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之春诗词「暗香浮动的爱欲纠缠情韵绵长的家国之思诗情画意小城之春」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400更新:2023-03-16 16:24:29

20世纪40年代费穆执导的影片《小城之春》,诞生之初波澜不惊,作品和导演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到了八十年代,在几次重要的中国电影回顾展中,这部蒙尘多年的电影重现天日,给专家学者们带来巨大的惊喜。

从此它被奉为百年中国电影之明珠,其经典地位再也难以撼动。

这部简洁、凝练、情韵缠绵,充满诗情画意的影片,即便今天看来,仍让人回味无穷、唇齿流芳。

它的魅力超越时空,光芒无法掩盖。

删繁就简,打造隐喻式空间

《小城之春》这样一部佳作的诞生多少有些偶然。

在一个战事连绵、社会动荡不安、政治风云诡谲多变的年代,这样一部偏安于精神一隅的作品多少显得不合时宜。

我们知道,电影并非一种纯个人化的创作。即便放到今日之生态中,这样一部既无明显的“主义”,又缺乏市场号召力的“纯文艺”作品,难免曲高和寡,能否投拍尚存在很大的问题。

因此,今日我们膜拜经典,也不应当忘记经典背后热衷于电影艺术的商人——吴性栽。

另外,根据女主角韦伟的回忆,文华公司当年投拍《小城之春》,是因为另一部影片《好夫妻》租下了片场却迟迟不能完成,为了减轻成本,于是挑选了《小城之春》这样一部小制作来救场。

历史总是出人意料,《好夫妻》早已失落在人们的记忆之外,而它的附属品却永远被电影爱好者铭记。

其他导演对这样的差事无一有兴趣,而费穆却从李天济的剧本中感受到了情感的共鸣,开始着手剧本的修改。

费穆

电影拍摄之前,费穆的主要工作是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删减。原作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设置都要复杂地多,费穆将之大大地简化了。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费穆略去了关于时代背景的交代,略去了关于“地租收不到、田地卖不出去”等原作中的具体细节,结尾也不强行指明出路、留下光明的尾巴,而仅以主人公的出走结篇。

小城的过往也被一笔抹去,片中没有太多表明戴家衰败的原因,也没有花太多的笔墨去交待玉纹和志忱之前的感情纠葛。

在人物的对话之中,电影用“回溯”的手法,让观众隐隐约约地想象玉纹和志忱过去的种种感情纠葛。

在人物设置上,片中只出现了五个主要角色:玉纹、礼言、志忱、戴秀、老黄,没有邻居,没有闲杂人等,不枝不蔓,可谓极简。

此处还有一个未出场的人物,即志忱初到戴家时,戴礼言向妹妹卖关子:“猜猜谁来了?”戴秀说:“郭大夫?!”

这家人唯一透露出的和外界交往的迹象,还只是因为家里有一个病夫。

在空间的表现上,影片的取景不外乎几个地点:城头、通往城头的乡间小道、戴家庭院以及四人荡舟游玩的小湖。

影片中曾多次出现女主人公玉纹站在城头眺望城外的镜头,摄影机却冷漠地忽视观众的心理期待,始终不曾给出她的一个主观镜头,牢牢地将视线控制在小城之内。

封闭的世界才更为沉寂,更适合于内心的自省。当人们的目光无法触及更远的地方时,就不得不转为对内心的观照了。

费穆刻意打造了这样一个极简的电影化时空,很多东西看似点到、而未点破,言简而意赅,让人浮想联翩。

虽然从筹备到拍摄完毕,这部影片前后才花了不到三个月,但不断做“减法”、各种近乎不合情理的省略,却是费穆深厚艺术修养的集中外化,绝对是大师的神来之笔。

这部影片日后成为他的代表作,而不是他花更多心思去完成的《天伦》或者《孔夫子》,恐怕连创作者自己都预料不到。

内心化叙事,一切“镜语”皆情语

一个落寞的少妇身穿旗袍,手提菜篮,辗转于残破的城头,她的声音在画外响起,似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怨,电影昏暗的色调,周遭萧瑟的景象,衬托出油画般凄美的意象。

《小城之春》就是这样一部制作精巧的片子,它的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相当简单,但不论画面与对白,构图与光线,还是电影中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似在诉说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

我们知道,运用复杂严密的叙事技巧讲出一个合乎逻辑的故事,在电影来说尤为不易;但是,利用摄影机镜头直指人物的内心,将人物内心情绪外在化的银幕实践,是一种更高级、更难能可贵的技巧。

《小城之春》擅于用简单的镜头语言传达微妙的人物关系和心理,可谓大巧若拙。

摄影机是一个不动声色的旁观者,除了简单的推进、平移之外,并不见有较大幅度的移动。

费穆在一篇文章中曾论及电影的“空气”,他认为,电影要抓住观众,必须使观众和剧中人的环境同化。

这部影片中,众多的镜头都能看到小城残破的城墙、戴家荒芜的庭院,这些断壁颓垣始终充当着人物活动的背景,传达着灰色幽暗的情绪,营造独特的“空气”。

可以说,这些破败的场景是除几位主人公外的另一个重要角色。

影片开头,就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镜头,在废墟一般的戴家,摄影机跟着仆人老黄,老黄穿过墙壁上的一个破洞,而摄影机并没有跟进,从一旁的另一个破洞中穿了过去,镜头对准了庭院的主人戴礼言。

千疮百孔的家业和一身病患的主人,画面很形象地传达出小城中锈迹斑斑、了无生机的人生。

影片中最具表现力的还有几个著名的场景。

志忱来到戴家的第一个晚上,妹妹戴秀在一旁唱歌给他听,而他面朝着椅背坐着,全副心神却放在画面左边伺候丈夫吃药的玉纹身上。

当妹妹提高嗓门吸引他的注意力后镜头又摇回右边,但慢慢地还是忍不住看向一旁铺床叠被的玉纹,镜头摇回左边,直到一曲终了才又回到三个人身上。

这一场戏一个镜头完成,摄影机左右横摇多次,它代表着志忱的目光和心理,同时又将这几人相互之间的情感关系传达地再贴切不过。

另外一个场面是戴秀的生日宴上,酒至酣处,玉纹松了松旗袍的领口,特写镜头捕捉了这位美貌少妇酒后的风情,接着玉纹和志忱猜拳,两人在前,礼言在后构成了一个“三角”,前景中两人猜拳的双手后是礼言若有所悟、若有所思的脸,著名演员石羽也将人物在此情此景中的表情传达地极为精确。

在录音技术并不完备的情况下,《小城之春》对声音的运用值得注意,特别是电影的画外音颇具特色。

画外音由女主角周玉纹娓娓道来,直接拉近了观众与电影情境的距离,营造出一种荡气回肠的“空气”。

初看之下,影片的画外音有几分费解,作为一个剧中人,叙事者却有着一个全知的视角;而且从旁白的时态来说,有时候是将来时,有时候是过去时,有时候还是画面的重复、是现在时。

关注一下影片开头演职员表时的几个镜头,尤其是导演费穆的字幕出来后,可以看到三个人的背影,接着玉纹独自迈上城头。

这是老黄和戴秀送走志忱,玉纹上城头目送他们远去的情景,也就是这个开头其实就是影片的结尾,导演将这部电影设置成了一个大闪回的结构。

这几个镜头很容易被忽视,但是如果从这个结构来看,玉纹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讲述小城里刚刚发生的故事,画外音在逻辑上就有了合理性。

玉纹的画外音带着一种冷冷的、幽怨的气质,委婉妩媚、如梦似幻,既让人亲近又带着几分空灵,是故事的诉说,更是情绪的传达,是生存状态的揭示。

“一天又一天地过过来,再一天又一天地过过去”,费穆曾引述赫胥黎的话:“各类有机体的最大恐怖,就是一种麻痹的感觉”。他认为人生最大的恐怖是“不知、不觉,无益和无用的生存”。

而小城里玉纹的生活,就是费穆所谓“麻痹的恐怖”。

在这样一种麻痹的生存状态中,志忱的到来,给这里的生活注入了一股生命的涌动。

除了旁白,影片在其他声音表现上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戴秀生日宴后,长长的熄灯警报拉响,在经历了酒桌上的暗潮汹涌之后,此时的人物心理正处在最躁动的时刻。

警报的鸣声既是人物心理的外化,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情欲挣扎的高潮。

诗意盎然,民族化美学的典范

《小城之春》处处灵光闪现,透露出“诗性”的品质,而导演费穆也被冠以“诗人导演”的美誉。

影片里透射出浓浓的古典情韵,并将传统的、民族化的美学风格融入电影化的实践,成就了一个民族化电影的精彩范例。

早在剧本打磨阶段,费穆就对自己将要拍摄的电影做出了预期。

这种预期并非是电影情节上的,而是出于一种精神内核的把握,他第一次见到李天济就吟诵了苏东坡的《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杳,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在内容上与剧本无甚联系,但是这种欲断难断、欲说还休的情愫却与《小城》中不断纠结的情理挣扎异曲同工。

在这一部牛刀小试的“救场”之作中,费穆将自身的古典诗词修养正式转化成了对电影美学的诉求。

在阐述《小城之春》的一篇文字中,费穆写道:

“我为了传达古老中国的灰色情绪,用‘长镜头’和‘慢动作’构造我的戏(无技巧),做了一个大胆和狂妄的尝试。”

正如前边提到的,费穆在片中尝试了长镜头的拍摄方式,好几个场景仅用一镜完成。

后来西方长镜头理论流行一时,而费穆的这种尝试远远早于这一理论风潮。

但是,费穆的长镜头与西方追求“物质现实的复原”、追求单镜头内部的蒙太奇又有着很大的区别。

费穆的长镜头很少利用景深来做纵深的构图和调度,摄影机的运动多以横移为主。

他所追求的是一种中国画的写意效果。

中国画大多不太讲究物体间的透视关系,而是在平面的铺展中追求意与神会的想象空间。

费穆的“慢动作”则主要得自于对中国戏曲艺术的效仿。

他在导演过程中对演员的脚步、眼神、手势等都有着一丝不苟的要求。

女主角韦伟生性活泼好动,费穆要求她用京剧中的“云步”走路。

在玉纹和志忱第一次单独相见的晚上,镜头呈现的是玉纹双腿的特写,走两步,然后停顿一下,这里导演运用了京剧中的“水袖”步法,揭示出了她内心的犹豫不定。

费穆对传统戏曲、特别是京剧有着很深的爱好,他也曾从事话剧艺术多年,有过很多受欢迎的作品。

《小城之春》受舞台艺术的影响,在影片中还可以找到多处蛛丝马迹,比如影片人物的简化、写实与写意的结合、画面布景的留白等。

香港著名影评人李焯桃曾如此评价:

“舞台剧的影响通常对中国电影是一个包袱,像《小城之春》这样将话剧艺术的精华熔铸成纯粹的电影风格,则可谓前无古人。”

片中光线、道具等的运用也显得情致盎然。

志忱初到小城,玉纹让老黄送去一盆兰花,志忱向那盆兰花看去,但是费穆在这里并没有用志忱的主观镜头。

放花的桌子是实的,但背景一片雪白,一束强光从右上方打下来,一盆兰花茕茕孑立,优雅绽放。

这是一种客观写意的镜头,它既是志忱心理感觉一种浪漫化的外现,也塑造出一种恬淡而优美的意境,同时也表现出玉纹借花问情,青年男女们传情达意的独特交流方式。

费穆一直探索着如何将中国古典绘画融入电影中去,这一个镜头,就向观众鲜明地传达了这一创作理念。

类似的道具还有妹妹戴秀亲手制作的盆景。

同样的东西送给哥哥,哥哥表示反感,而志忱则对它真心赞赏。

当戴秀看到志忱桌上放着的另一盆花时,女人的敏感天性立刻对一盆花产生了敌意,她说:“兰花不好,太香了。”

简短一句,让人联想到三人之间暧昧的情愫。

之后,在玉纹酒后来到志忱房间的那一场戏,浮云掩月,月光沐浴的兰花特写,仿佛是不经意插入的物象,却将风月无边、寂寞佳人的诗化意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银幕上。

两人在酒后,内心的情感再也压抑不住,志忱将玉纹反锁在小屋内,斑驳的玻璃窗框住了玉纹如花的笑靥,脸上的红晕书写着她流动的情欲。

另外,费穆很擅长即兴创作,他善于利用演员的习惯性动作,如韦伟喜欢摆弄她的丝巾,费穆就在片中加进了玉纹在志忱面前玩弄丝巾的动作,像是含羞带怯,有似招惹挑逗,丝巾的运用更增添了玉纹的妩媚与风情。

《小城之春》中值得玩味的细节颇多,著有《流莺春梦·费穆电影论稿》的著名学者陈默曾说,它的每一个镜头都值得细品。

费穆把民族化的美学风格融入电影,做了各种大胆的尝试,使得影片既具有古典诗词的意蕴,又充满着传统舞台艺术的风格,可以说美不胜收。

情韵绵长,道不尽的家国之思

《小城之春》之所以成为中国电影史的不朽经典,不仅因为它用创新的理念,电影化的技法建构起一个诗意盎然的境界,而且因为它是一个开放的文本,它是暧昧多义的,能够提供各种解读的可能性,观众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或者评价这部作品。

在这部电影开拍之前,费穆和女儿曾有这样一段对话:

“片名是《小城之春》,内容是以江南一个小镇为背景,讲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故事。”

“恋爱故事?是三角恋爱?”

“咳,你好莱坞电影看得太多,名词用得那么顺口,恋爱,你懂得恋爱是什么吗?······在一起的男女并不一定会相爱,相爱的男女又未必能在一起······”

这部电影明写几个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但是如果真的冠之以“三角恋爱”“四角恋爱”之间的评价,却又显得太过庸俗。

就拿戴秀这个小姑娘来说,她对志忱的感情是爱情吗?仔细品评,片中并未点破,而是将之表现为一种懵懵懂懂、若有似无的情愫。

这种感情是不掺杂任何欲望杂质的,在一片残破的景象中,它更表现为一种欣欣向荣的生命力,而戴秀身上所携带的,连玉纹都深受感染,经常“去妹妹房里绣花”。

影片精心营造了小城这样一个灰暗寂静的氛围,又在其中注入了生命的挣扎和涌动。

这种灵动的气息,使得《小城之春》超越了世俗的伦理情爱,更闪现着一股关于生命的神思。

有学者在论述《小城之春》时引用了日本松尾芭蕉的诗句:“寂寞古池塘 一只青蛙跳去 那水的声响。”

这“广集宇宙间幽思”的寥寥数语被称为了“俳句中的千古绝唱”。

小城就如那个池塘,志忱的到来引起一瞬间的波动。

整部电影首尾呼应,呈现为一种大闪回结构,展现的就是封闭系统中这样一个极富包孕性的时刻。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小城之春》不仅是民族化的,更具有一种东方电影的气质。

影片的多义性,还表现在一些富有象征和隐喻性的细节。

导演在影片中安排这些细节,也许是有意的,也许是无意的,但总叫人浮想联翩。

如礼言穿的是中国的长袍,志忱穿的是西装;礼言吃的中药,并将药渣扔在路上,而志忱学的是西医,用听诊器等物件给人看病。

这些多多少少让人联想到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落后与新潮之间的冲突。

另外,志忱和玉纹当年是自由恋爱,而玉纹和礼言则是死气沉沉的无爱的婚姻,这又显示着婚姻自主和传统藩篱之间的对立······然而,费穆做出的道德判断,并不是像五四运动所提倡的弃传统而取自由,而是“发乎情,止乎礼”,这在片中玉纹身上表现地最为细腻。

韦伟饰演的玉纹是一个颇具神采的女人,她并非一个三从四德、唯唯诺诺的传统女性,她有着自己的大胆,处处体现对命运的反抗。

她对个性、对生命的实现有着呼之欲出的要求。

她的冷漠、对破败城头的留恋,对城外的遥望和憧憬,都体现着这种内在的要求。她在争取幸福的过程中是大胆和主动的。

当年志忱出走后,她并没有像痴心女子般傻等。

当戴家家道中落,丈夫脾气日渐恶劣时,她并没有屈从,开始将初恋情人作为自己内心情感的寄托。

当初恋情人再次出现,她总在夜深人静时主动踏入他的房门。

她经常带着几分叛逆,志忱开灯、她关灯,志忱让她别去找他,她偏偏不答应。

志忱在她面前表现出无奈,丈夫礼言对她也带着几分敬畏。

但是,这样一个性格突出的女人,最终选择的并不是个性解放,与情人双双出走。

编剧和导演做出了这样一种价值评判,表明了五四之后,中国知识分子已经回复到某种冷静和成熟的心态。

当然,我们从导演费穆本身的经历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费穆从小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后来上的是法文学堂,会几国外语,对西方文化甚为熟悉。

但是他也是一个孝子,接受家人的安排与素未谋面的女子成亲,对婚姻始终无怨无悔。

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兼通中西的文人,骨子里更多流淌着的,还是传统的血液。

《小城之春》在当时未受到重视或遭受批评,主要在于它缺少知识分子“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感,没有反映民间疾苦,也没有反映时代风云结尾也没有指明出路。

当时的中国,社会矛盾激烈,百废待兴,国家不知道该走向何处。

而像费穆、李天济这样的知识分子,他们既非左又非右,既无明确的政治信仰,又与“革命”无甚瓜葛。

这也是片中彷徨无助的玉纹能打动他们的地方,这样的人物在他们的内心最易获得认同。

影片以玉纹为主要线索,借她之口展开叙事,就像古代的一首闺怨诗。

借闺怨题材来传达某种政治立场和态度,这在古代诗歌中并不少见。古人常用“赋比兴”的手法,明写男女之事,实写政治情怀。

譬如想表达政治上的婉拒,却说道:“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以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因而,《小城之春》看似与时代脱节,却也是托一段三角恋情表达一种家国之思,暗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苦闷心态。

从这个方面来说,它也是那一特定时刻里时代人心的缩影,有微妙而隐晦的历史意义。

如上所述,费穆的《小城之春》既有东方式的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又兼具西方和现代意识,作为一部知识分子个人化的电影它又显得如此先锋和前卫。

感谢诗人导演费穆,在当时不经意的挥洒之间,为中国电影留下了一部弥足珍贵的大师之作。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