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选角谁负责「揭秘电影选角背后的角逐被投资方掌控的话语权」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10更新:2023-03-15 16:19:14

导读:

徐克作为香港久负盛名的全能电影人,在经历了《七剑》之后的票房几连扑之后,已经年过六十的他凭借着一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为自己打开了事业的又一春,也让投资商重新将目光聚集到他的身上,然而徐克的第二部《狄仁杰》突然对演员进行了大换血,虽然对于影片的整体评价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但是从刘德华到赵又廷,徐克这一波操作,不免让人有些捉摸不透,‘狄仁杰系列’的这一番操作,恰恰映射出了当今电影市场对于电影选角背后的那些故事。

012011年,流量争霸市场

11年的暑期档,一部并不起眼的影片在国内上映,这部挂着让人闻之色变的国产恐怖片名头的《孤岛惊魂》,500万的小成本制作,对于大多数影迷来说,并不觉得这是一部值得期待的影片。

与《孤岛惊魂》同期上映的暑期档影片既有《变形金刚3》、《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等好莱坞年度巨制,还包括像《建党伟业》这样的群星献礼电影。

这样一个前后夹击的局面下,紧紧500万成本的《孤岛惊魂》在毫无口碑的情况下,回收票房超过9000万,创造了当时国产恐怖片的最高票房纪录。

这9000万的主要功劳都可以归功于影片的女主演——杨幂,当时的杨幂刚刚通过《宫》在国内火速串红,与其相关的网络视频,随随便便就可以达到几十万,整部电影的宣发也着重于采用以杨幂为主的宣传手段,以此促成了从影片开拍就获得了无数杨幂粉丝的关注,主动联系出品方,积极参与到影片的网络宣传,号召更多的粉丝随时准备为《孤岛惊魂》贡献票房。

那正是那一年开始,投资方突然意识到了粉丝效应对于电影市场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了影片投资方对于所有演职员自身“扛”票房体质的需求。

到了郭敬明的《小时代》这种现象可以说已经到了巅峰,从未参与过电影拍摄的郭敬明,集结了当时两岸三地大部分具有庞大粉丝基础的年轻演员,尽管影片口碑极差,却丝毫不影响几位主演的影迷以及郭敬明自己的书迷,一次次为影片奉献过亿的票房收入。

即便到了现在,拥有庞大粉丝基础的鹿晗已经无法单纯靠粉丝基础扛起一部影片的票房,但是一众实力派演员,也可以靠着自己优秀的作品来带动影片的票房,而徐峥,黄渤,王宝强,吴京等知名演员都是这一类实力派演员典型代表。

这一切都充分说明,在对于演员的选择上,票房的号召力早已经是约定俗成的首要考虑,两个同样量级的演员,甚至是两个完全不在一个量级的演员,人们都会更倾向于选择更具备口碑和粉丝基础的那个。

02投资方手中的话语权

由此不难看出,一部影视作品的演员敲定,背后牵扯众多,远非一个人能够所左右。

徐克导演在拍摄《狄仁杰》之前刚刚经历了票房三连扑,加上自己担任监制的几部影片也都没有造成良好的市场效应,此时的徐克对于演员的选择已经没有了他生涯巅峰期的话语权。

一部电影真正出钱的并不是导演,而是投资方,手里握着钞票的投资方更担心的是自己能不能够将这笔投资赚回来,国内一部电影最后能回到资方手里的只有票房的28%左右,所以像《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这样高达1.2亿投资的影片,即使达到了3亿的票房收入,投资方最多能收回8400多万,这么来看的话,这部影片对于投资方来说无异于是失败的。

徐克虽然拍摄了许多各种类型的电影,但是从他两次重拍《蜀山》来看,徐克对于特效的追求一直都十分执著,不甘于落后,也导致了他的作品一旦开拍就基本同步开启了烧钱模式,这也是他不同于其他一些知名导演的地方,他需要的是能拿出最多钱的投资方。

看过《桃姐》的人们可能应该会记得这么一个画面,徐克和洪金宝真人出演,跟刘德华一起演了一出戏想让投资方增加预算,之后几个人在一家羊蝎子店吃饭,徐克还对着刘德华大吐苦水。

这里面或多或少,还是有一些真实成分的吧,投资人拿钱,他拍摄《狄仁杰通天帝国》,演员全部采用最好的,刘德华,邓超,李冰冰,特效该砸钱就砸钱,最后却换来一个赔钱的局面,但是该片凭借着自身的品质,在电影市场也得到了一定量的好口碑。

这些好的市场反应,让投资方还愿意继续投资给徐克来进行跟进拍摄,而这个时候投资人就要考虑,市场上对于徐克电影的好口碑大多数来源于影片的视觉效果,那投资人就会优先考虑在特效制作上继续追加投入,而演员方面可以进行一下成本压缩,优先考虑那些年轻化,具备一定粉丝基础的演员。

赵又廷出道就是男主,本身就是被力捧的新人,自带一定的投资属性,再加上这几年各类影视剧的积累,本身还具备一定的粉丝基础,很容易成为比较热门的第一选择。

反过来看,徐克这几年在其他几部片子中热衷于选择林更新来担任影片的主演,也有一部分这样的原因,尤其是在和周星驰合作《西游:伏妖》的时候,巨大的特效投资背后,肯定要考量选择什么样的演员可以扛起票房,不会让自己的投资打水漂。

03:被潜移默化影响的创作环境

在演员配置上进行了一番缩水的《神都龙王》总投资达到了2亿,这其中,更多的资金被投入到特效制作上,最后拿到了6亿的票房,人们好像并不在意演员的交替,依旧将注意力放在了整部影片的视觉效果之上,《神都龙王》可以说仅靠电影票房的分账就可以达到回本的效果。

可是这样的现象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近几年,随着电影市场的持续走高,人们对于一部电影好坏的最直观反应基本都映射在了该部影片的票房表现之上。早在02年开始我国内地电影圈就有着一个约定俗成的“亿元票房俱乐部”,特指那些能够凭借单部影片拿到过亿票房的导演,那时候能够拿到亿元票房,几乎可以证明这是一部可以满足大多数观众口味的影片。

在总票房两年高速增长得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导演,各种各样的影片开始迈入亿元俱乐部的行列,单单去年就有88部电影过亿。

票房号召力成为了电影的第一考量,粉丝基数就代表着资源,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票房连年走高,优秀的电影却越来越少,在《寄生虫》可以同时攻下戛纳和奥斯卡的时候,我们的电影这几年却已经鲜有迈出国门之作。

这样着力于票房表现的创作环境,不禁让人担忧。

结语:

2019年,鹿晗的新电影《上海堡垒》遭遇了全面的冷遇,在此之前《我不是药神》凭借着自己的优良品质拿下了30.7亿元的票房表现,对于影迷来说,这或许是一种希望,观众已经越来越理性,更愿意去为那些真正优秀的影片去买单,当片方选角的时候,更愿意去选择那些能够提高影片质量的保障,或许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