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为何偏爱现实题材「韩国电影为何偏爱现实题材」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102更新:2023-02-25 08:11:58

从影像诞生伊始始,历史记录就从笔述时代走进了影像时代,电影本身就具备还原社会原貌的纪实性,揭露社会黑暗、追寻社会公正,更是每个有责任感的电影人内在的追求。

在一海之隔的大韩民国,把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电影,是其电影产业中的一大类型。

为什么韩国电影人如此钟爱现实题材?又是什么样的原因成就了韩国现实题材电影的魅力呢?

让我们就一起走进韩国电影,来追寻韩国写实题材电影的魅力。

对于现实题材概念的界定,电影学界一般认为现实题材电影,即影片创作内容表现当时社会状况和人们生活感受作为主体的电影。电影现实表现的核心是直面创作当下的社会问题,表现生活的即刻面貌,揭示社会生活的矛盾。

自20世纪80年代韩国开启向民主社会转型后,韩国电影法废除了原有的审查制度改为“ 公演伦理委员会 ”的电影审议制度,电影人的创作空间变的更加自由,也可以触碰敏感的题材。

1988年“电影剧本提前审查制度”被取消,从此打开了韩国电影现实主义时代回归的大门。一批老一辈的韩国电影工作者创作涉及民主化和南北问题的题材作品,为之后韩国电影写实主义奠定了先行的基础。

近年来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并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韩国电影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观众对现实题材影片,尤其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观影热情高涨,不少影片公映本身也成为社会事件。而韩国的现实题材影片几乎覆盖当下韩国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大量轰动一时的新闻焦点、社会热点被推上银幕。

现实主义题材应该具备好的情节

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现实题材韩国电影,大都具有扎实的戏剧基础。剧作扎实是现实题材电影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好的故事应具备完整的情节,经过精心挑选和安排,构成主题及服务于主题呈现的故事情节、事件、冲突和角色。

由于真实事件为影片提供了大量素材,并且有助于强化故事的可信性。电影创作不仅限于在银幕上再现事件,或者简单虚构现实,而是为观众认识现实生活提供新的角度,帮助他们发现生活的真相。如1991年韩国大邱五名小学生失踪事件改编的《青蛙少年》为例。

片中用大量篇幅逐一还原了五个孩子失踪前在学校和家庭的生活情况,他们失踪后家人、同学、老师、社会各界的反应,以及家人全力寻找但久无结果失望、悲痛的生活情态。在电影片尾,播映了五个失踪孩子的肖像,寄望能够为找到他们带来新的线索。

今天看来,这部电影叙事手法陈旧、主题单一沉闷、情感抒发直白,对人物和事件的呈现都比较简单,像一部老套的纪实专题片。

在二十年后同样根据同一事件重拍《青蛙少年失踪事件》创作人员搜集了案发当时所有的媒体报道和警局备案记录,并走访了受害人家属进行详细笔录。一方面探究案件谜团,另一方面为电影寻找新的主题与结构。

孩子们的遗骸在2002年即失踪十一年后才被发现,五个孩子被捆绑累摞在一起,孩子们的牙齿骨脱落,三名死者的头骨上有被钝器击伤的痕迹,种种迹象说明他们生前可能遭受残忍虐杀。

十一年前曾经惊动韩国上下的失踪谜案,再度引起舆论哗然,一些媒体以“令人惊讶、颤栗”形容这一事件对大众的冲击。这也构成2011年新片的切入点,最终确定以案件带给人的迷失与精神痛苦作为主题,通过报道案件的电视台记者将历时十一年的整个事件中连在一起。

电影没有逐一还原记录五个孩子及其家庭,而是着重塑造了几个传递影片主旨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并且围绕事件进程,呈现了由各具情态的小镇居民、警员、路人,营造事件发生时代的社会氛围,同时揭示了现实生活的复杂性。

现实主义题材具有完整的还原性

现实题材韩国电影非常强调对生活原型和真实细节的还原。通过细节真实,创造生活的质感,增加影片的可信度 ,同时丰富影片的信息和内容含量。

以跨境人体器官倒卖案为原型的影片《共谋者》。就曾在中国威海停留三周,实地取景56次拍摄。通过地域环境的陌生感,强化片中人物孤立无援的处境。影片根据生活原型,将男主角心怀善念的犯罪分子英奎设定为釜山口音,饰演者林昌专程到釜山居住了一个月,以找到主人公的语感。

在片中,他以釜山方言表演,与其既往的喜剧角色形成较大反差,同时凸显了主人公乡土情怀下的行为逻辑。

根据1991年9岁男童李炯浩绑架案改编的《那家伙的声音》,真实事件中绑匪连续44天电话恐吓威胁其父母,索得2亿韩元后销声匿迹;而其实早在被绑架第二天孩子就已窒息死亡。绑匪的残忍、冷酷令人发指,而这起犯罪的唯一线索只有电话录音。

影片依靠声音塑造绑匪角色,台词完全参照绑匪的原话。姜东元以出色的声音表演,模拟还原了罪犯冷静、清晰,无情中透着阴冷的勒索。

在片尾还加入原型人物的生活照,以及绑匪与受害人母亲的通话原音,给观众以强烈的真实震撼,警示可能就潜隐在观众身边的罪犯,同时传递了面对绝望现实悲悯的人性呼唤。

韩国现实主义题材具备的特点

韩国电影处理社会现实题材的态度决定了其现实题材影片的成功,为什么这么说?个人认为韩国电影善于疏导民众情绪,首先满足观众释放压力的心理需求。其次现实主义电影黑色幽默元素的运用又起到了一定的娱乐功能。

题材上兼顾感性表达与理性思考,以戏剧故事打动观众情感的同时,并没有将现实题材中的社会问题简单化 。

而是在电影故事中多角度呈现社会不同角色的真实处境及他们面临的问题,让观众通过电影故事认识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增进了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带动观众理性面对和思考现实问题。

运用艺术化、富有美感和趣味性的方式,传递积极的价值引导,通过电影故事情节编织、人物塑造、场景氛围,肯定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提供生活正能量。这是韩国现实题材电影创作能够赢得各方支持、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韩国总人口近4900万,据媒体报道《追击者》观影人次为504万《杀人的回忆》观影人次为525万《恐怖直播》观影人次为540万,观众比例均超过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在韩国历年票房排行榜排名前十的影片中,现实题材影片《七号房的礼物》《辩护人》分列第四名和第十名其中《辩护人》上映33天突破千万观影人次《七号房的礼物》最终观影人次超过1200万。观众比例超过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足见优秀现实题材影片社会关注度与反响之热烈。

就现实题材创作我们应该强调,现实主义题材不单纯是为了揭示了社会阴暗面而创作。回避负面信息与消极因素,单方面强调正面信息和积极因素,既不符合电影艺术创作的规律,更无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

现实题材电影应该展现的实质是人类把控自身与外在世界的能力,是对人的肯定,不仅能够带来积极、正面的情绪,而且具有现实生活的示范效应。

判断一部电影作品的好坏。不在于电影的题材或类型,而在于透过电影故事提供给人们对社会或人的认知是否富含价值,是否健康。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