

影片最后钟秀的赤身裸体,和海美在夕阳下的半身裸体相呼应,让两人特殊的关系产生一种奇妙的关联,海美用忧伤无奈诠释自己的大饥饿,钟秀用愤怒表达了自己的大饥饿。

隐 喻

影片的隐喻非常多,留白和闲笔的空间非常大,让每个观众看完之后,都能可以填上自己想要的解读。

剥橘皮

剥橘皮是一出哑剧,影片的谜团就如同剥橘皮,越往后看,就越清晰,一层一层揭露真相。

但看到最后,一切都是哑剧,看不到,摸不着。

在哑剧剥橘皮汇总,你似乎在剥橘皮的过程中看到了橘子,甚至品尝到了橘子,但一切都是一场空。

自慰

在钟秀和海美亲亲前,海美说过阳光会借着南山塔照进来,非常短暂。

于是在他们亲亲时,钟秀看到了那一短暂的“阳光”照到墙壁上。

很多人觉得这一段很诡异,大聪认为一个人在长期单身独处的情况,为了发泄自己情欲自慰,是会对着某一处地方展开闹钟幻象的。

钟秀正因为长期自己在家,看着某个地方自慰,在真正和海美亲亲时,也会造成了分心,而且钟秀的人格,就是很容易分心的,整个片子钟秀都给人这样的感觉。

此外钟秀对着首尔标志性建筑南山塔自慰,也说明底层阶级代表的钟秀,对韩国这个国家的失望和发泄,甚至是故意的亵渎。

钟秀父亲

钟秀父亲的故事线受到威廉.福克纳《烧马棚》影响,在《燃烧》中,钟秀父亲因为一些邻居琐事被告上法庭。

影片中海美的失踪和钟秀父亲的纠纷案件对比起来,从中讽刺了韩国政府对真正需要关注的案件漠不关心,却大费周折去判决一个邻里纠纷。

钟秀在父亲不在家的期间,钟秀打开了父亲的一个保修柜,里面有各种精致的刀具,这些或许是父亲内心“大饥饿”的一种象征。

塑料棚

这应该很多人能看懂了,在Ben眼里,塑料棚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他所谓烧的塑料棚,可能就是女人,那些游走在边缘的女人。

那些女人就算在这世界上消失,就如燃烧塑料棚一样,最终化成一缕烟,最后无人问津。

影片的谜团

影片视角重心放在了钟秀身上,所以观众所了解的剧情,也和钟秀了解的一样多。这也造成了变相的罗生门。

脑洞的大聪还是从中找到一丝丝的线索,去为大家展示一下“完美犯罪”的案发现场。

首先大聪认定海美是死了,第一是ben说过钟秀是信任她的人,如果海美自己有危险或为了躲债,不会不去找钟秀。

再来是钟秀在找塑料棚的时候,接到了一通海美的电话,电话中没有声音,只有急促的跑步声,然后有一个有力响亮的声音靠近手机,之后有手机被抢夺的声音,之后再也联系不上海美。

这可以断定海美是试图找过钟秀,从而也说明之后海美的消失很有可能已经死亡。

因此在确定海美是死亡的假定下,有两种可能性。

我们先来分析是Ben杀掉海美的剧情:

在最难侦破的杀人案件里,就是凶手是无动机杀人。Ben就属于这一种,Ben杀死海美,是因为要满足心中的“大饥饿”。

Ben把她接触的女人都视为塑料棚,可有可无,像垃圾一样存在,他把自己比作洪水,冲垮了谁,不会有罪。

在Ben和钟秀的谈话中,Ben自己透露自己烧塑料棚,其实是烧女人。

Ben还说最近看中了一个塑料棚,就在附近,其实就是海美,而此时的海美,确实就在附近,Ben没有骗人。

所以在钟秀找附近塑料棚有没有被烧掉,指向性是错误的,因为Ben根本没在烧塑料棚,而是在不知名的地方烧了海美。

在钟秀追踪Ben的时候,其实钟秀当然知道,但他或许也在享受着这一种追捕,让自己得到一种优越。

有一些变态杀手,就是想对别人分享自己杀人的过程,Ben这种或许也在享受着别人追查他的过程。

在Ben去到一个水库的时候,似乎这个水库是Ben下一个烧塑料棚的踩点位置,他也不担心钟秀的跟踪,因为在Ben眼里,钟秀其实也是一个塑料棚,一个可有可无的loser角色。

就像当时钟秀告诉Ben他爱着海美,Ben呵呵的笑着,充满着嘲讽,因为在Ben眼里,钟秀这样的人不配谈论爱情,不配谈论文学,更不可能是什么小说家。

Ben三番五次问钟秀想写什么样的小说,小说进展如何,而钟秀一直没有动笔,这其实也是Ben在嘲讽,Ben就是想坐实钟秀就是那种无所作为的塑料棚。

所以Ben也认定,钟秀就算跟踪他,也找不出什么蛛丝马迹,也不可能对他下手。

而钟秀,用自己的视角,观察着Ben,虽然从探案逻辑上来推测,这些并不算是证据,但导向性还算明显了。

首先是叫boli的猫,钟秀叫它的时候有反应。

海美的房间被收拾过,而这种一尘不染被折叠得整齐的风格,和在钟秀打开Ben厕所的毛巾折叠很相似。

Ben的哈欠,侧面说明他其实对海美,对免税店卖货的女孩的谈论话题,兴趣都不大,Ben所要下手的目标,都是这样社会存在感极低的女性,这和他固定的朋友圈十分不吻合。

而在Ben厕所的首饰来看,也能看出这些首饰都是廉价的,多达15 个,似乎也说明在Ben的手里,“消失”过不止十个女孩。

Ben对免税店卖货女的化妆,就像Ben在做一场仪式,完全不把女孩当成恋爱对象,而更像Ben在雕塑着自己的作品,或许这位免税店卖货女,就是下一个目标。

因此所有的指向性,其实都对Ben不利。

海美不是Ben杀的

当然,以上说的每一条对Ben不利的“证据”,都可以在影片中找到反驳的论点,这正是影片值得探讨的地方。

如果海美不是Ben杀的,更大的可能,是债主杀的。

那么债主杀海美的故事走向就是这样的:

钟秀说海美是妓女,闹翻后海美就不联系钟秀了。

期间海美被债主追债,期间可能被用东西捂住嘴巴,虽中途试图逃脱,给钟秀打电话,但打通一半却被债主抓住,之后再也没办法联系钟秀。

而后海美被债主带回她自己家里,债主想要从海美家中找找有没有值钱的东西,但事与愿违,因此在家中杀人灭口。

债主为了不留下证据,把房间收拾了一遍,跟猫有关的东西也带走。

总之,海美成了钟秀始终的谜团,于是钟秀用了自己的判断视角(第一个假设),认定是Ben要为海美消失负责,于是钟秀用了自己的方式,做出了了断。

到底海美有没有死?如果海美死了是否是Ben所为?

李沧东在影片中言外之意的表达已经很明显了,这是一个开放式结局,不管从什么角度下定论,都只占50%的可能性,任何一种假设,都会有被一种可能性摧毁。

李沧东正是想要用这样的迷雾般的剧情走向,让观众的重心放在人物的转变上,愤怒上,燃烧上,从而去了解悲剧结局中钟秀真正的蜕变。

关注《大聪看电影》,不追求跑量,只研磨精品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