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鲁迅的文章不适合现在「鲁迅的作品其实不适合改编成电影包括祝福也没能比得上原著」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846更新:2023-02-28 09:29:53

#百年影史#

1924年鲁迅写下《祝福》,32年后,这部小说由夏衍编剧,桑弧导演执导,成为新中国第一次进行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也是第一个将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搬上银幕的彩色故事片。

鲁迅的原作太耀眼——通过一位代表长期被侮辱、被损害阶级的符号化的人物,引发万千大众对祥林嫂的悲悯和同情,从而去思索是什么造成了祥林嫂的凄苦无助——对这部改编的电影,我们也充满期待。

影片的开篇风格和原著的文字风格还是基本一致的——采用了低饱和色彩,影像灰暗,配合着凝重、悲凉的背景音乐,体现了鲁迅原著中的冷峻、沉重的艺术风格和悲剧气氛。

——这种视觉上的惨淡其实是暗合了鲁迅文章里的追悼精神以及悲凉基调。

但是很快我就发现一个问题——剧作者删除了"我"这个角色,同时修改了叙事主体,将倒叙改为了正叙。

相比原著,倒叙的写法确实显得零碎,夏衍改为正叙,无疑更加适合电影化的表达,使电影的节奏变得流畅,但少了“我”这个知识分子的视角,让人感觉影片似乎失去了什么……

当然,夏衍的剧本还是继承了原作的重要脉络——一开始,祝福的故事是黑暗,残酷,冷漠无情的。管宗祥,饰演了怂恿卫老婆子把祥林嫂卖到山里去的卫老二,对方一拍即合,同意把寡妇儿媳卖给别人做老婆,好替小儿子阿根娶亲。

卫老二狡诈奸滑,出主意卖祥林嫂,却美其名曰是为了给阿根说亲,实质上,他是要卫老婆子还账。

祥林嫂就这样孤身逃到了鲁镇——这些都是小说略写的部分。

祥林嫂逃亡的过程,展现了鲁镇的风景。话说1956年那会的江南水乡(实际是在北方拍摄)很富有诗情画意——桑弧导演的景物细腻依旧。

祥林嫂为什么会被雇用?

——不是鲁四老爷和太太可怜她,好心赏她饭吃,给她衣穿,给她住处。而仅仅在“看中她做事麻利,不多说话。”是个能干的奴隶。

祥林嫂有两次最为快乐的时光,第一个就是逃出婆家,在鲁四老爷家做佣工的这段时间。

她是从早忙到晚,过年过节祝福也没有添短工,但是她很满足,脸上也白胖了!

然而好景不长,很快她婆婆就带人找来,强盗一般地把她捉了回去。

被五花大绑成亲的祥林嫂,怒不可遏的拜堂场景,旧社会的穷苦女人如同货物一样被卖来卖去,毫无尊严与幸福可言。

绝望的祥林嫂一头向案角撞去,表示生无可恋。

为了娶妻生子,明目张胆“抢亲”的情节,让人联想到2007年的电影《盲山》,周围众乡邻吹吹打打说说笑笑一派河蟹……各种丑恶怪相被各阶层的人维护,并且从未提出异议。

强娶这一部分,贺老六几无台词,却呈现了一个会怜惜人会共情的君子形象——扮演者竟然是魏鹤龄——他不仅同情祥林嫂的遭遇,甚至表示愿意送她回家。

——这显然是加入了当代的价值观,原著里的贺老六哪有那么善良正直,人物在此处严重失真。

鲁迅本意无疑是表现国人的麻木和冷漠 ,导演居然自己往里面加了一堆帮助祥林嫂的人。

这样,电影的着力点就放在了批判旧社会的封建礼教、纲常伦理、阶级压迫,却弱化了鲁迅原文中底层互害的部分——不像鲁迅原文那样一黑到底了。

祥林嫂被卖,看起来好像是一件相当糟糕的事,可她偏偏遇见了老实的贺老六,两人的关系也处理得彼此相偕,算是度过了一段快乐的婚姻生活——这样的改动无疑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祥林嫂的内心世界。

接着,电影极大充实了贺老六这个人物,将其塑造成老实体贴的中年农民形象。把鲁迅原著中对于人的批判,神权夫权父权的批判,转移为阶级批判,贺老六戏份的增加凸显了这一点。

比如这个细节,贺老六为了娶亲,借了驴打滚的高利贷,年年月月还不完的利息,为后边的上门逼债埋下伏笔。

贺老六很快累病倒下——祥林嫂看似幸福美满的生活过后,又将面临家破人亡的悲剧。

——给你希望,再让你绝望。嫁给了好人老六只是延缓了这个坏结局出现的时间。这是祥林嫂的命,也是中国穷人的命。

今天的中国还有为了结婚而背负沉重的债务的事情吗?

贺老六被逼债这段,或许这才是真正超越时代性的东西。

——勤劳、老实、忠厚,有什么用?

辛辛苦苦干几年,连地主的高利贷利息都还不起。

电影里表现阿毛的死,是因为高利贷地主来讨钱,让阿毛出去了,没人看着他,所以被狼吃了。

但是原著写的是,阿毛是在普通的日子被狼吃掉的!两相对比,当然原著更好。因为造成悲剧的意外就是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从天而降,并不是要等到阶级矛盾爆发到极点才夫死子死,所以小说中那种冷静的口吻更令人敬佩!

——狼不仅仅是在下雪的时候才出来,狼任何时候都会出来吃人!

再次丧夫又丧子的祥林嫂回到原先打工的鲁四老爷家,虽得女主人收留,却从此开启了她经年不变的讲述模式。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

她见人就说,一引就讲,同时掏出道具——那只仅剩的小红鞋来。

她再也没有当年的精气神——当初她逃出婆家、撞桌自杀,都是她有过心气的表现,但是更残酷的苦难让她终于一点点老去和钝化了……

当年我的读书时代,学到祥林嫂这一人物,就说这是个可怜的人,感觉她一天到晚唠叨个没完是有病吧。

——她看见别人家的孩子也不放过,不仅又看又摸,还给人家孩子穿阿毛的那双鞋,孩子父母当然要暴怒了。

就这样,时光流逝,祥林嫂丧夫丧子连最基本的尊严也在被践踏。周围人冷漠无情又保持高度一致的态度(这就是平庸之恶吧)。

直到最后的打击到来——她被视为不祥不洁的"白老虎",不准再接触祭祀用的一切东西。

底层的旁观者(柳妈等)平庸的恶更是杀人诛心。

我曾思考过,为什么祥林嫂那么急于捐门槛,急于摆脱自己低人一等的晦气身份,她就那么渴望接触那些祭祀的供品和器皿?

其实那都是表面,她的想法很简单——只求坐稳了奴隶,只求做一个正常的奴隶。

她一生中最为快乐的时光到来了——除了以前逃出婆家,在鲁四老爷家做佣工,从而实现了短暂的财务自由;另一个就是这次捐了门槛,从而实现了暂时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

她告诉柳妈这个消息的时候,欣喜万分——这时我又想,柳妈其实是个善女人,她的办法确实是唯一曾短暂帮助过祥林嫂的。她们当然不会知道,因为礼教的桎梏和束缚,祥林嫂的捐门槛成为她最终死亡前的回光返照。

捐完门槛的祥林嫂端着鱼穿过走廊,时代的明暗在她脸上流动——她第二次端着福礼鲤鱼上堂时的表情特写简直绝了——脸上是宛若重生的欢喜。

所以,当再次被主家警告不许碰福礼,祥林嫂难以置信,一遍遍申述:我捐了!我捐了!

好人对命运毫无掌控力,无罪却成为了最大的罪擎——勤勤恳恳用一年多的十吊工钱给庙里捐了门槛,也改变不了世俗的目光?

真正的悲伤是没有眼泪的——祥林嫂从没了儿子,大脑受刺激表現为強迫症的病态,见人就是"我怎么那么傻"——所以白杨惊愕之下瞪大的双眼能印进观众心里。

鲁四老爷对祥林嫂是极度不耐烦的,厉声呵斥她——我认为改编最好的地方就是祥林嫂捐门槛以后这段,包括四老爷骂祥林嫂:

你捐一百吊也没有用,你的罪孽一辈子都洗不清!

这得对祥林嫂之类的女性怀有多大的憎恨才骂出来这句话!四老爷的嫌恶表情演得好!

祥林嫂的心理防线坍塌了,礼盘轰然落地,鱼掉在地砖上挣扎蹦跳——我对地上这条无法翻身的鱼,念念不忘……

电影新增加的“砍门槛”段落,算是一种无言的反抗,也是全片高潮,这段原作当然没有,加在电影里,似乎给了祥林嫂一点点微弱的抗争劲,更显出其结局的悲剧性。

但是回顾全片,祥林嫂是个被命运捉弄的人,总体来说是逆来顺受的,所以最后砍门槛还是有点拔高。

祥林嫂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流落街头。

演到这里,全片就像一个设定好 bad ending 的游戏,作为主角的祥林嫂在这一生中无论做过什么样的选择,开启什么样的支线,遇到了或是相儒以沫或是恶语相加的身边人,命运总会领着她到达穷病交加、郁郁而终的悲惨结局。

那时的人们认为祥林嫂的身份和遭遇会招来灾祸晦气,现在则是以某一个人的出生和阶层来判别,本质上没有逃出这样的恶圈,反而现在更穷凶极恶。

鲁迅原文就是这样描写的吧——"那眼珠间或一轮",间或一轮的意思,就是偶尔转动一下。

这个时候的祥林嫂实际只有40岁左右,白杨扮演这个角色也只有36岁——但影片中的祥林嫂,已经完全是一个受尽旧社会封建礼教毒害的老年穷苦妇女的形象。

一味自责的祥林嫂,生也恐惧,死也恐惧,活着怕排斥,死了怕分尸,冰天雪地无处安身。

她对命运、鬼神发出质问,这是原本鲁迅所要批判的东西。一个绝望到麻木的祥林嫂早就在风雪中对着镜头问过,一个远比哪个具体杀人犯究竟是谁更宏大更苍凉的问题:"人死了以后,到底有没有魂灵"?

原著中,祥林嫂止不住的问“我”,人死之后究竟是有没有魂灵的。“我”的表态是哑然。这是原著小说中更多表达的一种现代启蒙中的错位与断裂,但是电影剥掉了原作内省的知识分子视角(小说中的“我”),转向新时代新人的视角(旁白)。因此原作中那层微妙的反讽,就不存在了。

一个人死后,没有魂灵。

最终在旧历年底的风雪之夜冰冻死去的祥林嫂,谁之罪?出路究竟在哪里?

这也是整个人类面临的终极问题。

耐人寻味的故事结尾的旁白:

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新政权的话语跃然纸上。

电影无疑是在告诉观众一切都好起来了,解放之后不会再有祥林嫂了。某种程度上说,电影中的祥林嫂之死,佐证了旧时代的恶,也反衬了新时代的好,电影从而达到教化观众的目的。

那么这句旁白是不是大实话呢?

至少在1956那一年,这么说绝对是都会信的,现如今,我们回过头来看当年的结尾,反而愈发耐人寻味了。

未必!人类社会越文明,屠宰场隐藏得越深。杀人越诛心!

所以,比起影像化,还是原文更吸引人。我认为已经找到了答案,电影确实存在遗憾的改编——鲁迅的作品其实并不适合改编成电影,这类片子的改编很少能比上原著的——老片的表演总是陷入一种饱满夸张的模式,反而远离了原著冰冷的现实感。鲁迅先生自己说过,我的思想太过黑暗,不适合所有年青读者,常常怕把他们引入歧途。是的,但还是要回去补一下原著,因为鲁迅的精神实在太耀眼了!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