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平浪静电影结局什么意思(一场关于爱与黑暗的白日梦 -)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564更新:2023-02-09 16:38:21

《风平浪静》下是人间的恶,你看懂了么?王砚辉:能演出来就不说

电影《风平浪静》由百亿影帝黄渤监制,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导演李霄峰执导,集合了一众实力演员如宋佳、章宇、王砚辉,还有超级新星邓恩熙,以及台湾新生代演员李鸿其,主创阵容足够强大。

这部聚焦现实的犯罪题材电影被寄予厚望,不过上映以来口碑遭遇两极分化。

在某瓣短评里收获最高赞的短评里是这么说的:一流演技,二流导演,三流编剧

看过这部电影后,我基本同意这句短评,但是这部电影还值得一看么?

我们先看故事,严重剧透警告。

一部充满无奈的野心之作

1992年高考前,在一座滨海城市,一个台风暴雨天。

高三年级的学霸宋浩突然被校长告知,他保送清华的名额被人顶替了,是他最好的朋友,也是李副市长家的公子李唐。

得知消息后宋浩的父亲宋建飞(王砚辉饰演)很生气,他想去找同乡的李副市长理论,儿子先父亲一步到了李家。

可能是命运捉弄,宋浩进错了屋。

他被喝醉酒的男主人当成小偷,扭打之际他用刀将男主人刺伤,惊慌之下宋浩夺路而逃,这一幕被恰好赶来的父亲看到,也被2楼窗口的李唐看见。

宋建飞想弄清发生了什么,进屋后看到倒在血泊里的男人,他们认识,宋父却没有叫救护车,而是选择了杀人灭口。

当夜,李副市长摆的谢师宴上,城建部门的小领导宋建飞被升官,这明显是在李家在安抚老乡的情绪

第二天,宋浩开始了长达15年的逃亡,他一直在广州的石雕厂干体力活。

再次回来,是因为宋浩(章宇饰演)的母亲过世,以及身份证过期。

宋建飞这些年做官平步青云,他早已经出轨了比儿子还年轻的漂亮女人,有了5岁的小儿子,正打算将娘俩送到国外移民。

命运改变之夜,男人死后留下的小女孩万小宁(邓恩熙饰演)已经上了中学。

这个孤儿成了钉子户,而抢走了宋浩保送名额的李唐(李鸿其饰演)成了地产开发商,他想拆女孩的房子。

办完事,宋浩开车离开,高速收费口遇到了高中时就极其崇拜他的同学潘晓霜,姑娘不想错过这段姻缘,用落杆的“意外”砸坏宋浩的前挡风玻璃,将其强行留下。

当天夜里,潘晓霜像是一头发情的鹿,开始了对宋浩的追求,吃火锅尬聊,唱卡拉OK尬舞,在破窗的车里她撑伞传情,下车后女人更是直接表明心意。

宋浩没有勇气接受这份感情。

宋浩接触万小宁,想做出弥补,给女孩钱,陪她玩游戏。

李唐频繁接触宋浩,想拉着他一起,顺便暗示宋建飞一直在“关照”他的地产生意。

宋浩修车滞留期间,潘晓霜继续猛追不放,她像是一道光照进了宋浩压抑、黑暗且无趣的生活里,她终于成功睡到了昔日暗恋的男同学。

宋浩被睡后觉醒了爱人的能力,他用酸奶向潘晓霜求婚,女人答应了,他笑了,布满阴霾的脸上第一次有了光。

婚后潘晓霜怀孕,宋浩被父亲安排成了妻子的同事。

机场,宋建飞送小老婆和儿子走后,他告诉了宋浩当年台风夜的命案真相,事已至此,只能“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李唐想彻底拉宋浩下水,他蓄谋开着宋浩的车撞死了万小宁。

他告诉宋浩当年命案自己也是目击者,但是他并没有报警,他的逻辑是:抢走你的保送名额是我不对,但我也帮你隐瞒了“真相”

李唐请“好兄弟处理一下”,从此他们就是命运共同体,至死方休。

宋浩埋了万小宁,他就跟15年前一样,弱小无依且孤独无助。

命运欺人太甚,两条命案都背负在这个曾经有望登天的年轻人身上,15年前他是无辜的,这一次呢?

李唐送了一大袋现金给宋浩,他想用钱买宋浩的灵魂。

不久后宋浩在高速路口偶遇了李唐父子,一个是源头上毁了他的人,一个是他好不容易获得新生后再次毁了他的人。

宋浩终于爆发了,他拿着埋万小宁的铁铲冲向了两个“仇人”,高官和地产商落荒而逃。

宋浩因为这一疯狂的举动被警察追捕,李唐呼叫一条船上的宋建飞出来“解决问题”。

宋浩骑着摩托车,他闭上眼在风雨中飞驰,撞向了港口渔民那些装满鱼的筐,他绝望地躺在一堆鱼里。

之后宋建飞赶到,宋浩告诉父亲“他撑不住了”。

这时父亲愤怒地反问“你才撑了多久”,他告诉儿子自己这15年早已经把灵魂卖给了魔鬼,他不过是李家的傀儡。

万小宁的死,宋建飞也有参与。

宋浩用刀自杀,他说“我还”,死在了父亲的怀里。

在最初的另外一个版本里宋浩说的是“我还,你也还”,他先捅了自己,之后用刀捅死了父亲。

两刀,两条人命,还万家父女两条人命。

宋浩生前将李唐给的一袋子钱交给潘晓霜,让她交给警察。

女人微笑着和孩子一起开始了新的生活,她孩子父亲走的时候是一个干净的人。

结尾字幕里,李家父子和宋建飞都受到了应有的审判。

剧情槽点及思考

虽然电影的槽点瑕不掩瑜,但还是不吐不快。

宋浩为什么会误入李唐家隔壁的房子

15年后李唐解释了原因,因为他父亲不允许其带同学回家,所以宋浩因为不能确定,而正好李家隔壁那个房子的门半开着,所以导致了后面一系列的悲剧发生。

宋浩“误杀”(真相是误伤)人后逃亡15年,“真凶”宋建飞似乎掩盖了一切,这个案件在整部电影里几乎都没了后续,怎么解释

我觉得这个槽点是硬伤,没得解释。

为什么要用上帝视角描述台风夜的案情,犯罪电影失去了悬疑后还剩什么?

这部电影和《烈日灼心》一样都存在案中案,但是不同的是后者直到电影尾声才给观众所有真相,而前者一开始就给了观众上帝视角,所以这是一部在观众视角没有悬疑的犯罪电影。

没有悬疑的犯罪片明显缺乏张力。

我的理解是导演不满足于犯罪电影框架的表达,他们有更大的野心,他们想拍一部借犯罪的躯壳,内核承载更多中国当下现实的电影。

高考公平,拆迁问题,官商勾结,这些当下社会之痛,哪一个不戳当下中国人的心?

只可惜这部电影的气质就像是一个充满了无奈的野心家,宋浩拿起铁锹埋葬的是无辜少女,之后挥舞铁锹打的也是李家的狗腿子,李家父子狼狈却毫发无损

宋浩打人后撞到鱼堆里的构图也特别能说明问题,不可直言,却已经接近白话,宋浩之怒,不过是匹夫之怒,他的命运就是:任人鱼肉

宋浩最后的所有愤怒,也只能宣泄在自己身上,或在他们父子身上。

我想起了尼采的诗:

风平浪静之下,多少人间的恶早已经波涛汹涌。

作为一介匹夫哪怕血溅五步也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但是就接受人间之恶么?

这或许是这部电影背后真正要讨论的事情,宋浩给出了他的态度和选择。

潘晓霜大肚子时问宋浩最想对未来的孩子说什么,他的回答是:谢谢你

正是婴儿的纯洁和干净,促使宋浩最终走向了救赎之路,生命就该是这个样子,他再也不能接受自己畸形扭曲地活着,他想要命去换公平和正义。

万家父女不能白死,可是宋家父子的命又该问谁的罪?

宋建飞的扮演者王砚辉谈到角色时说了这样一段话:我觉得能够演出来的就不要说,我不演情绪,我在去演行为,然后把思考的空间留给观众

我相信看过电影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后记

李霄峰除了导演身份外还是本片的编剧,从电影所呈现的复杂性来看,他是一个有强烈表达欲的创作者。

电影为了公映而不得不在后期做了大量修剪,年轻导演用有限素材在框架下表达,在这方面还是欠缺火候,电影的气质和风格有了,可在表达上总觉得缺一口气。

所谓自由不过是戴着镣铐跳舞,电影不能老拿后期“被剪辑”做借口。

最后,个人认为某瓣给电影的评分太低了,我给电影评7.5分,值得一看。

THE END !

一场关于爱与黑暗的白日梦 -

最近看了由余欣编剧、李霄峰导演、黄渤监制的电影《风平浪静》。

这是近几年看的华语片中,我最喜欢的一部。影片从编剧、导演、演员、摄影、音乐、音效、剪辑等层面几乎全都达到了让我满意的程度。这部电影的所有主创在作品中体现出了认真专业的态度和高超的艺术水平。我衷心向他们表达自己的佩服与敬意:谢谢你们奉献了一部好看的电影!

本文不是一篇电影评论。因为我并不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缺乏专业素养的电影观众,能有办法写出一个让他人甚至是自己信服的分析式影评。如果我的朋友或者家人要我说说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上面那段已经够了。

我想写的是一篇个人性质的电影解读,记录自己在这部影片中获得的感受。说实话,我并不认为自己“看懂了”这部电影,或者是“比别人懂”。我相信,对于任何艺术作品,不同的欣赏者往往能够得出不同的观感和观点。我也相信,这种解读空间也正是艺术的最大魅力所在。

【在正文开始前,做个剧透警告。下面的内容为了阐述笔者的解读,有大量对于关键故事情节的引述和讨论。还未观看影片的朋友们请酌情决定是否食用。】

人物:宋建飞(王砚辉)

宋建飞是爱宋浩的,但他认为男人的“家庭责任”比情感更重要,这也是推动角色最大的行为动机。

1. 儿子考大学这件事情在宋建飞心里面非常重要。杀人案发生前,他严厉地询问儿子去了哪里玩、会不会耽误学习,尽管此时儿子是会被保送的。当知道保送名额被转给别人,他火冒三丈的给校长打电话、又毫不犹豫地去找副市长。在影片公布的删减片段里,宋建飞有“为了我、为了你妈,你必须给我考上大学,离开这个地方”这样的台词。

2. 在别墅,宋建飞发现被儿子捅伤的万有良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去叫救护车。但是在意识到如果万有良获救就会追究责任、导致儿子高考受影响甚至入狱时,他改变决定,捅死了万有良。

3. 当宋建飞看到儿子离家出走去逃亡的时候,他并没有阻止。面对妻子的责问,他说“你儿子杀人了”而不是“儿子杀人了”。

4. 十五年后宋浩返乡为母亲奔丧,父子相见之后一起吃饭,宋建飞说“没把你培养好,我只能再生个儿子”。

5. 宋浩和李唐在网球场坐着聊天的时候,宋建飞短暂地望向他们,似乎内心充满担忧。但是他很快转回头,一脸满足的看着正在和外教练习英语的小儿子。(这个镜头很短,王砚辉用仅仅几秒钟就自然地表现出了角色心情的变化,毫不生硬。牛逼。)

上面这些细节给我的感觉是,宋建飞是一个“家庭责任”观念很重的人。当然这种所谓的责任,并不是他自己说的要以家人为中心、无私奉献,而是他希望自己能够营造一个“理想家庭”尤其是“理想子女”的愿望。他对儿子最大的关心就是希望儿子有个好前程。通过删减片段中“考上大学,离开这个地方”这句话,甚至会让我感觉他希望通过儿子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父母并不少见)。

所以,宋建飞杀万有良是为了保住“理想儿子”的前程;看到宋浩离家出走不阻止是因为觉得儿子“废了”,不再是“理想儿子”了,于是从“咱儿子”变成“你儿子”;为了获得理想的儿子,在宋浩“废了”之后,他去发展了另一个儿子,也就是和情人生的宋远。

那么宋建飞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大儿子宋浩呢?我觉得是爱的。

他在片中的服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暗色休闲装或者黑外套,另外一种是白衬衫。白衬衫出现的比较少,分别是:

1. 宋浩奔丧回家没地方住,宋建飞不想儿子继续睡车里,把老房子的钥匙交给他。

2. 宋浩的妻子即将生产,宋建飞去给儿子儿媳做饭、一起吃晚饭,还提出他们以后都一起移民。虽然宋浩和潘晓霜都表现的有点沉默,但三口人坐在一起,居然有一种其乐融融的感觉

3. 宋建飞在机场送情人和小儿子出国,之后将十五年前的真相告知儿子,说“咱爷俩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

4. 儿子发疯之后,李唐打电话问他“你处理还是我处理”,他没有回答,黯然地挂掉了电话。

上面这些其实都让我感觉到他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真实的爱。虽然除了晚饭那场戏之外,这爱都显得那么的无力,甚至是无奈。那么,为什么晚饭那场戏会不一样呢?因为那是宋建飞最在乎的事正“向好发展”的时候:寄予重望的小儿子即将出国;大儿子生活也逐渐稳定下来了,结了婚,还即将荣升为父亲。他只有在自己觉得最重要的事情被确保的时候,才有心气展现出真正的温情。这也暗合了在网球场他看宋浩一脸担忧、看小儿子一脸满足的状态。后者与在机场送小儿子母子出国时的状态如出一辙,因为这就是宋建飞追求的“理想家庭”、“理想子女”的构筑过程。

另外有一个埋得有点深的细节,宋建飞应该是从十五年前开始就被李家父子控制的。保送的谢师宴上,李唐的状态蔫头耷脑,而他的父亲李卫国却春风得意,并且用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提拔”宋建飞坐上了分管房地产的重要岗位,建委主任。表面上可以理解为:李唐顶了好兄弟的保送名额,心里很亏欠;李卫国觉得儿子保送名校很有面子,投桃报李给了宋建飞一个肥缺。但根据影片其他的细节,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宋家父子在渔船上摊牌时,宋建飞的台词有一句:“我撑了十五年。我这十五年被他们父子俩碾压着,我特么灵魂都出卖了。”所以,谢师宴上李唐与李卫国的表现可以理解为:李唐看到了杀人案的真相,年少的他可能顶不住心理压力告诉了父亲,李卫国觉得这是个制造忠犬的好机会,于是先是把宋建飞安排在要职上,接着胡萝卜加大棒,用利益输送来安抚、以杀人把柄来控制,逼他为自己做事。而宋建飞能撑下来这十五年,也许靠的就是自己再塑“理想家庭”、“理想儿子”的希望。

宋浩最后自杀的刀,是宋建飞带给他的。渔船上,宋建飞在拒绝宋浩自首的想法后,转过身,做了一个从外套里面掏东西的动作,说“先把我给了断了”。接着可以听到什么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不响亮。当然,因为包着布),然后就是宋浩低头捡起了被布包着的刀。

那么他带刀给儿子是啥意思?他就是想逼死宋浩吗?我觉得不是。他只是仍然在按照“男人的家庭责任”这个动机在行事。他认为宋浩做了父亲,就应该像他一样,以家庭为“责任”,晚饭那场戏他就是这么说的。所以他听到宋浩提出自首的时候才会说“你现在结婚生孩子了,你想起来自首了,你太自私了你知道吗”。他带刀来,并说出“先把我给了断了”,其实就是在用家庭道德来压制宋浩,逼他妥协。他并不认为儿子会大逆不道地捅他,这么一压,宋浩也许就服软了。然而宋浩毕竟跟他不是同一种人,选择了自杀来拒绝这一切。于是,在看到儿子剖腹自杀时,宋建飞的眼里爆发出了无比的震惊和痛苦:他虽然不理解儿子,但他毕竟还是爱儿子的。(王砚辉这里的表情真的是炸裂级的演技,太牛逼了…….)

总之,在宋建飞的心里,他与宋浩的关系是身份大于情感的。他爱宋浩,但他更爱“宋建飞的儿子”。

人物:李唐(李鸿其)

李唐是爱宋浩的,但他的爱在漫长的岁月里被扭曲成了一种泛着黑暗的占有欲。

1. 在游戏厅遭遇小混混,李唐帮宋浩解围时,表现出一种真实的愤怒和对宋浩的关心。让我感觉,少年时代,李唐跟宋浩做朋友,并不是单纯为了找个好学生给自己撑门面这种肤浅的理由。

2. 在知道自己顶了宋浩的保送名额、看到宋浩在楼下大声呼喊寻找自己的时候,李唐的脸上显露出愧疚的怯懦。这与他在面对小混混时展露出纨绔子弟的骄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 十五年后两人第一次见面,在拆迁现场,李唐问宋浩怎么知道钉子户是个小姑娘,宋浩给出“我刚才看见一个小姑娘进去了”这样牵强的理由之后,李唐的发笑有一种“你特么在逗我?”的感觉,同时又显得很满意。因为他知道真相,他很享受这种掌控对方的感觉。

4. 在影片公布的删减片段中,李唐为了不让宋浩再次离开故乡,表示要搞个石雕工作室、弄个园区全部交给宋浩来管。被宋浩推辞了。

5. 杀万小宁那一夜,李唐找宋浩出门兜风,说“你这个人是不是结了婚就忘了兄弟啊”,吐槽宋浩不陪他。而此时正是宋浩妻子怀孕待产阶段。撞死万小宁的一瞬,李唐露出了邪魅的笑容,并且瞥了宋浩一眼。而万小宁死后,李唐在拆迁现场得意地勾着宋浩的肩膀,看着万小宁的家被拆除。

6. 在游轮上参加派对,李唐和宋浩捧杯喝酒,他再次勾着宋浩的肩膀,在宋浩端酒杯的手腕上,暧昧地摸了三下。喝醉之后,抱着宋浩说“你该陪陪我”。

上面这些细节给我的感觉,李唐就是喜欢宋浩的。甚至杀万小宁给我的感觉都不单单是为了拆迁,而且是出于情感上的嫉妒。李唐知道用宋浩的手机能把万小宁约出来,就说明他知道这两个人的关系(这并不奇怪,因为恶霸开发商派人24小时盯着钉子户是完全有可能的)。他知道宋浩心里对万小宁抱有愧疚、想要保护她;而万小宁也对宋浩抱有某种特殊的情感。他最后仿佛炫耀胜利一般的拽着宋浩看拆屋,就是一种情感的释放:我终于成功毁掉了你们俩的关系。

至于这种扭曲的占有欲是不是出于同性恋,很难说。毕竟人的情感是很复杂的,主创们选择这种不捅破的表达方式反而让我感觉很到位。不过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李唐对宋浩不是简单的控制利用的关系。因为就杀万小宁这件事而言,把宋浩拖进来其实反而增加了被警察抓到的风险。杀人这种事当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多一个人就多一分泄密的风险(宋浩事后去修车,就差点导致事件暴露)。而影片中,杀完万小宁的李唐马上就被手下的车接走了。这些人也许没看见杀人过程,但李唐和万小宁是什么利害关系、看见少女倒在地上意味着什么,这些人心里应该很清楚。李唐完全可以让这些人善后,因为反正他们都知道是谁杀的人。那么为什么还一定要拖宋浩下水呢?光有十五年前的把柄还不够,还要加上一个把柄,双保险?因为控制他,其实是为了让他跟自己在一起。可以看到,李唐后来也确实就是这么干的,“陪陪我”三个字反复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李唐这个角色大部分时候穿的是有点扎眼的紫色衣服。紫色的含义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gay。这是不是一个巧合,我觉得见仁见智。但李唐在游轮派对上的表现,确实是让我觉得十分暧昧。

人物:潘晓霜(宋佳)

这个电影里面真心实意爱着宋浩的角色有两个。一个是潘晓霜,一个是宋浩的母亲。

先说母亲。电影对她的交代很少,但是从两件事情上来看,她对宋浩是充满了爱和关怀的。第一件是宋浩在大雨中裸着上身跑回家,母亲不责骂而是温柔地帮他擦干身体;第二件是从宋建飞口中得知儿子杀了人逃亡,母亲悲痛无比地喝药,洒的满身都是。宋浩逃离故乡十五年,因为母亲去世而返乡,而且在决定再次离开前去了母亲的墓前。从这里也能看出来母子二人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我相信宋浩在逃亡初期买了IC卡,想打却没打的电话就是给母亲的。

潘晓霜是这部电影里面最特殊的一个角色。因为她身上表现出的,全都是爱的光辉面。

1. 十五年后在收费站的第一次相遇,潘晓霜一眼就认出了宋浩,并用看驾照这个小聪明印证了自己的判断。非常主动的留电话,表示想一起吃饭。

2. 收费站的第二次相遇,为了阻止宋浩离开,她不惜用隔离杆把宋浩的挡风玻璃砸了。

3. 两人第一次“约会”的过程中,面对把自己封闭得像个茧蛹的宋浩,潘晓霜很“不矜持”地不断表达自己对他的兴趣,在分手的时候提出“明天一起看电影”,甚至直接说出了“咱俩处处”这样的话。

4. 潘晓霜主动“送上门”和宋浩睡觉、早上起来给他做饭。

5. 宋浩没表示自己会留下,潘晓霜让他临走时给自己带酸奶,要货架最里面的,说“外面的保质期短”。

6. 片尾,宋浩死后,潘晓霜开着宋浩的那辆旧车、带着孩子。她流着眼泪笑着回忆小时候的宋浩。

潘晓霜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她是那么善良、勇敢,而且还有一些可爱的小智慧。这些小智慧的设计让这个人物非常的鲜活立体。她能想到一本正经地要驾照看,确认这是不是那个十五年前她就喜欢的人;她能通过“外面的保质期短”这样的话来暗示宋浩:我跟外面的女人不一样。最让我感觉神来之笔的就是她用隔离杆砸车来留住宋浩这个设计。那辆旧旧破破的车曾经是宋浩临时的栖身之所。他在外面流浪了十五年,除了这辆车也就身无长物了。他很封闭,他不和人产生过多瓜葛,车仿佛就是自己的茧。然而,潘晓霜把车的窗户打碎了,她进来了。她和他在雨里面开着窗户没玻璃的车子,听着音乐。我还能说什么呢?真特么浪漫。

片头,宋浩爬楼梯去见校长,远处可以听到有个母亲正在数落女儿。从楼梯的窗户可以看到一对母女前后走过,女儿正是潘晓霜。这与片尾处潘晓霜回忆十五年前在楼梯口见到宋浩的场景是对应的。这两组镜头是前后紧挨着发生的,只是视角不同。可以看出,当时在宋浩的视角里(片头),潘晓霜只是一个画面背景中被家长数落的“差生”,在他上楼时对潘母大声数落女儿一事都不回头多看一眼;而在潘晓霜的眼里(片尾),宋浩是个 “装逼”的“好学生”,当宋浩一脸好心情地锁上自行车跑向校长室,她望向宋浩,眼里充满了不服气。

十五年后云雨过了的两人抱在一起,潘晓霜回忆当年看到在暴雨中裸着上身骑车的宋浩,她惊讶于这个本来很装逼的“完美好学生”展露出的“像傻子”的一面。为什么会回忆这个呢?少女的心思总是难以理清的。也许正是这个优秀得让她不服气的人展现出的“不完美”,令她反而产生了爱慕的情愫。

潘晓霜在片中的服装主要是三种:白色制服、红色连衣裙、浅色的长裙。她在收费站出场时穿的是白色的制服,给我感觉是她是这个电影里面出现的最干净的人(其他主要角色或多或少都有不干净的地方)。红色的连衣裙让我感到她是热情且有力量的,这也契合了那场“约会”的内容。其他浅色的连衣裙则给我一种放松、安全、舒适的感觉,让我觉得宋浩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没有那么多来自黑暗面的压力。

总之,潘晓霜是我在这个电影里最喜欢的角色。

另外,故乡在本片中是一个反复出现的意象。潘晓霜打电话叫宋浩买酸奶时,他正坐在母亲墓前。根据接下来求婚那场戏来判断,他这个时候是在挣扎是不是要留在故乡跟潘晓霜在一起。此时能听到附近有乐队在演奏加拿大民歌《红河谷》,宋浩在跟着一起哼唱。这也是最后宋浩在渔船上被宋建飞找到时哼唱的歌。这首歌的歌词主要部分是:

“你可曾会想到你的故乡,多么寂寞多么凄凉;想一想你走后我的痛苦,想一想留给我的悲伤。走过来坐在我的身旁,不要离别的这样匆忙;要记住红河谷你的故乡,还有那热爱你的姑娘。”

宋浩是爱着潘晓霜的,唱这首歌就是心里不想离开故乡、不想离开她。对宋浩来说,故乡以前意味着母亲,后来意味着潘晓霜,这两个他最爱也最爱他的人。

人物:宋浩(章宇)

本片的主角,宋浩是个善良而纯粹的人。

他在影片中的主要服装(成年)有:暗色休闲装、白T恤和白色制服。

可以看出来,故事前半段宋浩一直都是暗色服装,这很符合他当时的状态:以为自己杀了人,过着远离故乡、近乎于流浪的生活。他是封闭的、缺乏色彩的。他的服装第一次产生变化是时间跳转到与潘晓霜结婚后、给孩子想名字的那场戏。这个时候他虽然打底穿的还是一件深灰色的T恤,但是胸前有几道彩条,而且外面罩了一件看起来色调不那么冷的黄色外套。他的生活开始有了色彩。之后所有的戏份,宋浩穿的基本都是白T恤和白色的制服,感觉是这个时候的他想要努力对抗一切包围他的黑暗。而最后他终于撑不下去,歇斯底里地攻击李家父子之后,在逃跑的路上摔倒在一堆码头摆放的青鱼里面。能看到,他白色的衣服上沾满了污渍。最后,他就穿着这一身沾满污渍的白衣,离开了人间。

除了服装之外,“抽烟”也是这部影片中一个似乎有深意的设计。宋浩在几个场合表示自己不抽烟,而潘晓霜在影片结尾的最后一句台词是告诉自己的警察父亲少抽点烟。其中一个情节是宋浩陪万小宁在游戏厅玩的很开心之后,万小宁想去买烟抽,被宋浩拉住了,说:“我不抽烟,你也别抽烟了。你,未成年。”

我的感觉是,“不抽烟”象征的就是年轻人身上的那种纯洁与纯粹,不世故、没那么多复杂和黑暗。实际上,虽然宋浩经历了很多身不由己,但他内心一直保持着这种纯粹和善良。他说自己本事不大,拒绝了李唐提出的给他开工作室、开园区的邀请(删减片段);他对万小宁抱有歉意,一回西园就去了解她的情况;在万小宁对他产生好感的时候,他没有接受这个未成年少女的投怀送抱;在潘晓霜的猛烈攻势下,他不想因为自己复杂的过去给对方造成影响,也是一直采取守势(虽然后来实在守不住了);他爱潘晓霜不光是因为跟她睡了觉,更是因为潘晓霜给他做了早饭(他十几年都没吃过家里做的饭了)。

也正是因为他十五年的压抑,当他的情感找到出口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爆发。先是和潘晓霜云雨时体现的压抑后的猛烈,然后是只约了两次会就直接求婚,而且是以最临时起意的方式。

宋浩最终的崩溃,是因为自己无法以纯粹和善良的姿态面对周遭的黑暗。必须要说的是游轮派对这场戏。这场戏里宋浩抽了李唐递给他的烟,违反了自己的原则。这场戏也是他衣服变白之后唯一一次穿了一件灰色的衬衫。喝酒的时候,李唐暧昧地摸他的手,他也没做什么反应,只是不自然地眨眨眼睛默默接受了。船上人们在音乐里癫狂舞动的状态显得与他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一切细节都在表达,他是被迫来到这、参与这的。胁迫他的是黑暗、是李唐。在李唐兴奋地喝得酩酊大醉、搂着他要他“陪陪”的时候,他终于再也支撑不下去,跨过栏杆,跳进了海里。游到岸边,爬上去,他已经筋疲力尽到几乎无法站起来。远处的游轮上空亮起绚丽的焰火,却只是映射出他身边无尽的黑暗与寒冷。他“撑不住了”。这个时候,他最想去的,是他所爱之人的身边,是妻子与女儿的身边。那里是明亮的、温暖的。

宋浩发疯之前,李唐开着车经过收费站,轻描淡写的跟他说 “晚上一起喝个酒呗”,连发票和找零都没拿,漫不经心地透着一种掌控感。这意味着宋浩还要经历一次类似游轮之夜那样的体验。他还能支撑自己再来一遍么?还能支撑几次?好不容易逃了十五年以为自己熬出来了,结果面临的却是这种噩梦?所以疯不疯只是迟早的事。

影片总体的画面风格是清晰的、稳定的,带着一种压抑的清爽感,这也与主演章宇在片中呈现的表演如出一辙:一种洗尽铅华、没有太多修饰的压抑。反差出现在宋浩发完疯骑着摩托车逃跑这段戏,画面变得模糊、跳动,宋浩的脸上也展现出幅度很大的表情。我感受到的是宋浩已经濒临崩溃、极度不稳定的心理状态。

关于宋浩最后选择自杀,我想说,我不赞成任何人轻生。但任何人做的选择,背后肯定有他们自己的原因,即使这个原因可能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部好的电影,不管结局如何,必然是逻辑能够自洽的。宋浩在游轮一夜痛苦的经历之后回到妻子和女儿身边,他的眼里充满了对她们的爱。之后他还又去了一趟拆迁现场看了万家父女被拆毁的房子。我相信他本来是不打算用死亡来对抗黑暗的,有老婆孩子在,他并不想死。他是打算直面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不再逃避,这样未来他才有资格作为干净的人,继续和老婆孩子在一起。所以,当宋建飞来到渔船上找到他,宋浩说的是:“爸,我们自首吧。”他知道自己犯的罪不至于判死刑,所以作为一个善良而纯粹的人,他最终的选择是好好坐牢赎罪,将来出来还能和老婆女儿在一起。

他在说出自首之前,唱的还是那首眷恋故乡与爱人的《红河谷》。他上次唱的时候,没有离开。他这次唱,也是不想离开。

然而,这样的选择很显然与父亲宋建飞所在乎的“家庭责任”产生了巨大的冲突。如果父子二人自首,牵扯出与李家的勾当,他为情人和小儿子构筑的一切就都会灰飞烟灭。他营造的“理想家庭”、 “理想儿子”都将付之东流,这是不能够被接受的。父亲是了解儿子的,他知道用伦理道德可以压住善良的儿子,所以他扔给儿子一把刀,说“你先把我了结了”。但父亲又是不了解儿子的,宋浩没能把游轮上的经历告诉父亲,父亲根本不知道他在承受着什么、是不是能够继续承受下去(宋建飞应该并不知道李唐与宋浩的真正关系是什么样的)。于是,在极度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之下,面对极端压抑两难的境地,宋浩选择了自我了结。

父亲并不想杀儿子,但是他带来的“刀”(既是物理层面的也是伦理、心理层面的)杀死了儿子。这不但是触目惊心的,更是令人痛彻心扉的。

《风平浪静》的同名主题曲是一首老歌,片尾所选是由扮演宋浩的演员章宇演唱的版本。我想,主创们选了这首歌也许就是想描写宋浩离开人间时候的感觉吧。他不断的数着自己离开岸边的距离,心里应该是抱着巨大的眷恋的吧。他在眷恋着谁呢?不言而喻。

这部电影之所以这么让我喜爱,总体上来说,有两个原因。

第一, 主创所选取的大量留白而不空白的叙事手法。看似很多事情没有交代,但如果细细体会,其实很多能够把细节完整拼起来的碎片就藏在电影的不同片段里面。与此同时,整部电影的所有片段又能以一种不突兀的连贯情绪一气呵成。一部好电影,不但要值得用头脑去思考,更要值得用心去体会。这部电影完成了我的这份期待。

第二, 影片暗含的哲学意味符合我对世界的认知,尤其是针对人性。我觉得,人性当中力量最大的两个元素就是,爱和黑暗。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由黑暗中孕育出来的,人也不例外。我们生来就带有着黑暗的属性,人性中的自私、嫉妒、贪婪等等都是例子。如果一点黑暗都没有,人就不是人了。但这并不是人性的全部。就像风帆一样,世上很多事物都是存在于两种力量的平衡之中。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变化的。一旦一边倒了,平衡就被打破了,帆船就会变成翻船。而人性中站在黑暗的对立面的力量,就是爱。

影片最后的回忆里面,穿着碎花连衣裙的潘晓霜问穿着白背心的宋浩:“你跟孩子说什么?”宋浩回答:“我说:谢谢你。”

在面对黑暗的时候,我们谁又不是被爱救赎的呢?

一般看电影,我习惯开始看的时候完全信任编剧和导演讲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故事所有的情绪和情感。如果这个过程能够让我产生某种共鸣,那我觉得这就是好作品。然后我会再用理性思维去理解去分析,看看有没有能让我动脑的惊喜。也就是:先用心感受、再用脑思考。

电影其实就是在编织一段人造的梦境,我很喜欢《风平浪静》这场关于爱与黑暗的白日梦。

2020年12月18日 于北京

最后附上一些其他我觉得有趣的细节:

1. 电影的名字《风平浪静》,实际却是暗潮汹涌。电影的英文名叫《Back to the wharf》意思为“回到码头”,暗合了影片中反复出现的“故乡”这一意象。

2. 片中宋家的角色名字起得都很有意思。宋建飞:批地皮、搞建设上位的。宋浩:送号,让别人保送。宋远:送到澳洲,够远的。

3. 在游戏厅打了宋浩的混混头目,就是十五年后给宋浩修车的汽修店老板。

4. 扮演校长的张建亚,是《三毛从军记》的导演。我很喜欢他的这部作品。

5. 参加完李唐的谢师宴之后,宋家父子经过别墅区看到了闪着警灯的警车赶往杀人案的现场。警灯红蓝闪烁的颜色投射在宋建飞和宋浩的脸上,映射出人物内心强烈的不安与忐忑,浓烈的画面风格在这个整体色调偏清爽压抑的影片中,令人印象深刻。

6. 十五年后宋浩在拆迁现场见到李唐,李唐提到以前父亲不让他带朋友回家。这从侧面解释了宋浩为什么不知道李唐家具体是哪一栋。也许他只是一起玩的时候曾经在别墅区等过李唐几次,所以记不清哪一栋很正常。

7. 李唐在拆迁现场提到,父亲为了撑门面把家里一面墙都摆着书,却不知道他把每一本都看了。我只想说,这何尝又不是一对身份大于情感的父子。

8. 宋浩拒绝万小宁的亲吻之后,走廊的感应灯灭了。镜头变成了由明到暗的三块。万小宁在明,宋浩在明暗中间。这个镜头给我很多联想,我很喜欢。(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主角站在明暗之间的镜头刚好出现在影片进度走在一半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个巧合呢?)

9. 潘晓霜和宋浩吃火锅的时候吐槽献唱的歌手不好听,其实当时歌手唱的正是电影主题曲《风平浪静》。我觉得这是导演在自我调侃。

10. 游轮派对上癫狂的舞池、倒立的中年大叔和那首绵柔的《大海啊,故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增强了表现力又突出了荒诞感,让观众和宋浩一样,感觉自己不属于这里。

11. 在机场送完情人和小儿子之后,宋家父子谈话的那组镜头,可以看到宋建飞身后的天花板上倒映着远处闪烁的警灯。这应该是机场接送乘客车道上维持秩序的警车,与剧情并无直接关系。但是这个映射出的闪烁警灯总给我一种宋建飞最后会被绳之以法的感觉。这也暗合了影片最后对他的交代。虽然结尾的镜头宋浩手里的刀扎在父亲肚子上,但是根据最终的字幕,宋建飞应该没有死,而是受到了法律制裁。

12. 本片的音乐我非常喜欢。尤其是由导演李霄峰修改歌词、伍佰演唱的国语版主题曲,每次听的时候都觉得眼眶要湿。潘晓霜和宋浩说“咱俩处处”和宋浩收费站求婚两场戏的音乐非常相似。这两首曲子,前者没有高潮,感觉像在压抑中孕育了一番后没有产生结果;后者则是在压抑中挣扎积累之后有了明显的迸发,然后产生了一种终于自由了的感觉。这两段戏的色调、光影、音乐是我在本片中最喜欢的。

13. 本片的摄影我非常喜欢。例子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