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价格变化「电影票价值几何票价上浮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601更新:2023-03-15 21:44:37

原标题:电影票价值几何?(独家)

2019年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再创历史新高,但电影票价也引发热议和思考。如今春节档已过,业内人士表示,培养市场和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2019年春节档(2月4日-10日),全国电影票房共产出58.4亿元,同比增长2.04%,再创历史新高。但鲜亮的成绩背后,电影票价波动也成为行业和观众关注的焦点。

相关从业者表示,其实日常电影票价总体处在各方都能接受的合理区间内,春节档票价引人注目主要是由于业内对于市场的期待和热度出现了“误判”。春节档之后,票价已经回落至正常水平,并且经过这个风波,在今后热门档期的票价调整方面,大家也会更加慎重。

日常票价仍在合理区间

在中国电影市场上,电影票的价格一般由片方的发行通知规定最低结算价(一般在30-40元人民币之间),放映端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挥,这是多年形成且业内都能够接受的票价标准。

之前观众总能从一些电商的网站买到19.9元甚至9.9元的电影票,这个差价多数由电商售票平台及片方根据协议进行补贴。当时由于中国电影市场还在成长,观众的观影习惯还未形成,可能不愿意承受一张票30元甚至更高的观影成本。而且片子是片方已经拍好的,影院的上座率也有限,片方和影院愿意低价促销。于是,在一段时期内,电影之间的竞争从创作质量层面变为了资本实力层面,不愿意进行票补的影片或中小成本影片在竞争中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同时,众多业内人士呼吁停止票补,他们的观点是:票补是饮鸩止渴,当补贴成为常态,观众觉得电影票只值9.9元或19.9元,就会拒绝购买正常票价的电影票。

因此在2018年春节档前,行业达成共识,票补的最低限价不能低于19.9元。与此同时,票务平台开始进行战略调整,口碑对于观众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加,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电影市场的总体票价维持在比最低结算价稍高的水平上:全国平均33元左右,观众也习惯了这种票价。

金逸珠江总经理助理谢世明谈及目前票价时表示:“其实总体看来,现在日常的电影票价是合理的。以广州为例,80元的影院挂牌价已经延续了很多年,其间有的商品物价已经翻了很多倍,但影片的平均票价总体依然呈现下降趋势,在各种娱乐活动中,看电影依然是比较实惠的选择。”

时间来到2019年春节档,在之前业内的认知里,观众春节观影需求是“刚需”,观众的热情能够造成档期内影院“一票难求”的供求失衡状态,即便调高票价,也不影响上座率,还能更好地完成各自的业绩任务,于是某些院线同时上调基础票价和服务费。

在多方面因素影响下,2019年春节档票价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来自灯塔研究院的数据表明,2019年春节档平均票价达44.85元(不含服务费),不仅远高于平常的33元,也比去年同期的39.7元上涨了13%。

但观影人次出现相应波动。以正月初一为例,单日票房14.43亿元,同比增长13%,但观影人次却和去年基本持平,增长部分主要来自于票价上涨。

这种增长主要是针对“春节回乡潮”带动的“观影热”,并不能够持久。在正月初七之后,除了个别场次以外,其他票价都已经出现回落,服务费也恢复正常。

提价需因地制宜

电影作为娱乐消费选择的一种,观众的观影意愿与观影成本和收入水平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票价提升对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观众的影响有很大差异。

一般而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票仓城市以及东南沿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电影票价较高,三四线城市以及中西部等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票价较低。这一方面是考虑到观众所能负担娱乐成本的差异,另一方面,低票价能起到培养观众观影习惯,拓展潜在电影市场的作用。

总体看来,今年春节档的票价浮动对传统票仓城市、一二线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影响较弱,一线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即使票价出现些许上涨,还是有很多观众走进了电影院。来自灯塔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在春节档票价上涨的大背景下,一线城市除深圳外,人次均保持正增长,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春节档观影人次分别增长7.6%、4.4%、3.4%。

而于观众正处在观影习惯培养阶段,且对价格因素较为敏感的三四线城市观众和乡镇观众,受票价上涨的影响较大。从2019年春节档观众的反应可以看出,涨价的三四线城市影城经理们高估了“过年回乡潮”的能量以及观众的观影需求,也低估了观众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中国电影市场需要接受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检验,他们都是推动中国电影进步和增长的生力军。

截至今年3月1日,全国已建成县级城市影院5358家,县级影院银幕23244块,在全国总量中分别约占比47%、37%。三四线城市和县级影院,不仅是中国电影的“票房重镇”,也是在未来被给予极大期望的增量市场。

谢世明认为,在票价上浮方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三四五线城市和县城等还处于观众培养阶段的市场来说,还是要进行相应的促销来进行市场培养。”多位影城人士表示,票价与三四线城市票房波动息息相关,票价调整应当慎重。

拓展电影市场当有创新精神

面对影城经营如何创新,业内人士提出了多种建议。

市场专家赵军呼吁,在热门档期,电影人要创新思维,业内应该做的不是提升票价,而是背靠档期,加强跨界与社交等创新努力,深度利用流量资源,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也认为,相对于提高票价,培养市场和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更具现实意义,“当务之急是不断拓展观影群体,不断促使观众养成更加稳定的观影习惯,变看电影过年为过日子,提高观众的观影频次。”

电影票价格变化「电影票价值几何票价上浮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22年春节档电影票均价已飙到56元,为什么电影票价格会突飞猛涨?

2022年春节档电影票均价已标到56元,电影的票价会这么突飞猛涨。一方面是由于影院盈利需求,毕竟也在疫情期间,很拆做搏多电影院都没有办法开门,所以在春节档这样最能够赚钱的时候,肯定是希望票价贵一点,这样的话也能够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另外的话就是春节期间的涨价是形成惯性,所以标价定的高一些也有人愿意接受。而且很多电影的成本也在不断的上升,所以慢慢的影院的票价也在不断的水涨船高。


票价的增长

春节期间看电影人们也是希望能够有一个好的氛围,以前的时候一张电影票二三十块钱是很正常的。但是没想到的是在春节档看一次电影竟然要花六七十块,如果说想多看几部的话,甚至要花几百块,这也算是没想到的,甚至有部分店一张票价就有100多,这也是超出了一些人的消费水平。不过这样票价的增长也是和影院急需盈利的心态有关的,毕竟春节是好不容易许多人会选择看电影的时刻,而且之前很多影院都亏损比较大,所以也急需能够实现正向的增长,所以一些影院也就会抬高价格来判断消费者的可接受程度。

提高影片的质量

很多人看电影的时候就是开心,如果说票价高,而且以影片的质量高的话,观众还是能够接受的,甚至也能够觉得值回票价。但是如果说自己抱着满心欢喜进入到电影院,花了将近100块钱却发现影片不好看,和最初的预期差别很大,那就有很严重的市场反应了,而且也会影响到之后的销售。所以说影院在进行排片的时候也要注意进行口碑的调节胡碧,旅祥对于那些口碑好观众喜欢的影片可以多拍一些。这样的话自己高票价别人也不会介意,而且也能够让影院实现比较好的收益。

总结

看电影是一个娱乐的行为,但是人们对于那些高昂的娱乐消费是会有一定控制的。所以涨价也应该在合适的范围内,这样的话才能够让消费者接受。

电影票价格变化「电影票价值几何票价上浮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春节档票价逐年升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2022年春节档预售阶段平均票价高达58.2元。这直接“劝退”了不少观众。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1

  2月15日,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维权【进入黑猫投诉】舆情分析报告,报告对1月31日(除夕)—2月7日(正月初七)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发现电影票价高成为休闲娱乐舆情吐槽高发领域。

  “最贵春节档”已经成为本年度春节档最大的标签,根据灯塔专业版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平均票价上涨8%至52.8元。动辄百元以上的票价影响了票房,春节一过,《狙击手》《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相继宣布调低价格。

  中消协分析,对影院来说,观影人数普遍减少、观影频次持续走低的事实,说明单纯的票价依赖无异于竭泽而渔、饮鸩止渴。寻求影院盈利路径依赖与消费者合理承受范围之间的平衡,寻求产业长效健康发展与文化消费提质升级间的良性互动,需要相关行业、相关部门不断研究、持续探索。

  业内人士表示,前期的造势和高预期导致了票价的内卷,高票价也影响了观影人次,很多人会觉得近百元观看一个2D电影不值,因此等春节过后,票价回落再去看。

  目前,电影平均票价已经回落至40元左右,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春节票价回落后周票房23.61亿元。

   春节过后多部影片宣布调低票价,中消协:票价依赖无异于竭泽而渔

  正月初一,春节档的战场刚开始,登上热搜的不是电影而是#虎年春节档票价最高#。贝壳财经记者观察发现,春节期间多地电影价格高达150元,省会城市票价几乎均在百元左右,三线城市票房价格也有相应的提高。

  中消协报告显示,监测期内,共收集有关“电影”类负面信息205819条,每日舆情吐槽主要指向票价方面,舆情走势总体呈两边低、中间高态势,相关负面信息在2月3日(正月初三)达到峰值。继去年春节档票价被广泛吐槽后,今年春节档平均票价再创新高,许多有观影意愿的消费者,因高票价望而却步。

  票价高影响了人们的观影热情,在电影票价是否会影响春节观影的投票中,有77%的人投给了“影响,太贵不看了”。

  分析高票价原因时,中消协指出,银幕过剩与内容短缺的结构性难题,疫情波动与政策影响的多种现实挑战,迫使影院通过提高票价缓解现金流紧张的窘境。同时中消协也表示,从产业短期止损的角度来说或许可以理解,但观影人数普遍减少、观影频次持续走低的事实,却说明单纯的票价依赖无异于竭泽而渔、饮鸩止渴。

  票价变化也佐证了这一观点,正月初四开始,多家影院下调春节档价格。此外,片方也开始有所行动,《狙击手》在2月5日率先宣布下调价格,调价当日票房逆跌,同比增长32%,同时排片占比也提升至8.6%。

  随后,《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也相继宣布调低价格。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电影平均票价已经回落到了43元。

   高预期导致票价内卷,票价回落后长尾效应明显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影院的票价是在片方结算价基础上的定价,电影业内人士温特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今年除了喜洋洋外,所有电影的结算价都涨了5元钱,另一方面,票补也少了很多,去年补贴可能达到15元,今年就只有10元,整体上影响了院线定价。”

  对影院来说,前期多家机构80亿票房的预测给了很多影院信心,从而不断拉高价格。多位影院经理均表示,今年春节档表现不及预期。

  “今年定价明显有一个内卷的情况,总部有一个最低价,我们自己会根据周边影城的定价调整价格,谁也不想卖得比别人低太多,另外疫情,上座率不高,也想多卖点回本,最高卖到70多元,整体比去年提高了10元。”济南一家影院经理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至于票价是否会影响购票人次,上述影院经理认为会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温特称,从电影类型上看,算得上大制作的只有《长津湖之水门桥》,像《奇迹·笨小孩》《四海》等,很多人会觉得花近百元看一个2D影片不值,因此可能会等待春节过后,票价回落的时候再去看。“尤其普通观众,可能一年就看几次电影,动不动80、90元的电影票可能和他印象中差别会比较大。”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春节后一周的票房为23.61亿元,由此来看,票价回落后的长尾效应值得期待。

  票价持续走高已是定势,温特称,“未来几年春节档应该还会涨价,但不会涨这么多了。”对于春节档失去魔力的质疑,温特表示否认,“从档期来看,春节档还是爆发力最强的档期,明年还有《流浪地球2》,应该会有更好的表现。”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2

  这或许是史上最“热闹”的春节档。

  从业者们希望电影票提价可以创造票房奇迹,最起码可以与去年持平,但观众并不买账,首日就有900万观众因为票价太贵而退场。等到春节档即将结束时,《狙击手》率先下调影片结算价格,随后《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相继跟进。

  但这并没有挽救惨淡的春节档,最终2022年春节档票房停留在60亿,是史上首次出现负增长的档期,相比去年近80亿票房大幅度下跌,仅比2019年有些许上浮。

  出品方、院线第一次清楚地认识到,涨价根本无法挽救低迷的市场,甚至会创造更惨淡的业绩。想要在电影市场赚到更多钱,从业者需要拿出新的解决方案。

   降价也挽救不了春节档

  胡冰冰打开美团,准备购买一张电影票时,着实被吓了一跳。

  一张电影票的价格居然直接冲到了70元,这在他所在的人均收入3000元的四五线北方城市几乎不可想象。她顺手打开了微博,发现并不止她一人感觉票价奇高,一位博主晒出了河南信阳多个县级城市的电影票价,几部春节档影片的价格均在70元以上。

  北京的票价更甚,在观影黄金时段19:00-21:00间,一张《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电影票价格冲到了179元。观众或许从未想到今天一张电影票的价格可以买一个投影仪,甚至可以在视频网站上买上一年的会员。

  春节档票价逐年升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平均票价从2012年的33.7元逐步攀升,2021年创造48.9元新高,2022年春节档预售阶段平均票价高达58.2元。

  这直接“劝退”了不少观众。2022年春节档首日观影人数就减少近900万,整体票房比去年少了2亿。从2月1日到2月5日,观影人数持续下滑,从2562万一直下跌到1708万,而去年同期的观影人数始终在2000万以上。最终,截至2月6日晚,整个春节档观影人次比去年少近5000万。

  虽然有高票价支撑,但依然难掩票房的颓势。相比去年连续突破5天单日票房破10亿的战绩,今年初三票房已经跌破10亿。

  为了挽救颓势,降价开始了。

  2月6日,电影《狙击手》宣布自2月7日起下调所有版本结算价格至A类35元,B类30元(各降5元),这也是今年春节档8部新片里首部降低限价的影片。同时,《长津湖之水门桥》也在2月8日宣布将于2月11日零点起下调票房结算价格。随后,《奇迹笨小孩》也宣布降价。

  Tech星球查询发现,降价的幅度参差不齐。比如在一些四五线城市,《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票价降幅高达50%,而在一线城市降幅却只有10%左右。即便降价,整体春节档的票价依旧高于平常。

  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显示,2月7日-13日,全国票房收入23.59亿元,环比回落60.9%,同比去年下降22.65%;观影人次为5283.5万人次,也较2021年同期减少23.2%。

   史上首次负增长春节档背后

  几乎所有的电影公司,包括影院都把春节档视为一个最重要的档期。在长达7天的假期里,辛苦工作一年的人们喜欢希望用一张电影票、一份大餐来犒劳自己。春节看电影已经成为牢不可破的新民俗。

  刚刚过去的2021年对于电影公司来说并不顺畅。虽然,《长津湖》以近57亿的票房登顶中国影史,但这只是少数的幸运儿。

  更惨淡的现实是,去年第三季度,亏损几乎成为了电影公司的“主旋律”。在《财经》杂志测算的2021年十大收缩行业中,影视行业以42%的收缩幅度排名第三。

  一位导演在知乎分享自己的观点:从去年的数据来看,国产电影票房与2019年基本持平,但因为进口片数量大幅萎缩,票房急剧下滑,导致整体票房比2019年少了近200亿。档期方面,2021年除了春节档,其他档期的票房几乎都不如之前,而且平时的非重要档期票房更是因为无片支持,数据非常难看。

  万达电影最新发布的公告显示,海外疫情影响下进口影片供给不足,2021年进口影片数量较2019年减少近一半,票房减少约150亿。

  在这样的情况下,春节档被视为了救命稻草。“大肆提高票价,试图在这个所有人都会去看电影的档期收割一把。”上述导演补充道。

  高票价是其中因素之一。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春节是一个喜庆的节日,为了迎合节日氛围,过去春节档也多以喜剧为主,比如徐峥的成名之作《人在囧途之泰囧》就是靠着搞笑的剧情成为了当年的春节档冠军。

  然而,今年真正的喜剧电影只有一部《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位于票房榜首的《长津湖之水门桥》是实打实的战争片。

  多重因素叠加之下,史上首次负增长的春节档诞生了。

   谁能赚钱

  据猫眼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2月14日14时7分,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票房突破34亿元,虽然没有达到60亿的预测目标,但也稳坐2022年春节档头把交椅。

  对于一部投资高达5亿元的电影来说,《长津湖之水门桥》显然可以赚到钱的。据业内人士推测,只要票房超过16亿,《长津湖之水门桥》便可以回本。

  根据猫眼专业版显示,《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累计票房中,有52.27%属于影院,大概为16.11亿元,七家片方(即出品方)为39.10%,计11.09亿元。

  出品方能不能赚到钱还是未知数,毕竟每部影片各家出品方的投资比例都不尽相同,这是投资时双方协议的结果。

  一位有近10年工作经验的业内人士告诉Tech星球,去掉拍摄成本,给导演、主演的分成,付给发行方的费用,缴纳的税收,出品方很难赚到钱。

  但出品方毕竟属于产业链上游,也有撬动更大资本的力量,在整个产业链中,最低端的是院线。

  过去10年,中国电影屏幕的块数增长速度惊人。2017年,中国银幕数已经超过4.5万块,正式超过北美市场,成为全世界银幕数最多的市场。而这些屏幕大部分都是影院方自己投资的。

  “场地租金,人员工资,运营成本,包括院线设备购买,维护,都是院线自己承担。”一位业内人士告诉Tech星球。这背后是高昂的成本——一个IMAX影厅的投入最低也要1000万。

  “大院线还好,因为背后有大型的院线公司撑腰,他们能拿到大片的密钥(播放权),如果是三四线城市的个体小影院,因为所处的市场小,想拿到大片的密钥难上加难,为了拿密钥,不得不跟发行方签对赌协议,风险太大了,但是如果没有大片,谁会跑去个体院线?”上述业内人士补充道,“不上座,就彻底没有收入了”。

  某种程度上为了保证院线的收入,电影行业有一个规定,即每部影片有一个结算底价,院线可以在此基础上浮动20%-30%,上浮的部分就是院线的利润。

  今年的情况是,底价提高。而在片源有限,整体亏损的情况下,作为产业链的最下游,院线希望提高价格,在春节档回血。

  一个颇有意味的事实是,2月8日,万达电影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2022年春节档全国总票房54.9亿元(不含服务费,下同),位居影史同档期第二,市场份额(含特许经营加盟)为14.6%,较2021年增长1.5个百分点,提升明显。春节档全国票房前100名影城中万达影城占据64席,数量较往年亦有明显增加。

  国盛证券认为,万达份额持续提升主要得益于其采取的低价吸引人次策略。2022春节档万达影投票价为56元,低于全国平均价格。

  事实上,更低的价格带来了更高的上座率,提高人次远比提高价格来得实在。

  而观众对于好内容依然抱有极大的热情,比如在去年票房冷门期上映的《扬名立万》凭借过硬的内容,超出平台给出的预测票房近8倍。但是当内容不足以支撑其价格时,大部分观众选择了放弃。

  (备注:文中胡冰冰为化名。)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3

  这个春节档,票房比去年低了近20亿。

  春节之前,各方面的预测都趋于乐观。国泰君安证券预计,随着我国电影银幕数突破8万块,影院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备,基于单银幕产出推算,2022年春节档总票房有望达85亿元。

  但实际情况却相去甚远,据猫眼专业版等平台数据,截至2月7日0时,2022春节档总票房报收60.37亿元,相比去年的78亿可谓大幅下降,同疫情前的2019年几乎持平。

  2019-2022年春节档票房对比 图/猫眼专业版

  尽管这个数字仍位列春节档史上第二,但其中也暗含隐忧:相比2019年,电影平均票价上涨了18%。票价涨了,总票房变化不大,流失的全在观影人次上:出票量相比2019年减少了近2000万,相比去年,更是减少了近5000万。

  为什么会这样?

   票价贵了不少

  根据猫眼专业版等数据,2022年春节档大年初一,全国平均票价达到56元,相比2021年同期提升了6.9元,均价首次超过50元,环比大年三十,则提升了整整18元。

  图/猫眼研究院

  但具体到观众的感知上,却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以北京为例,《长津湖之水门桥》《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四海》等影片标价几乎都超过80元,下午三点左右的黄金时段更是动辄超过150元。

  除了一二线城市,就连四五线小城都未能从这股涨价潮中幸免。一名纪录电影从业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春节期间他回到老家湖南耒阳过年,发现当地商圈影院《长津湖之水门桥》2D版票价都在90元一张,观影兴致瞬间大减。

  票价上涨的助推力是多方面的,影片发行方自然是首要源头。据悉,今年春节档影片发行方给出的票房最低结算价均在40元左右,比往年上涨了5元。发行价涨了,影院票价自然得跟着水涨船高。

  再然后是影院。全国不少影院都先后经历了2020年疫情下的大范围停摆,以及去年淡季的门可罗雀,但房租和人工成本依然要照常支出。面对种种困境,影院自然希望抓住春节档这根“救命稻草”来尽可能一次性扩大收入。

  “过去两年,大部分影院到了一个比较艰难的状态。那一到春节这种大档期,很多人就想快速赚一笔。但这样不可取,不是长久之计。”北京中环春天影管公司董事长王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除了片方和影院,助推涨价的还有渠道。在经历了早年的票补大战后,目前手机移动端在线票务市场大部分都由猫眼、淘票票两大平台所把持。大年初五,北京亦庄的唐阁影院,两大平台显示的《长津湖之水门桥》票价都在90元左右。

  但吊诡的是,中国新闻周刊经过实地走访后发现,影院本身自带的小程序中显示的票价仅为65元,而在咨询影院工作人员后得知,倘若充值100元购买会员卡,每张票还可以再打5折。

  大年初五,同一家影院对《长津湖之水门桥》于猫眼、淘票票及影院自带小程序上的定价差异

  这意味着,同样是购买两张票,渠道价格与影院本身的会员价相差近200%。即便充值100元仅购买两张票,看完就不再来,两者之间的价差也达到了80%以上。

  对此,王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价格差异是正常现象,全国大部分影院在构建属于自己的票价体系时都会按照会员卡≤自渠道<团体票<三方渠道的价格体系来进行,这种策略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培育属于影院自己的忠实顾客群体。

  虽然差异化定价符合商业逻辑,但站在观众的立场上,毕竟还是实打实地多掏了钱。

  数据显示,大部分观众一年只会看一次电影,而这一次观影大部分都落在了春节。阿里影业灯塔研究院发布的《“后疫情时代”电影档期策略研究报告》中提到,2021年,春节档和国庆档两个档期的票房之和已经超过当年全部大盘票房的1/4,集中效应比2018年和2019年更明显。猫眼研究院的数据则显示,春节档在院线的收入中占比逐年提升,2013年仅占全年的3.6%,2021年跃升到了16.7%。

  对于疫情中苦熬的广大中小城市院线,春节档属于“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的`存在。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行业困境后,发行方、影院和渠道三者都想从这股浪潮中分得一杯羹,好“回一回血”。多方合力下,便造就了这一波涨价潮。

   缺了喜剧

  然而,票价并非造成观众流失的唯一因素。作为观众,能明显感觉到本次春节档的观影选择缺了一块。

  缺的并非影片数量,而是指影片类型。今年春节档共有8部新片上映,比去年还多一部。

  本次春节档冠军是《长津湖之水门桥》,作为唯一一部工业化大制作影片,其无疑起到了市场压舱石的作用,全档期斩获票房近25亿。在过去几年中,主旋律大片对市场的激发作用相当显著,除《长津湖之水门桥》外,前些年的《红海行动》和《流浪地球》莫不证实了这一点。

  《长津湖之水门桥》海报

  然而到了春节,观众除了关注电影的场面和质量,很多时候也想“会心一笑”,讨个好彩头,因此“合家欢喜剧”也同样不可或缺。然而这一类型在今年春节档的供应明显有所缺失。

  “春节8部影片中,我个人认为可能只有《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具备点合家欢喜剧的品相。”王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但《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缺陷依然明显:卡司普通,本身缺乏贾玲、沈腾等重量级喜剧明星的加持;剧本创作上,影片主题是同《喜剧之王》相似的“小人物励志”,对标早年的《你好,李焕英》《飞驰人生》《乘风破浪》等,缺了“合家欢”的重要一环——亲情,留给观众的感动偏少,影像叙事风格更接近一出笑过便忘了的舞台剧。因此其虽然大年初二就发动了“逆袭”,表现仅次于《长津湖之水门桥》,但档期内票房和观影人次甚至都没能超过2019年的《疯狂的外星人》。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海报

  其余影片也各有各的问题。原本大热的种子选手《四海》虽然名义上是喜剧,实则剧情发展却越往后越丧,过了大年初一,口碑票房双双崩塌,很快便跌到前五名开外;战争片《狙击手》题材上同《长津湖之水门桥》相撞,再加上成本低、卡司弱,整个档期中影院给出的排片占比都位于倒数;文牧野的《奇迹·笨小孩》作为唯一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影片,虽然正能量满满,但受限于类型,并非观众过年期间的首选。在业内人士看来,《奇迹·笨小孩》同《狙击手》一样,都更适合走口碑路线,于2月底3月初的“后春节档”长线发力。

  后续的走势也证实了这种猜测:相关平台上,对《奇迹·笨小孩》的总票房预测连续上调,目前已经超过了12亿。

  至于动画片则主打亲子细分市场。这个市场容量几乎固定,且算是观影刚需,所以意外成了电影票大范围涨价的唯一获益者。作为春节档常客的《熊出没》系列,档期内票房头一次超过5亿,总票房预测更是破天荒地超过了9亿。

  梳理下来不难发现,那些曾经创造过票房神话的电影类型,比如合家欢贺岁IP和亲情喜剧,如《唐人街探案3》《乘风破浪》《飞驰人生》《你好,李焕英》等,在今年难觅踪影。类型缺失加上票价高企,造成观众流失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隐忧

  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中国电影市场共有影院14235家、银幕80743块,银幕数正式突破8万块大关。随着影院的不断建设,一二线城市市场份额逐渐下降,三四线城市稳步上升,到目前已经接近总市场一半的份额。

  但经过了几年的跃进,影院数量已经到了一个趋近饱和的阶段,“增量经济”悄然转变为了“存量经济”。更尴尬的是,影院不光要面临同行之间的竞争,还要面对密室、剧本杀、长视频网站等多种娱乐形式的夹击,加上疫情期间的上座率限制,生存愈发艰难。

  “这些年的影院建设完全不考虑科学规划的问题,其实很多城市都到了一个非常饱和、完全红海的状态了。同样一个商圈,本来一两家影城就足够,但却三家四家甚至五家影城在建,新的设备上马,老的就被淘汰,成本很高,但不赚钱。总之缺乏一个科学统筹的规划。”王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在经过了春节前三天的观众大幅流失后,不少影院醒悟了过来,对票价作了些许下调,但大势已成,大众的观影热情过了便回不来。更何况随着冬奥会开幕,人们的注意力又发生了分流。何况,如今一部电影公映后的30-45天内便会于网络平台上线。不少观众纷纷表示,倘若电影票太贵,那就等到网站上线之后再支持便是。

  近年来的院线电影市场,无论档期还是影片本身的头部效应都愈发明显。与之相对的是,中小体量影片和普通档期的市场反应则越发低迷,据相关媒体统计,2017年单日票房不足5000万有33天;2018年单日不足5000万有49天;到2021年已超过80天,甚至还产生了不少单日票房在3000万以下的天数。不难想象,春节结束后不久,影院马上又会回到观众寥寥可数的状态。

  截至发稿,全国的票价都已经实现了回落。据猫眼专业版显示,今日全国平均票价为47.8元。

  都指望能在春节赚够一年的钱,然而并没有赚够,那接下来怎么办?

  这一点,恐怕是整个行业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