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先后看电影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266更新:2023-03-17 02:45:08

文/孟泽辉

“文化大革命”前看电影

20世纪50年代,收音机属于家庭中高档电器,普通人家只能听有线小喇叭。大跃进那年,察右后旗成立电影管理站,并租用旗人委礼堂作为固定影院。礼堂空间仅能容纳四五百人,地面没有坡度,摆放着几排木制长条椅。电影院的设立,为驻镇居民提供了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场所,看电影也成为人们精神消费的唯一选择。

那年月,人们看电影的热情之高,场面之火爆,以及散场后形成的人流大军,恐怕不是如今的孩子们所能想到的。每当想起自己在“文革”前、“文革”中和“文革”后三个不同时期看电影的情景,那种甜美与苦涩的感受,又会从心底溢出,挥之不去。

记忆中最难忘怀的是电影票价特别的低廉。大人票0.15元,小孩票0.05元,如此低廉的票价,我们也没有经济条件经常看电影。夏天还好说,割草卖钱能打闹看几场,到了冬天,我们只能趴在影院窗户看。电影院的检票员三番五次轰不走我们,就把窗户下端全部用布帘遮起来。即使这样,我们几个小伙伴也要在窗台上打码码架轮流着看,手脚都冻僵了,也全然不顾,因为实在是太想看了。

每当星期天做完作业,我们几个结伴跑到电影院,央求放映员把打扫礼堂卫生或生火炉的营生交给我们干。礼堂前后安放着两个与我们个头一般高的大火炉,生炉子的引火柴是马粪、树枝,我们提前就准备好了,把这些活做好,晚上就可以免费看一场电影。平时,如果在影院碰到认识的叔叔,就拉着人家的手,低着头,弓着腰,弯着腿,混进去也能看电影,心里甭提多高兴了,觉得很有成就感。

就是在那个年代,那个生活环境,我看过的影片近达百部以上,至今提起来还如数家珍。记忆比较深刻得故事片有《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英雄儿女》《红日》《鸡毛信》《突破乌江》《英雄虎胆》《柳堡的故事》《沙漠追匪记》《六号门》《青春之歌》《革命家庭》《林海雪原》《51号兵站》《洪湖赤卫队》《烈火中永生》《独立大队》《回民支队》《野火春风斗古城》《兵临城下》《三进山城》等;反特片有《铁道卫士》《国庆十点钟》《冰山上的来客》《羊城暗哨》《虎穴追踪》《古刹钟声》《寂静的山林》《永不消逝的电波》《跟踪追击》等。

“文革”前的察右后旗电影院,新片不断,场场爆满,一直处于鼎盛时期。电影除了给我们带来无限欢乐,也教会了我们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可以说,我的少年时代是伴随着电影成长起来的。

“文化大革命”中看电影

“文革”运动开始后,看电影的黄金时代随之

结束。电影院经常被挪用作为开批斗大会的场地,只有在没有其它用途的时候,才会腾地儿放电影。“文革”中很多国产优秀影片被当作“毒草”被禁锢,人们看电影的机会随之大为减少,影院萧条而冷情。那时经常上映的只有“老三战”(《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和(《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红色娘子军》《沙家浜》《海港》《龙江颂》《奇袭白虎团》《杜鹃山》)八个样板戏。看样板戏是当时的一项政治任务,机关、厂矿、学校要组织集体观看,门票半价出售,除了包场外,很少有人花钱去看。因此,样板电影一统天下竟长达10年,我们随着进入了精神娱乐最荒芜的年代。

“文革”第三年,4909部队和4752部队进驻察右后旗执行支左任务。为了加强军民鱼水关系,支左部队在小镇十字街经常放映露天电影。看露天电影那才叫兴奋,每当夕阳西下,晚饭吃罢的人们相互邀约,肩扛椅凳,成群结队地拥向十字街。孩子们提着板凳抢占好位置,大人们有的忙着和熟人打照呼,有的忙着买小食品,有的伸颈呼儿唤女,整个场子如同物资交流会般热闹。

解放军放映队一来,观众帮着挂幕布、清场子。部队放映设备很先进,一台8.75毫米放映机、一台小型发电机,还有袖珍扩音机。训练有素的放映员不到10分钟就安装调试完毕,电影开映首推新闻简报,也叫“加演片”,观众立即安静下来,投入到剧情之中。那时的人们简单地把影片中的人物区分为好人与坏人两种,好人快乐时,全场一齐欢腾;好人悲苦时,全场一片叹息;好人胜利了,全场热烈鼓掌。这种不花钱的电影,我是放则必看。如果去晚没有好位置,就跑到电影幕布反面去看,久而久之还摸索出了一套把反面当作正面看的经验。

60年代末期,毛泽东主席对国际形势阐释了“三个世界”的理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同志加兄弟”“唇齿相依”国家的影片开始走进我们的银幕与精神世界之中。如阿尔巴尼亚影片《广阔的地平线》《第八个是铜像》;朝鲜影片《看不见的战线》《金姬和银姬的故事》《鲜花盛开的村庄》《摘苹果的时候》;越南影片《铜墙铁壁的永灵》;罗马尼亚影片《多瑙河之波》等。由于同苏联的关系紧张,我们只能看到宣传列宁的影片,如《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等。供革命大批判的影片有《刘少奇访问印度尼西亚》等。

第一次观看外国电影,我们感到很新奇。看得次数多了,人们便归纳出了一句顺口溜:中国的西哈努克加新闻简报,朝鲜的哭哭笑笑,越南的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的没头没脑,罗马尼亚的搂搂抱抱,这确实是当时国内外电影内容的真实写照。对于如此重复上映的影片我们也是百看不厌。电影文化的魅力,吸引着当时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人们。

70年代初期,电影管理站搬迁到旗政府新驻地白音察干镇,仍旧把旗革委礼堂作为放映院,所不同的是新影院要比原来的旧影院气派多了。礼堂地面斜坡,拥有翻板固定单人椅1120座,进出方便自如,而且舞台、配电、灯光、通风、卫生间、放映室也是一并俱全。放映机是35毫米“东风”座机和宽银幕、立体镜头,乌兰察布盟电影公司按月排片供应,不仅为察右后旗的电影事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广大电影观众提供了宽松舒适的环境。

1973年8月,朝鲜宽影幕故事片《卖花姑娘》上映后,在全旗城乡人民群众中引起轰动,萧条多时的电影院又出现了人头攒动的场面。农村社员有步行的、骑马的、坐车的,纷纷向旗电影院涌来,影院周围人潮如海,小镇两个国营饭馆昼夜营业,供不应求。影片以其生动的情节、忧伤的音乐、主人翁花妮一家悲惨的命运震撼了观众的心。凄凉酸楚的主题歌以及烫瞎双眼妹妹《夕阳落下山》的歌声催人泪下,座无虚席的影院里,哽咽声、低泣声不绝于耳。此片在本旗上映36场,场场爆满,创下了建院以来盈利最高的票房收入。

之后,“文革”中新摄制电影《春苗》《战洪图》《创业》《决裂》《青松岭》《艳阳天》《火红的年代》《黑三角》《闪闪的红星》《秘密图纸》等影片陆续上映。由于新片缺乏,旧片轮番播放,电影中的台词和动人情节几乎都烂熟于心,很多经典台词我现在都记忆犹新。“张军长,看在党国的份儿上拉兄弟一把吧”“你们悄悄地进去,打枪的不要”“老子在城里下馆子都不要钱,吃你个烂西瓜还要钱”“不见鬼子不挂弦”“下吧,下吧,下它七七四十九天我才高兴呢”“周挺杉同志,在国家经济暂时困难时期,立场不坚定,买了大量的土豆”“下面我讲一讲马尾巴的功能”“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谁拿了我的什么,给我送回来,谁吃了我的什么,给我吐出来”“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等,这些经典台词,现在的人们在开玩笑中经常引用。

据有关资料记载,“文革”中虽然出产近百部影片,但是大多数是以“京剧”和“舞剧”的形式拍摄,观众一般不喜欢看。由此,不论从影片的数量、质量还是它的社会意义,都不能与“文革”前的经典影片相提并论。

“文化大革命”后看电影

“文革”结束以后,随着“文革”前老电影的大量复映和部分外国电影的引进,群众被压抑多年的文化消费欲望迅速地迸发出来,影院门前又出现了排队买票的热闹场面。

这一时期,国家通过拨乱反正,各条战线开始走向正规。一批将“文革”期间知识分子等平凡人物的情感、思想和生活遭遇搬上了银幕。影片中所反映的人物不再是完美无瑕,而是情感表现得十分丰富。如《天云山传奇》《人到中年》《芙蓉镇》《戴手铐的旅客》《牧马人》《从奴隶到将军》《甜蜜的事业》《巴山夜雨》《月亮湾的笑声》《小字辈》等影片。此外,为响应当时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时代的潮流,出现了如《小花》《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庐山恋》等影片。这些影片上映后,很受观众的欢迎,有的甚至一天上映数场。

随后,又引进日本、南斯拉夫、印度、法国等国家的影片有《追捕》《望乡》《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冷酷的心》《大篷车》《流浪者》等。这些国外演员的装束、外形都成了时尚潮流,青年们开始蓄留“石村警长”发型,穿“瓦尔特”服装,电影台词也成为人们交往的时尚用语……

进入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群众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出现了多元化文化消费形式,如电视机、VCD、摄像机、录像厅、家庭影院等,文化生活只靠电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电影事业落后的管理体制和历史沉积下来的诸多问题,都一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很快就陷入了困境。加之片租提高,周转缓慢,缺乏轰动性的影片出台,只靠放映一些情仇打杀的功夫片和故事平平淡淡的社会生活片,使大部分观众对此失去了兴趣。

80年代中期,旗电视差转台建成,能同时收看中央、内蒙古和乌兰察布三级电视台节目,影视频道每天都有电视连续剧和电影播出,而且每周的节目安排能提前预告。只要有电视的家庭,也就是一个小电影院。于是社会上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与其花钱看电影,还不如在家看电视。”从此,曾经陪伴了我们50多年的电影,随着历史的进步与文化事业的发展,逐步从兴盛走向了衰落。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