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90年代好电影那么多「为何90年经典影片频出」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71更新:2023-03-01 13:50:37

很多观众都说现在经典的影片越来越少了,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似乎经典影片层出不穷,《阳光灿烂的日子》、《红高粱》以及《霸王别姬》等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现在这些片子的评价也非常的不错,无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影片的艺术含量都让人满意。反观现在的电影,似乎这样的佳作并不是很多了。其实不仅仅中国影坛,好莱坞近些年来的影片质量也并不高,最近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荒野猎人》让他摘得影帝桂冠,但是这部影片的评价就一般了。

Z影谈⑶:为何中国90年代经典影片频出?

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电影也迎来高质量的时代,诸如《肖申克的救赎》以及《阿甘正传》这样的电影共同角逐同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可见当时影片的质量的确不错。单看这两部影片的确都有非常不错的艺术水准。那么为何现在电影佳作就少了呢?有的人说是审查的问题,但是美国的审查制度可一直没有太多的变化,为何美国的影片质量近期也不高呢?

《阳光灿烂的日子》剧照

笔者认为首先是影片数量的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影片的产品远没有现在这么高,当时的电影从业人员数量不多,但是底子很深厚,很多演员是话剧出身,本身的磨练就非常的深厚,诸如导演制片以及摄像等工作人员也是如此,他们都不是学院派。这样的班底凑到一起,对于影片的要求就非常的高,加上当时影片数量少,大家对片子琢磨的时间也长。

《肖申克的救赎》是经典电影

现在就不同了,很多演员都是“学院派”,笔者不是说学院派不好,但是刚刚毕业就担任主角,在演技上自然是有些青涩的。并且现在电影的数量多,因此深度雕琢的时间也少了很多。现在行业讲究的是投资与回报,投资越少,时间越短,回报越多那自然是最好了。至于影片的质量,其实倒并不是多么重要的事情。这些环境的变化,是电影质量变化的重要原因。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电影创作的变化。如果我们注意到中国90年代的经典影片,我们会发现很多经典电影就是基于小说的改编。诸如莫言的小说以及王朔的小说,莫言自然不必说,诺贝尔奖水平的创造自然有质量的保证,而诸如王朔等作家也是高产时期,他们小说的改编,自然会有不错的效果。

高品质作家的小说改编是经典电影的重要元素

电影本质还是讲故事,一个好的剧本非常的重要的。这几年很多作家的产品锐减,经典的作品早已经搬上了荧幕,因此很多团队苦于没有好的剧本,这不是《盗墓笔记》出来后,几乎所有的电影公司都盯着改编权。

《盗墓笔记》的改编权争夺激烈

现在其实不管是电影圈还是电视圈都缺少好的剧本,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抗日神剧以及经典翻拍出现了。我们需要注意到这个情况,90年后的新生代作家的代表作很少,尤其是具有故事性的作品很少,很多都是玄幻以及玛丽苏的作品,这些故事搬上荧幕难度不小,并且极容易形成审美疲劳。因为这些故事的套路都是差不多的。

现在的电影作品很讲究场面,其实很多电影已经不是故事为核心了,更多的是强调画面的刺激,这也是近期电影变化的重要方向。过去我们讲“文以载道”,之前电影的态度也比较的严肃,除了政治性的电影,普通的作品也需要“言之有物”。而现在很多电影纯粹是为了让观众享受视觉的盛宴,对于故事带来的精神刺激并不看重。

大场面带来视觉刺激

固然电影并不一定非得要讲述什么大的道理,但是好的电影必然要传递出一种反思,即便是喜剧电影,大家笑的背后,也会深深的体会电影带来的反思和情绪变化。比如《喜剧之王》,很多细节都让人爆笑,但是尹天仇作为小人物一心向往理想的挣扎,仍然是很多人的一面镜子,大家在笑过之后,也深刻意识到坚持理想的不易。

但仅仅依靠大场面也是不够的

电影工业的发展,利润导向的影片制作,精彩小说的空缺以及电影对于精神刺激的弱化,导致了近期经典电影的匮乏。当然我们评价经典的标准是多样化的,但是一部好的电影绝不是看完之后,观众一点思索的动力都没有,如果是这样电影艺术也太简单了。电影反应了社会的思潮,目前缺少经典影片的情况,是不是也说明整个人类社会的思考越来越少了呢?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