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一整本歌词是90后童年最虔诚的追星方式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725更新:2023-03-20 10:48:00

谈到华语乐坛衰落的标志

人们好久没有听过某首新歌的完整版

绝对算一个

在这个听众注意力越来越短暂

新歌全靠抖音才能火的年代

有些歌洗脑是洗脑

但大家会唱的

也只是被小姐姐们当成跳舞BGM的那段副歌

甚至去了KTV

想唱一首听了不下500遍的《芒种》

却发现自己只会那两句“wu~wu~”

而对其他部分一无所知

只能乖乖地切回《七里香》

烂熟到不用看字幕

就全程低着头跟着旋律

唱完了所有歌词

这并不奇怪

毕竟大家在不同的年龄段

听歌的心态就完全不一样

如果说如今听歌都是被大数据精准洗脑

那么当年听歌可全靠的是主动努力

回想80、90后完成流行音乐启蒙的年代

正赶上千禧年后的华语乐坛黄金期

虽然好歌一抓一大把

可那时的穷学生既没有智能手机

也没钱买精美的专辑

娱乐方式极度受限的大家想要听歌

要么是上课把耳机藏在校服袖子里

提心吊胆地用一台步步高复读机

接受港台音乐的洗礼

要么就是收集各种

来自学校门口小卖部的土味追星周边

包括但不限于

印着周杰伦、林俊杰、SHE的卡贴和盗版海报

被全年级传阅到掉了好几页的《当代歌坛》

和把对韩国欧巴们的爱串成一串的手制简陋钥匙链

而当年的少男少女们付诸最多了心血的

还得是一本本精心制作的手抄歌词本

不得不说

那些自称“中老年粉丝”的80、90后

当年的追星热情

可一点儿不比被他们嫌弃的00后少

光是在精心准备的本子上

亲手抄下一首又一首心头爱

就满满都是对偶像的深情

当年大家对待抄歌词这件事有多虔诚呢?

首先

不是所有的本子都配被写上偶像的歌词的

它必须是文具店里装帧最精美

封皮最狂拽酷炫的那一本

比中小学生一个月零花钱还高的价格

配上精心手绘的艺术字扉页

用心程度感天动地

/@吃葡萄西瓜橘子橙子柚子要去籽/

其次

也不是所有歌手都有幸在集体回忆中

拥有一席之地的

70/80后的歌词本里

都是四大天王、小虎队、张雨生等

叱咤风云的人物

翻出他们精心保存在床头柜最深处的本子

光看这怀旧的贴纸和泛黄的书页

你就知道一代人的青春回忆里都是哪些大神

/@心臟維修/

……是的

你的爸爸妈妈辈就已经开始喜欢抄歌词了

甚至在他们的年代

抄歌词可是普通学生们

迅速成为“文艺青年”的捷径

能跟着歌词本上的普通话注音

用塑料粤语唱出Beyond的

“钢铁锅,含着泪眼修瓢锅”

是当年时尚弄潮儿的标配

毕竟一首流行歌的磁带

全班只有一个“富家子弟”才有

要想跟上流行的步伐

只能借来用最快的速度抄下歌词

然后背会

/@1980s-2010s/

而到了90后这一代

虽然接触流行音乐的渠道更多了

可抄歌词也变得更加辛苦了

因为多半追星少年抄歌词

靠的是空耳

而当年最火的歌手

变成了舌头搅得特别快的周杰伦

歌词全是rap的潘玮柏

和在《中国话》里说绕口令的SHE

/@肥猫少女一3一/

像《七里香》、《发如雪》、《菊花台》等

慢歌还好说

虽然周董口齿不太清楚

但班上同学各自认真听几遍

再交换歌词本对一对

基本也就把歌词还原了个八九不离十

难的

一是像《兰亭序》这种

背歌词比背语文课本上的古文还难的存在

二是《印地安老斑鸠》、《以父之名》这种

语速又快、生僻字又多的说唱歌曲

偶尔听到了一个疑难词满头问号的场面

分分钟让80后回想起

跟着TVB版《天龙八部》片尾

学《难念的经》的恐惧

只能以两秒一愣的频率

按着MP3上的暂停键

凭感觉写下你听到的歌词

没跟上就再来一遍

相比之下

字正腔圆的林俊杰

和rap说得最清楚的潘玮柏

就对抄歌词爱好者们友好多了

/《快乐崇拜》里的rap和《说爱你》的rap

可以说是90后初代嘻哈启蒙/

这样看来

当年的追星族们

倒也在外人眼中的“幼稚行为”中

练就了一身技能

有人因为对着古早的DVD光盘抄歌词

学会了许多繁体字

有人借此练出了一手工整的字体

越是喜欢的歌

越要小心翼翼地仔细斟酌

写错、写乱一个字都懊恼不已

/@肥宅少年北七123/

渐渐地

班上还会发展出“歌词本代抄”产业

班上写字最好看的那个人

光靠有偿为其他同学抄歌词

都捞了很大的一笔

而随着韩流和欧美风的流行

只研究中文歌词的人就out了

大家不得不主动加强自己的外语水平

艾薇儿不仅留下了

“我抽烟喝酒烫头,但我是个好于谦”(误)的金句

还让“Complicated”和“Innocence”

成了一代中学生默写得最熟练的英语单词

饭上韩国男团的少女们就更惨了

这不仅意味着

你要对一门义务教育之外的语言一头雾水

还得分清动辄五六个、甚至十几个人的团体里

A唱了哪几句歌词?

B和C合唱了哪几句歌词?

D又在副歌部分垫了哪几句背景音?

/@一克栗子咯/

别人的歌词本上就是简单的中文

而韩流少女的歌词本上

每句都是三行——

一行韩语、一行中文、一行音译

扫里扫里扫里扫里

nei嘎nei嘎nei嘎忙叫

nei嘎nei嘎nei嘎八叫

八叫八叫爆料baby

(唱出来了吗?)

别看唱出来的韩语蹩脚

可为之付出的心血和时间可是真真儿的

如今可再没有过

那般真挚的热爱去做一件事了

/韩剧OST也是无数人的外语启蒙/

/@baekchenhyun/

就这样

每一个已经奔三奔四的“中老年粉丝”

不小心在柜子的角落翻出

那本中二时期的歌词本时

都会被当年自己的用心程度所感动

然后默默扼腕叹息一句:

“要是把当初背歌词的劲头用在记笔记上

我可能早就考上北大了”

不过,就像如今技能点超群的饭圈大触

总被默默收图收文的粉丝们吹彩虹屁

当年青春期的歌词本

也能彰显出追星少年们业务能力的差距

一阶玩家抱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信念

一遍又一遍地抄写着歌词

只是想尽快地学会某首新歌

走火入魔到

听课走神的时候

考试对着难题大脑放空的时候

都会不自觉地在草稿纸上默写出两句歌词

熟能生巧久了

停留在纸面上的歌词

就会融入到你的血液里

比如这位用《我的滑板鞋》的歌词

冒充日记的00后

就算能骗过语文老师

但绝对骗不过也曾把五月天的歌词

写进作文的90后

毕竟当年的歌词

可不像如今古风歌词这样空洞无物

而学生与老师的代际差异

也总能让一些引用了歌词的作文

在一片平铺直叙的中学生习作里

显得文采斐然

即便最后被当成范文

顶着全班同学憋笑的表情

字正腔圆地大声朗诵时

难免有些羞耻吧

当年哪个中二少女

没为自己暗恋的那个喜欢林俊杰的班草

抄过一整张《曹操》专辑的歌词

当做对方的生日礼物呢

又有哪个好闺蜜

没用手抄《爱的供养》和《等你的季节》歌词

在对方的本子上写下批注

交流看剧的心得呢

/@杰克波比/

那些写在同学录、小纸条上的经典歌曲

是独属于青涩年纪的暗语

到了动情时

还得在本子上正面抄歌词

背面写听歌的感悟

更有才的甚至会根据MV里的画面

脑补出一本青春疼痛小说

/@-Husky--/

文采不够也没关系

可以用花里胡哨的设计来弥补

当年班级最ins的歌词本

精美程度绝对不输经常被怀旧的同学录

说它是时下最流行的手账鼻祖也不为过

翻开已经陈旧的本皮

内页每一篇可都是精心排版过的

歌名要自己设计个好看的艺术字

旁边把歌手的身高生日星座爱好全抄下来

较真儿的还会外加标明词曲作者

甚至是MV导演等

配上用高贵四色圆珠笔

和不同粗细的水彩荧光笔描绘的边框

青春期的热爱便开始熠熠生辉

/@1980s-2010s/

而最重点的歌词部分

也不是简单地抄上去就可以了

基础设计是根据歌手的演唱形式

阶梯错落式地自己分出段落

还有人会根据本子的花样和暗纹

用尺子一丝不苟地找到对齐线

把歌词设计成好多形状

更野的,歌手的名字写在中央

歌词以分散式发射

写成一个圆形或者扇形

而提到整个歌词本的灵魂

那还得是配在歌词旁边的各种装饰图

它们有的来自小卖部里

两块钱一大张的贴画

有的则是当年的追星少女们

从一本本娱乐杂志上

亲手抠下来的

因为剪贴了太多本

导致很多人留下了

现在看见纸质书都想上去撕两下的后遗

这些图片有的呈立体围绕式分布

有的错落地点缀在文字两边

大触还会在旁边进行一番素描临摹

简直可以和黑板报一起并称

“90后人生的两大艺术创作高峰”了

/@温柔种茧/

那个年代

每个班上都有一位

中华小曲库级别的大佬

歌词本内容极尽详实

连字母开头页都在侧面用粘贴标记了出来

还有目录索引

活脱脱的一本《新华歌词典》

而拥有这样一本的歌词本

你几乎就是班里最时尚、最受欢迎的人物了

每天到了教室的待遇

就是被无数试图追上潮流小尾巴的同学们围着

使出浑身解数

就为了能将歌词本借用几天

/@1980s-2010s/

如你所见

十几年前的娱乐方式相对集中和单一

反而催生了当年的粉丝自娱自乐的多元化

而在今天动动手指

就能接触到最流行事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热歌榜充满了流量歌手、抖音神曲的硝烟

这样的歌词本也就没有生存的土壤了

毕竟那是专属于一个

信息尚不发达

资源获取滞后时代

对于音乐的专注、反复咀嚼与诚朴之心

十几、二十年前极具生命力的乐坛

不光有那么多统治了青春的好歌

更可贵的

是有数以千万

记得每天等着名副其实的天王天后们发新歌

然后把歌词傻乎乎地抄了一遍又一遍的小歌迷

回头看看

为之疯狂过的第一批90后马上就要30岁

如今既没有了耐着性子

一字一句抠歌词的精力

音乐快餐年代也没有了

那么多值得让听众为之付出大段时间的素材

见证过黄金年代的那代人

只能边叹息于2000年已经是20年前的事情

边靠至今还存在于自己歌单里的怀旧旋律

和尘封在童年回忆里文字

一点点地拼凑出一代人回不去的童年

本期内容容易催泪,请拿好纸巾~

在评论区聊聊你最喜爱的歌曲和明星吧

有哪些歌曲让你充满回忆呢?

手抄一整本歌词是90后童年最虔诚的追星方式

自制包书皮怎么做

今天又要来一波暴露年龄的分享——书皮。
不管爱不爱学习,都一定爱包书皮。
在我们小的时候一领到新书,我们那时一般都会自己动手用报纸包的,讲真不是因为我多爱惜书本,就是赶流行、凑热闹、好玩。手捧着新书小心翼翼的,生怕弄脏弄掉了它们,翻看的时侯,双手轻捏,不忍下重手,要是有一个折痕都心疼得要死。
那时,物质还是比较匮乏,就拿这包书皮的纸来说都稀缺的很。看看教室里,摆在桌子上的被包起来的、五花八门的、看不清楚是语文还是数学的图书就热闹的很,那里有的野卜用报纸,有的用画儿纸,还有的用牛皮纸。
传统包装纸
现在想想,依稀仿佛仍在昨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伙伴们记得呢。
如今长大了,会的手艺也是越来的越多,钩针很多小伙伴们都是会的,钩织各种各样的东西自然不在话下。如果当年书皮长这样,你会不会好学一些?
人手一本音乐手抄本
我们那时候除了上面的包书皮外,剩下还有一本书,那老哪就是手抄歌词本,真是童年最真诚的追星方式,那时的学生既没有智能手机,也没钱买精美的专辑。这也是最好的方式。
好了聊了这么多,下面给大家分享一款书皮钩针图解。有想尝试的可以试试哦~
钩针书衣编织图解,材料:4股精梳棉 2.5mm钩针,尺寸:15x21cm
书皮内部(折叠部分)以及搭扣部分图解
书签部分图解
中文说明
当然,小伙伴的创意可远远不止用钩针去做书皮。
你绝对没见过的用布做的书皮。
毛毡做的书皮。
毛毡常用在电子产品的保护套上用来做书皮,手感好看着高大上有没有。
好了,你喜欢这个手艺吗?
“包书皮儿”这一名词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似乎有些陌生,然而,对于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目前已步入社会的许多年轻人来说,却是学生时代里最“温馨”的记忆之一。
关注@我爱DIY,每天分享生活好玩资讯,创意,手工DIY教程。欢迎大家荐稿和投稿,一起分享学习进步。做个爱生活爱动手的手工达人。
195阅读
推荐案例 数据来源于住小帮APP
A.K.I. House~日常生活必看小窍门的图片
A.K.I. House~日常生活必看小窍门
3张图片 34586人已读
设计 案例 效果图
免费看
搜颂含穗索
老式折角式包书皮包法
自制手帐书衣
小学生自制垃圾卡片
包本子步骤图解
牛皮纸包书皮的步骤
用报纸包书皮的步骤

手抄一整本歌词是90后童年最虔诚的追星方式

学生时代的我们,为什么总爱抄歌词?

学生时代的我们,敏感而又脆弱,我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有一种探索的心,那时候的我们生理慧拦以及心理并没有完全成熟,对那些未知的东耐庆西总是充满了好奇。我们都出生在九十年代,那时候的我们被人称作非主流,杀马特。叛逆,桀骜不驯,放荡不羁,是我们的代名词。

中学时代的时候,许嵩,汪苏泷,徐良,三大网络歌手横空出世,那时候的我们与那些所谓的追星族并没有什么异同,不论他们中的哪一个新出了新歌,只要谁先知道并且会唱,绝对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为了唱会那些歌,我们不惜花掉那时候看来是巨资的两块钱,买一个崭新的笔记本,整整齐齐,一笔一划,很工整的把整首歌都写在笔记本上,看着本子上的歌词,仿佛偶像就在眼前,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感觉像拥有了整个世界。

那时候在我看来,写歌写的最昌碧握好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许嵩,还有一个是专门为周杰伦作词的有名词作家方文山先生。我觉得许嵩的每一首歌都充满了文采,不论是描写景还是描写人抑或是记录一件事,他用能用绝妙的文字将其刻画的入木三分。我认为他是一个对事物以及文字理解的很透彻的一个人。那时候,每当有好的歌词,总会记下来,还有很多同学都会将他的歌词运用在自己的语文作文中。当然不出意外,老师会在句子下面划上波浪线,表示这几句写的很好。

除此之外,我们喜欢抄歌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听歌的时候,我们会有很深的感触,仿佛歌词里唱的就是自己。写歌的人假正经,听歌的人自煽情,情窦初开的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感情经历,甚至在有的时候听歌会听到流泪,仿佛又经历了一次故事里的情节。太多的情歌,太多的回忆,听的越多,就会越觉得是在唱自己,与歌曲之间产生了共鸣,在那个手机不发达的年代,我们没有其他设备,当然会把歌词记到一本颜色好看笔记本上。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泡泡影视