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是谁写的(《洛神赋》究竟为谁而写?)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778更新:2023-02-11 10:57:13

中国名画《洛神赋图》曹植和他女神的故事,高清欣赏版

我们今天要讲的这幅画,是一个浪漫又凄美的爱情故事,两个人一见钟情、互相爱慕,结果没半天儿,他们就永远的分开了。啊,爱情,为什么要如此折磨我!

这幅画叫《洛神赋图》,一共分为三部分,我们依次来看一下:


第一部分

故事的开头呢,要从这幅画的最右边说起。大家看,这是第一个镜头。有三匹马,两个马夫,最下面的一匹马在吃草,一边吃一边说:好饿好饿~~旁边那匹马呢,正在回头看,看它走过的马~路;那它为什么抬着右前腿呢?因为条件反射,正在跑着跑着突然停下来休息,它有点不适应。上面那匹马呢,也是累的不行了,以地为床,以天为被,打滚伸懒腰呢,一边打滚一边说:哎呦,可真舒服!旁边的马夫赶紧往一边躲:麻辣隔壁,你吓死老子了!

这第一个镜头说的什么意思呢?是指长途奔波、舟车劳顿,所以在这里休息。可是,怎么只有马夫不见主人呢?

别着急,我们看第二个镜头,我们的男主角闪亮登场。这里一共是9个人,其中8个人都微微低头、目光呆滞,跟没睡醒似的,也是累的;前面这位最胖的脸最大的,不是大官就是大款,他就是我们的男主角:曹植。就是那个写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人。好像有点不对劲儿

曹植为什么会在这里呢?他正从京城洛阳回家呢,赶了一天路,在傍晚的时候,到了这个叫「洛水」的地方,停车休息,他带着随从四处逛逛。画面里曹植稍微前倾身子,眼睛放光,好像看到了什么,他张开双臂挡住旁边的车夫,问他们:你们看到了吗?那是谁?这么漂亮?车夫说:我听说洛河里有一位神仙,叫宓(fu)妃,难道是她?她长什么样,你能说说吗?

这意思是说,除了曹植,其他人都没看到啊。

然后曹植就说了很多话,来形容这位美女有多美,给大家念两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卓)若芙蕖(渠)出渌(路)波。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她的身影,像惊飞的鸿雁,她的婉约,像海里的蛟龙;容光焕发像秋天的菊花,体态丰腴像春天的青松。她时隐时现,像轻云遮住了月亮;她飘来飘去,像旋风在扫雪。从远处看,她的皮肤像朝霞中升起的太阳;从近处看,她的艳丽像湖水间绽放的荷花~

是不是很有才华?男人在看到美女的时候,都会瞬间变得有才华的,何况是曹植这样的大文学家。

这位漂亮的仙女儿到底什么样呢?这位在水上飘着的女人,就是我们的女主角~洛河神~宓妃,我们就叫她女神吧。我们放大看一下~她手里拿着一把扇子,也在回头,含情脉脉的看着曹植呢,两个人一见钟情,也不知道是谁勾引的谁。

我们再继续看,这里的两个人,都是女神。下面呢,是说她对曹植有了爱慕之情,低头害羞呢。上面的呢,是形容她是神仙,能上天入地,左右两个杆子,是庇佑她的神器。

这里要说一下,这幅《洛神赋图》有好几个版本,而且都没有画家的名字,我们现在看的这幅,是宋代的临摹本,因为原作已经遗失了。所以在接下来的这个位置,还有一个情节,这幅画里没有,我从另一个版本里截取过来,给大家欣赏。

这个情节是说的什么呢?曹植被女神的美貌吸引,不觉间心神荡漾,但是没有媒人从中说情,只能自己硬上。这就是爱的力量呀~于是他解下自己随身的玉佩,向女神发出邀请。女神接过玉佩,指着河水作为回应,意思是我对你的爱慕,如滔滔水流绵延不绝。这时候呢,曹植心里边还有点信不过,怕女神背叛她,心里还犹豫要不要继续~我好想闻到渣男的味道了呢。虽然心里边犯嘀咕,但是礼节还是要有的,最终女神被他感动,开心的不得了。

我们看接下来的这几个画面,是说女神特别开心的在玩耍,还吸引了其他的神仙,也就是女神的闺蜜,听说女神脱单了,就下凡来陪女神一起玩。她们一会儿在河水里打闹,一会儿在天空中飞翔,有的在采集明珠,有的在拾取天上掉下来的羽毛。反正你就理解为女神和她的闺蜜们很开心就好了。

这里也有两句描写女神的话,写的很美,我给大家念一下:体迅飞凫(fu),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mian)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怎么还押韵呢?要搁现在,曹植没准会去当歌手。

这几句话的意思呢,是说女神的身体很轻捷;她在水面上行走,脚底下溅起的水珠像尘埃;她动静没有规律,一会气定神闲,一会焦急毛躁;(怎么感觉有多动症似的)你摸不清她的进退,像离开又像往回走。她的眼睛会放电,她的脸蛋儿会发光。(你是电你是光你是我唯一的神话)嘴里的话还没说出来,就已经气香如兰。她的体态婀娜多姿,看的我茶饭不思。

你们看看,你们看看,这男人被女神迷的像丢了魂似的。

这爱的有多深,待会就会有多伤心。


第二部分

前面我们说了,曹植到这里的时候,是傍晚,那现在呢,天已经黑了。

这里是风神,把山间的风收起来了;

这里是水神,把水面上的波浪也收起来了;

这位是女娲,她发出了清冷的歌手,仔细听唱的是:分手快乐,祝你快乐;

这位是冯夷,也是神仙,在敲神鼓。

这么兴师动众的,是要干嘛呢?我们接着看。有六条巨龙拉着云车来接女神回家呢,对是云车,不是马车,女神的车子怎么能叫马车呢~有鹿角马面的海龙、长着豹子头的鲸鱼在马车两边保护着。有的人以为自己是护花使者呢,结果连边都挨不上。女神上了车子,还对曹植依依不舍,一边回头观望,一边诉说这短暂相处的心情,认识你我好开心,你是个好人,可是我必须要走了。虽然我去了天上,但是我心里会时时想念着你的。

说着说着女神就哭了。这个情景,让刚刚进入热恋期的曹植很伤心,他说了一句话: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意思是:我恨这人神有别,我们彼此都正年轻力壮,却不能在一起~那啥~。这句话可以说是这幅画的中心思想了,记住了啊,要考试的。


第三部分

女神走了,也把曹植的魂儿带走了,他心里想着女神美丽的容貌,黯然神伤。曹植老半天缓不过神来,他也不回家了,找了一辆小船,沿着洛河逆流而上,希望能追上女神,希望能再见她一面。

这里注意下,女神一直不离身的扇子,现在在曹植的手里,估计是走的时候,送给他留个纪念吧。

曹植就一直追啊追啊,结果显而易见,肯定是见不着的。如果你能追的上,那还叫女神吗?

曹植思念心切,夜不能寐,在河边坐到天亮,身上都被露水打湿了,你看旁边还有蜡烛在亮着。你不睡你让随从们去睡啊。

这是最后一个镜头

天亮了,他也知道等不到女神了,没办法,只能打道回府。但是在离开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回头看,那份怅然若失,那份依依不舍,那份刚恋爱就失恋的悲伤,让人唏嘘动容。


这幅画怎么来的?

现在我们的爱情故事讲完了,接下来请你边欣赏这幅画,边听我介绍一下这幅画的情况。

曹植呢,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写过很多诗歌和文章。他爸是曹操,曹操死后的皇帝-魏文帝「曹丕」是他哥哥;本来曹操想立曹植为太子的,但是他太任性了,在争太子的时候,输给了曹丕。

曹植看了一个叫「宋玉」的人写的一篇文章《神女赋》之后,有感而发,自己就写了一篇文章《洛神赋》,其实呢,这些内容都是他的想象。文学嘛,虚构很正常。不过,也有传说,曹植和他嫂子——也就是曹丕的媳妇,有一些不可描述的故事,这里就不多说了。

然后到了东晋时期,有一位著名画家顾恺之,可能画画没有灵感了,正好读到了曹植的这篇《洛神赋》,于是呢,他就照着文章里的故事情节,画了这幅长卷,也因此名垂青史。在这幅画的左边,还有元代赵子昂手抄的《洛神赋》全文。所以说啊,大家要多读书,如果拍照没灵感了,还可以从文学作品里,去借鉴一下。

《洛神赋图》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和清明上河图一样,它也是卷轴,长28厘米左右,宽6米左右,画中有61个人物;同样是绢本设色,也就是用了颜色,在绢布上画的画。


为什么这幅画是国宝之一?

为什么这幅画会成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呢?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在顾恺之之前的画家,都是工匠,不会在自己的画上留下名字;顾恺之是第一个在自己的画上留下名字的人。

人物龙凤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在秦汉时期,儒家思想一统天下,当时的人物画都是教育人的,都是统治者用来宣传zz和z教的工具,一点不考虑美感,跟现在农村墙上画的画差不多。举个例子,这是战国时期的一幅画,叫做《人物龙凤》,画的也是女神啊,可以看到这个人物就特别的扁平,跟皮影戏里的人物似的,毫无立体感。

到了魏晋时期,儒家思想逐渐衰退,因此,一些艺术家才得以自由发挥,他们画的画终于到了高级审美的阶段。而这幅《洛神赋图》就是当时的佼佼者。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是他画的好啊。虽然不能和近代的绘画水平比较,但在当时那个朝代,顾恺之的绘画水平绝对是一流的,他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有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而且,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还发表了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绘画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于这幅画的构图

你再仔细看下这幅画,有没有发现透视有问题?就是画里的那些山啊树啊河啊,都比较小,和人物之间的比例不协调。其实,在当时那个年代,中国绘画是不讲究透视和比例的,这种「人大于山」的绘画方式,也不求逼真,它只是一种装饰作用,是为了突出人物。毕竟在这幅画里,人物之间的故事,比风景更重要。而且,因为这幅画属于长卷,故事情节像连环画一样逐渐展开,其中的山水树木,正好起到了间隔故事情节的作用。

顾恺之在这幅画里主要画了两种树:柳树和蒲扇树,我怎么老觉得这种蒲扇树是照着花椰菜或西蓝花画的呢。他画的河水呢,也都像面条似的。

至今存在的《洛神赋图》大概有7个版本,分别被国内外的几个博物馆所收藏。而且,最初顾恺之的原版已经遗失了,现存的这些版本都是后人临摹的,虽然如此,也都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这期视频里欣赏的这个版本,是宋代的临摹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画曾经被乾隆等好几位皇帝收藏过,这「妙入毫巅」4个大字,就是乾隆写的。


好了,我们第二期的《画中话》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做这个栏目特别的费脑筋,如果你喜欢的话,还希望能帮我多卷发分享鼓励支持,谢谢你们。

《洛神赋》究竟为谁而写?

上一讲我们讲到了甄后的美,甄后的才华,还有甄后遗世独立的性格,但是一个这样的人,却陷入了一个俗套的故事,以色示人,母凭子贵,色衰爱驰,争宠而死。

上一讲里,我提出了很多疑问:

第一:甄后没有名字,但是她的其他兄弟姐们都有,这说明甄后失去名字不是一种时代的普遍现象!

第二:我们称甄后为后,可是这并不是甄后生前就得到的封号,而是死后由他的儿子曹叡追封的。

很多年前,TVB曾经演过一部《洛神》,是蔡少芬的代表作,现在也有很多网友还时不时的拿来怀旧一下,那里面很多情节都是编剧编的,并不符合史诗。比如有一段曹植和甄后的对手戏,可能演二人和平告别的桥段:

甄后对曹植说:你如此有才华,一定不要辜负,你安心写作,只要我还能读到你的作品,就知道你一切安好。

曹植说:好,我一定好好写作。宓儿,道出这个名字之后的曹植顿了顿,随后郑重其事的改口:皇后!

其实,甄后生前根本就没有被称为皇后,不是因为曹丕没有册封他,而是史书上明确记载,曹丕册封的玺书三次送到甄后的居所,甄后从委婉推脱到严词拒绝,总之,甄后就是不想当这个皇后。

她拒绝的理由是什么?

“自省愚陋,不任粢盛之事,加以寝疾”,两条理由,首先是说自己愚陋,也就是不够聪明,而不能胜任粢盛之事。(粢盛,一种古代的祭祀仪式。祭祀时将黍稷放在祭器里,称为“粢盛”。)

“加以寝疾”,也就是身体不好,这也显然是推辞。即便是身体不好,不能动身前去主持长信宫大典,作为皇后的身份总是能够先行接受吧?

“我身体不好,还不够聪明。这个位置还是让别人当吧! ”有点像现在的公司拒绝升职的任性员工!

什么原因让她可以拒绝一国之后的荣耀呢?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一下的。

我想,如果不是她在生命中得到了比后位、比荣耀,比做皇帝的正宫更重要的东西,有哪个女人能够抵挡这样的荣宠呢?

甄后始终拒绝了皇后之位的两年期间,曹丕一直空着皇后的位置,新皇登基,皇后空缺。说明曹丕也在暗中较劲,也说明此时此刻,甄后依然是他心中唯一的皇后人选。有发妻却拒绝册封,这让满朝文武怎么议论?这又让后宫的其他女人怎么能不起波澜?

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曹丕后来的继后是个不简单的女人,郭女王,名字就带着霸气!这位新皇后册封不久,甄后就被赐死了!如果说甄后之死是争宠而死,这实在是说不通,一个连皇后之位都不稀罕的人,会因为新后上任有怨言?

而郭女王为何狠甄后如此之毒,传说甄后下葬时,以糠塞口,披发覆面,是极其严重的罪行才会采取的惩罚。

而甄后之死的几乎同时,曹植也突然获罪。从此开始了等于软禁的生活!

而曹丕在此案发生不久,心绪不宁的去找国师(也就是国家级风水先生、解梦高手)占卜,风水先生很含蓄的告诉她:”最近宫中的确有贵妇人冤死”

《三国志·方技传》记载曹丕问卦于周宣:文帝问宣曰:“吾梦殿屋两瓦堕地,化为双鸳鸯,此何谓也?”宣对曰:“后宫当有暴死者。”帝曰:“吾诈卿耳!”……无几,帝复问曰:“我昨夜梦青气自地属天。”宣对曰:“天下当有贵女子冤死。”是时,帝已遣使赐甄后玺书,闻宣言而悔之,遣人追使者不及。帝复问曰:“吾梦摩钱文,欲令灭而更愈明,此何谓邪?”宣怅然不对。帝重问之,宣对曰:“此自陛下家事,虽意欲尔而太后不听,是以文欲灭而明耳。”时帝欲治弟植之罪,逼于太后,但加贬爵。

这一段资料,清晰记载了曹丕在接到弹劾曹植和甄后之事的震怒、焦躁、不安的心境,既要惩治曹植和甄后,又不希望惹得天下臣民议论纷纷,不成体统。以梦境来问卦,本身就说明了曹丕的这种不希望张扬的心情,同时,“吾梦摩钱文,欲令灭而更愈明”,更是清楚道出了曹丕的本意。而周宣的对言,“此自陛下家事,虽意欲而太后不听,是以文欲灭而明耳”,更清楚说明,曹丕所问正是植、甄之事,陈寿随后的说明,更是明确将与甄后事件发生关联的人物曹植点明出来,如果是其他贵妇人冤死,为什么把要治曹植罪这句话放后面?

为什么说甄后是冤死呢?而且是解梦师当着曹丕的面,说甄后是冤死,你也许会问,甄后和曹植或是因偷情乱伦做了见不得人的事,遭到弹劾定罪赐死,当然是罪有应得,怎么是冤呢?

这段资料表明,曹丕其实是默认了周宣的话,其实,曹丕的震怒更多的来自于帝王家世的体面还有男人情场失意的自尊。而对于赐死甄后这一决定,他内心是非常懊悔和惭愧的。

因为除了曹操、卞后这些家长层面的人以外,对于曹植、曹丕、甄后后来的关系,都已经是公开透明了,甄后在曹丕登基前早已跟他分居,而曹植夜闯金马门,退出争夺继承人的竞争,换取和甄后长相厮守的机会,也已经是三人之间早已达成的协议。只是曹丕得到了江山后立即反悔,曹植本以为光明磊落的君子协定落得满盘皆输。

电视剧《洛神》的七步诗现场,但实际上这个场面发生时甄后已去

也有很多迹象表明,甄后死后,皇室关系分崩离析,一直站在曹植立场上的曹彰也离奇死亡,曹植在惊魂未定中度过了一年,直到写出《洛神赋》。

木斋教授在他的研究中这样定义洛神赋,这是曹植写给天下人看的一封坦白书,是一步艺术化的恋爱史,也是一篇申诉冤情,同时纪念甄后的祭奠仪式之作。

下面,我们先从洛神赋的文本赏析开始,探秘这段被历史尘封的往事,如何用密码一样的文字,流传到今天。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序言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交代写作缘起,成文背景,灵感来源,另一个就是:如果牵扯内心世界或者隐私心声太多,找个官方理由,借引子发挥,让真实用意有个遮蔽的余地。

自序中曹植交代时间、地点、在去哪的途中,有写作经验的或许会有同感,人在旅途更容易被心事包裹,冲击出写作灵感,尤其是在途经某些和故人有关的地方。曹植说,“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确实,宋玉的神女一直以来都是曹植孜孜不倦写美人的榜样,而这一次,曹植显然已经不是《神女赋》的读后感,或者模仿写作练习,他写的是他看见的宓妃。下文会有分析:(不管是白日梦还是幻觉还是内心编辑的特效,总之,这是他精神世界里的创造)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之所见也,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据木斋教授考证,曹植的路线其实是去猴山,是他和甄后生前的一个约定,七月初七甄后会回来找他。这和当时人们对生死魂归何处的认识有关。曹植在后期写了很多游仙诗,证明曹植后来非常注重研究和思考这方面的内容。本文不详细阐述,总之,洛神赋的全篇内容,是为了一种特别的仪式感,是生者与死者承诺的一次兑现,也是一次类似“人鬼情未了”的浪漫重逢与永诀。

曹植带着这样一种心情“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等到“日既西倾,车殆马烦。”,正当“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之时,“睹一丽人,于岩之畔”那个梦中的身影,总算出现了。主客问答的形式,是有感于宋玉作神女赋在形式上的体现。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整段都是在用文字,为洛神画像。

宋玉写美女,是为了呈才,美女具体是谁不重要,他只需要虚构出一个各方面都能满足最高权力者向往的神女形象即可,因为写美女不是目的,讲述一篇精彩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才是。

曹植从年轻时候,就致力于写美女,他的一生仿佛都是为了完成刻画洛神的任务而推着走。

《神女赋》无疑是曹植美的启蒙。是曹植在学徒阶段不可或缺的信号灯之一。“年少时期的某种热忱或嗜好、偶然的际遇让他们发现运用此嗜好的方法、一段他们积极努力地钻研此学问的学徒训练阶段”。

看曹植早年的《美女篇》,就可以发现,反复的模拟神女赋,练习刻画他生命中那位美丽的身影,成了曹植一种内在的召唤,主宰了他的思绪与梦想。到了写《洛神赋》的时候,他迎来了生命中的创作力大爆发。

除了《美女篇》《洛神赋》,还有《芙蓉赋》《妾薄命》等,甚至《九咏》《七启》这些立意并不适合写美女的主题下,也不忘插入一小段。就这样以同一个美女原型,写了一次又一次,各种题材、各种文体,各种篇幅全都写尽了还意犹未尽。

所以,曹植笔下的洛神,才能完成如此青出于蓝而延展。

宋玉对美女脸部最重要的两个部位,眉毛和嘴唇的描写是这样的,“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视。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她的美眸炯炯放光,明亮的眼珠流转有神。弯弯的细眉象蚕蛾飞扬,鲜亮的红唇似点过朱砂。

而到了曹植这里,她的眼睛就不仅像一个静态的画一样,他写出了性格和动态美,她还有了酒窝这种非常个人化的标志,还定格了各种情景下的神态、更突出了很重要的一点,这不是一个一开口说话就会让欣赏着“出戏”的美女,“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她一开口,比仪静体闲时还要美。

曹植没有着力去刻画一个人人都喜闻乐见的大众情人,他为了贮存内心的记忆而写,写就的时候不为了流芳,只为了心中那一个人的纪念,而那个人永远在宇宙的最光华灿烂处。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到这段开始,洛神的容貌特写结束了,开始出现心理活动和对话情节。“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阅读曹植上文提到过的写美人的诗赋,很容易发现,曹植特别喜欢写美女的手腕,而且美女也总是出现在水边。采水中一种叫玄芝的花。结合木斋先生对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写作内蕴的考辨可以发现,曹植心中的洛神不仅有着清晰的个性化的容貌,而且还有着独特的爱好和性情。所以曹植也一直记得洛神的这项喜好,“子爱芳草”,也一直记得当初那个让自己“心振荡而不怡”的画面。

男子心动后,很自然的想到下一步行动,可是“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无良媒之后,男子并未善罢甘休,“托微波而通辞”似乎是曹植通过各个场合写文章秀才华发电的一种比喻吧,“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男子用真诚打动了洛神,于是献上了定情玉佩。

如果说曹植在和甄后定情之前,看到的只是甄后的美貌,那定情之后,笔锋一转,“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不仅美貌,而且信修、习礼、明诗。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当女神“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要男子给个承诺时,男子却“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又怕女神不真诚,又怕情缘太露水,于是收起笑容,端正神志。“申礼防以自持”。尔乃众灵杂沓,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这一段曹植开始用文采玩特效了,女神开始翩翩翱翔。这段应该是对应曹植甄后在建安二十一、二年左右的一段暧昧时光,也是曹植写“节游赋”的现实背景。属于那种彼此已经袒露心迹后,“向前一步不敢,向后一步不舍”的微妙阶段。两人有机会约会,女神从一开始的远距离高冷形象,变得活泼动感可爱。

两人开始有了深度的交流,“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应该是历数他们诗信往来的内容。南湘二妃、汉滨游女,匏瓜无匹,牵牛独处,这些典故都记录着他们一路走来不同阶段的心事。结合曹植的其他作品可以看出,这段铺排简直字字血泪。这些细节经过后文都会展开。

蜜月期已过,他们的书信中从不可求思的游女,写到了牵牛星的独处。最后也进入到“人神道殊”的痛苦阶段,甄后为曹植留下了刘兰芝“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的最后影像。再一次的可望而不可及,“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男子还在沉迷美色,可是他已经永远的错过了她。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这一段就是一种情绪渲染,如果是电影的话,这时哀婉凄绝的主题曲一定会响起,洛神要离开了,所有神奇的异象再度出现。曹植写赋不仅能写出数字特效,居然能写出BGM,也真是太了不起了。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洛神在流连之际,依依不舍,深情回眸,“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临别之前说了什么呢?“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如果说甄后最后死于有怨言,那这句话,就是她最后的怨言。“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这是离别的泪水,已经不是滴,而是像海浪一样放纵奔流,哀悼的是良会永诀,不是每一对男欢女爱都可以称之为良会,随着一个人先离开,从此阴阳异乡。

“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我没有什么可以再报答你的爱,只好留下明珰给你当作念想,虽然我从此“潜处于太阴”,但对君王的爱矢志不渝。这里很明显在说洛神的去处是太阴,而如果不是因为内心真实的原型是甄后之死,曹植为什么会让神女的归处成了“太阴”呢?

“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从这句开始,应该是独留男子在原地怅然所失,悲伤让他已经无法领悟甄后遗言的用意,只能“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盼着“灵体复形”,能重新再度出现。男子此时,化用曾经对方表达思念的诗句“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在不得不接受现实的情况下,一个人黯然孤独的离场。

如果永失所爱的悲伤可以用文字表达,我想曹植做到了!

“我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巴金的这句话用来概括曹植的洛神赋,实在恰当。

《唤醒你心中的大师》开篇有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有一种将人类潜力发挥到极致、展现无上力量与智能的境界,史上最卓越的成就与发现莫不由此而来这种境界的智能,学校不教、学者不研究,但几乎人人都曾经由某时某刻的个人经验中窥见一鳞半爪。它往往生发在压力沉重之际,但有时,那种境界却是长期执着于同一件事所磨炼出来的功力。

曹植一生的经历,最后写成《洛神赋》的过程,全部暗合于这一段话。甄后和曹植两个人,尽管历史上没有留下他们交集的只言片语,但是曹植却用他毕生才华的巅峰,留下了一个神秘感人的故事。

虽然洛神赋的政治衷心说,我本人并不支持,甚至是反对,但还是要感谢这种解读方式的存在,否则,这样一篇文学作品的奇迹之作,若是同样遭遇封杀,那真的是太可惜了。

现在,我们越过了过程,先通过《洛神赋》的全篇解读,大概的了解了一下结局:一个拒绝后位紧接着被赐死,一个成了王位争夺失败者,他们中间发生了什么,导致洛神赋里描述的情节,请关注后文~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